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第二節 人體內能量的利用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2.解釋人體內能量的釋放過程。3.舉例說明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學探究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樹立良好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學習重點和難點:重點:能量的釋放難點: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能量的釋放。學習內容及方法:一、能量的攝取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來源于食物,具體說是來源于食物中的 。食物的熱價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體外燃燒)時所釋放的 、 和 都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其熱價分別為 千焦/克、 千焦/克和 千焦/克。其中 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二、能量的釋放人體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是一個消耗 和產生 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場所是人體內的 ,所釋放的能量用于進行 和 。三、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每個人維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 、 、 而有所不同,也與 和 有關。學習疑問:視野拓展:1.一個人在冬天比夏天往往飯量大一些,試分析原因。2.人在清醒、靜臥、空腹、室溫20℃條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稱為基礎代謝。在此條件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哪些生命活動?3.比較有機物在人體內氧化分解與在體外燃燒的異同。是否需要氧 能量的形式 是否產生二氧化碳 釋放能量的速度 分解場所體外燃燒體內分解達標檢測:1.下列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A.水、脂肪、糖類 B.脂肪、糖類、蛋白質C.水、無機鹽、維生素 D.糖類、蛋白質、維生素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燒時放熱最多的是( )A.饅頭 B.花生 C.牛肉 D.蘋果3.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維生素4.將小白鼠和青蛙從25℃的環境轉移到5℃的環境中,它們的耗氧量的變化是( )A.都增加 B.都減少 C.前者增加,后者減少 D.前者減少,后者增加5.人在寒冷環境中出現不由自主的“寒顫”現象是由于( )A.怕冷的緣故 B.“寒顫”使產熱量和散熱量保持平衡C.皮膚受寒冷刺激,溫度降低 D.使產熱量增加,防止體溫下降6.人的各種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動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唱歌 B.掃地 C.快走 D.騎車7.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胖墩”不斷增加,從營養衛生的角度出發,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A.營養良好 B.營養不良 C.缺少運動 D.缺乏維生素8.在100克餅干樣品中,有蛋白質20克,脂肪10克,糖類60克,維生素10克,那么它能為人體提供的總熱量約有(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9.右表數據為不同年齡組的人,每天所需能年齡組 每天所需能量的平均值(千焦)男性 女性10--12 9240 882013--15 11340 1008016—18 13020 924019—35 11760 840036—55 10500 756056--75 8820 6300量的平均值。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每天所需能量主要用于 和。(2)從上表中看出 組的人每天所需能量最多。原因是。(3)假如一位15歲的男生在一段時間內每天能量的攝入量低于11340千焦,他會變得怎樣?。(4)食物中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是 ,這種物質來源于綠色植物的 。我的收獲PAGE-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