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學案:第26講 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學案:第26講 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含答案)

資源簡介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
第26講 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
[課標要求] 1.闡明神經細胞膜內外在靜息狀態具有電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動作電位,并沿神經纖維傳導2.闡明神經沖動在突觸處的傳遞通常通過化學傳遞方式完成3.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級神經中樞和腦中相應的高級神經中樞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共同調控器官和系統的活動,維持機體的穩態4.簡述語言活動和條件反射是由大腦皮層控制的高級神經活動
[核心素養](教師用書獨具) 1.通過神經元膜兩側的離子分布特點分析,建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生命觀念)2.分析膜電位的變化曲線,培養科學思維的習慣。(科學思維)3.通過實驗“膜電位的測量”,提升實驗設計及對實驗結果分析的能力。(科學探究)4.分析神經調節在實踐中的應用,關注科技和社會發展。(社會責任)
考點1 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傳導形式:電信號,也稱神經沖動。
(2)傳導過程
(3)傳導特點:雙向傳導,即圖中a←b→c。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局部電流方向的關系
①在膜外,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②在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
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突觸的結構和類型(如圖)
①突觸包括d突觸前膜、e突觸間隙、f突觸后膜(填字母及名稱)。
②突觸小體是指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分支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體。
③圖乙中突觸類型為軸突—樹突型:B;軸突—胞體型:A。
(2)興奮的傳遞
①過程
②信號變化: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③神經遞質
④興奮傳遞的特點
3.濫用興奮劑、吸食毒品的危害
(1)某些化學物質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①促進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速率。
②干擾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
③影響分解神經遞質的酶的活性。
(2)興奮劑
①概念:是指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機能活動的一類藥物。
②作用:具有增強人的興奮程度、提高運動速度等作用。
(3)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1.神經纖維接受一定強度的刺激能產生興奮,然后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 (√)
2.興奮傳遞過程中,突觸后膜上的信號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
提示:突觸后膜上的信號轉換是化學信號→電信號。
3.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就會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
提示:由于神經遞質的種類不同,突觸后膜上識別的受體不同,可能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
4.在完成反射活動的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雙向的,而在突觸處的傳遞方向是單向的。 (×)
提示:興奮在離體的神經纖維上可以雙向傳導,但是在生物體內興奮只能由感受器產生,單向傳導至效應器,而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
5.神經纖維膜內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高。 (×)
提示: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由于Na+的內流,使膜內的Na+數量較靜息電位時多,因此神經纖維膜內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低。
6.可卡因能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 (√)
1.釋放到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部分可通過形成囊泡“回流”,有何意義?(選擇性必修1 P29“圖2-8”)
提示:防止突觸后膜(或后神經元)持續興奮或抑制。
2.興奮劑和毒品大多是通過突觸來發揮作用的,除可卡因的作用機理,請推測并列舉出其他種類的毒品可能的兩種作用機理。(選擇性必修1 P30“思考·討論”)
提示:促進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速率;干擾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影響分解神經遞質酶的活性。
1.對于離體的神經纖維給予適宜刺激后,產生動作電位。得到的動作電位峰值的大小,與刺激強弱無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動作電位的峰值大小與神經纖維內外的鈉離子濃度差有關(鈉離子濃度差越大,內流的鈉離子越多,動作電位峰值就越大)
2.服用可卡因后,毒癮難戒,合理的推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卡因會導致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數量減少(特異性受體敏感度降低),機體正常的神經活動受到影響,服藥者就必須服用可卡因來維持這些神經元的活動,于是形成惡性循環,毒癮難戒
1.膜電位變化曲線解讀
(1)a點之前——靜息電位:神經細胞膜對K+的通透性大,對Na+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現為K+外流,使膜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2)ac段——動作電位的形成:神經細胞受刺激時,Na+通道打開,Na+大量內流,導致膜電位迅速逆轉,表現為外負內正。
(3)ce段——靜息電位的恢復:Na+通道關閉,K+通道打開,K+大量外流,膜電位逐漸恢復為靜息電位。
(4)ef段——一次興奮完成后,鈉鉀泵將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將流出的K+泵入膜內,以維持細胞外Na+濃度高和細胞內K+濃度高的狀態,為下一次興奮做好準備。
2.突觸影響神經沖動傳遞的判斷與分析
(1)正常情況下,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后立即被相應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
(2)突觸后膜會持續興奮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種有毒(有害)物質使分解神經遞質的相應酶變性失活或活性位點被占據,則突觸后膜會持續興奮或抑制。
(3)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作用于突觸從而阻斷神經沖動的傳遞的原因
①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阻斷神經遞質的合成或釋放。
②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使神經遞質失活。
③突觸后膜上受體位置被某種有毒物質占據,使神經遞質不能和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
1.科學家采用一定的方法測整條神經的電位變化:將兩個電極均置于神經表面,當動作電位先后傳至兩電極處的神經部位時,在兩電極處的神經表面之間就會存在電位差,可記錄到電位變化波形。請畫出一次適宜刺激產生的電位變化波形。
提示:
2.若將新生小鼠的神經元先經過24 h、5 ℃的低溫處理,測定動作電位的峰值較處理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
提示:低溫使鈉離子通道活性降低(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降低),使神經興奮時鈉離子內流量減少;同時低溫使鈉鉀泵的活性和能量供應減少,細胞膜兩側的Na+濃度差減小。
3.芬太尼是一種被嚴格管控的強效麻醉性鎮痛藥。研究發現:芬太尼緩解疼痛的機理是其與受體結合后,會抑制Ca2+內流,促進K+外流,從而阻止痛覺沖動的傳遞。請設計實驗證明神經元內Ca2+濃度降低能降低突觸前膜神經遞質的釋放,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實驗儀器及藥品:刺激器、神經遞質檢測儀、Ca2+通道阻滯劑。)
提示:實驗思路:用刺激器對突觸前神經纖維施加一適宜的電刺激,用神經遞質檢測儀檢測突觸間隙神經遞質的釋放量為X;然后向突觸小體施加適量的Ca2+通道阻滯劑,再用刺激器對突觸前神經纖維施加同等強度的電刺激,再用神經遞質檢測儀檢測突觸間隙神經遞質的釋放量為Y。預期實驗結果:突觸間隙神經遞質的釋放量為X>Y。
考查電位的產生及成因分析
1.(2021·湖南選擇性考試)研究人員利用電壓鉗技術改變槍烏賊神經纖維膜電位,記錄離子進出細胞引發的膜電流變化,結果如圖所示,圖a為對照組,圖b和圖c分別為通道阻斷劑TTX、TEA處理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圖a            圖b
圖c
A.TEA處理后,只有內向電流存在
B.外向電流由Na+通道所介導
C.TTX處理后,外向電流消失
D.內向電流結束后,神經纖維膜內Na+濃度高于膜外
A [由題圖可知,TEA處理后,只有內向電流存在,A正確;由題圖可知,TEA處理后,阻斷了K+通道,外向電流消失,說明外向電流由K+通道所介導,B錯誤;由題圖可知,TTX處理后,內向電流消失,C錯誤;內向電流結束后,神經纖維膜內Na+濃度依然低于膜外,D錯誤。]
2.(不定項)(2021·泰州高三調研)神經元細胞膜上的Na+/K+ ATP酶將3個Na+排出細胞、2個K+攝入細胞的過程偶聯起來,對靜息電位有一定的貢獻。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Na+/K+ ATP酶順濃度梯度轉運Na+、K+兩種離子
B.Na+/K+ ATP酶有助于維持神經元細胞膜內的負電性
C.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D.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可能引發下一神經元抑制
BD [由于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濃度高于膜內,而膜內K+濃度比膜外高得多,則Na+/K+ ATP酶將Na+排出細胞、K+攝入細胞的過程是逆濃度梯度的,A錯誤;Na+/K+ ATP酶排出3個Na+、攝入2個K+的過程增大了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有利于神經元細胞膜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的維持,B正確;神經元細胞膜內的K+外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C錯誤;神經遞質包括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可能引發下一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D正確。]
(1)興奮的傳導和傳遞方向
①在神經纖維上(離體條件下),神經纖維上的某一點受到刺激后產生興奮,興奮在離體神經纖維上以局部電流的方式雙向傳導。
②在突觸處,興奮單向傳遞,由上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③正常反射活動中,正常反射活動中,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興奮沿著反射弧傳導,所以正常機體內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
(2)細胞外液Na+、K+濃度大小與膜電位變化的關系

②Na+濃度只影,響動作電位
考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分析
3.(2021·濰坊高三二模)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它的癥狀通常隨時間推移而緩慢出現,早期明顯的癥狀為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和步態異常,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
(1)正常情況下,在突觸小體內,多巴胺的儲存場所是______________。
(2)有一種觀點認為,帕金森病的致病機理是腦部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而引起死亡的原因之一是多巴胺能神經元胞外多巴胺的濃度過高。請結合圖中的兩種載體對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這一死亡原因作進一步闡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傳統中藥人參中的人參皂苷Rgl可以有效緩解帕金森病。某同學以小鼠作為實驗材料,設計了如下方案,最終通過技術手段統計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的死亡數目。
模型組 人參皂苷Rgl治療組
步驟1 注射1 ml溶于生理鹽水的MPTP,注射4次,每次間隔2小時 注射1 ml生理鹽水,注射4次,每次間隔2小時
步驟2 每天注射1 ml生理鹽水,連續3天 每天注射1 ml溶于生理鹽水的人參皂苷Rgl,連續3天
注:MPTP能誘導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使患者出現帕金森病癥狀。科學家常用MPTP誘導帕金森動物模型。
①該實驗方案有兩處錯誤,請你加以修正:(簡要寫出修正思路即可)
修正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實驗的預期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多巴胺是神經遞質,正常情況下,多巴胺儲存在突觸小泡中。
(2)當體內產生多巴胺時,單胺運載體會將多巴胺運載到囊泡內,并將其釋放到突觸間隙,釋放到突觸間隙的多巴胺經過多巴胺運載體運輸回突觸前膜內,當多巴胺運載體被抑制,單胺運載體正常時,則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胞外多巴胺濃度過高。
(3)該實驗是探究人參皂苷Rgl對帕金森病的緩解作用,表格中設置了兩組實驗,其中模型組是構建出現帕金森病癥狀的小鼠,然后不進行治療處理;治療組應該先構建出現帕金森病癥狀的小鼠,然后進行注射人參皂苷Rgl進行治療處理;故其中一個錯誤修正是人參皂苷Rgl治療組步驟1應與模型組相同。另外該實驗中沒有設置空白對照組,即另外一個錯誤修正是設置一組健康鼠作為對照。預期實驗結果是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的死亡數目:模型組>人參皂苷Rgl治療組>對照組。
[答案] (1)突觸小泡 (2)多巴胺運載體被抑制,單胺運載體功能正常,導致突觸間隙多巴胺濃度過高,引起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 (3)①設置一組健康鼠作為對照 人參皂苷Rgl治療組步驟1應與模型組相同 ②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的死亡數目:模型組>人參皂苷Rgl治療組>對照組
考點2 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
一、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1.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
(1)軀體運動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又叫第一運動區。
(2)第一運動區與軀體運動的關系
①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都有代表區。
②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但頭面部代表區的位置與頭面部的關系是正立的。
(3)軀體運動分級調節(如圖)
2.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
地位 反射活動或中樞
脊髓 低級中樞 排尿、血管舒張和收縮
腦干 基本中樞 呼吸、心跳活動中樞
下丘腦 較高級中樞 體溫、水平衡調節中樞
大腦皮層 高級中樞 各種中樞
二、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
1.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與它對軀體運動的調節相似,也是通過反射進行的。
2.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
(1)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
(2)副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膀胱縮小,而交感神經興奮不會導致膀胱縮小。
(3)人之所以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是因為大腦皮層對脊髓進行著調控。
3.大腦皮層是許多低級中樞活動的高級調節者,它對各級中樞的活動起調整作用,這使得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
二、人腦的高級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產生感覺。
2.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
3.具有語言、學習、記憶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1)人類大腦皮層的言語區
人類大腦皮層(左半球側面)的言語區
(2)學習和記憶
①概念: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②機理: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
③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a.短時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
b.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3)情緒
①兩種表現形式
a.積極情緒:開心、興奮、對生活充滿信心。
b.消極情緒:失落、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
②消極情緒
a.產生: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等情況時,常會產生消極的情緒。
b.消極情緒的發展及危害
→短期抑郁→調整緩解
     ↓
   抑郁癥
③應對情緒波動的措施
a.積極建立和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適量運動和調節壓力都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和更好地應對情緒波動。
b.當情緒波動超出自己能夠調節的程度時,應向專業人士咨詢。
1.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均是倒置的。 (×)
提示:除頭面部肌肉代表區外,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均是倒置的。
2.運動越精細、復雜的器官,其大腦皮層運動代表區的范圍越大。 (√)
3.沒有高級中樞的調控,排尿反射可以進行,但排尿不完全,也不能受意識控制。 (√)
4.學習與記憶、情緒等都是大腦的高級功能。 (√)
5.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參與此過程的高級神經中樞只有軀體感覺中樞和軀體運動中樞。 (×)
提示: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需軀體感覺中樞和軀體運動中樞及言語中樞等參與。
6.第一級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
提示:第一級記憶相當于短時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
在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的理由是什么?(選擇性必修1 P35“知識鏈接”)
提示:由于尿液對尿道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所以排尿反射過程中的反饋調節使尿液順利排出。
1.在語言活動時需有意地調整、改變呼吸才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體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低級神經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神經中樞的調控
2.選擇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治療抑郁癥的首選藥物。這類藥物抗抑郁的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抑制了突觸前膜上的轉運載體的活性,使突觸間隙中5 羥色胺的濃度增加,提高機體的興奮程度
1.大腦皮層調控許多低級中樞活動
2.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圖解
3.生活中常見神經系統生理或病理現象的原因分析
生理或病理現象 參與或損傷的神經中樞
考試專心答題時 大腦皮層V區和W區(高級中樞)參與
聾啞人表演“千手觀音”舞蹈時 大腦皮層視覺中樞、言語區的V區、軀體運動中樞參與
某同學跑步時 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腦干和脊髓參與
植物人 大腦皮層損傷、小腦功能退化,但下丘腦、腦干、脊髓功能正常
高位截癱 脊髓受損傷,其他部位正常
1.研究發現,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科研人員做了以下兩組實驗:
實驗1:對學習21天后的大鼠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可以阻止膽堿酯酶破壞乙酰膽堿)處理,結果大鼠可以保持記憶而不遺忘。
實驗2:增加大鼠海馬區神經末梢內的膽堿乙酰轉移酶(催化乙酰膽堿合成的酶)的活性可以提高大鼠的記憶力,此酶的活性可以作為大鼠學習能力的指標。
根據實驗材料推測,大鼠學習21天后常常會產生遺忘的可能原因。(至少答2點)
提示:乙酰膽堿分泌不足、膽堿酯酶活性過高或膽堿乙酰轉移酶活性降低。
2.吸毒會打破生理上的均衡狀態,導致體內部分化學物質失衡。研究發現,機體能通過減少受體蛋白數量來緩解毒品刺激,導致突觸后膜對神經遞質的敏感性降低,由此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提示:吸毒成癮者必須長期堅持強制戒毒,使受體蛋白的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毒癮才能真正解除。
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1.(2021·泰安高三模擬)下圖為排尿反射神經調節示意圖,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損引起排尿異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腦皮層受損,排尿反射消失
B.脊椎胸椎段損毀,排尿反射不受意識控制
C.刺激膀胱傳入神經,就引起排尿反射
D.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受損,膀胱不能儲存尿液,發生隨時漏尿現象
B [大腦皮層受損,脊髓完整,排尿反射不會消失,A錯誤;脊椎胸椎段損毀,會導致興奮無法傳到大腦皮層,因而排尿反射不受意識控制,但排尿反射還正常,B正確;反射必須依賴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只刺激膀胱的傳入神經,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叫作排尿反射,C錯誤;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受損,膀胱能儲存尿液,但不會發生排尿反射,發生隨時漏尿現象,D錯誤。]
2.(不定項)(2021·煙臺模擬)給腦橋(位于大腦和小腦之間)注射能阻止γ 氨基丁酸與相應受體結合的物質后,小鼠的排尿閾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相關推理正確的是 (  )
A.不同年齡段的人的排尿閾值存在差異
B.腦橋釋放的γ 氨基丁酸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
C.人體排尿反射的低級中樞位于腦橋
D.排尿過程的調節是一種負反饋調節機制
AB [不同年齡段的人排尿閾值是不同的,A正確;給腦橋注射能阻止γ 氨基丁酸與相應受體結合的物質后,小鼠的排尿閾值降低,說明γ 氨基丁酸是一種抑制排尿的神經遞質,能夠抑制排尿,B正確;人體排尿反射的低級中樞位于脊髓,C錯誤;排尿過程的調節是一種正反饋調節機制,D錯誤。]
人腦的高級功能
3.隨著年齡的增加,認知能力(如記憶)減退的情況也逐漸加重。褪黑素(MEL)是由松果體產生和分泌的一種激素。已有研究顯示,MEL可調節記憶的形成。科學家繼續深入研究了MEL對長時記憶的確切影響和機理。
(1)記憶是神經系統的高級功能,需要________的參與才能形成,此過程中也涉及神經元之間新________的建立。
(2)科學家首先開發了一種測量小鼠長時記憶的體系:在容器中放入2個相同的物品(A),將小鼠放入容器中1 min后取出(訓練)。24 h后,取出容器中的1個A,在原來的位置放入另一種與A不同的物品(B),將小鼠放回容器中,觀察小鼠探索兩個物品的時間,計算鑒別指數(DI)=小鼠探索B的總時長/探索A和B的總時長(測試)。DI與長時記憶的強弱呈__________(填“正”或“負”)相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DI大致等于________時,表示小鼠幾乎不具有長時記憶。
(3)分別向小鼠注射MEL,經過訓練后進行測試,得到圖1所示結果。圖中對照組應做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果說明,MEL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圖2
(4)MEL在體內可被代謝為AMK,藥物N可抑制此代謝過程。用藥物N處理小鼠,觀察藥物N對MEL和AMK效果的影響,得到圖2所示結果。由此可知,MEL調節長時記憶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可以進一步研究的方向:______________(任答出1點即可)。
[解析] (1)大腦皮層屬于人體最高級神經中樞,記憶功能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神經之間通過突觸進行聯系,記憶的形成涉及神經元之間新突觸的建立。
(2)首先將小鼠放入2個相同的物品(A)中建立物品A的記憶,然后將其中一個物品A替換成新的物品B,由于對B沒有形成記憶,因此需要更多時間去探索,而對其中的A將會花更少的時間去探索,即長時記憶越強,則指數(DI)=小鼠探索B的總時長/探索A和B的總時長(測試)的值越大,二者成正相關。當探索物品A和探索物品B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當,說明小鼠對物品A沒有形成長時記憶,DI大致等于0.5。
(3)實驗研究的是MEL對小鼠DI的影響,根據實驗設計原則,對照組應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其余同實驗組,由柱狀圖結果可知,MEL處理以后小鼠的DI增強,說明MEL可以增強小鼠的長時記憶。
(4)圖2所示,藥物N對對照組和AMK組沒有影響,但降低了MEL組小鼠的DI,代謝產物組AMK能顯著提高小鼠的DI,說明MEL在小鼠體內被代謝為AMK,AMK增強小鼠長時記憶。
(5)由上述研究已經證明MEL能增強小鼠的長時記憶,且機理是MEL在小鼠體內被代謝為AMK,AMK增強小鼠長時記憶,在此基礎上可繼續研究MEL對不同年齡段小鼠長時記憶的影響。
[答案] (1)大腦皮層 突觸 (2)正 如果小鼠經過訓練之后記住了A,則測試過程中小鼠將會花更少的時間去探索A,而將更多時間用于探索B 0.5 (3)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其余同實驗組 增強小鼠的長時記憶 (4)MEL在小鼠體內被代謝為AMK,AMK增強小鼠長時記憶 (5)MEL對不同年齡段小鼠長時記憶的影響
1.核心概念
(1)(選擇性必修1 P28)局部電流:在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形成了局部電流。
(2)(選擇性必修1 P28)突觸小體: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后每個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
(3)(選擇性必修1 P33)大腦皮層:大腦的表面覆蓋著主要由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構成的薄層結構——大腦皮層。
(4)(選擇性必修1 P38)言語區:人類的語言活動是與大腦皮層某些特定區域相關的,這些特定區域叫言語區。
(5)(選擇性必修1 P38)學習和記憶: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2.結論語句
(1)(選擇性必修1 P28)靜息時,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
(2)(選擇性必修1 P29)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
(3)(選擇性必修1 P29)由于突觸處的興奮傳遞需要通過化學信號的轉換,因此興奮傳遞的速度比在神經纖維上要慢。
(4)(選擇性必修1 P30)可卡因會使轉運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觸間隙持續發揮作用,導致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減少。
(5)(選擇性必修1 P35)人之所以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是因為大腦皮層對脊髓進行著調控。
1.(2020·山東等級考)聽毛細胞是內耳中的一種頂端具有纖毛的感覺神經細胞。聲音傳遞到內耳中引起聽毛細胞的纖毛發生偏轉,使位于纖毛膜上的K+通道打開,K+內流而產生興奮。興奮通過聽毛細胞底部傳遞到聽覺神經細胞,最終到達大腦皮層產生聽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靜息狀態時纖毛膜外的K+濃度低于膜內
B.纖毛膜上的K+內流過程不消耗ATP
C.興奮在聽毛細胞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
D.聽覺的產生過程不屬于反射
A [根據題意可知,聽毛細胞受到刺激后使位于纖毛膜上的K+通道打開,K+內流而產生興奮,因此推知靜息狀態時纖毛膜外的K+濃度高于膜內,A錯誤;纖毛膜上的K+內流方式為協助擴散,協助擴散不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ATP,B正確;興奮在聽毛細胞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C正確;聽覺的產生過程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屬于反射,D正確。]
2.(2021·河北選擇性考試)關于神經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腦皮層言語區的H區神經細胞受損傷,患者不能聽懂話
B.主動運輸維持著細胞內外離子濃度差,這是神經細胞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C.內環境K+濃度升高,可引起神經細胞靜息狀態下膜電位差增大
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為神經遞質參與神經細胞的信息傳遞
C [神經細胞靜息狀態是K+外流,內環境K+濃度升高,K+順濃度梯度外流減少,膜電位差減小,C錯誤。]
3.(2021·全國乙卷)在神經調節過程中,興奮會在神經纖維上傳導和神經元之間傳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興奮從神經元的細胞體傳導至突觸前膜,會引起Na+外流
B.突觸前神經元興奮可引起突觸前膜釋放乙酰膽堿
C.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經擴散到達突觸后膜
D.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電位變化
A [興奮從神經元的細胞體傳導至突觸前膜的過程中,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A敘述錯誤,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就是一種神經遞質,被釋放的神經遞質經擴散通過細胞間隙,然后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B、C、D敘述正確。]
4.(2021·浙江1月選考)當人的一只腳踩到釘子時,會引起同側腿屈曲和對側腿伸展,使人避開損傷性刺激,又不會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圖如下,“+”表示突觸前膜的信號使突觸后膜興奮,“-”表示突觸前膜的信號使突觸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觸,在上述反射過程中,甲~丁突觸前膜信號對突觸后膜的作用依次為(  )
A.+、-、+、+   B.+、+、+、+
C.-、+、-、+ D.+、-、+、-
A [由題圖可知,該有害刺激位于題圖左側的腳,題圖左側表現腿屈曲,即與屈肌相連的甲突觸表現為興奮,即為“+”,伸肌表現為抑制,則乙為“-”;題圖右側表現為伸展,則與伸肌相連的丙表現為興奮,即為“+”,屈肌表現為抑制,但題圖中丁并非直接作用于屈肌相連神經元的突觸,只有突觸丁的后膜興奮,才可使下一個突觸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作用于與屈肌相連的神經元,使屈肌被抑制,故丁表現為“+”。綜上所述,甲~丁突觸前膜信號對突觸后膜的作用依次為+、-、+、+。故選A。]
5.(2019·北京高考)為探究運動對海馬腦區發育和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研究者將實驗動物分為運動組和對照組,運動組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跑步/游泳)。數周后,研究人員發現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比對照組提高了1.5倍,靠學習記憶找到特定目標的時間縮短了約40%。根據該研究結果可得出(  )
A.有氧運動不利于海馬腦區的發育
B.規律且適量的運動促進學習記憶
C.有氧運動會減少神經元間的聯系
D.不運動利于海馬腦區神經元興奮
B [由題意可知,運動組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跑步/游泳),數周后,研究人員發現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比對照組提高了1.5倍,因此,有氧運動有利于海馬腦區的發育,A錯誤;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高,且靠學習記憶找到特定目標的時間縮短了約40%,因此,規律且適量的運動促進學習記憶,B正確;有氧運動有利于學習記憶,而短時記憶主要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因此,有氧運動會增加神經元之間的聯系,C錯誤;據題意可知,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高,且學習記憶能力增強,不運動不利于海馬腦區神經元興奮,D錯誤。]
21/2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衡山县| 同心县| 舟曲县| 绥棱县| 纳雍县| 中卫市| 凌源市| 芦溪县| 玉林市| 阿克苏市| 贵德县| 双峰县| 纳雍县| 紫云| 南投县| 佛学| 广灵县| 晴隆县| 丹江口市| 资源县| 井冈山市| 临海市| 司法| 平塘县| 余江县| 秦安县| 安徽省| 大姚县| 通化县| 绵竹市| 娄烦县| 明水县| 广丰县| 郯城县| 晋江市| 蒙城县| 手游| 昌都县| 湘阴县|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