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學案:第29講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學案:第29講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含答案)

資源簡介

【備考2024】生物高考一輪復習
第29講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課標要求] 1.概述科學家經過不斷的探索,發現了植物生長素,并揭示了它在調節植物生長時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2.舉例說明幾種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這些激素可通過協同、作用效果相反等方式共同實現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3.舉例說明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類調節劑在生產上得到了廣泛應用4.概述其他因素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如光、重力和溫度等
[核心素養](教師用書獨具) 1.通過分析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建立穩態與平衡觀。(生命觀念)2.通過植物向性運動的結果、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分析,訓練分析與綜合的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思維)3.通過“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的實驗,掌握實驗設計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評價能力。(科學探究)4.分析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形成關注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理念。(社會責任)
考點1 植物生長素
1.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1)有關實驗及結論
科學家 實驗處理及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達爾文 胚芽鞘在單側光照射下的彎曲生長與胚芽鞘尖端有關
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照射產生某種“影響”并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鮑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拜爾 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溫特 造成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是一種化學物質,并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2)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2.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
3.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4.生長素的作用特點
1.鮑森·詹森的實驗中,瓊脂片可用云母片替代。 (×)
提示:生長素可以通過瓊脂片但不可以通過云母片,所以鮑森·詹森的實驗中不能用云母片替代瓊脂片。
2.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
提示: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擴散作用。
3.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只能進行極性運輸。 (×)
提示: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
4.吲哚乙酸是一種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
提示: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質,不具有催化作用。
5.對于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來說,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不同。 (√)
6.生長素與靶細胞內的生長素受體特異性結合后能誘導特定基因的表達。 (√)
7.高濃度生長素能抑制種子形成,從而形成無子果實。 (×)
提示:獲得無子果實利用的是生長素能促進子房發育的作用,而非抑制種子的形成。
1.鮑森·詹森的實驗證明了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若要使此實驗更嚴謹,還需進行的操作是什么?(選擇性必修1 P91“文字信息”)
提示:設置對照組,即云母片替代瓊脂塊,其他條件均相同。
2.若已確定胚芽鞘尖端可以產生生長素,根據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和拜爾實驗的比較,能對胚芽鞘的向光性提出哪些可能的解釋?(選擇性必修1 P91-92“文字信息”)
提示:單側光使生長素從向光側橫向運輸到背光側;單側光使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
3.若要解除植物的頂端優勢,除了去除頂芽外,還可采取何種措施?(選擇性必修1 P94“與社會的聯系”)
提示:施用一定濃度的細胞分裂素。
1.金絲雀eq \a\vs4\al()草胚芽鞘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它能保護生長中的胚芽。種子萌發時,胚芽鞘首先鉆出地面,出土后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2.頂端優勢形成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育受到抑制,植物因而表現出頂端優勢
3.生長素在細胞水平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促進細胞伸長、誘導細胞分化等
1.向光性的原理
2.植物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1)表現
(2)原因
3.生長素濃度與促進程度的曲線分析
(1)曲線區間代表的含義
①OH段:隨生長素濃度升高,促進生長作用增強。
②HC段:隨生長素濃度升高,促進生長作用減弱(但仍為促進生長)。
③CD段:抑制生長。
(2)曲線特殊點的含義
①H點: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g。
②C點:表示促進生長的“閾值”,濃度大于C點所示值時抑制生長,小于C點所示值時促進生長。
4.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曲線分析: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敏感
1.某學習小組欲驗證棉花的頂端優勢是由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引起的,他們以棉花幼苗為實驗材料,實驗思路如下:將棉花幼苗均分為3組,分別不作處理、切除頂芽處理和切除頂芽后涂抹一定濃度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相同且適宜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側芽發育成側枝的長度。請用柱形圖的形式記錄預期實驗結果。
提示:
2.向觸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種向性運動,是指由接觸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須卷成許多圈呈盤旋狀的現象,如圖所示。達爾文觀察到西番蓮卷須的頂端接觸到支柱后,在20~30 s內就能激發出明顯的彎曲現象。他認為如此快速的運動不能用向光性原理進行解釋,并大膽提出:卷須的向觸性運動是靠電信號傳遞和原生質收縮來實現的。請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向觸性是否是靠電信號傳遞的,寫出實驗的設計思路。
提示:在卷須頂端及頂端下部放置一個電極,連接到一個靈敏電表上,讓卷須頂端接觸到支柱,檢測有無電位差出現。
考查生長素發現的實驗過程分析及拓展
1.(2021·沈陽高三一模)1913年科學家分別在燕麥胚芽鞘頂端的背光面或向光面插入深度為胚芽鞘橫斷面一半的云母片,結果發現只有背光一側插入云母片時,燕麥胚芽鞘才喪失向光性(簡稱云母片實驗)。如果將胚芽鞘尖端切下,在胚芽鞘切口上放一片具有透過性的明膠薄片,然后再將胚芽鞘尖端放在明膠片上,其向光性仍能發生(簡稱明膠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云母片實驗以云母片插入胚芽鞘橫斷面的背光面、向光面的深度為自變量
B.據明膠實驗能推知,向光性是因為胚芽鞘頂端產生的某種影響能橫向運輸
C.由云母片實驗可知胚芽鞘頂端產生了能影響生長的物質,向背光面運輸后向下運輸
D.明膠實驗缺乏對照實驗,設計中應增加明膠片上不放置胚芽鞘尖端的一組實驗
D [云母片實驗中,自變量是云母片插入的位置是胚芽鞘橫斷面的背光面還是向光面,A錯誤;據明膠實驗能推知,向光性是因為胚芽鞘頂端產生的某種影響能透過明膠運輸給下部,B錯誤;由云母片實驗可知,胚芽鞘頂端產生了能影響生長的物質,并向下運輸,但不能推知向背光面運輸,C錯誤;根據實驗對照原則可知,明膠實驗缺乏對照實驗,設計中應增加明膠片上不放置胚芽鞘尖端的一組實驗,D正確。]
2.如圖為燕麥胚芽鞘經過單側光照射后,甲、乙兩側的生長情況,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乙為向光側,IAA含量低于甲側和對照組
B.對照組的燕麥胚芽鞘直立生長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D.IAA先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再橫向運輸
D [乙為向光側,IAA含量低于甲側和對照組,A正確;對照組的燕麥胚芽鞘生長素分布均勻,直立生長,B正確;若光照前去除尖端,沒有感光部位,甲、乙兩側的生長素濃度相同,生長狀況基本一致,C正確;IAA先在尖端進行橫向運輸,再向下進行極性運輸,D錯誤。]
 “四看法”分析與生長素有關的實驗結果
第一,看尖端的有無。有尖端才有橫向運輸,沒有尖端就沒有橫向運輸。
第二,看插入的材料。云母片可以阻斷生長素的運輸,瓊脂片則不會阻斷生長素的運輸。
第三,看插入的方向。云母片橫向插入會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縱向插入則不會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第四,看植物的部位。植物的不同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樣的濃度對不同部位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考查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及分布
3.(2021·濰坊高三一模)生長素極性運輸的化學滲透偶聯學說的基本觀點是生長素以弱酸的形式經輸入載體協同運輸(能量由跨膜質子電位提供)進入細胞,在細胞質中生長素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并大量積累。離子形式的生長素通過分布于細胞基部的輸出載體順濃度梯度輸出細胞,正是由于輸出載體在細胞中的極性分布決定了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多為IAA,合成它的原料是色氨酸
B.若要研究輸出載體在生長素極性運輸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劑設計實驗
C.生長素的輸入、輸出載體都能轉運生長素,空間結構相同
D.生長素的極性輸出載體大多分布在幼嫩組織細胞中
C [生長素是一類多種激素,IAA是人類最早發現的一種生長素,植物體內的生長素也多為IAA,其合成原料是色氨酸,A正確;若要研究輸出載體在生長素極性運輸中的作用,輸出載體即為實驗自變量,可利用其抑制劑控制輸出載體設計實驗,B正確;生長素的輸入、輸出載體雖然都能轉運生長素,但是運輸的方向不同,其空間結構也不相同,C錯誤;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集中在植物幼嫩部位,其輸出載體也大多分布在幼嫩組織細胞中,D正確。]
4.(2021·撫順高三模擬)生長素渠道化假說用來解釋葉脈的形成。在幼葉的頂端和邊緣合成生長素,并運輸到葉基部(葉柄),生長素流經細胞時會誘導細胞成為更有效的生長素運輸載體,最開始具有稍高濃度生長素的細胞成為更好的載體,并從周圍細胞中汲取生長素,使得生長素運輸的差異進一步拉大。這些生長素運輸的渠道成為葉脈的基礎。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生長素運輸量與生長素運載體的發育之間呈負反饋
B.生長素由葉邊緣到葉基部的運輸是極性運輸
C.實驗研究時可用外部施加的生長素替代來自葉頂端的生長素
D.該假說內容不涉及生長素的作用特點
A [依題意可知:生長素運載體是由生長素流經細胞發育而成,且生長素運輸量隨著其發育程度的加大而增大,說明生長素運輸量與生長素運載體的發育之間呈正反饋,A錯誤;生長素在幼葉的頂端和邊緣合成,并運輸到葉基部(葉柄),因此生長素由葉邊緣到葉基部的運輸是極性運輸,B正確;實驗研究時可用外部施加的生長素替代來自葉頂端的生長素,以排除內源性生長素的干擾,C正確;該假說內容只涉及生長素的運輸方向、生長素運輸載體等信息,不涉及生長素的作用特點,D正確。]
考查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5.(2021·湖北高三仿真模擬)研究人員以燕麥胚芽鞘為實驗材料,研究了蔗糖和KCl對生長素(IAA)促進生長作用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實驗一         實驗二
A.實驗一、二的蔗糖組和KCl組使用的胚芽鞘不含IAA
B.蔗糖和KCl都可以提高IAA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
C.兩個實驗中IAA組的結果都是由內源IAA作用引起的
D.兩圖結果說明蔗糖與KCl作用都是為胚芽鞘生長供能
B [生長素主要在根尖或莖尖合成,因此實驗中所用的胚芽鞘含有IAA,只是含量低,A錯誤;由實驗一的結果:IAA+蔗糖組燕麥胚芽鞘生長長度增加的百分比>IAA組,說明蔗糖可以提高IAA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由實驗二的結果:IAA+KCl組燕麥胚芽鞘生長長度增加的百分比>IAA組,說明KCl可以提高IAA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B正確;兩個實驗中的IAA組是由內源IAA和施加的IAA共同作用引起的,C錯誤;兩圖結果能夠說明蔗糖與KCl對IAA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并不能證明蔗糖與KCl可以供能,D錯誤。]
6.(2021·哈師大附中高三模擬)下表為研究生長素(IAA)和H+對燕麥胚芽鞘切段伸長的影響實驗及其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處理 ①IAA ②IAA+pH4緩沖液 ③IAA+pH7緩沖液 ④IAA+pH4緩沖液 ⑤pH3.2~3.5緩沖液 ⑥pH7緩沖液 ⑦pH3.2~3.5緩沖液
切段表現 伸長,培養液pH下降 伸長(轉入③) 伸長停止(轉入④) 重新伸長 伸長(轉入⑥) 伸長停止(轉入⑦) 重新伸長
A.IAA可引起細胞膜對H+的轉運
B.細胞伸長可能與細胞壁的酸性化有關
C.IAA誘導的伸長可被中性緩沖液抑制
D.IAA是引起細胞伸長的必要條件
D [由第①實驗可以說明生長素作用于細胞后,細胞將H+運出細胞,使介質pH下降,A正確;由第①實驗可以說明應用生長素處理切段后,溶液中H+濃度會增加,即被酸化,該酸化環境下細胞伸長,故細胞伸長可能與細胞壁的酸性化有關,B正確;據①②③組實驗可以說明pH會影響生長素的活化作用,即IAA誘導的伸長可被中性緩沖液抑制,C正確;由⑤⑥⑦組實驗可以說明給植物細胞提供酸性環境,不需生長素也可生長,故IAA不是引起細胞伸長的必要條件,D錯誤。]
考點2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分布 主要作用
赤霉素 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種子 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長相對旺盛的部位 ①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③促進種子萌發、開花和果實發育
細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主要分布在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部位 ①促進細胞分裂;②促進芽的分化、側枝發育、葉綠素合成
脫落酸 根冠、萎蔫的葉片等 將要脫落或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多 ①抑制細胞分裂;②促進氣孔關閉;③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④維持種子休眠
乙烯 植物體各個部位 各器官中都存在 ①促進果實成熟;②促進開花;③促進葉、花、果實脫落
2.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1)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某種激素的含量會發生變化。
(2)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
(3)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往往不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
(4)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種激素的調節還往往表現出一定的順序性。
3.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概念: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
(2)優點: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
(3)類型
①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如吲哚丁酸。
②分子結構與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生理效應,如NAA、矮壯素。
(4)應用實例(連線)
A.乙烯利   a.使大麥種子無須發芽就能產生α 淀粉酶
B.赤霉素 b.培育無子番茄
C.2,4 D c.保持蔬菜鮮綠
D.青鮮素 d.催熟
E.膨大素 e.使水果長勢加快,個頭變大,加快水果成熟
提示:A—d B—a C—b D—c E—e
(5)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施用
①注意事項:選擇恰當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還要考慮施用目的、效果、毒性、調節劑殘留、價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②影響施用效果的因素:施用的濃度、時間、部位以及植物的生理狀態和氣候條件等。
1.細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和莖尖。 (×)
提示:細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
2.細胞分裂素在果實生長中起促進作用。 (√)
3.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脫落。
(×)
提示: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生長素可防止落花落果。
4.有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如吲哚丁酸。 (√)
5.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的比例較高,有利于形成雄花。 (×)
提示: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的比例較高,有利于形成雌花。
6.油菜素內酯能促進莖、葉細胞的擴展和分裂。 (√)
1.1935年科學家從培養基濾液中分離出致水稻患惡苗病的物質,稱之為赤霉素。此時就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嗎?請說明理由。(選擇性必修1 P96“文字信息”)
提示:不能,該赤霉素不是從植物體內提取的物質。
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需要關注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有哪些?(選擇性必修1 P102“文字信息”)
提示: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不當,則可能影響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過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還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帶來不利影響等。
1.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協同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其協同作用表現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
2.每年4、5月份,楊樹和柳樹的雌花序中果實裂成兩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種子隨風飄散。銀川市為了解決這些飛絮,給楊樹和柳樹注射了赤霉素。推測赤霉素在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使雌花的比例降低(減少),使楊柳的種子(果實)數量減少,從而使飛絮減少
3.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通過什么方式實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通過調控細胞分裂、細胞伸長、細胞分化和細胞死亡等方式實現的。
1.明確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1)eq \a\vs4\al()
(2)
2.植物生長與多種植物激素之間的關系
(1)生長素和乙烯對細胞伸長生長的影響
(2)生長素與赤霉素在促進莖稈伸長方面的關系
1.有兩種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分別是:A.植物激素幾乎控制著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動;B.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幾乎所有生命活動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調節。這兩種說法中,哪一種更準確?為什么?
提示:B更準確。因為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動受到基因的控制,而激素是進行調節作用,植物任何一種生理活動都受到多種激素的相互調節。
2.擬南芥的AtABCG4基因突變體的側芽發育不好,研究發現,其細胞分裂素含量很低,有人認為是AtABCG4基因的表達產物與根中細胞分裂素運輸至側芽部位有關。若用14C標記的細胞分裂素來驗證這一說法,請寫出實驗的設計思路。
提示:用標記的細胞分裂素分別處理擬南芥突變體和正常植株的去掉根尖的切口,檢測側芽的放射性大小。
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
1.(2021·廣東選擇性考試)乙烯可促進香蕉果皮逐漸變黃、果肉逐漸變甜變軟的成熟過程。同學們去香蕉種植合作社開展研學活動,以乙烯利溶液為處理劑,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設計的技術路線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不會受到乙烯影響
B.實驗材料應選擇已經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
C.根據實驗安排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
D.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C [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會受到乙烯影響,因為對照組香蕉會產生內源乙烯,A錯誤;實驗材料應盡量選擇未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這樣內源乙烯對實驗的影響較小,B錯誤;圖示表明每兩天取樣一次,共6次,為了了解香蕉實驗前本身的還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應該從0天開始,故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C正確;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不一致,應該是還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黃色色素增加,D錯誤。]
2.(不定項)(2021·湖南選擇性考試)獨腳金內酯(SL)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一類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變體都會出現頂端優勢缺失。現有擬南芥SL突變體1(max1)和SL突變體2(max2),其生長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頂端優勢,與野生型(W)形成明顯區別;在幼苗期進行嫁接試驗,培養后植株形態如圖所示。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W    max1     max2
①   ②   ③   ④   ⑤
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A.SL不能在產生部位發揮調控作用
B.max1不能合成SL,但對SL敏感
C.max2對SL不敏感,但根能產生SL
D.推測max2_S+max1_R表現頂端優勢缺失
BCD [max1頂端優勢缺失,但將其地上部分與野生型地下部分嫁接到一塊后,又出現了頂端優勢,說明max1對SL敏感,缺失頂端優勢的原因是不能合成SL,B敘述正確;max2頂端優勢缺失,將其地上部分與野生型地下部分嫁接到一塊后,依然表現頂端優勢缺失,說明max2對SL不敏感,但將其地下部分與野生型地上部分嫁接到一塊后,表現頂端優勢,說明其根能產生SL,C敘述正確;max2的根能產生SL,max1的地上部分對SL敏感,將兩者嫁接到一塊,表現頂端優勢缺失,D敘述正確;根據③出現頂端優勢可知,SL在地上部分和根均能合成,且可以在產生部位發生調控作用,A敘述錯誤。]
考查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3.(2021·錦州高三模擬)草莓果實成熟經歷了綠→純白→初紅→紅→全紅→暗紅幾個階段,著色程度與花青素含量有關。研究人員用1 mM的脫落酸(ABA)、1 mM的生長素(IAA)、1 mM的ABA+IAA通過100 μL微量注射器分別從果柄處注入三組白熟期的草莓果實,研究草莓果實的發育成熟情況,得到下表的實驗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BA處理使草莓果實花青素含量增加,促進果實成熟
B.IAA能促進草莓果實發育,對果實的成熟具有抑制作用
C.IA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ABA誘導草莓果實成熟的作用
D.草莓生長發育的實質是基因組在一定時空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B [將表格中的ABA處理組同對照組相比,2天時間,ABA處理組為紅,比對照組更成熟,推測ABA可促進果實成熟,A正確;IAA可促進果實發育,但從表格可知,IAA處理組中4天草莓變紅,而對照組為初紅,因此IAA對果實的成熟起促進作用,B錯誤;ABA+IAA處理組同ABA處理相比,2天時間前者為初紅,后者為紅,可見ABA+IAA成熟更慢,可得出IA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ABA誘導草莓果實成熟的作用,C正確;植物的生長發育實質上是基因組在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D正確。]
4.(2021·保定高三模擬)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長素(IAA)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某生物小組切取黃瓜幼莖頂端2.5 cm長的部分,置于培養液中無菌培養,實驗分為A、B、C三組,分別培養至第1、8、15天,每組再用適宜濃度的激素處理30天,測量莖芽長度,結果如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用生長素處理幼莖切段時,應將生長素加入培養液中
B.據圖示結果可以得出生長素對植物幼莖的生長一定起促進作用
C.據圖示結果可得出赤霉素對植物生長的抑制效果大于生長素
D.在B組條件下,GA3和IAA共同作用對幼莖的促進效果是單獨使用IAA的18倍
D [由于生長素的運輸是極性運輸,即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下端,因此應將IAA加在莖芽尖端,不能加在培養液中,A錯誤;高濃度生長素對植物幼莖的生長會起抑制作用,B錯誤;從圖示可以得出赤霉素和生長素對植物生長起促進作用,空白對照是4.0,激素處理組都是大于4,促進效果赤霉素大于生長素,C錯誤;分析B組可知,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兩種激素聯合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是9,IAA單獨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是0.5,因此兩種激素聯合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是IAA單獨處理的18倍,D正確。]
考查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5.(2021·惠州高三調研)研究人員以在坐果期容易發生落果的葡萄品種作為試驗材料,研究了激素對葡萄坐果的影響。在開花前10天給葡萄花序去雄并套袋,在開花日,用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4 CPA為生長素類調節劑、GA3為赤霉素)或PAC(GA3合成抑制劑)處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在開花后21天,統計坐果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要獲得無核葡萄需要在開花前去雄
B.對比圖中第2、3、4組結果可知,4 CPA或GA3單獨處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
C.第1組的設置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因而是多余的設置
D.根據第4、6組結果推測,4 CPA可能通過促進赤霉素的合成來提高坐果率
C [要獲得無核葡萄,需要防止植物授粉,所以需要在開花前去雄,A正確;對比圖中2、3、4組結果,3、4組坐果率高,可知4 CPA或GA3單獨處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B正確;第1組作為對照,可以判斷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所以不是多余的設置,C錯誤;第6組加4 CPA和PAC,坐果率低,PAC是GA3合成抑制劑,可推知:4 CPA通過提高赤霉素含量(促進赤霉素合成)來提高坐果率,D正確。]
考點3 (探究·實踐)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探索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1)實驗原理: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能促進插條生根,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溶液處理后,插條生根的情況不同。
(2)實驗過程
制作插條:把形態、大小一致的某種植物的插條分成10組,每組3枝
↓ 
配制梯度溶液:取生長素類調節劑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釋成9份,第10份用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
↓ 
↓ 
實驗培養:把每組處理過的枝條下端依濃度梯度從小到大分別放入盛清水的托盤中浸泡,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每天觀察一次,記錄生根情況
↓ 
記錄結果:一段時間后觀察插條的生根情況,并記錄所得到的數據
↓ 
分析結果:由如圖曲線可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是A點對應的生長素類調節劑濃度,在A點兩側,存在促進生根效果相同的兩個不同濃度
2.嘗試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1)乙烯利的性質
①工業品為液體。②當溶液pH<3.5時,比較穩定,但隨著溶液pH升高,它會分解釋放出乙烯。
(2)乙烯利的作用
①對水果具有催熟作用。
②進一步誘導水果自身產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1.需進行預實驗
預實驗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設計不周,盲目開展實驗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2.設置對照組、重復組
(1)設置對照組:預實驗必須有蒸餾水組作空白對照,正式實驗時可不設空白對照;設置濃度不同的幾個實驗組之間進行相互對照,目的是探索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2)設置重復組:即每組不能少于3枝。
3.控制無關變量
無關變量在實驗中的處理要采用等量原則。如選用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條的生理狀況、帶有的芽數相同,插條處理的時間長短一致等。
4.處理插條
(1)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插條可用浸泡法(溶液濃度較低)或沾蘸法(溶液濃度較高,處理時間較短)。
(2)處理時插條上下不能顛倒,否則扦插枝條不能成活。
(3)扦插時常去掉插條成熟葉片,原因是降低蒸騰作用,保持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
1.(2021·菏澤高三模擬)在一定范圍內,胚芽鞘切段的伸長與生長素濃度呈正相關。為探究“萌發的小麥種子中生長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分別浸入6種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萌發種子提取液(待測樣液)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24小時后,測量切段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由實驗結果可知,促進小麥種子萌發的最適生長素濃度范圍在0.1~10 mg/L
B.由實驗結果可知,生長素濃度為10 mg/L的溶液對切段的影響是抑制生長
C.為確定待測樣液中的生長素濃度是0.1 mg/L還是10 mg/L,可將待測樣液適當稀釋,重復上述實驗
D.本實驗中溫度、處理時間等屬于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C [圖中可以看出促進切段生長的最適濃度范圍應在0.1~10 mg/L之間,而不是促進種子萌發的最適濃度,A錯誤;生長素濃度為10 mg/L的溶液對切段的影響是促進生長,只是促進作用減弱,B錯誤;為確定待測樣液中的生長素濃度是0.1 mg/L還是10 mg/L,可以將待測樣液適當稀釋,重復上述實驗,若切段長度小于10 mm(切段比原來的短),則待測樣液中生長素的濃度為0.1 mg/L;反之就為10 mg/L,C正確;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有影響,D錯誤。]
2.(2021·皖豫名校聯盟體高三聯考)為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2,4 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小李同學做了預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丙是清水處理組。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因變量除生根數量外,還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小汪同學認為該實驗作為預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張同學認為根據該實驗不能得出甲組2,4 D溶液濃度高于乙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設計實驗判斷甲、乙兩組2,4 D溶液濃度的高低,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實驗結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說明乙組溶液濃度高于甲組。
[解析] (1)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2,4 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自變量是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因變量可以是生根的數量和生根的長度。
(2)小汪同學只設置了兩組實驗組,三組之間生根狀況差異不大,實驗組別過少,不能確定最適濃度的大致范圍,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在最適2,4 D溶液濃度下,生根數量最多;在高于或低于最適2,4 D溶液濃度下,生根數量都將減少。因此,甲組2,4 D溶液濃度最接近最適濃度,乙組2,4 D溶液濃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甲組。
(3)由圖形可知,甲組生長素類調節劑濃度處理生根數量多于乙組生長素類調節劑濃度下的生根數量,欲判斷甲、乙兩組2,4 D溶液濃度的高低,可以將乙組所對應的2,4 D溶液用一定量的蒸餾水進行稀釋,然后再培養同種插條,觀察并比較乙組稀釋前后插條的生根情況,若稀釋后的生根數量多于原先的乙組,則說明乙組溶液濃度高于甲組。
[答案] (1)根的長度 (2)實驗組別過少,不能確定最適濃度的大致范圍 在最適2,4 D溶液濃度下,生根數量最多;在高于或低于最適2,4 D溶液濃度下,生根數量都將減少。因此,甲組2,4 D溶液濃度最接近最適濃度,乙組2,4 D溶液濃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甲組(合理即可) (3)對乙組所對應的2,4 D溶液用一定量的蒸餾水進行稀釋,然后再培養同種插條,觀察并比較乙組稀釋前后插條的生根情況 稀釋后的生根數量多于原先的乙組
考點4 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1)光的作用
①提供能量。
②作為一種信號,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
(2)光的信號傳導
①光敏色素:一類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其中在分生組織的細胞內比較豐富。
②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反應機制
2.參與調節植物生命活動的其他環境因素
(1)溫度
①溫度可以通過影響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和葉的衰老、脫落等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②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由溫度決定。
(2)重力
①作用: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形態建成。
②作用機制:植物的根、莖中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可以將重力信號轉換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造成生長素分布的不均衡,從而調節植物的生長方向。
③“淀粉—平衡石假說”
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富含“淀粉體”的細胞,即平衡石細胞來實現的。
3.植物生長發育的整體調控
1.植物體內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 (√)
2.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溫度決定的。 (√)
3.重力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但與植物形態建成無關。 (×)
提示:重力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形態建成的重要環境因素。
4.植物生長發育僅由基因表達調控和激素調節共同完成。 (×)
提示: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共同完成的。
5.少數植物(如萵苣)的種子需要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萌發。 (√)
1.人為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長短,可以使植物的開花期提前或延遲。菊花是一種短日照植物(日照長度短于其臨界日長時才能開花的植物),若想延遲菊花的開花時間,請你給出合理的建議?(選擇性必修1 P105“思考·討論”)
提示:增加每天的光照時間。
2.科研人員測定了某野生型植株和光受體缺失突變體中脫落酸(ABA)的含量,結果為前者小于后者。據此實驗結果推測原因可能是什么?(選擇性必修1 P106“文字信息”)
提示:光可能抑制植物ABA的合成。
1.光敏色素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會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
2.樹木年輪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春夏季細胞分裂快、細胞體積大,在樹干上形成顏色較淺的帶;在秋冬季細胞分裂慢、細胞體積較小,樹干上形成顏色較深的帶
3.冬小麥經過低溫環境才能開花,這是由于幼苗感受低溫刺激產生某種特殊蛋白質所致。該作用稱為春化作用,高溫、低氧、缺水等均可以解除春化而不能抽穗開花。春化作用導致特定蛋白質的產生,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春化作用(低溫)激活了決定該蛋白質的基因
1.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
(1)化學本質不同。綠色植物的光合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不是蛋白質;光敏色素是由色素參與組成的一種蛋白質復合體。
(2)接受光照有本質區別。光合色素能吸收并轉化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是自然界各種生物的能量和物質基礎;光敏色素是光的受體,光僅是一種信號,被接受后經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影響基因表達,從而達到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3)分布不同。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個器官中,尤其在分生組織細胞中更多,如胚芽鞘尖端、根尖等。
(4)合成條件不同。光是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黑暗培養的黃化苗不含葉綠素,但黃化幼苗的光敏色素比綠色幼苗多20~100倍。
2.植物生長發育的整體調控
1.陽生植物受到周圍植物遮蔽時,莖伸長速度加快,使株高和節間距增加,葉柄伸長,這種現象稱為避陰反應,而陰生植物通常無此反應。自然光被植物濾過后,其中紅光(R)/遠紅光(FR)的比例下降。R/FR的變化引起植物的避陰反應,從適應環境的角度分析其生理意義。
提示:利于捕獲更多的光,提高植物遮陰時光合作用強度,為生長發育提供物質能量。
2.已知擬南芥的向光性生長受藍光的調節,隱花色素是細胞的藍光受體。請以野生型和隱花色素缺失突變體擬南芥幼苗為材料,設計實驗驗證隱花色素的作用。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
提示:實驗思路:將野生型和隱花色素缺失突變體擬南芥幼苗置于黑暗(或均勻光照)環境中,并觀察生長情況。用藍光持續單側照射兩組幼苗,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組幼苗的生長狀況。
預期結果和結論:藍光單側照射前野生型擬南芥幼苗直立生長,照射后野生型擬南芥幼苗向光彎曲生長。藍光單側照射前后,隱花色素缺失突變體擬南芥幼苗均不向光彎曲。說明隱花色素是細胞的藍光受體。
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1.(2021·襄陽高三模擬)CONSTANS(縮寫為CO)基因是監測日照長度,調控植物開花的重要基因。長日照條件下,植物韌皮部細胞中的CO蛋白會結合在成花素基因FT靠近轉錄起始的部位,從而激發基因FT表達出成花素,并運輸到莖頂端,促進植物開花。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CO蛋白通過與非基因片段結合,調控基因的表達
B.成花素從韌皮部細胞運輸到莖頂端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
C.成花素的加工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D.植物開花受到日照長短和相關基因的共同影響
D [CO蛋白結合的是成花素基因FT,即基因片段,A錯誤;據題目信息,無法判斷成花素從韌皮部細胞運輸到莖頂端細胞的方式,有可能為主動運輸,B錯誤;成花素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是加工場所,C錯誤;由題意可知,在長日照條件下,植物體內相關基因表達,植物才會開花,D正確。]
2.光敏色素是一種接收光信號的蛋白質,分布在植物的各個器官中。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發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員將野生型、光敏色素A的突變體、光敏色素B的突變體的水稻種子播種在含不同濃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劑PAC的培養基上,光照條件下培養8天后,測量幼苗地上部分高度和主根長度,得到如圖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圖一
圖二
A.水稻幼苗中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根和幼芽
B.光照條件下,PAC處理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C.光敏色素B突變體增強了PAC對水稻地上部分的作用效果
D.濃度為10-7 mol/L的PAC對野生型水稻幼苗主根生長起促進作用
C [水稻幼苗中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根和幼芽,A正確;據圖一分析,光照條件下,10-7~10-4 mol/L的PAC處理時,水稻地上部分相對長度均小于空白對照組,因此PAC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B正確;據圖一可知,光敏色素B突變體的地上部分相對長度最大,因此光敏色素B突變體減緩了PAC的抑制效果,C錯誤;據圖二可知,野生型水稻在濃度為10-7 mol/L PAC的條件下,幼苗主根的長度大于空白對照組,因此10-7 mol/L的PAC對野生型水稻幼苗主根生長起促進作用,D正確。]
溫度、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3.某些植物必須經過春化作用才能開花結實。如表是對冬小麥進行春化處理的研究結果,以下對研究結果的分析錯誤的是(  )
處理方式 未經低溫處理(第1組) 經低溫處理(第2組) 先低溫處理后高溫處理(第3組)
檢測結果 沒有某些特殊蛋白質 有某些特殊蛋白質 出現某些特殊蛋白質,高溫處理后這些蛋白質消失
現象 不能抽穗開花 抽穗開花 不能抽穗開花
A.溫度是決定冬小麥抽穗開花的環境因素
B.高溫可以解除冬小麥的春化作用
C.春化作用產生的特殊蛋白質是低溫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D.未經低溫處理,北方春季補種的冬小麥只會長苗不會開花結果
C [第1組未經低溫處理,冬小麥不能抽穗開花,而第2組經低溫處理,冬小麥抽穗開花,說明溫度是決定冬小麥抽穗開花的環境因素,A正確;第2組經低溫處理,冬小麥抽穗開花,而第3組先低溫處理后高溫處理,冬小麥不能抽穗開花,說明高溫可以解除冬小麥的春化作用,B正確; 細胞中原來就存在這些特殊蛋白質基因,只是這些基因在低溫條件下進行了選擇性表達,C錯誤;北方春季補種的冬小麥只會長苗不會開花結果,因為沒有經過低溫處理,D正確。]
4.(2021·東城區高三二模)下圖是解釋玉米根向重力生長原因的模型。平衡石是根冠細胞特有的結構。在垂直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基部,導致經由中柱運來的IAA在根冠均等分布(如圖1)。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近地側,導致根冠遠地側的IAA向近地側運輸(如圖2)。根據該模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圖1        圖2
A.IAA在根部只能從伸長區向根冠運輸
B.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側伸長慢的原因是IAA濃度低于遠地側
C.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仍能觀察到根向地彎曲生長
D.玉米根向重力生長與平衡石在根冠細胞中的位置密切相關
D [析圖可知:IAA在根部既能從伸長區向根冠運輸,也能從根冠向伸長區運輸,A錯誤;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側伸長慢的原因是IAA濃度高于遠地側,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受到抑制,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較快,B錯誤;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失去了平衡石的作用,根水平生長,C錯誤;玉米根向重力生長與平衡石在根冠細胞中的位置密切相關,D正確。]
 
1.核心概念
(1)(選擇性必修1 P92)植物激素:指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2)(選擇性必修1 P100)植物生長調節劑: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
2.結論語句
(1)(選擇性必修1 P94)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
(2)(選擇性必修1 P98)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往往不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
(3)(選擇性必修1 P99)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種激素的調節往往表現出一定的順序性。
(4)(選擇性必修1 P99)植物的生長、發育是由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調節網絡調控的。
(5)(選擇性必修1 P106)光作為一種信號,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
(6)(選擇性必修1 P108)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的。
1.(2021·全國甲卷)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生長的“頂端優勢”現象可以通過去除頂芽而解除
B.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以運到側芽附近從而抑制側芽生長
C.生長素可以調節植物體內某些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植物生長
D.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莖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
D [植物的“頂端優勢”是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到達側芽部位并積累,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生長,從而表現出頂芽優先于側芽生長的現象。摘除頂芽后,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逐漸降低到適宜的濃度,頂端優勢解除,A、B敘述正確。高濃度生長素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從而抑制植物的生長,是通過調節與乙烯合成有關的基因的表達來實現的,C敘述正確。同種植物的根、芽、莖幾種器官中,根對生長素最敏感,莖對生長素最不敏感,D敘述錯誤。]
2.(2021·山東等級考)實驗發現,物質甲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叢芽;乙可解除種子休眠;丙濃度低時促進植株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植株生長;丁可促進葉片衰老。上述物質分別是生長素、脫落酸、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種中的一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
B.乙可通過發酵獲得
C.成熟的果實中丙的作用增強
D.夏季炎熱條件下,丁可促進小麥種子發芽
B [甲是細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錯誤;乙是赤霉素,可通過某些微生物發酵獲得,B正確;丙是生長素,丁是脫落酸,成熟的果實中,丙的作用減弱,丁的作用增強,C錯誤;乙是赤霉素,夏季炎熱條件下,乙可促進小麥種子發芽,丁抑制發芽,D錯誤。]
3.(2020·山東等級考)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提高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間含量的比值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根
B.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獲得無子番茄
C.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促進種子萌發
D.利用成熟木瓜釋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A [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含量的比值高時有利于愈傷組織分化形成芽,A錯誤;給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頭涂上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可獲得無子番茄,B正確;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解除休眠,促進種子萌發,C正確;乙烯可促進果實的成熟,D正確。]
4.(2020·全國卷Ⅲ)取燕麥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三組,第1組置于一定濃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進入胚芽鞘細胞),第2組置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中,第3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時間內測定胚芽鞘長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用KCl代替蔗糖進行上述實驗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KCl可進入胚芽鞘細胞中調節細胞的滲透壓
B.胚芽鞘伸長生長過程中,伴隨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C.本實驗中Suc是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C [K+、Cl-等無機鹽離子可進入胚芽鞘細胞中,其對于維持細胞的正常滲透壓起著重要作用,A項正確;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有兩種,結合水和自由水,水是構成細胞的重要無機化合物,在胚芽鞘伸長生長過程中,伴隨著細胞對水分的吸收,B項正確;KCl為無機鹽,不能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根據題干信息“用KCl代替蔗糖進行上述實驗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可知,蔗糖不是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作用效果的,C項錯誤;置于生長素+蔗糖(或KCl)溶液中的胚芽鞘伸長率比單獨置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或單獨置于一定濃度的蔗糖(或KCl)溶液中的胚芽鞘伸長率都高,說明IAA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果可因加入蔗糖或KCl而提高,D項正確。]
5.(2019·全國卷Ⅱ)某研究小組切取某種植物胚芽鞘的頂端,分成甲、乙兩組,按如圖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再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胚芽鞘切段的彎曲程度(α角),測得
數據如下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分組 甲 乙
瓊脂塊 左 右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這種運輸的方向是_________。
(2)如圖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表可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植物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從植物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2)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掉頂端的胚芽鞘的左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由于生長素在去頂胚芽鞘左、右兩側的不均勻分布,胚芽鞘彎向放置瓊脂塊的對側生長,形成α角。(3)乙組中胚芽鞘頂端被云母片阻隔,光照處理后,生長素不能進行橫向運輸,左、右兩側瓊脂塊中收集到的生長素的量基本相等且小于甲組中瓊脂塊所收集的生長素的量,所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
[答案] (1)從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 (2)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使胚芽鞘左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的,引起胚芽鞘左側生長快于右側生長,形成α角 (3)乙組中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
17/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扎兰屯市| 集贤县| 镇安县| 镇康县| 桃江县| 昌都县| 大名县| 普洱| 革吉县| 司法| 民乐县| 嘉定区| 缙云县| 沽源县| 万盛区| 乐安县| 白玉县| 姚安县| 临江市| 资溪县| 威海市| 仲巴县| 新龙县| 康马县| 九台市| 昭通市| 新野县| 仁怀市| 南乐县| 乌拉特后旗| 盈江县| 通州区| 保靖县| 临安市| 沙洋县| 东平县| 泸定县| 正安县| 自治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