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第3講 蛋白質和核酸[課標要求] 1.闡明蛋白質通常由21種氨基酸分子組成,它的功能取決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細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質完成2.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儲存與傳遞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核心素養](教師用書獨具) 1.基于對蛋白質和核酸功能的說明,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并通過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系,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生命觀念)2.通過推導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脫水縮合的過程以及DNA和RNA的結構,培養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嘗試構建蛋白質和DNA的結構模型。(科學思維)3.結合蛋白質與人體健康方面的關系,形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社會責任)考點1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一、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及其種類二、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1.多肽的形成及過程(1)過程a名稱:脫水縮合;場所:核糖體。(2)物質b:二肽。多個氨基酸發生a過程形成的產物被稱為多肽。(3)結構c:肽鍵。(4)H2O中H原子的來源:H來自相鄰氨基酸的氨基(—NH2)和羧基(—COOH);O來源于羧基(—COOH)。(5)由n個氨基酸形成的一條肽鏈上至少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1個游離的羧基,分別位于肽鏈的兩端;其余的氨基(或羧基)在R基上。2.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系1.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都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提示: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2.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體細胞內合成。 (×)提示:不能在人體細胞內合成的是必需氨基酸。3.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是同一種蛋白質。 (×)提示: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和多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蛋白質的結構也不同。4.血紅蛋白中不同肽鏈之間通過肽鍵連接。 (×)提示:血紅蛋白的不同肽鏈之間的化學鍵不是肽鍵,而是其他的化學鍵。5.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提示: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其特定功能會改變。6.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質水解過程中肽鍵斷裂。 (√)1.長期以玉米為主食的人容易因賴氨酸缺乏而導致疾病,請分析原因。(必修1 P30“與社會的聯系”)提示:賴氨酸為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攝取才能保證正常生命活動,玉米中不含賴氨酸,因此長期以玉米為主食的人容易因賴氨酸缺乏而患病。2.吃熟雞蛋、熟肉容易消化,道理是什么?(必修1 P32“與社會的聯系”)提示: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1.蛋白質變性后還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嗎?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能,因為蛋白質變性后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沒有破壞氨基酸之間的肽鍵2.胰島素在核糖體上合成后還不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物學活性,請從蛋白質的結構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核糖體上合成的多肽不具有復雜的空間結構,只有經過盤曲折疊形成空間結構后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常考蛋白質的分布和功能提醒:載體與受體的區別載體是協助物質運輸的蛋白質,如血紅蛋白是運輸氧的載體,細胞膜上有運輸葡萄糖、Na+、K+等的載體蛋白;受體是接受信號分子的蛋白質,如神經遞質受體、激素分子受體,其主要作用是實現細胞間信息交流。1.下圖表示多肽鏈加工成胰島素的過程,“信號肽”是引導新合成的肽鏈向分泌通路轉移的短肽鏈,C肽是胰島素原生成胰島素時的等分子離解產物。(1)核糖體上合成的肽鏈,加工成胰島素過程中,要切掉兩段肽鏈,切掉兩段肽鏈需要什么酶?(2)切掉信號肽序列和C肽的場所是什么?提示:(1)蛋白酶。(2)切掉信號肽序列和C肽的場所分別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2.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酒精可以使蛋白質變性殺死病菌或病毒,根據下面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驗證酒精能夠使蛋白質變性。實驗材料:酒精、淀粉溶液、α 淀粉酶溶液、碘液、蒸餾水等請寫出實驗設計的步驟和預期結果。思路建模:設置對照實驗→分組編號→控制自變量→檢測因變量。提示:實驗設計步驟:取兩支試管編號A、B,向A試管中加入1 mL酒精,向B試管中加入1 mL蒸餾水,然后向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 mL α 淀粉酶溶液,振蕩試管后分別加入2 mL淀粉溶液,振蕩試管后保存一段時間,最后分別向兩支試管中加入兩滴碘液檢測。預期結果:A試管溶液變藍色,B試管溶液不變藍。考查氨基酸和多肽鏈1.下列有關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R基的不同B.評價食物中蛋白質成分的營養價值時,人們格外注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C.食物中豐富的氨基酸經過消化和吸收直接增加了體內蛋白質的種類D.并非每種蛋白質水解后均可得到21種氨基酸C [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為,它們彼此間的差異主要在于R基的不同,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R基的不同,A項正確;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直接獲取,如賴氨酸等,這些氨基酸叫作必需氨基酸,因此,在評價各種食品中蛋白質成分的營養價值時,人們格外注重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B項正確;食物中大部分是蛋白質,需要經過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到身體內,故不能直接增加體內蛋白質的種類,C項錯誤;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21種,但每種蛋白質的氨基酸不一定都是21種,D項正確。]2.(2021·重慶月考)下圖為某多肽的結構簡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多肽的基本單位包含4種氨基酸B.該多肽由5個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C.該多肽在形成過程中脫去4分子水D.形成該多肽時,脫去的水中的氧來自羧基,氫來自氨基D [圖中氨基酸的R基有4種,所以共有4種氨基酸,A項正確;該多肽是由5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B項正確;脫去的水分子數目=氨基酸數目-肽鏈數=5-1=4,C項正確;形成該多肽時,脫去的水中的氧來自羧基,氫來自氨基和羧基,D項錯誤。]考查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3.(2021·泰安質檢)以高濃度的尿素作為溶劑處理從細胞中分離純化的蛋白質,可使蛋白質失去天然構象變為松散肽鏈(稱為“變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質又可以自發地恢復為原來的空間結構(稱為“復性”),且蛋白質分子越小復性效果越好。這說明( )A.尿素與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過氧化氫酶經高濃度尿素處理后,其活性不變C.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都是不可逆的D.氨基酸數量會影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D [尿素只是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會使蛋白質的肽鍵水解,與肽蛋白酶的作用不同,A錯誤;由題意可知,蛋白質在尿素中空間結構改變,因此過氧化氫酶經高濃度尿素溶液處理后活性改變,B錯誤;由題意可知,發生蛋白質變性的蛋白質分子也可以復性,這表明其空間結構的改變是可逆的,C錯誤;由題意可知,除去尿素后,蛋白質分子越小復性效果越好,這說明氨基酸的數目可以影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而影響復性效果,D正確。]4.(2021·湖南選擇性考試)某些蛋白質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點發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參與細胞信號傳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這些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體現了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B.這些蛋白質特定磷酸化位點的氨基酸缺失,不影響細胞信號傳遞C.作為能量“貨幣”的ATP能參與細胞信號傳遞D.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應受溫度的影響B [蛋白質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中,通過構象改變發揮相應的功能,能夠體現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A敘述正確;這些蛋白質特定磷酸化位點的氨基酸缺失,會導致這些蛋白質不能發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能參與細胞信號傳遞,B敘述錯誤;由題圖可知,在蛋白質磷酸化過程中,ATP為蛋白質提供磷酸基團,參與了細胞信號傳遞,C敘述正確;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應均屬于酶促反應,受溫度的影響,D敘述正確。]考點2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一、核酸的結構層次二、DNA和RNA的組成成分比較1.相同成分:含氮堿基A、G、C和磷酸。2.不同成分三、核酸的功能與分布1.eq \a\vs4\al()2.eq \a\vs4\al()四、核酸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1.多樣性:組成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雖然只有4種,但是如果數量不限,在連成長鏈時,排列順序是極其多樣的,所以DNA分子具有多樣性。2.特異性:每個DNA分子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比例和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代表了特定的遺傳信息。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1.生物大分子是由許多基本組成單位連接而成的,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每一個單體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常見的多聚體是多糖、蛋白質和核酸等,相應的單體是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等。2.生命的核心元素是碳。1.DNA和RNA的堿基組成相同,五碳糖不同。 (×)提示:RNA中不含有T,DNA中不含有U。2.細胞中的DNA一定有氫鍵,RNA一定沒有氫鍵。 (×)提示:tRNA中有氫鍵。3.同一生物體的不同細胞中,DNA基本相同,RNA不完全相同。 (√)4.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提示:病毒的核酸也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5.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 (×)提示:遺傳信息決定于堿基的排列順序。6.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提示: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1.DNA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的原因是什么?DNA鑒定技術還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必修1 P34“問題探討”)提示:DNA是遺傳物質,而每個人的遺傳物質與別人不同。 研究人類起源、不同類群生物的親緣關系。2.蛋白質、核酸的水解產物和代謝終產物分別是什么?(必修1 P38“復習與提高”T8拓展)提示:核酸的初步水解產物是核苷酸,徹底水解產物是堿基、五碳糖和磷酸,代謝終產物是CO2、H2O和磷酸鹽等。蛋白質的水解產物是小分子肽、氨基酸,代謝終產物是CO2、H2O、尿素等。3.多糖和核酸都是由許多單體組成的多聚體,核酸能攜帶遺傳信息,但多糖不能,原因是什么?(必修1 P38“復習與提高”)提示:核酸分子中4種脫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在數量、排列順序上會千差萬別,從而能夠承擔起攜帶遺傳信息的功能。構成多糖的單體是葡萄糖,無論多少個葡萄糖構成的多糖,它的順序沒有變化。1.核酸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2.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核酸與蛋白質的比較項目 核酸 蛋白質DNA RNA元素 C、H、O、N、P C、H、O、N等組成單位 脫氧核苷酸(4種) 核糖核苷酸(4種) 氨基酸(21種)形成場所 主要在細胞核中復制產生 主要在細胞核中轉錄生成 核糖體分子結構 一般為雙螺旋結構 一般為單鏈結構 氨基酸→多肽→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決定因素 核苷酸的數量及排列順序 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以及多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聯系 核酸控制蛋白質的合成(1)DNA多樣性、蛋白質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的關系①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樣性。②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的多樣性。(2)核DNA、mRNA、蛋白質的“相同”與“不同”1.組成細胞的六種化合物,哪些有物種的特異性?哪些沒有物種的特異性?提示:蛋白質、核酸具有物種的特異性,因而可以從分子水平上區分不同物種的親緣關系。糖類、脂質、水、無機鹽則沒有物種的特異性。2.蛋白質和核酸是最重要的兩類生命物質,由蛋白質和核酸結合形成的結構有哪些?由蛋白質和核酸結合共同完成的生命活動有哪些?提示:蛋白質和核酸結合形成的結構:病毒、染色體、核糖體;由蛋白質和核酸結合共同完成的生命活動:DNA復制、RNA復制、轉錄、逆轉錄、翻譯等。考查核酸的種類、分布和功能1.(2021·湖北名校聯考)下圖中甲是組成乙或丙的基本單位(單體)。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甲 乙 丙A.如果甲中的m是U,則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單位B.如果甲中的m是G,則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單位C.如果甲中的a是脫氧核糖,則甲物質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質可以分布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D.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則甲物質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質可以分布于細胞核和細胞質中B [甲是核苷酸,是乙和丙的基本單位,乙是DNA,丙是tRNA。如果甲中的m是G,則甲可能是脫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DNA或RNA的基本單位,B錯誤。]2.(2021·三湘名校聯考)細胞內的RNA具有多種功能,下列有關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質中能轉運氨基酸的RNA分子不含氫鍵B.mRNA上任意三個相鄰的堿基都能決定一個氨基酸C.細胞內某些RNA具有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D.細菌細胞內的tRNA可與蛋白質結合構成核糖體C [本題主要考查RNA的功能,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tRNA分子中存在部分堿基對,含有氫鍵,A項錯誤;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B項錯誤;rRNA可與蛋白質結合構成核糖體,D項錯誤。] 幾種常見RNA的功能核酸和蛋白質的綜合考查3.(2021·河北選擇性考試模擬)生物大分子之間的相互結合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蛋白質與DNA結合后都能調控基因表達B.RNA聚合酶與起始密碼子結合啟動轉錄的起始C.RNA與蛋白質的結合在細胞生物中普遍存在D.DNA與RNA的結合可發生在HIV中C [DNA和DNA水解酶結合后無法調控基因表達,A錯誤;RNA聚合酶是結合在啟動子上的,從轉錄復合體組裝開始轉錄,B錯誤;RNA主要分為mRNA、tRNA和rRNA,rRNA與蛋白質組成核糖體,在翻譯過程中mRNA、tRNA都至少與核糖體結合,所以RNA與蛋白質的結合在細胞生物中普遍存在,C正確;HIV是艾滋病病毒,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異養生物,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中利用宿主細胞內的代謝系統和營養物質才能進行生命活動,所以DNA與RNA的結合發生在宿主細胞中,D錯誤。故選C。]4.(2021·濰坊聯考)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物體內酶的合成都需要核酸和蛋白質參與B.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均需要對方參與C.蛋白質和核酸徹底水解得到的都是各自的單體D.核酸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的多樣性C [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蛋白質和RNA的合成都需要核酸和蛋白質(酶)的參與,A項正確;蛋白質的合成需要DNA和RNA的參與,DNA或RNA的合成需要蛋白質(酶)的參與,B項正確;蛋白質徹底水解得到的是其單體——氨基酸,核酸徹底水解得到的是五碳糖、堿基和磷酸,不是它的單體,C項錯誤;蛋白質是核酸控制合成的,因此核酸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的多樣性,D項正確。] 常見的核酸—蛋白質復合體綜合考查生物大分子5.(2021·南京模擬)下圖表示有關生物大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B為葡萄糖,則C在動物細胞中可能為乳糖B.若C為RNA,則B為核糖核苷酸,A為C、H、O、NC.若C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B可能為氨基酸D.若B為脫氧核苷酸,則C可能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染色體、核糖體中C [若B為葡萄糖,則C為多糖,在動物細胞中的多糖可能為糖原,A錯誤;若C為RNA,則B為核糖核苷酸,A代表的元素為C、H、O、N、P,B錯誤;若C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C為蛋白質,此時B為氨基酸,C正確;若B為脫氧核苷酸,則C為DNA,DNA可能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染色體中,但不存在于核糖體(核糖體由RNA和蛋白質構成)中,D錯誤。]6.(2021·南通檢測)下列選項所描述的物質一定屬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A.在酶的作用下,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并釋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動B.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發揮作用C.細胞內的信息物質,需進入細胞與其受體結合發揮作用D.由單糖分子脫水縮合而成,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豐富B [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ATP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并釋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動,ATP是小分子物質,A錯誤;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是DNA,可以控制蛋白質的合成,DNA是大分子物質,B正確;需進入細胞與其受體結合發揮作用的信息分子通常是小分子物質,C錯誤;由單糖分子脫水縮合而成,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豐富,即蔗糖,屬于二糖,是小分子物質,D錯誤。] 1.核心概念(1)(必修1 P30)脫水縮合是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的過程。(2)(必修1 P30)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作肽鍵;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作二肽。(3)(必修1 P32)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喪失的現象。2.結論語句(1)(必修1 P29)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共同特點是每種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2)(必修1 P30)由肽鍵連接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鏈,又因氨基酸之間能夠形成氫鍵等,從而使肽鏈能盤曲、折疊,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3)(必修1 P31)形成肽鏈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是蛋白質結構具有多樣性的直接原因。(4)(必修1 P35)細胞中組成DNA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儲存著生物的遺傳信息。(5)(必修1 P35)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2021·全國甲卷)已知①酶、②抗體、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體內有重要作用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鏈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D.④⑤⑥都是人體細胞內的主要能源物質C [①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②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③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多肽及蛋白質、氨基酸類衍生物和固醇等,只有多肽及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RNA、固醇類激素等不是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A說法錯誤;③激素中氨基酸類衍生物和固醇等不屬于生物大分子,④糖原屬于生物大分子,⑤脂肪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生物大分子,B說法錯誤;①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都含氮元素,②抗體屬于蛋白質,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含氮元素,⑥核酸包括DNA和RNA,其基本單位是核苷酸,含氮元素,C說法正確;④糖原屬于多糖,糖類是生物體主要的能源物質,⑤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不是主要能源物質,⑥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不是能源物質,D說法錯誤。]2.(2021·江蘇新高考適應性測試)細胞含有多種多樣的分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水既可以是化學反應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學反應的產物B.葡萄糖既可以作為能源物質,也可以參與構建細胞C.氨基酸是水溶性小分子,只能在轉運蛋白協助下進出細胞D.與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穩定性要高得多C [水既可以是化學反應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學反應的產物,例如: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還原氫,釋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是氧氣與還原氫反應產生水,釋放大量能量,A正確;葡萄糖既是重要的能源物質,也參與其他物質的構成,也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例如糖蛋白,B正確;氨基酸、離子等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一般是主動運輸或協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但有些氨基酸不需要,例如有些氨基酸可以作為神經遞質,以胞吐方式排出細胞,C錯誤;DNA是雙螺旋結構相對穩定,而RNA是單鏈,容易產生變異,故與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穩定性要高得多,D正確。]3.(2020·北京等級考)蛋白質和DNA是兩類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對兩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確的是( )A.組成元素含有C、H、O、NB.由相應的基本結構單位構成C.具有相同的空間結構D.體內合成時需要模板、能量和酶C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DNA的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P,故兩者組成元素都含有C、H、O、N,A正確;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兩者都由相應的基本結構單位構成,B正確;蛋白質具有多種多樣的空間結構,DNA具有相同的空間結構,C錯誤;蛋白質和DNA在體內合成時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D正確。]4.(2021·遼寧適應性測試)目前發現的人體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共有14種,主要負責葡萄糖和果糖的跨膜轉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種類GLUTs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間結構相同B.GLUTs的肽鏈合成時相鄰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C.GLUTs經沸水浴處理,肽鏈充分伸展并徹底水解D.GLUTs轉運葡萄糖和果糖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B [不同種類GLUTs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氨基酸無空間結構,A錯誤;GLUTs的肽鏈合成時相鄰氨基酸經過脫水縮合,通過肽鍵連接,B正確;GLUTs經沸水浴處理,其空間結構遭到破壞,肽鏈伸展,但并沒有水解,C錯誤;GLUTs轉運葡萄糖和果糖的方式可能是主動運輸,也可能是協助擴散,D錯誤。]5.(2020·江蘇高考)下列關于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A.碳鏈是各種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基礎B.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C.細胞利用種類較少的小分子脫水縮合成種類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來催化B [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A正確;多糖、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單糖、二糖以及脂質等不屬于生物大分子,B錯誤;種類繁多的生物大分子是以小分子為基本組成單位通過脫水縮合而成的,C正確;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來催化,D正確。]6.(2018·全國卷Ⅲ)回答下列與蛋白質相關的問題:(1)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在細胞中合成蛋白質時,肽鍵是在________這一細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質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轉錄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從合成至分泌到細胞外需要經過高爾基體,此過程中高爾基體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常,細胞內具有正常生物學功能的蛋白質需要有正確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結構。某些物理或化學因素可以導致蛋白質變性,通常,變性的蛋白質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DNA分子發生突變,導致編碼正常血紅蛋白多肽鏈的mRNA序列中一個堿基被另一個堿基替換,但未引起血紅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2)蛋白質中正確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間結構決定了其生物學功能;蛋白質變性是空間結構遭到了破壞,失去了生物活性。變性蛋白質的肽鍵暴露出來,暴露的肽鍵易與蛋白酶接觸,使蛋白質降解。(3)編碼血紅蛋白多肽鏈的mRNA序列中一個堿基被替換,但其未引起血紅蛋白中氨基酸序列改變,說明突變前后mRNA上相應密碼子對應同一種氨基酸,即遺傳密碼具有簡并性。[答案] (1)氨基酸 核糖體 胃蛋白酶 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 (2)空間 蛋白質變性使肽鍵暴露,暴露的肽鍵易與蛋白酶接觸,使蛋白質降解 (3)遺傳密碼具有簡并性15/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