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塊一 .................................................................................................................................................1第一單元 史前世界:中國境內早期人類文明的起源 ......................................................1一、時間軸 ........................................................................................................................ 1二、要點分析 .................................................................................................................... 1三、例題鏈接 .................................................................................................................... 3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5一、時間軸 ........................................................................................................................ 5二、要點分析 .................................................................................................................... 5三、例題鏈接 .................................................................................................................... 8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12一、時間軸 ...................................................................................................................... 12二、要點分析 .................................................................................................................. 12三、例題鏈接 .................................................................................................................. 17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21一、時間軸 ...................................................................................................................... 21二、要點分析 .................................................................................................................. 21三、例題鏈接 .................................................................................................................. 25第五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27一、時間軸 ...................................................................................................................... 27二、要點分析 .................................................................................................................. 27三、例題鏈接 .................................................................................................................. 31第六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 ..................................................34一、時間軸 ...................................................................................................................... 34二、要點分析 .................................................................................................................. 34三、例題鏈接 .................................................................................................................. 42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45一、時間軸 ...................................................................................................................... 45二、要點分析 .................................................................................................................. 45三、例題鏈接 .................................................................................................................. 51模塊二 ...............................................................................................................................................55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5一、時間軸 ...................................................................................................................... 55二、要點分析 .................................................................................................................. 55三、例題鏈接 .................................................................................................................. 59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63一、時間軸 ...................................................................................................................... 63二、要點分析 .................................................................................................................. 63三、例題鏈接 .................................................................................................................. 68第三單元 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72一、時間軸 ...................................................................................................................... 72二、要點分析 .................................................................................................................. 72三、例題鏈接 .................................................................................................................. 75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77一、時間軸 ...................................................................................................................... 77二、要點分析 ........................................................................................................ 77三、 例題鏈接 ................................................................................................................ 80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 ....................................................................................83一、時間軸 ...................................................................................................................... 83二、要點分析 .................................................................................................................. 83三、例題鏈接 .................................................................................................................. 87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 ........................................................................................ 91一、時間軸 ...................................................................................................................... 91二、要點分析 .................................................................................................................. 91三、例題鏈接 .................................................................................................................. 98第七單元 人民解放戰(zhàn)爭 .................................................................................................. 102一、時間軸 .................................................................................................................... 102二、要點分析 ................................................................................................................ 102三、例題鏈接 ................................................................................................................ 105第八單元 近代經(jīng)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106一、時間軸 .................................................................................................................... 106二、要點分析 ................................................................................................................ 106三、例題鏈接 ................................................................................................................ 108模塊三 ............................................................................................................................................ 109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109一、時間軸 .................................................................................................................... 109二、要點分析 ................................................................................................................ 109三、例題鏈接 ................................................................................................................ 111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115一、時間軸 .................................................................................................................... 115二、要點分析 ................................................................................................................ 115三、例題鏈接 ................................................................................................................ 119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22一、時間軸 .................................................................................................................... 122二、要點分析 ................................................................................................................ 122三、例題鏈接 ................................................................................................................ 129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民族統(tǒng)一 ......................................................................................132一、時間軸 .................................................................................................................... 132二、要點分析 ................................................................................................................ 132三、例題鏈接 ................................................................................................................ 134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137一、時間軸 .................................................................................................................... 137二、要點分析 ................................................................................................................ 137三、例題鏈接 ................................................................................................................ 140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 ......................................................................................142一、時間軸 .................................................................................................................... 142二、要點分析 ................................................................................................................ 142三、例題鏈接 ................................................................................................................ 144模塊四 ............................................................................................................................................ 147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 .................................................................................................. 147一、時間軸 .................................................................................................................... 147二、要點分析 ................................................................................................................ 147三、例題鏈接 ................................................................................................................ 151第二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 .................................................................................................. 152一、時間軸 .................................................................................................................... 152二、要點分析 ................................................................................................................ 152三、例題鏈接 ................................................................................................................ 158模塊五 ............................................................................................................................................ 161第一單元 走進近代 .......................................................................................................... 161一、時間軸 .................................................................................................................... 161二、要點分析 ................................................................................................................ 161三、例題鏈接 ................................................................................................................ 166第三單元 工業(yè)革命和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興起 ..........................................................175一、時間軸 .................................................................................................................... 175二、要點分析 ................................................................................................................ 175三、例題鏈接 ................................................................................................................ 178第四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181一、時間軸 .................................................................................................................... 181二、要點分析 ................................................................................................................ 181三、例題鏈接 ................................................................................................................ 185第五單元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187一、時間軸 .................................................................................................................... 187二、要點分析 ................................................................................................................ 187三、例題分析 ................................................................................................................ 191模塊六 ............................................................................................................................................ 193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戰(zhàn)后初期的世界 ..............................................................193一、時間軸 .................................................................................................................... 193二、要點分析 ................................................................................................................ 193三、例題鏈接 ................................................................................................................ 201第二單元 經(jīng)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204一、時間軸 .................................................................................................................... 204二、要點分析 ................................................................................................................ 204三、例題鏈接 ................................................................................................................ 209第三單元 二戰(zhàn)后的世界變化 .......................................................................................... 211一、時間軸 .................................................................................................................... 211二、要點分析 ................................................................................................................ 211三、例題鏈接 ................................................................................................................ 218第四單元 走向和平發(fā)展的世界 ........................................................................................ 220一、時間軸 .................................................................................................................... 220二、要點分析 ................................................................................................................ 220三、例題鏈接 ................................................................................................................ 223專題一 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歷程 .............................................................................................. 227一、基本知識 ........................................................................................................................ 227二、例題鏈接 ........................................................................................................................ 235專題二 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 .................................................................................................. 239一、基本知識 ........................................................................................................................ 239二、例題鏈接 ........................................................................................................................ 241專題三 侵略與戰(zhàn)爭 .................................................................................................................. 244一、基本知識 ........................................................................................................................ 244二、例題鏈接 ........................................................................................................................ 246專題四 近代化探究 .................................................................................................................. 249一、基本知識 ........................................................................................................................ 249二、例題鏈接 ........................................................................................................................ 251專題五 全球一體化發(fā)展 .......................................................................................................... 254一、基本知識 ........................................................................................................................ 254二、例題鏈接 ........................................................................................................................ 255專題六 大國史 .......................................................................................................................... 259一、基本知識 ........................................................................................................................ 259二、例題鏈接 ........................................................................................................................ 263專題七 思想解放 ...................................................................................................................... 268一、基本知識 ........................................................................................................................ 268專題八 文明與文化 .................................................................................................................. 273一、基本知識 ........................................................................................................................ 273專題九 中外歷史上的創(chuàng)新 ...................................................................................................... 278一、基本知識 ........................................................................................................................ 278二、例題鏈接 ........................................................................................................................ 280模塊 1 中國古代史模塊一第一單元 史前世界:中國境內早期人類文明的起源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器,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懂得人工取火,知識點 1元謀人 北京人 山頂洞人 過著集體生活,有審美的觀念。[七上 P2—7]知識點 22022 版課標:通過了.解.元謀人、藍田人、 原始農(nóng)業(yè) 河姆渡人北京人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文化遺存, 半坡居民(3 年 2 考) 良渚遺址 陶寺知道中國境內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 都城遺址 考古發(fā)現(xiàn) [七上 P8—13、..P18]一、元謀人2022 版課標:通過了1.距今時間:約 170 萬年。 .解.河姆渡、半坡、良2.發(fā)現(xiàn)地點:云南元謀縣。 渚、陶寺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知.道.中3.特征: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國的原始農(nóng)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4.地位: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 期國家的產(chǎn)生。知.道.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原始社人類。會的重要依據(jù)。二、北京人一、原始農(nóng)業(yè)看圖說史:生活在距今1.概況:距今 10000 年左右,我國出現(xiàn)了最約 70萬—20 萬年的舊早的人工栽培的農(nóng)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石器時代,會使用火,的裁培稻、粟和黍均發(fā)現(xiàn)于中國。使用打制石器2.興起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農(nóng)作物種植、家畜飼養(yǎng)的出現(xiàn)以及聚落、磨制石器(新石器北京人復原頭像時代)的發(fā)展。1.距今時間:約 70 萬—20 萬年。3.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2.發(fā)現(xiàn)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物質基礎。3.特征:能夠直立行走,制作和使用打制石二、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器(舊石器時代),已經(jīng)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過著群體生活。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4.地位: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 距今時間 約 7000 年 約 6000 年三、山頂洞人:距今約 3 萬年,使用打制石1模塊 1 中國古代史浙江余姚河 陜西西安東部 五、考古發(fā)現(xiàn)生活地區(qū) 姆渡(長江流 半坡村一帶 1.概況: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文物是歷史上人類活動域) (黃河流域) 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物半地穴式圓形 質遺存,包括建筑遺址、墓葬、碑刻、工具、居住房屋 干欄式建筑房屋 武器、生活用品、藝術品等。磨制石器(骨 2.意義:它們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歷史的真實生產(chǎn)工具 骨耜器、角器) 情況,為人們探究歷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會主要種植水 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史料實證主要種植粟;稻;飼養(yǎng)豬、 地方史鏈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飼養(yǎng)豬和狗等狗和水牛等 萬年仙人洞:位于萬年縣大源鄉(xiāng),新石家畜家畜 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人類活動文化遺跡。制作彩陶、樂器;制作陶器 知識點 3會簡單的紡織、 黃帝、炎帝等神話傳說 堯(黑陶)、制衣(出土了骨 舜禹的禪讓 [七上 P14—18]原始手工業(yè) 玉器和簡針、骨錐,陶制 2022 版課標:通過古代文獻中記述的黃帝、單的樂器和石制的紡輪) 炎帝等神話傳說,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骨哨【2022.1】 一、黃帝、炎帝等神話傳說人面魚紋彩陶盆 1.炎黃聯(lián)盟:五六千年前,黃帝、炎帝結成代表器物 豬紋陶缽【2021.1】 聯(lián)盟(阪泉大戰(zhàn)),在涿鹿之戰(zhàn)打敗蚩尤。都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都過著定 這一部落聯(lián)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相同點 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和 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陶器 祖。→家國情懷2.炎帝和黃帝的傳說看圖說史:生活在約6000 (1)炎帝: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年前的半坡人的生活用 生產(chǎn)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fā)明半坡遺址出土 具,反映了半坡居民較高 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的人面魚紋彩 的手工業(yè)發(fā)展水平 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陶盆 (2)黃帝:①相傳黃帝已能建造宮室,制三、良渚遺址(2022 課標新增) 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發(fā)1.時間:距今 5300—4300 年。 明弓箭。②相傳在黃帝時期,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2.地點: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 伶?zhèn)愔谱饕袈桑`首發(fā)明算盤。黃帝的妻子3.核心:良渚古城。 嫘祖會繅絲,擅長紡織。4.意義:良渚古城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距今約 3.傳說與神話5000 年左右,長江下游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早期國 (1)概況家,進入了文明社會。 ①反映人類起源和古代先民的事跡:盤古開5.地位:2019 年 7 月 6 日,良渚古城遺址被 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愚公移山等。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②反映早期社會發(fā)展狀況:炎帝與黃帝的傳四、陶寺都城遺址(2022 課標新增) 說、堯舜禹的禪讓、大禹治水。1.時間:距今 4300—4000 年。 (2)歷史信息:①炎帝、黃帝的傳說反映2.地點:山西襄汾東北 15 千米。 了原始社會晚期黃河流域的社會發(fā)展狀況。3.意義:有學者推論,當時的黃河中游地區(qū), ②堯舜禹時期部族聯(lián)盟首領通過禪讓制傳已經(jīng)出現(xiàn)早期國家。 承,反映了遠古時代的原始民主。③大禹治2模塊 1 中國古代史水的傳說,反映了遠古時代先民與自然災害 真實歷史成分。進行的抗爭。 二、堯舜禹的禪讓:堯、舜、禹時期,實行(3)認識:傳說與神話蘊含著一定的歷史 禪讓制,即將聯(lián)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信息,我們要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提取傳說中的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1.[史料實證](2022·江西 1)根據(jù)半坡遺 2.(2021·江西 1)小唐同學在參觀西安半址出土的骨針、骨錐,陶制和石制的紡輪, 坡博物館時,能感受到( )可推斷出半坡人( ) A.干欄式建筑的巧妙A.會制作玉器 B.彩陶紋飾的古樸美B.會簡單的紡織和制衣 C.青銅器的高超工藝C.主要種植粟 D.甲骨文的造字特點D.會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分層檢測1.“他們距今年代為 170 萬年左右,是屬 靠保證,從而解決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于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他們能夠制作 根本問題。這表明原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工具,知道使用火。”“他們”是( ) A.促進了原始手工業(yè)與家畜飼養(yǎng)的發(fā)展A.元謀人 B.北京人 B.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C.山頂洞人 D.河姆渡人 C.仰賴大自然的恩賜并受大自然的制約2.1959 年,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王存義通過 D.促進人口增長并使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對某一考古化石研究后,共同復原出一具頭 5.某班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探究性學像:該頭像面部相對比較短,前額低平,顴 習,將收集的下列圖片構成一組。它們所反骨很高,鼻子寬扁,嘴巴前伸……整個頭部 映的原始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屬于( )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征。這個考古化石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藍田人3.(2022.新疆建設兵團)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fā)現(xiàn)了近 10 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 A.北京人 B.山項洞人尖狀器、石錘等。這些石器從早期到晚期有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明顯變化,打制技術逐步提高。這表明北京 6.考古學家在野外考古中出土“耒耜、破碎人( ) 陶器、碳化稻谷、動物頭骨”等。由此可以A.會制作工具 推測,該遺址屬于( )B.有愛美意識 A.元謀人 B.北京人C.懂得人工取火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D.掌握磨光技術 7.位于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的陶寺遺址,4.當原始農(nóng)業(yè)種植發(fā)明之后,人類即充分利 被考古學家認為是堯都城所在地,它可以讓用土地資源,通過種植農(nóng)作物,不斷地增殖 我們感受到( )農(nóng)產(chǎn)品以獲得生活來源,使生活來源有了可 A.我國古人類進化的歷史3模塊 1 中國古代史B.我國部落聯(lián)盟時代的情景C.長江流域原始農(nóng)耕生活 創(chuàng)新分析D.“家天下”時代的到來8.著名學者費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 (2022·山西)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在黃河中游出現(xiàn)了一個若干民族集團匯集 史的重要依據(jù)。下面的出土文物從器物造型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在這一 和圖案設計上可以印證我國原始居民( )匯集和逐步交融的過程中,被尊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黃帝 B.倉頡和嫘祖C.堯和舜 D.盤古和蚩尤9.繪制歷史示意圖有助于從整體上理解歷史。下面的示意圖可以幫助我們學習( )A.會農(nóng)業(yè)種植B.具有樸素審美觀念C.會制作陶器D.開始飼養(yǎng)家禽家畜A.堯舜禹的傳說B.黃帝造宮室C.神農(nóng)嘗百草D.華夏族的形成10.大禹治水的精神數(shù)千年來為人們景仰、傳承和頌揚。大禹吸取父親用“堵”的辦法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通大川,決(疏通)壅塞,鑿龍門……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呂氏春秋·古樂》),用疏導的辦法治理了水患。《呂氏春秋·古樂》的記載彰顯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 B.勇于創(chuàng)新C.嚴于律己 D.寬以待人4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知識點 1夏、商、西周的建立與發(fā)展 (3年 1考)西周分封制[七上 P20—24]2022 版課標:知.道.具有奴隸制特點的夏、 5.貴族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商、西周王朝的建立與發(fā)展,了.解.西周分封6.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7.影響制等重要制度。(1)積極: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一、夏、商、西周的建立與發(fā)展時穩(wěn)定政局,擴大統(tǒng)治范圍。1.夏朝(2)消極: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分散(1)建立:約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王了國家權力,為春秋時期的分裂埋下了禍根。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2)地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知識點 2青銅銘文 青銅器(3)制度變革:啟繼承禹的位置,世襲制甲骨文 [七上 P25—28]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yōu)椤凹姨煜隆薄?br/>2022 版課標:了解甲骨文、青銅銘文、其2.商朝:約公元前 1600 年,湯建立商朝(相 ..關戰(zhàn)役:商湯滅夏),都城在亳(今河南鄭 他文獻記載和典型器物。知.道.甲骨文是已知州)。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最早的漢字。(相關戰(zhàn)役:牧野之戰(zhàn))。【2021.2】 一、青銅銘文(2022 課標新增)3.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 1.概況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 (1)古人稱銅為金,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二、西周分封制 被稱為金文,又稱為鐘鼎文、銘文。1.目的:為穩(wěn)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2)從商代中晚期開始出現(xiàn),數(shù)量較少;2.分封依據(jù):根據(jù)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 周代青銅器上文字數(shù)量明顯增加。3.分封對象:宗親和功臣等。 2.典型器物:西周毛公鼎(目前所見青銅器4.內容 中銘文字數(shù)最多的一件)。二、青銅器1.代表時期:商周時期。2.典型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等。5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看圖說史:也稱“后 斷擴展。②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民族交融。母戊鼎”,是迄今世界 3.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 (1)戰(zhàn)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器,反映了商周時期 秦七國。我國高超的青銅制作 (2)著名戰(zhàn)役:桂陵之戰(zhàn)(圍魏救趙)、馬司母戊鼎 工藝 陵之戰(zhàn)(減灶誘敵)、長平之戰(zhàn)(紙上談兵)。3.特征:其類型和數(shù)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 (3)戰(zhàn)役特點:戰(zhàn)爭規(guī)模很大,參戰(zhàn)兵力嚴格的等級界限。 多,交戰(zhàn)區(qū)域廣,持續(xù)時間長,傷亡大。三、甲骨文 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生產(chǎn)力水平和社1.含義: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 會關系的變化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1.生產(chǎn)力水平的變化2.地位: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 (1)春秋后期,鐵制農(nóng)具和牛耕出現(xiàn),促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進了農(nóng)業(yè)上的深耕細作。→五育·勞育3.意義 (2)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1)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一步推廣,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提高。商朝開始。 2.社會關系的變化: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2)甲骨文已經(jīng)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 強,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掌握國家很多字體至今仍在使用,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 政權。的重要階段。 三、商鞅變法1.背景(原因)知識點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 (1)經(jīng)濟: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局面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生產(chǎn)力水平 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提高。和社會關系的變化 商鞅變法(3年 1 →唯物史觀考) (2)政治: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要[七上 P29—36] 求確立新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2022 版課標:通過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生 2.開始時間:公元前 356 年。產(chǎn)力水平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初步理.解.春秋 3.人物:商鞅、秦孝公。時期諸侯爭霸局面的形成、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 4.目的:富國強兵,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法等改革。 5.內容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局面 領域 措施1.東周→時空觀念 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政治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chǎn)糧食、布帛多的人可經(jīng)濟溫馨提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奴隸社會瓦解、 免除徭役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統(tǒng)一度量衡2.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軍事(1)主要霸主:齊桓公(首霸)、晉文公、 賜土地秦穆公、楚莊王等。 6.性質:一場比較徹底的封建性質的改革。(2)重大事件:葵邱會盟、晉楚城濮之戰(zhàn)、 7.結果: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晉楚邲之戰(zhàn)、吳越爭霸。 并沒有被廢止。(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3)影響:①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的疆域不 【2022.3】6模塊 1 中國古代史8.意義: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知識點 5隊的戰(zhàn)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 老子(3年 1考) 孔子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 年 1 考) 百家爭鳴(3年 1考)[七上 P38—42]史論結合2022 版課標: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與思觀點:變革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 想:初步理.解.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的選擇的史事:管仲改革、商鞅變法、秦朝鞏產(chǎn)生。固統(tǒng)一的措施。一、老子論述: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大1.簡介: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國人,力發(fā)展生產(chǎn),使齊國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大為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提高,齊國稱霸諸侯。戰(zhàn)國時期,秦孝公任2.著作:他的學說集中在《老子》(又稱《道用商鞅變法,鼓勵耕織,獎勵軍功,使秦國德經(jīng)》)一書中,這部書成為道家的經(jīng)典。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人物事跡:創(chuàng)立道家學派,奠定了基礎。秦朝統(tǒng)一文字、貨幣,開創(chuàng)了做過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君主專制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為中國后來的典籍,主張“無為而治”2000 多年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這些變革“道法自然”,他的學說集加速了整個社會前進的步伐。老子像 中在《道德經(jīng)》一書中結論:變革創(chuàng)新為社會發(fā)展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3.思想主張(1)哲學:①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知識點 4都江堰 人們應順應自然(“道法自然”)。②世間的[七上 P36—37] 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2022 版課標;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 轉化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2020.1】..(2)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4.相關言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1.時間:公元前 256 年。道法自然”“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2.地點: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二、孔子3.人物:李冰(秦國蜀郡郡守)。1.簡介(生平):春秋后期魯國人,大思想4.構成:由渠首(分為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堰)和灌溉網(wǎng)兩大系統(tǒng)工程構成。2.著作: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論看圖說史:語》一書。(1)時間:戰(zhàn)國時期(公人物事跡: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核元前 256 年)心思想是“仁”,主張以德治(2)概況:秦國李冰修國,創(chuàng)辦私學,晚年整理編訂筑的綜合性水利工程,文化典籍、發(fā)展教育,影響了反映出中國古人順應自孔子像 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都江堰示意圖 然、改造自然的智慧3.思想主張5.功能:防洪、灌溉、水運等。→五育·智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愛人”,育 即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將“仁”作為處理人6.作用 與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1)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 (2)政治主張:主張以德治國(“為政以德”),為“天府之國”。 反對苛政。(2)2200 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fā)揮著巨大 4.教育貢獻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充分 (1)理念: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主張“有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智慧。7模塊 1 中國古代史教無類”“因材施教”。 強調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2)特點:在教學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 道家 莊子 心;認為人生應追求精神自化知識教育。 由,要保持獨立的人格5.文化貢獻: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獻資料,對 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和學術思想作出巨 法家 韓非 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大貢獻。 治6.影響 《孫子兵法》一書,奠定了孫武(1)對文化:孔子的學說對中國古代文化 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兵家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偶家思想成為中 提出了靈活多變的戰(zhàn)略戰(zhàn)孫臏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術思想(2)對社會: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規(guī)范對 人物事跡:創(chuàng)立墨家學派,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 主張“兼愛”“非攻”,提出(3)對教育:孔子的教育主張打破了貴族 要選賢能的人治理國家,批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促進了教育在民間 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節(jié)的發(fā)展。 墨子像 儉三、百家爭鳴 人物事跡: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1.時間:戰(zhàn)國時期。 派的代表人物,主張實行2.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不要代表 過分盤剝人民,認為取得民學派 主要思想人物 心才能得天下,反對一切非孟子像主張“兼愛”“非攻”;選賢 正義的戰(zhàn)爭墨家 墨子能的人治理國家;提倡節(jié)儉 3.各學派提出主張的共同目的:解決社會問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 題。【2022.2】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性質: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孟子的思想;反對一切非正義的 峰。儒家戰(zhàn)爭 5.影響主張實行“禮治”,明確尊 (1)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荀子卑等級,以維系社會秩序 (2)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命題點 1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2021·江西 2)如下邊形勢圖可用于研究( )A.國家的產(chǎn)生 B.朝代的更替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爭霸戰(zhàn)爭8模塊 1 中國古代史命題點 2 商鞅變法 攻”,韓非強調“以法治國”。他們提出這些(2022·江西 3)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死 主張的共同目的是( )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沒有被廢止。這 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戰(zhàn)爭說明商鞅變法( ) C.解決社會問題 D.追求精神自由A.得到了舊貴族勢力的支持 2.(2020·江西 1)他指出“人法地,地法B.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認為萬物運行有C.維護了舊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 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他代表的D.遏制了地主階級勢力 學派是( )命題點 3 老子 孔子 百家爭鳴 A.道家 B.儒家1.(2022·江西 2)老子主張“無為而治”, C.法家 D.墨家孔子提倡“為政以德”,墨子主張“兼愛”“非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 A.漢字的傳承發(fā)生異變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使“社會進入 B.漢字的演變趨勢由簡到繁‘天下為家’”的王朝是( ) C.漢字的發(fā)展一脈相承A.夏朝 B.商朝 D.象形是漢字唯一造字方式C.周朝 D.秦朝 5.(2022·吉安一模)《太史公自序》載:2.《左傳·昭公六年》記載“商有亂政,而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作《湯刑》”,《竹書紀年》記載商代第 24 代 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這段話商王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湯刑”。殷墟出 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土的甲骨文中也有“王又作辟”“貞王聞惟 A.諸侯互相兼并,分封制遭到破壞辟”。學者注釋:“辟,刑”。傳世文獻和出 B.諸侯之間為爭奪土地和人口殺伐不斷土文物能證實商朝( ) C.諸侯爭霸使諸侯國數(shù)目減少A.用刑罰來維持統(tǒng)治秩序 D.諸侯棄國逃跑,井田制崩潰B.主張實行“禮治” 6.胡曾在《詠史詩·流沙》中寫道:“七雄C.祖甲主張“無為而治” 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下圖是該D.郡縣制度得到較好運行 詩文反映的歷史時期發(fā)生的某一戰(zhàn)爭示意3.(2022·泰州)“周人以西方的一個小國 圖,它是( )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單薄,不足以鎮(zhèn)壓東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異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東方,以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C.郡縣制 D.行省制4.(2022·湘潭)以下是漢字“中國”演變的歷程,據(jù)此可知( ) A.牧野之戰(zhàn) B.桂陵之戰(zhàn)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C.馬陵之戰(zhàn) D.長平之戰(zhàn)7.(2022·重慶 A卷)下圖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有關戰(zhàn)國時期歷史發(fā)展的思維導圖。圖中9模塊 1 中國古代史①處應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 D.道家—孫子—“無為而治”—漢高祖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二、綜合題13.(8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唐同學在學習中國古化史后,整理了“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的學習筆記,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內容:A. 周平王遷都洛邑B. 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C. 齊桓公稱霸中原D. 百家爭鳴的出現(xiàn)8.(2022·高安一模)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與銘刻文字有關的工具有:鑿、錐、錘、刮刀、削、鉤、針、鋸、斧。而《管子·海王》稱:“工匠必有斧、鑿、鋸、錘等分工。”這些工具出現(xiàn)的直接原因是( )A.社會經(jīng)濟的進步B.鐵犁牛耕的推廣C.政治改革的影響D.冶鐵技術的進步9.通過《分戶令》,商鞅把大家庭細分到最小限度,形成了大批的個體小農(nóng),不但運作力強,且家庭成員都能“人盡所能”地發(fā)揮 (1)請你參照類別一、二、三示例并結合自己最大的才干。這表明商鞅變法( ) 所學知識,補充類別四的內容。(3 分)A.加強了中央集權 B.重塑了社會結構C.推動秦完成統(tǒng)一 D.使秦國國富兵強10.(2022·福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種思想主張的學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1.老子認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孔子提出“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兩者主張的共同點是( )A.無為而治 B.重農(nóng)抑商 (2)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按照以上形式確C.以民為本 D.儒道一家 定一個主題,再補充相應的類別、事例和簡12.下列關于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思想及 介。(5 分)其對后世產(chǎn)生的影響的搭配,正確的是( )A.法家—韓非—樹立君主權威—秦始皇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B.儒家—孔子—實行“仁政”—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C.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唐太宗實行和親政策10模塊 1 中國古代史創(chuàng)新分析下圖所示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所體現(xiàn)的“中國智慧”是( )A.因地制宜選址恰當B.控流發(fā)電造福千秋C.溝通水系防止水害D.成都平原成為沃野11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知識梳理·夯基礎知識點 1秦始皇 秦統(tǒng)一中國(8 年 1 考)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tǒng)一措施(8 年 2 考)2011版課標:知道秦始皇和秦統(tǒng)一中國,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tǒng)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影響。1.秦始皇 秦統(tǒng)一中國 七上 P44~4512模塊 1 中國古代史2.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tǒng)一措施 [2021.21(2)] 七上 P45~49知識點 2秦的暴政 陳勝、吳廣起義 秦朝的滅亡 楚漢之爭 七上 P50~532011版課標:知道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續(xù)表13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3西漢的建立 休養(yǎng)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8 年 4 考)2011版課標:知道西漢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1.西漢的建立 休養(yǎng)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七上 P54~562.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2021.21(2)] 七上 P57~6214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知識點 4東漢的建立 光武中興 東漢外戚、宦官專權 黃巾起義 七上 P63~662011版課標:了解東漢的建立,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蕩。知識點 5張騫通西域 絲綢之路(8 年 1 考) 對西域的管理 七上 P67~712011版課標: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5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知識點 6司馬遷和《史記》 造紙術 張仲景(8 年 1考) 華佗(8 年 1 考)七上 P72~762011版課標:知道司馬遷和《史記》;知道造紙術的發(fā)明對傳播文化的作用;講述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16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7佛教的傳入 道教的產(chǎn)生 七上 P76~772011版課標:知道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chǎn)生。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命題點 1 命題點 2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1.(2021 年 3 題)秦開創(chuàng)的體制包含三大 2.(2022 年 4 題)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要素:君主“獨制”,地方集權于中央,以 前 127 年)至漢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 14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襲。材料中“體制”的 年),梁國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個侯國。創(chuàng)立( ) 朝廷的這種做法( )A.奠定了中國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A.廢除了郡縣制度B.確立了儒學的主導地位 B.增強了地方勢力C.標志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fā)展到頂峰 C.導致了西漢滅亡D.導致階級矛盾嚴重激化 D.削弱了諸侯實力備考精練1.下圖選自某書的部分章節(jié)目錄。據(jù)此判斷, 2.(2022 安徽)有學者認為:“從春秋到戰(zhàn)該目錄反映的歷史人物是( ) 國是一變,但這尚是小變。從戰(zhàn)國到秦卻是第二章 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 一大變。”從制度變革的角度理解這句話,統(tǒng)一六國 皇帝制度 統(tǒng)一文字 修筑長城 此“一大變”是指( )A.世襲制取代禪讓制A.秦始皇 B.漢景帝 C.漢武帝 D.光武帝 B.分封制取代世襲制C.郡縣制取代分封制D.行省制取代郡縣制1.1 書籍目錄 3.《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法度衡仿照上述格式,請你為漢武帝編制一章 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其中“書同書籍目錄。(4 分) 文字”后全國統(tǒng)一的文字是( )A. B.17模塊 1 中國古代史C. D. 5.1 異同比較(2022 萍鄉(xiāng)橫擬)西漢文帝、景帝,素材來源:教材七上材料研讀東漢光武帝等調整統(tǒng)治政策,使國家4. (2022 江西定心卷)“秦始皇既并天走向興盛,出現(xiàn)了盛世局面。導致盛下……是時北筑長城四十余萬,南戍五嶺五世局而出現(xiàn)的共同因素是( )十余萬,驪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萬,兵不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足用,而后發(fā)謫(懲罰)矣”。材料反映的B.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史實( )C.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A.加速了秦統(tǒng)一六國進程D.輕徭薄賦,減輕農(nóng)民負擔B.促進了秦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C.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 6.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文治D.引發(fā)了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 武功方面多有建樹。下圖反映了他的治國智5.(2022 日照)下圖是中國古代不同時期 慧,這一舉措( )的貨幣。兩者所起的相同歷史作用是( )A.加強了國家對經(jīng)濟的管理 A.使儒學從此居于主導地位B.繼承了春秋戰(zhàn)國貨幣的鳳格 B.使政府控制國家經(jīng)濟命脈C.促進了貨幣種類的多樣化 C.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D.適應了商業(yè)貿(mào)易繁榮的形勢 D.開創(chuàng)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7.(2022 雅安)下圖中物品(技術)交流主要得益于( )A.絲綢之路的開通B.班超經(jīng)營西域C.海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D.文成公主入藏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今天的中國在公元前221年就已在政治上1.(2022·吉安十校聯(lián)盟一模)有學者指出: 統(tǒng)一了……當時有利于確立和鞏固統(tǒng)一的18模塊 1 中國古代史政治制度是( )A.世襲制 B.分封制C.皇帝制 D.推恩令2.秦始皇實行了“書同文字”的政策,廢除結構上與秦相異的六國文字。這一措施的實行有助于推動( )A.王國問題解決 B.統(tǒng)一局面鞏固C.多元文化形成 D.疆域面積擴大 A.反映了中原與西域的交流頻繁3.漢文帝、漢景帝、漢光武帝等調整統(tǒng)治策 B.能夠完整地還原歷史真實使國家走向興盛,出現(xiàn)了盛世局面。導致盛 C.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世局面出現(xiàn)的共同因素是( ) D.具有史料價值與藝術價值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 7.“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在世界范圍內得B.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 到廣泛傳播后,不僅改變了世界文化面貌,C.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 還引起了傳播媒介技術的變革。”據(jù)此可知,D.輕徭薄賦,減輕農(nóng)民負擔 造紙術的改進及傳播( )4.(2022·南昌二檢)關于下圖反映的歷史 A.推動文學繪畫的發(fā)展事件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促進世界文明的進步C.促使社會階層的流動D.宣揚大漢王朝的國威8.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歷史悠久。東漢張仲景發(fā)展了“治未病”思想,華佗創(chuàng)編出了“五禽戲”。這些成就反映出中醫(yī)注重( )A.預防疾病,強身健體A.鞏固了周王朝的統(tǒng)治 B.手術治療,中西結合B.造成了諸侯國的紛爭 C.望聞問切,辨證施治C.加強了中央集權 D.針灸理療,用藥簡易D.使西漢面臨著分裂 二、綜合題5.下圖是漢代《講經(jīng)圖》畫像磚。該文物可 9.(8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用于佐證漢朝時期( ) 小張同學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后,對七個主題單元知識進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學習筆記:A.儒學興盛 B.經(jīng)濟繁榮C.政令統(tǒng)一 D.鹽鐵官營6.(2022·瀘州)下圖描繪了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該作品( )19模塊 1 中國古代史(1)請補全筆記一內容。(2分)(2)請從下列提供的學習內容中選取四個,參照筆記一完成筆記二。(6 分)20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大概念主題梳理小主題一 政權分立知識點 1 官渡之戰(zhàn) 赤壁之戰(zhàn) 三國鼎立局面(8 年 1 考) 七上 P80~842011 版課標:知道赤壁之戰(zhàn)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知識點 2 兩晉南北朝的更替 七上 P85~962011 版課標:知道兩晉南北朝的更替。21模塊 1 中國古代史(1)時代特征: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2)并存朝代:東晉與十六國、南朝與北朝。小主題二 民族交融知識點 1 人口南遷(8 年 1 考) 七上 P86~872011 版課標:初步了解人口的南遷知識點 2 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8年 1考) 七上 P91~922011 版課標:初步了解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知識點 3 北魏孝文帝改革(8 年 1 考)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七上 P94~962011 版課標: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意義。22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小主題三 科技文化繁榮知識點 1 祖沖之 《齊民要術》農(nóng)歷 書法、繪畫和雕塑藝術(8年 1考)2011 版課標:知道祖沖之的數(shù)學成就;了解北方農(nóng)業(yè)技術的成熟和農(nóng)歷;初步認識書法藝術。七上 P78、P97~10223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24模塊 1 中國古代史三、例題鏈接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C.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1.東漢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銳,地主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加上中央政府政 6.(2022·揚州)《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 晉后期的南方:“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材料中的這一“過度放權”,造成了( ) 姓樂業(yè),谷啟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出A.大一統(tǒng)的局面 B.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 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C.群雄割據(jù)的局面 D.三國鼎立的局面 A.北方人民南遷 B.南方條件優(yōu)越2.《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 C.對外交往發(fā)達 D.民族交融加強小說,書中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 7.秦漢時期,黃河流域是全國經(jīng)濟重心,但復雜的政治與軍事斗爭。題干中的“三國”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原本地廣人稀、生產(chǎn)落是指( ) 后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顯著發(fā)展。這說明魏晉A.魏、蜀、西晉 南北朝時期( )B.魏、蜀、吳 A.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C.吳、東晉、梁 B.北方民族大交融D.宋、齊、梁 C.經(jīng)濟重心南移完成3.唐代詩人杜甫在詩中寫道:“丞相祠堂何 D.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 8.下圖所示各歷史因素引發(fā)的歷史變化是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 ( )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中的“丞相”應該是( )A.曹操 B.劉備C.周瑜 D.諸葛亮4.(2022·宜春實驗中學一模)如下我國古代朝代更達示意圖中①②③分別是( )A.國家的大一統(tǒng) B.南北政權的對峙C.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D.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A.蜀 東晉 前秦 9.(2022·荊州)三國兩晉南北朝近 400 年,B.西楚 東晉 前秦 除西晉短期統(tǒng)一外,其他朝代都處在分裂狀C.蜀 東晉 梁 態(tài)。但是,這一時期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具D.蜀 東晉 張楚 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表現(xiàn)在( )5.創(chuàng)新題型依據(jù)下面圖示,判斷這一歷史時 A.實現(xiàn)了民族大交融期的時代特征是( ) B.完成經(jīng)濟重心南移C.科學技術領先世界D.海外貿(mào)易高度發(fā)達10.(2022·山西)觀察下面的《北魏帝王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出御圖》,圖中人物的衣著均是峨冠博帶、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長袍寬袖,與北魏傳統(tǒng)的小袖短襖截然不同。25模塊 1 中國古代史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 )A.北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社會矛盾的緩和D.民族政權的分立11.(2022·撫州二模)下圖所示坐具摹繪自敦煌莫高窟壁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北方少數(shù)民族引入內地。這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具 (1)請你參照第一、三節(jié)示例并結合所學有( ) 知識,補充第二節(jié)內容。(2 分)A.排異性 B.吸納性C.保守性 D.連續(xù)性12.曹魏時期鐘繇的楷書《宣示表》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全篇 324 字,一氣呵成,凡重復的字,每個寫法都不相同;北魏碑刻書體蒼勁厚重,粗獷雄渾。這體現(xiàn)了( ) (2)請你依據(jù)本書主題,按照第一章樣式A.統(tǒng)一文字的出現(xiàn) B.書法藝術的多彩 續(xù)寫第二章目錄(至少寫出兩節(jié))。(6 分)C.不同字體的演變 D.石碑藝術的發(fā)展13.(2022·包頭)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間交往、交流與交融日益加強,南方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科技文化顯著進步。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 )A.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B.消除了南北之間的差異C.奠定了隋唐統(tǒng)一的基礎D.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二、綜合題14.(8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唐同學學習中國古代史后,想編寫一本《中國藝術史》,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錄:26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第五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知識梳理·夯基礎知識點 1隋朝的統(tǒng)一 科舉取士制度(8 年 1 考) 大運河(8 年 3 考)隋朝滅亡2011 版課標:知道隋朝的統(tǒng)一,了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創(chuàng)建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七下 P2~527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2唐太宗和“貞觀之治”(8年 1考) 武則天的統(tǒng)治 唐玄宗和“開元盛世” 唐朝興盛的原因 七下 P6~102011 版課標: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 ,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618 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隨后消滅了各支起義軍和割據(jù)勢力,平定了全國唐朝建立續(xù)表知識點 3盛唐的社會氣象(8 年 2 考) 七下 P11~182011 版課標:通過經(jīng)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會氣象。28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29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4唐代民族和睦:文成公主入藏等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8 年 1 考)2011 版課標:以文成公主入藏、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民族和睦與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1.唐代民族和睦:文成公主入藏等 七下 P14~ 15(1)唐朝國力強盛,中原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對周邊各民族產(chǎn)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原因 (2)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續(xù)表2.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 七下 P19~2230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5安史之亂(8 年 1 考) 唐朝滅亡 五代十國 七下 P23~262011 版課標: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續(xù)表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命題點 1 科舉取士制度 B.白銀逐漸成為主要貨幣(2021·江西 4)中國民間自古有給小孩佩 C.古代手工業(yè)技術世界領先戴“長命鎖”的風俗,這寄托了家族對子孫 D.科舉制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后代的期盼。上圖是一枚銀質的“長命鎖”, 命題點 2 安史之亂它反映了( ) (2021·江西 5)“及范陽節(jié)度使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zhèn)之兵共起誅賊。”材料所述歷史事件導致了( )A.東漢末年社會動蕩 B.隋朝滅亡C.唐朝由盛轉衰 D.金與南宋對峙A.書法藝術上的杰出成就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民生活 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1.(2022·南昌一檢)閱讀下表材料,可以 聯(lián)系比較出長城和大運河的共同點( ) A.加強了中央集權長城 大運河 B.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C.促進了南北交流秦漢時期,抵御了北 隋唐時期,成為聯(lián)D.削弱諸侯國勢力方游牧民族南下,保 系南北的交通大動2.(2022·恩施)陳旭麓說:“在當時的條護了中原北部地區(qū)的 脈,加強了各地區(qū)31模塊 1 中國古代史件下,這是一大發(fā)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 的費用。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是明顯的,節(jié)(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 度使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日漸增大。”這直政的機會。”這種制度是( ) 接導致了( )A.分封制 B.郡縣制 A.八王之亂 B.安史之亂C.科舉制 D.察舉制 C.官吏冗余 D.宦官專權3.小莉同學整理歷史課筆記時,摘抄了下列 二、綜合題資料。該資料反映了( ) 8.(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隋朝時期開創(chuàng):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 小張同學學習中國古代史后,對七個主題單制度確立。進士科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科舉制的 元知識進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學習筆記:正式確立唐朝時期發(fā)展: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完善: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A.中國古代選拔人才制度的變革B.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領域的發(fā)展C.中國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完善D.中國古代國家統(tǒng)一局面的鞏固4.(2022·吉安一模)“跡其性本強悍,勇不顧親,而能畏義而好賢,屈己以從諫,刻厲矯揉,力于為善,此所以致貞觀之治也。”史學家范祖禹在這段話中稱頌的是( )A.漢文帝 B.漢武帝C.唐太宗 D.唐玄宗5.觀察下列兩幅圖片,它們共同的作用是( )(1)請補全筆記一內容。(2 分)A. 提高了耕作的效率B. 提高了取水的效率 (2)請從下列提供的學習內容中選取四個,C. 促進了邊疆的開發(fā) 參照筆記一完成筆記二。(6 分)D. 促進了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重文輕武的政策、開通大運河、鄭和下西洋、6.他任人唯賢,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張嘉 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宋代經(jīng)濟的貞、張九齡等人為宰相,勵精圖治,改革武 發(fā)展、鄭成功收復臺灣、開創(chuàng)科舉取士制度、周以來的弊政,裁撤冗員,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宋詞和元曲、軍機處的設立、遣唐使和鑒真發(fā)展科舉教育,使國家成為當時亞洲經(jīng)濟文 東渡、昆曲與京劇藝術、行省制度化交流的中心。“他”是( )A.唐太宗 B.武則天C.唐玄宗 D.唐肅宗7.(2022·天水)“限于當時的國力,節(jié)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貼,必須由自己在防區(qū)內自給自足地籌措招兵買馬、屯糧制械32模塊 1 中國古代史創(chuàng)新分析11.(2022·自貢)孫機在《中國古輿服論叢》寫道:“唐代前期,人們比較欣賞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樣式更是多種多樣。”下列詩歌中能反映這一現(xiàn)象的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李白)B.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陸龜蒙)C.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元稹)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2.(2022·北京)唐朝與 70 多個國家或地區(qū)有官方往來,允許各國人來留學、經(jīng)商,吸收許多外國人擔任官職。唐朝的文學藝術對日本、高麗等國影響深遠,絲織技術傳到西亞、歐洲。這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關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強33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第六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大概念主題梳理小主題一 多民族政權由并立到統(tǒng)一知識點 1遼、西夏與北宋的對峙局面(8 年 2 考) 女真族的崛起 金滅遼及北宋 岳飛抗金(8 年 1 考) 南宋偏安 七下 P33~402011 版課標:知道遼、西夏與北宋的對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跡和南宋偏安。續(xù)表34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2成吉思汗的崛起 蒙古軍滅亡夏、金和南宋(8年 1考)元朝的統(tǒng)一(8 年 1 考) 七下 P47~502011 版課標: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軍滅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統(tǒng)一。小主題二 中央集權制度的發(fā)展知識點 1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 宋朝重文輕武2011 版課標: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1.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 七下 P28~3035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2.宋朝重文輕武知識點 2王安石變法 七下 P31~32知識點 3元朝的統(tǒng)治(8 年 1 考) 七下 P51~532011 版課標:通過宣政院管轄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36模塊 1 中國古代史37模塊 1 中國古代史小主題三 宋元時期的社會變化知識點 1宋代南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8 年 1 號) 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8 年 1考)2011 版課標:知道宋代南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理解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1.宋代南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 七下 P41~P462.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38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2宋元時期交通發(fā)展與商業(yè)貿(mào)易的繁榮 七下 P62~632011 版課標:知道宋元時期商業(yè)貿(mào)易的繁榮。續(xù)表39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3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8年 2考) 七下 P54~562011 版課標:了解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知識點 4宋詞 元曲 《資治通鑒》書法和繪畫藝術(8 年 1 考) 七下 P56~582011 版課標:了解宋詞、元曲的流行。續(xù)表40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5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 火藥 七下 P59~ 612011 版課標: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41模塊 1 中國古代史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命題點 1 岳飛抗金 命題點 2 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2020·江西 2)下面四幅形勢圖、與岳飛 1.(2022·江西 5)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圖》事跡相關的是( ) 所描繪場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可能做的事情是( )A.欣賞蹴鞠表演 B.觀看京劇演出C.購買《紅樓夢》 D.品嘗烤紅薯2.(2021·江西 6)北宋中后期,在東京的陽春三月,“舉目則秋千巧笑”,蕩秋千已十分普及,還出現(xiàn)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于現(xiàn)在的“花樣跳水”。材料從側面反映了( )A.經(jīng)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B.宋詞元曲廣泛流行C.北宋時期商業(yè)貿(mào)易繁榮D.都市生活豐富多彩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A.分封制度 B.察舉制度1.(2022·郴州)宋朝雖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 C.刺史制度 D.科舉制度盛科技發(fā)達,但在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戰(zhàn) 3.(2022·吉安一模)據(jù)史料記載,兩宋時爭中多次失敗,這與其實行的治國政策有關。 期 51%以上的進士在任官前出身于平民;明下列選項最能反映宋朝治國政策的是( ) 清時期 43%的進士在任官前出身于平民。這A.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 說明科舉制度( )B.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 A.實質是地主階級的選官制度C.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 B.扭轉了傳統(tǒng)等級和門第的觀念D.做人莫作軍,做鐵莫作針 C.促使部分社會階層發(fā)生變動2.按下面圖示的編制思路,其空白處應為 D.實現(xiàn)了官員選拔的公平、公正( ) 4.(2022·南昌二檢)杜維運 在《史學方法論》中說:“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shù)者皆與事件同時。”按照該標準,下列選項屬于研究宋朝原始史料的是( )A.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朱青白釉花口瓶B.電視連續(xù)劇《大宋王朝》C.民間故事中關于楊家將的傳說42模塊 1 中國古代史D.《中國古代史》中的記載5.(2022·北部灣)宋朝時,開封、杭州等城市店鋪林立,商品琳瑯滿目,經(jīng)商時間不受限制。這反映了宋朝( )A.社會風氣開放 B.都市商業(yè)繁榮C.海外貿(mào)易頻繁 D.科技成就突出6.(2022·宜春一模)宋朝時期,大型遠洋海船裝載絲織品、瓷器、茶葉等,遠銷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外貿(mào)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外貿(mào)稅收成為宋朝國庫的重要財源。材料表明當時的宋朝( )A.農(nóng)業(yè)發(fā)展迅速 B.制瓷技術先進C.手工業(yè)的興盛 D.海外貿(mào)易發(fā)達7.有學者認為“宋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高度繁榮,不僅處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史的高峰,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居于前列, (1)請你參照第一、三節(jié)示例并結合所學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下列 知識,補充第二節(jié)內容。(2 分)史實能印證這一結論的是( )A.蔡倫改進的造紙術 B.黃帝發(fā)明指南車C.畢昇的活字印刷術 D.祖沖之的圓周率8.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指出:“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出現(xiàn)于某一朝代。”該朝代是( )A.秦朝 B.漢朝 (2)請你依據(jù)本書主題,按照第一章樣式C.隋朝 D.宋朝 續(xù)寫第二章目錄(至少寫出兩節(jié))。(6 分)二、綜合題9.(8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唐同學學習中國古代史后,想編寫一本《中國古代的創(chuàng)新》,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錄:43模塊 1 中國古代史(2)請為展品④寫一段解說詞。(要求:聚創(chuàng)新分析焦展覽主題,圍繞展品④反映的科技發(fā)明展(10 分)(2022·郴州)珍視歷史遺產(chǎn),堅 開。4 分)定文化自信。請參與“中華古代文明展”活動,回答問題。【感悟文明】通過這次活動,你對中華古代文明有了哪些深刻認識?(4 分)(1)請分別寫出展品①⑤所屬的展區(qū)名稱。(2 分)【解說文明】44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知識梳理·夯基礎知識點 1明朝的建立 皇權的強化 “八股取士”(8 年 1 省) 皇帝專權的弊端明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8 年 1 考) 七下 P66~692011 版課標:知道明朝的建立。通過皇權的強化和“入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專權的弊端。45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續(xù)表知識點 2鄭和下西洋(8年 1考) 戚繼光抗倭(8年 2考) 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2011 版課標:了解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知道戚繼光的抗倭斗爭。1.鄭和下西洋 七下 P70~752.戚繼光抗倭 七下 P72~743.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七下 P7446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3《本草綱目》(8 年 1 考) 《天工開物》(8 年 1 考) 《農(nóng)政全書》(8年 1 考) 小說和藝術2011 版課標:知道《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nóng)政全書》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響。1.《本草綱目》 《天工開物》 《農(nóng)政全書》 七下 P76~782.小說和藝術 七下 P82~83知識點 4明長城 北京城 七下 P79~8147模塊 1 中國古代史2011 版課標:通過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知識點 5李自成起義 滿族入主中原 七下 P84~872011 版課標:了解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知道滿族入主中原。知識點 6鄭成功收復臺灣 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冊封達賴和班禪 設置駐藏大臣(8 年 1 考) 西北邊疆的鞏固 七下 P88~952011 版課標: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知道冊封達賴和班禪與設置駐藏大臣;知道西北邊疆的鞏固。認識臺灣、西藏、新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續(xù)表48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7清朝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口增長(8 年 1 考) 七下 P96~1002011 版課標:通過清朝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口增長的史實,了解清朝前期的興盛。49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8清代設置軍機處與文化專制措施(8 年 1 考) 七下 P101~ 1032011 版課標:通過軍機處的設置與文化專制措施,認識君主專制在清代的極端強化。知識點 9清代中期以來的腐敗現(xiàn)象 閉關鎖國政策 七下 P103~1052011 版課標:通過清代中期以來的腐敗現(xiàn)象和閉關鎖國政策,了解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發(fā)展潮流。續(xù)表50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 10《紅樓夢》 昆曲 京劇 繪畫 大型典籍 七下 P107~1122011 版課標:以《紅樓夢》和京劇為例,了解清代文學藝術的成就和特色。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命題點 1 八股取士(2022·江西 8)按下面圖示的編制思路,其 B.設立“三司”空白處應為( ) C.設立錦衣衛(wèi)D.實行“八股取士”命題點 2 鄭和下西洋 明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戚繼光抗倭1.(2022·江西 7)鄭和船隊到達各國,先會A.廢除丞相制度 見當?shù)貒酰磉_明朝與他們通好的意愿,51模塊 1 中國古代史然后與當?shù)鼐用窈推劫Q(mào)易。鄭和航海期間, 1.(2022·江西 6)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許多國家的首腦和使臣,搭乘中國寶船來華 是( )訪問。材料表明鄭和遠航( ) A.張仲景—“醫(yī)圣”—創(chuàng)編出了“五禽戲”A.規(guī)模浩大 B.杜甫—“詩仙”—詩歌反映了歷史的真情B.發(fā)展了與各國之間友好關系 實況C.時間跨度長 C.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推動人類作戰(zhàn)D.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方式的巨大變化2.(2021·江西 8) D.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國 17 世紀右邊菜單中的食材 的工藝百科全書”最早傳入中國是在 2.(2021·江西 7)“總括農(nóng)家諸書,裒(聚)( ) 為一集。凡農(nóng)本三卷,皆經(jīng)史百家有關民事A.戰(zhàn)國時期 之言,而終以明代重農(nóng)之典”材料介紹的是B.秦漢時期 ( )C.魏晉時期 A.《史記》D.明清時期 B.《齊民要術》命題點 3 《本草綱目》《天工開物》 C.《農(nóng)政全書》《農(nóng)政全書》 D.《天工開物》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記,橫線上應填入的內容是( )1.明太祖時期編成《孟子節(jié)文》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書中將《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非臣子所宜言”的內容盡行刪去,不準學習。這反映了明初( )A.重視文獻整理 B.科舉制度完善C.君主專制加強 D.重文輕武政策2.(2022·泰安)下面示意圖中,①處應填的 A.促進中外交流,加重財政負擔內容是( ) B.導致白銀外流,積累巨額財富C.密切各地聯(lián)系,世界成為整體D.對外殖民擴張,建立商業(yè)帝國5.“圍剿夷敵,君臣志全版圖……以鐵血鑄豐碑于寶島,以豪氣勒精神于東土。煌煌兮A.開創(chuàng)科舉制度 B.設御史臺 功德光天庭,浩浩兮丹心著史書。”上述材C.設立三司 D.設立軍機處 料反映的歷史事件( )3.“永樂三年,有海軍三萬七千人,攜羅盤 A.鞏固了西北邊疆 B. 鞏固了西南邊疆針,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蘇州劉家港出發(fā), C.強化了君主專制 D.維護了祖國統(tǒng)一泛海經(jīng)福建,南達占城,以次遍歷諸國。” 6.(2022·臨沂)1727 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該歷史事件是( ) 置駐藏大臣、監(jiān)督西藏地方政務。1793 年,A.玄奘西行 B.鑒真東渡 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明確規(guī)定C.戚繼光抗倭 D.鄭和下西洋 駐藏大臣政治上與達賴、班禪地位平等,共4.(2022·南昌一檢)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筆 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務;駐藏大臣還掌管地方52模塊 1 中國古代史軍事、外交等事務。這表明( ) B.加強了對西北地區(qū)的管轄A.清朝對西藏地區(qū)的管轄明顯強化 C.推行了閉關鎖國政策B.駐藏大臣的實權已變得越來越小 D.實現(xiàn)了清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C.駐藏大臣全權管理西藏政教事務 11.下列圖片內容體現(xiàn)的共同主題是( )D.清朝政府重點掌管西藏地方軍務7.(2022·長沙)明朝鼎盛時期全國人口達到1億多,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fā)展到 3 億。順治十八年,全國耕地面積 549 萬余頃,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國耕地面積達到741萬余頃。這反映了清前期( )A.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 A.民族間的相互交融B.商品經(jīng)濟十分活躍 B.鞏固了新疆的統(tǒng)治C.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C.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D.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 D.加強了國家間的交流8.徐光啟的《農(nóng)政全書》中記錄了我國古代 12.(2022·眉山)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學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先進經(jīng)驗,同時還收錄了新從海 習工具,對歷史學習有獨特價值,下圖是某外傳來的甘薯及其種植方法,還附有與意大 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空白處應填的關鍵詞利傳教士合譯的《泰西水法》等。這主要反 是( )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國在科學技術上( )A.對西方自然科學技術的吸收B.在前人基礎上注重創(chuàng)新C.重視對傳統(tǒng)先進技術的總結D.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9.下列圖片所示我國古代重要成果反映出 A.君主專制 B.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共同信息是( ) C.思想控制 D.邊疆管理13.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代的小說創(chuàng)作大放異彩,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C.《西游記》 D.《紅樓夢》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14. (2022·山西)京劇臉譜各具特色,悲劇B.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加強 人物西楚霸王項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C.農(nóng)業(yè)科技著作十分豐富 雖不失莊重,卻也預示著兵敗垓下,自刎烏D.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比較先進 江的命運;關羽“面如重棗”,自然畫紅臉;10. 以下史實的作用的共同點是( ) 包拯“鐵面無私”,則黑臉非他莫屬。由此可知,京劇臉譜( )A.真實再現(xiàn)歷史場景B.滲透人們的價值取向C.客觀評價歷史人物D.刻畫善變的人物性格二、綜合題15.(8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小唐同學學習中國古代史后,對七個主A.維護了祖國領土完整 題單元知識進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學習筆53模塊 1 中國古代史記:創(chuàng)新分析1.央視一套《典籍里的中國》激發(fā)了中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一位同學對中國古代書籍進行了分類,其中“《 》”處可選的是( )(1)請補全筆記一內容。(2 分)A.《夢溪筆談》 B.《農(nóng)政全書》C.《天工開物》 D.《本草綱目》2.(2022·山西)同學們運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對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了如下評價。據(jù)此補全省略號(2)請從下列提供的學習內容中選取四個, 處的論點( )參照筆記一完成筆記二。(6 分)A.強化君權,禁銅思想B.各民族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C.監(jiān)督地方,鞏固統(tǒng)治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54模塊 2 中國近代史模塊二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時間軸二、要點分析知識梳理·夯基礎知識點 1林則徐虎門銷煙(8 年 1 考) 鴉片戰(zhàn)爭(8 年 4 考) 中英《南京條約》(8 年 3 考)2011 版課標: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列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1.林則徐虎門銷煙 八上 P2~4續(xù)表55模塊 2 中國近代史2.鴉片戰(zhàn)爭 八上 P5~73.中英《南京條約》 八上 P6~756模塊 2 中國近代史知識點 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8 年 2 考) 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 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八上 P8~122011版課標:簡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續(xù)表57模塊 2 中國近代史2.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3.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知識點 3洪秀全 太平天國運動(8年 1考) 八上 P13~182011版課標: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續(xù)表58模塊 2 中國近代史三、例題鏈接真題精練命題點 1 林則徐虎門銷煙 鴉片戰(zhàn)爭 中英《南京條約》1.(2022·江西 9)“6月 3日,實行銷毀,先于虎門海灘,掘池引水,撒鹽成鹵,將鴉片剖切拋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歷時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虎門銷煙 B.太平天國運動 A.虎門銷煙的開支C.甲午中日戰(zhàn)爭 D.新文化運動 B.鴉片戰(zhàn)爭的軍費開支與戰(zhàn)爭賠款2. (2021·江西 9)閱讀下表,分析各省區(qū) C.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費開支上奏捐輸?shù)你y兩主要用于( ) D.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軍費開支與戰(zhàn)爭賠款各省區(qū)捐輸情況表(部分) 命題點 2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注:道光帝 1820-1850 年在位) (2022·江西 10)閱讀下列清軍兵力調動表,分析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59模塊 2 中國近代史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B.戊戌變法C.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D.辛亥革命分層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4.(2022·山西)“現(xiàn)在有五口通商,外人1.聯(lián)合國將每年的 6 月 26 日定為“國際禁 可以橫行天下,防不勝防。直到清朝末年,毒日”,宣傳“拒絕毒品,關愛生命”。早在 文人憂國者莫不以五口通商為后來的禍根。”19 世紀上半期,中國人民就有了矚目世界的 與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關的條約是( )禁毒之舉。領導這次“禁毒"的人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A.林則徐 B.左宗棠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C.鄧世昌 D.孫中山 5.“這份條約如同一枚炮彈,在沉重而銹跡2.(2022·雞西)某校歷史學習小組整理了 斑斑的中國國門上轟開了一個血腥的缺口。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該卡片的主題是( ) 這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是中國近代社會的起點。”這里的“轉折”是指( )A.中國的社會性質發(fā)生了變化B.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中國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D.清政府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被推翻6.(2022·眉山)1854 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提出:“準英人隨意往內地各處并海濱各城邑”,自由貿(mào)易,“往來無礙”“俱不得在內地津關,重行征稅” “內地完全開放”等。這些要求旨在( )A.加強中央集權 B.維護國家主權 A.方便外國人來華旅游C.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 D.加強文化交流 B.進口更多的中國茶葉3.(2022·白銀)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 C.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