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思想品德中考專題復習專題-------建設生態文明【背景材料】1.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2. 2013年6月17日是我國第一個“全國低碳日”, 主題是“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 社會各界廣泛開展了主題宣傳活動,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提高公眾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意識,在低碳日掀起節能減碳活動高潮。3. 2013年8月17日,“美麗中國與城市生態文明”論壇在威海舉行。論壇主題為“美麗中國·幸福生活”,與建設美麗中國有機結合,就打造生態文明的宜居城市以及其他有關建設美麗中國、城市生態文明等方面的新觀點、新理論等議題進行研討和交流4.2013年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OO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OO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5.2013年11月18日,濟南市政府出臺《濟南市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分為紅、橙、黃3級,并明確應對各級預警的相應措施。比如,紅色預警啟動時,繞城高速以內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停止除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生產活動等。6.2014年2月21日,首都北京上空覆蓋厚度達到1-3公里的有毒污染氣體,這里發出了中國第一個霧霾“橙色”預警,這是該城市在去年10月引入的一套新的四級預警系統,而橙色,是第二嚴重的水平。橙色警報意味著學校、工廠等應該暫停一切戶外活動,北京市政府甚至要求禁止露天燒烤。7.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彰顯了中央政府治理霧霾的堅強決心。而“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的表述,則顯示出治霾的具體落實措施,同時也意味著能源產業結構的格局將為“霾”而變。8. 2014年,濟南拉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大幕,力爭今年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10%以上;堅持多措并舉,標本兼治,通過產業調整、能源替代、技術改造等減少燃煤排放,通過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和道路保潔,減少建筑渣土和揚塵污染,通過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開展垃圾死角集中清潔活動,并實行有獎舉報措施。9.2014年3月29日,2014世界生態城市與屋頂綠化大會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在同期舉辦的“向霧霾宣戰·立體綠化治理霧霾”學術論壇上,中外專家以治理城市霧霾為主題,共同探討生態城市建設的理念與成就【考點鏈接】1. 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也是一個資源小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偏少這一狀況,將隨著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和利用而日趨嚴峻。2.我國環境形勢非常嚴峻。由于人們不尊重自然規律,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惡果,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4.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5.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運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護資源和環境5.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6.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環保技術。7. 實施可持續發展是關系到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永續發展的長遠大計。有利于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8.我們青少年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節能環保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9.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與守護者。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反映了政府的執政水平和能力,也體現了一個國家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程度。10.政府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教育、道德教化等方式,履行維護公共利益的職責11. 我國積極維護關涉全人類的公共利益,履行大國責任。【專項練習】選擇題1.黨的十八大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 )①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太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我國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 ③我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不夠協調 ④人與自然不和諧的問題在我國還十分突出21·世紀*教育網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 (2013.福建泉州)為了消除右邊漫畫《十面“霾”伏》中的現象,使人們呼吸到清新潔凈的空氣,我們必須( )A.禁止開發和利用地球的綠色資源B.把環境保護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C.節能減排,植樹造林,保護環境 D.堅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3.(2013.山東聊城)2012年10月,中國(聊城)生態文明建設國際論壇在我市成功召開。我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互促共贏的發展模式被譽為生態文明“聊城現象”,這是國內外領導和專家對我市的肯定,是市民的光榮。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得益于( )①我市原本就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企業②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和堅強領導③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④依托我市水資源豐富而制訂的科學規劃和全市人民的艱苦奮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2013.浙江嘉興)海寧皮革是嘉興的拳頭產品。皮革產品遠銷海外,但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嚴重污染。某皮革企業轉變生產理念、引進先進設備、加快科技創新,治理污染。該企業在發展中重視污染治理①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②反映了我國環境污染嚴重的現狀③體現了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 ④說明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13.福建福州)2013年元旦過后,我國三分之一的國土遭遇嚴重的霧霾天氣,從北京、天津到石家莊。從鄭州、南通到貴陽,出現了大范圍嚴重的空氣污染。材料說明( )A.我國資源的開發難度過大 B.資源短缺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C.環境問題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D.環境保護是我國當前工作的中心6.(2013.遼寧鞍山)我國人均耕地0.1公頃,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積為0.12公頃,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0%,上述材料說明了( )①人口問題給資源和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 ②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形勢③我國主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我國面臨資源過剩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7.材料一: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材料二:2013年8月17日,“美麗中國與城市生態文明”論壇在威海舉行。論壇主題為“美麗中國·幸福生活”,與建設美麗中國有機結合,就打造生態文明的宜居城市以及其他有關建設美麗中國、城市生態文明等方面的新觀點、新理論等議題進行研討和交流(1)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要目標,建設生態文明是基于我國怎樣的具體國情提出的?(2)生態文明論壇2013年年會的召開說明了什么?(3)為建設美麗城市,你認為政府、企業、公眾應該怎樣做?8.為準備關注生態文明,向霧霾宣戰的班會,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搜集制作了以下卡片,請你參與其中,與同學們一起來探究問題。(1)在生活中還存在哪些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做法?(2)霧霾天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良影響?(3)請你就“如何走出這令人窒息的污染圍城?”提出合理化建議。9.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OO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OO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材料二:2014年,濟南拉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大幕,力爭今年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10%以上;堅持多措并舉,標本兼治,通過產業調整、能源替代、技術改造等減少燃煤排放,通過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和道路保潔,減少建筑渣土和揚塵污染,通過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開展垃圾死角集中清潔活動,并實行有獎舉報措施。(1)從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我們可以認識到什么?(2)材料二說明什么?(3)濟南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九年級學生小健整理了平時遇到的一些現象,制作了以下展板。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他補充完整。現象 我的建議①某同學在放學路上把收到的廣告宣傳材料隨手“瀟灑”地拋上空中②某同學過生日在大酒店設宴款待朋友,把食用僅僅過半的飯菜棄之不帶③某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④某化工企業偷偷向人跡罕至的溝渠排放不達標的污水卡片一: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卡片二:中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不僅遠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卡片三:“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不是美麗中國,“厚德載霧,自強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同呼吸,共責任”,這是政府的責任,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