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思想品德中考專題復習專題-------建設生態文明一、背景材料《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向霧霾宣戰、濟南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全國低碳日1、《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響呼吸保衛戰2013年,中國“霧霾”天氣頻發,社會廣泛關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行動計劃確定了十項具體措施,包括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嚴格投資項目節能環保準入,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嚴格依法監督管理,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等。2、 10月29日,山東出臺20條財政激勵措施,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對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列入財政扶持“黑名單”,并將各市縣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完成情況作為確定省級環保資金扶持規模的重要依據。12月28日,生態山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對全省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進一步研究部署,并由省政府與各市政府、省直有關部門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3、2月27日下午,山東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動員大會,安排部署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動員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積極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雷杰主持會議。會上印發了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意見》和《濟南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實施方案》。楊魯豫在講話中指出,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已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同時要清醒地看到,和全國、全省先進城市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差距,創建工作面臨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不僅是一個衛生問題、一項衛生工作,而是集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市民素質于一體的綜合性工作,需要全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克服畏難、麻痹、松懈等消極思想,繼續發揚敢打硬仗、勇于爭先的精神,積極行動,扎實推進,確保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各項任務。4、 為廣泛普及氣候變化科學知識,樹立綠色 ( http: / / www.yndtjj.com / " \t "_blank )低碳 ( http: / / www.yndtjj.com / list-1435.html" \t "_blank )發展理念,提倡健康低碳 ( http: / / www.yndtjj.com / list-1435.html" \t "_blank )生活方式,推動生態 ( http: / / www.yndtjj.com / list-1444.html" \t "_blank )文明建設,國務院確定每年6月全國節能 ( http: / / www.yndtjj.com / list-1430.html" \t "_blank )宣傳周的第三天為“全國低碳 ( http: / / www.yndtjj.com / list-1435.html" \t "_blank )日”,今年的“全國低碳 ( http: / / www.yndtjj.com / list-1435.html" \t "_blank )日”為6月10日。二、考點鏈接涉及到的主要考點: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維護公共利益等。1、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2、我國為什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3)實施可持續發展是關系到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永續發展的長遠大計。(4)有利于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等。3、如何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國家、企業、個人角度)國家: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依法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 ③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 ④充分運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護資源和環境。企業:①提高節能環保技術,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 ②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個人: ①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②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自覺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 ③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活動。 ④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具體做法:不使用一次行筷子,一水多用,垃圾分類存放、回收,使用環保布袋購物等)。4、我國為什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①我國資源形勢非常嚴峻。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也是一個資源小國。②人均資源占有量偏少這一狀況,將隨著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和利用而日趨嚴峻。 ③我國環境形勢非常嚴峻。由于人們不尊重自然規律,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惡果。5、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內涵。6、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7、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必須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這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國情,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十分嚴重。因此必須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保護資源環境。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8、政府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與守護者。②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反映了政府的執政水平和能力,也體現了一個國家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程度。9、政府維護公共利益的手段和方式有哪些?(1)政府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教育、道德教化等方式,履行維護公共利益的職責(2)在突發事件面前,保護人民大眾的利益,也是一個負責任、有效率的政府的神圣職責。(如抗震救災、利比亞撤僑等。)(3)各國政府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共同維護人類的共同利益。(如應對金融危機、氣候變暖等。)10、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應該怎樣維護公共利益?(1)履行分內的職責。(2)承擔公共生活中的社會責任。三、專項練習1.人口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首要問題,我國為解決人口問題所堅持的基本國策是( )A實行計劃生育 B.大力發展經濟 C.提高人口素質 D.對外輸出勞務2.為了消除漫畫《十面“霾”伏》中的現象,使人們呼吸到清新潔凈的空氣,我們必須( )A.禁止開發和利用地球的綠色資源B.把環境保護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C.節能減排,植樹造林,保護環境D.堅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3.今年年初,《沁園春·霾》在網絡上走紅:“北京風光,千里朦朧,萬里塵飄。望三環內外,濃霧莽莽;鳥巢上下,陰霾滔滔……”《沁園春·霾》反映了 ( )A.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B-我國依然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C.北京環境污染問題無法整治D.我國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4.針對我國的人口問題,漫畫《地球的眼淚》形象地說明了( )A.人類與地球是不能和諧相處的B. 我國人口問題無法解決C.人多力量大 D.我國人口的過多和過快增長,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我國自然資源狀況表據此回答5、6題。我國自然資源狀況表自然資源 耕地面積 森林面積 淡水資源 礦產資源總量世界排名 4 6 6 3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 126 107 121 805.表中數據說明我國 ( )A.資源種類全,總量大 B.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C.資源種類少,總量小 D.資源勘探技術水平低6.針對我國自然資源狀況,我國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下列做法符合這一國策的是( )①實施節能汽車補貼政策 ②推進節能技術進步 ③依法打擊濫伐濫采行為④提高飲用水質量標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7.對右邊的漫面認識正確的是 ( )①資源、環境問題制約著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②保護地球家園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③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 ④應認識到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十一五”期間,我國通過節能提高能效,少消耗6.3億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下降19.10%,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4.6億噸,為世界的自然環境資源保護做出重大貢獻,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這說明我國 ( )①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依法打擊破壞環境的行為③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④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9.漫畫《同命相憐》反映了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所存在的( )①分配問題 ②資源問題 ③教育問題 ④環境問題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0.(2012年南充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l370536875人。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應繼續實施 ( )A.保護環境基本國策 B.人才強國重大戰略C.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D.節約資源基本國策11.右圖告誡我們 ( )①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②地球控制在人類手中,由人類擺布③關心地球、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④地球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④12.(2012年泉州市)2012年3月2日,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把PM2.5(細顆粒物)和臭氧(8小時濃度)指標納入常規空氣質量監測。這一做法 ( )①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②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③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 ④有利于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12年濱州市)對漫畫《“轉移”》所反映的現象,正確的認識是( )A.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B.企業轉移,大勢所趨C.違背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D.能夠促進我國經濟協調發展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據此回答14-1514、生態文明理念包括 ①尊重自然 ②膜拜自然 ③保護自然 ④順應自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要建設生態文明,必須①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放棄“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③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④讓有關企業承擔責任,與我們中學生無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3關注祖國 情系家鄉】(14分)萊蕪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建設“美麗萊蕪”的發展目標和美好愿景。建設“美麗萊蕪”,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我們的經濟增長不再是單純的依靠資源消耗和能源損耗,而是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1)市委、市政府積極建設“美麗萊蕪”有什么重要意義?(6分)你打算怎樣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萊蕪”做貢獻?(8分)二、非選擇題14.(2013歷城期末)美麗泉城,你我共建。材料一: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材料二:當前,我國石油、鐵礦石等主要資源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5%,全國年均缺水量超過500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資源綜合利用率只有3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遠高于發達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灰霾現象凸顯,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加重;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37%、沙化土地面積占18%、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你校準備舉辦“美麗泉城,你我共建”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凝練地描繪出未來中國發展的美好愿景。簡要說明打造“三個空間”的重要意義。(三個方面即可。9分)(2)“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掙的美好家園。”實現上述目標,應如何做 (從政府、企業、公民等角度作答。6分)15、 “美麗中國夢”征文比賽(15分)對這一征文主題我們用初三學生的視角來審視,會發現它涉及十八大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問題,同時還要求我們必須清楚,美麗中國應該是科學發展的中國,是生態文明的中國,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鑄就“美麗中國夢”,要求我們必須認識和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并付諸于行動。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十八大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包括哪些內容?(2分)(2)建設生態文明的中國是“美麗中國夢”的應有之義。建設生態文明是基于我國怎樣的實際所做出的必然選擇?(6分)實現生態文明,要求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怎樣的發展戰略?(2分)(3)為實施好第2問中所提發展戰略,國家制定了哪些基本國策?(2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中學生能有哪些作為?(3分)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