資源簡介 第六章 免疫與健康復習目標1.掌握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2.了解免疫的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基礎知識1.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 和 ,功能是阻擋 侵入人體,分泌物有 作用。2.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 和 ,功能是溶解 , 和 侵入人體內的病原體。3.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 和 ,使人體產生 。4.免疫的功能包括 、 、 。5.傳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 和 傳播的疾病,特點是具有 和 。6.傳染病分為 、 、 、 。7.傳染病流行的疾病環節 、 、 。8.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 、 。9.艾滋病的全稱是 ,引起的病原體是 ,簡稱 。10.艾滋病傳播的途徑主要有 傳播、 傳播、 傳播。11.處方藥一般用 表示,非處方藥用 表示。12.計劃免疫是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病規律,將有關的 按照科學的 ,有計劃的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 ,使其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 ,獲得 功能。13.卡介苗預防 ,百白破疫苗預防 ,糖丸預防 。屬于 免疫。14.資源可分為 和 。15.安全用藥就是根據 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 ,嚴格按照醫囑(R)或說明書(OTC)的 ,在適當的 使用,一充分發揮藥物的 ,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 或 。16.抗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達標檢測1.在臨床治療上已證實,將受SARS(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毒)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體內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是( )A.疫苗 B.激素 C.抗原 D.抗體2.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A.對某種傳染病缺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B.沒有接種疫苗的人C.經常播散病原體的人群D.未曾感染過某種傳染病的人群3.假如你患了感冒,下列選藥和用藥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是( )A.選用價格高的藥 B.加倍用藥量可以提前康復C.按說明服藥 D.增加服藥次數,療效會更好4.下列有關抗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抗體是由淋巴細胞產生的 B.抗體是抵抗病原體的一種特殊蛋白質C.抗體是在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產生的 D.一種抗體能消滅多種抗原5.下列哪一項不能稱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 )A.角質層防止病菌的侵入 B.在消化道中,一部分病菌被殺死C.血液中的細胞被吞噬細胞消滅 D.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細菌,形成痰而排出體外6.在制備蛇毒血清時,須將滅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這一免疫反應和所用的蛇毒分別是( )A.特異性免疫、抗原 B.特異性免疫、抗體C.非特異性免疫、抗原 D.非特異性免疫、抗體7.大面積燒傷的病人,要住在嚴格消毒的病房里進行治療,這是因為被燒傷的皮膚( )。A.得不到營養 B.失去了保護作用C.不能調節體溫 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功能8.給幼兒用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小兒麻痹癥,這屬于( )A.計劃免疫 B.自然免疫 C.非特異性免疫 D.免疫監視 9.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是因為它能破壞病菌的(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10.在進行器官移植時,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細胞相當于( )A.抗原 B.抗體 C.一種酶 D.生長激素11.保衛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 )A.胸腺、淋巴結和免疫細胞組成的 B.淋巴結、脾臟和免疫細胞組成的C.脾臟、胸腺和免疫細胞組成的 D.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12.下列關于免疫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 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C.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 D.免疫總是對人體有益的13.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時,利用綿羊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實驗的方法和過程如下表所示:第一次處理 10天后第二次處理方法 結果 方法 結果甲組綿羊 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沒有患炭宜乙組綿羊 不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患炭宜請分析回答:(1)甲組綿羊第二次注射后沒有發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組綿羊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11”事件后,為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美國衛生部門加強了對郵件等物品的檢疫,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的這一措施屬于________________。14.請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有關問題。2003年11月廣東出現首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短短幾個月內,“非典”迅速肆虐廣州、北京等地,并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蔓延。截止到目前,全國共有五千多人感染,三百四十多人死亡,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材料一: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即SARS)引起的。其傳播特點主要是通過近距離飛沫、空氣傳播。專家建議,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對“非典”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要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對工作和生活場所進行通風、消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材料二:解放軍302醫院退休教授姜素椿,不顧年老體弱,積極投身抗擊“非典”第一線,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疾『?,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注射痊愈后“非典”患者的血清,最后戰勝病魔,康復出院,為救治“非典”病人開辟了一條新路。材料三:據專家分析,SARS病毒很可能是從一些野生動物身上傳染給人類的。在某些地區,有人不顧國家法令、法規,大肆捕殺野生動物;一些餐館甚至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做成菜肴,送上餐桌。(1)由材料一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傳播特點可知,該病是一種________傳染病;從傳染病預防的角度看,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對工作和生活場所進行通風、消毒,這些措施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注射“非典”康復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滅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復患者血清內存在________。(3)聯系當前我國的“非典”疫情,從保護動物,關注人類健康的角度,談談你對材料三中所述事實的認識。【答案】1.D 2.A 3.C 4.D 5.C 6.A 7.B 8.A 9.A 10.A 11.D 12.D13.甲組體內產生了抗體;做對照,切斷傳播途徑14.呼吸道,切斷傳播途徑,抗體,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