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班級: 姓名 使用時間:學習目標: 1.識記:了解清朝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的史實;掌握清朝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的基本史實; 2.理解: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長的原因和表現。 3.運用:通過對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分析,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相關知識點的能力 重點:清朝經濟發展的表現、特點和作用 難點:人口增長的利弊問題。學 習 活 動 備注【檢查預習】 一、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清初統治者認識到 是“國之大計”,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 生產。 2.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高產作物 和 等得到推廣, 、甘蔗、煙草 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3.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 和繁榮,也對手工業和 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1.清朝前期,手工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絲織、 、印染等方面,產品繁多,產品精良。當時已出現了較成熟的 ,如江寧機戶李扁擔等,擁有織機五六百張。 2.清朝前期的商業很發達,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 性市場和 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在商業活動中,出現一些著名市鎮,如吳江的盛澤鎮、湖北的 鎮;乾隆時期的 ,據載已擁有“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 3.清朝形成一些大的商幫:山西的 和江南徽州的 。 三、人口的增長 1.清朝前期人口增長,原因: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 時全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2.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 突出,環境、自然遭破壞,影響經濟發展。 【導入新課】 清朝康乾盛世時中國的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超過美國在今天世界上的地位。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康乾盛世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段歷史 ,去一探究竟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活動一 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清朝前期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 (2)閱讀清朝前期耕地面積統計簡表 時間全國耕地面積順治十八年(1661)5.2億畝康熙二十四年(1685)5.9億畝康熙六十一年(1722)突破8億畝清明前期耕地面積大幅度增加的史實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 活動二 商業的發展 (1)材料反映了商業的繁榮,在清朝,商業繁榮的表現有哪些?商業繁榮的基礎是什么? ▲拓展探究 下圖為某時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歐洲生產總值在世界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示意圖。它反映的歷史現象是 ( ) A.絲綢之路開辟 B.江南地區開發 C.海外貿易繁榮 D.清朝經濟興盛 【概括歸納、總結提升】 明清時期,大量高產農作物的引種、手工業技藝的進步、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使封建經濟得到了高度發展,商業也因此而空前繁榮,出現了大的商業城市和商邦。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口的增長,這既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又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19課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堂檢測:1.在清朝統治初期,統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引進新的農產品 B.大力興修水利 C.增加耕地面積 D.研發新的農業生產丁具2.清朝農業發展的表現不包括 ( )A.耕地面積擴大 B.水稻等糧食產量提高C.推廣高產作物種植 D.閉關鎖國政策的推行3.瓷器凝聚了中國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與東方民族精湛的審美意趣。清朝時期中國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南京 B.松江 C.廣州 D.景德鎮4.清朝商業繁榮的表現不包括 ( )A.各地貿易十分興盛 B.一些農村地區發展為工商業市鎮C.出現一些大的商幫 D.資本主義誕生5.在清朝時期,人口有重大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國力強盛,社會穩定 B.耕地面積擴大,種植高產作物C.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等政策 D.康雍乾的有效政策6.“康乾盛世”時在位的皇帝有 ( )①順治帝②康熙帝③乾隆帝④雍正帝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7.材料解析題材料一:(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說說清朝統治者是如何重視農業生產的? 清朝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是什么?材料二:湖廣熟,天下足。(2)讀材料二,說說為什么會出現這一情況?有何影響?材料三:康熙時期,全國人口總數達到1.5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3)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帶來了哪些影響?【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