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復習熱點專題之心理道德部分話題1 乘著夢想的翅膀 做時代的追夢人【熱點聚焦】材料一: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加“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主題團日活動,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21*cnjy*com材料二:2013年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21cnjy.com材料三:2013年6月17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代表黨中央發表了題為《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譜寫壯麗的青春篇章》的祝詞。材料四:2013年9月1日晚,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動節目《開學第一課》與廣大中小學生如約相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旨在引導中小學生認識“中國夢”的深刻內涵,鼓勵青少年在“中國夢”的指引下,樹立理想、勇敢追夢,把個人的理想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做夢想的實踐者和未來的創造者。【知識鏈接】七年級(下)教材1.要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開放自己的心靈世界;努力充實自己;從生活小事做起。2.挫折和逆境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勇敢地戰勝挫折的積極態度。3.自立自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一個人只有自強不息,才能面對困難,樂觀向上,遭遇災難,堅強勇敢;才能志存高遠,為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執著追求。自強不息是人生應有的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八年級(上)教材1.從現在起,學習做一個積極的社會成員,樹立回報社會意識,培養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2.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一個人回報社會的途徑,社區可以成為我們服務社會的起點。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我們將增長社會知識,鍛煉實踐能力,培養優秀品德,養成親社會行為習慣。八年級(下)教材1.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做的事,對責任的承擔就叫做負責。負責任有著重要意義。2.從小培養責任意識,鍛煉自己的責任能力,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對于我們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以及祖國的建設、人類的命運,都非常重要。九年級教材1.我們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全體中兒女的團結奮斗,也是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建設、民族振興聯系起來。3.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提出了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要迎接挑戰,立志成才。【中考命題預測】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青少年光榮的使命,引導中學生認識“中國夢”的深刻內涵,樹立理想、勇敢追夢,承擔使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2014年中考必將引導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引領學生了解社會、感悟人生,追逐夢想,把個人前途命運同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預測2014年中考命題,會以《開學第一課》等筑夢的新聞材料為載體,聯系學生所學主干知識、核心內容和核心能力,考查學生對把握青春、戰勝挫折、自強不息、承擔責任、服務社會、勇擔使命和立志報國等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同學們現代公民意識。【設問角度提示】1.2013年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大型公益活動《開學第一課》,有什么重要意義?答:有利于廣大中小學生把握青春價值、增強責任意識;有利于中小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良好心理品質;有利于青少年弘揚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2013年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大型公益活動《開學第一課》有助于廣大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什么?答: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3.2013年《開學第一課》課堂上“讓他們明白努力圓夢才會有出彩的人生,把個人的理想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告訴我們實現中國夢與每個中華兒女有什么關系?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全體中兒女的團結奮斗,也是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職責。堅持愛國主義,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建設、民族振興聯系起來。4.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卻依然堅強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師在2013年《開學第一課》課堂上告訴全國中小學生“困難有時候是騙人的,當我們去面對它的時候,才發現困難有時候真的很不堪一擊。”這句話包含哪些道理?答:①挫折和逆境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它固然會給我們的身心造成打擊和壓力,帶來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但也能使我們經受考驗,得到鍛煉,成為邁向成功的轉折點。如何趨利避害,這考驗著我們應對挫折的態度和能力。②勇敢地戰勝挫折的積極態度:面對挫折冷靜思考,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不屈不撓,最終走出困境,成為生活的強者。挫折和逆境對人生造成怎樣的影響,關鍵是看采取什么態度應對。③一個人經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壞事,它可以提高我們扭轉逆境、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代表黨中央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了題為《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譜寫壯麗的青春篇章》的祝詞。那么,青少年應該怎樣珍惜青春,探索人生意義?答:(1)要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①開放自己的心靈世界;②努力充實自己;③從生活小事做起。(2)探索人生的意義:①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②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③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6.青少年為實現中華復興,實現中國夢應做哪些準備?答: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攀登科學高峰,勤于思考,積極探索人生意義;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培育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于面對困難,迎接挑戰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實現中華復興,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熱點專題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劉云山在《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譜寫壯麗的青春篇章》的祝詞強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為此,我們青少年要( )①樹立理想,勇擔使命 ②面對挫折,自強不息 ③艱苦奮斗,犧牲生命 ④把握青春,提升價值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2013年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那么,青少年承擔“青春責任”( )①有助于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②有利于鑄就我們高尚的民族精神 ③有助于促進個人自由和進步 ④能解決一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3.2013年《開學第一課》的第二節主題為“有夢就要堅持”。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應該堅持( )①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 ②以改革開放為中心,集中力量建設現代化 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3年《開學第一課》以“中國夢”為依托、主題為“乘著夢想的翅膀”,分“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三個篇章。這里“中國夢”內涵包括( ) ①國家富強 ②民族振興 ③人民幸福 ④稱霸世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將2013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確定為“乘著夢想的翅膀”,目的是為了( )①幫助中小學生樹立崇高理想,放棄個人理想 ②激發中小學生珍惜青春,探索人生意義 ③引導中小學生把個人理想和祖國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④鼓勵中小學生勇于追求夢想、立志報效祖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播出《開學第一課》,加強中小學生的理想責任教育,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 )A.物質文明建設 B.生態文明建設C.精神文明建設 D.政治文明建設7.右圖漫畫中的對聯告訴我們青少年實現“幸福”要( )①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②樹立遠大理想,承擔中國使命 ③為實現中國夢,不追求個人利益 ④學習上互幫互助,立志成才21·世紀*教育網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選擇題8.同學觀看了主題為“乘著夢想的翅膀”《開學第一課》后,摘錄“太空教師”王亞平兩端語錄,請你閱讀作答。【摘錄一】“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得到。” 【摘錄二】“追逐夢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擦干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1)只要努力,總能觸摸得到夢想。今天我們怎樣努力學習,珍惜受教育權,實現夢想?(2)“追逐夢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為此我們要培養哪些優秀品質,戰勝困難?(3)“擦干眼淚不輕言放棄”,告訴我們面對挫折,應作出怎樣的選擇?9. 2013年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1)青少年的責任包括哪些?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又是什么?(2)“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負責對社會和個人有何重要意義?(3)響應總書記的號召,青少年應怎樣培養自己的責任感? 10.“最美舞者”廖智老師在2013年《開學第一課》上,講述了自己對夢想的堅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雙腿,痛苦不已,卻為了重新起舞、頑強生活的夢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后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勝。”、“雖然伴隨著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會帶著夢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愿你們也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放棄地朝前走,笑著朝前走。我行,你們也一定行!”廖智在演講中帶著淚水的美麗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場的孩子們和觀眾。 (1)“我行,你們也一定行!”這反映廖智老師具有怎樣的品質?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培養這種品質和樂觀心態?(2)廖智老師的話語告訴我們,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于實現人生目標非常重要?(3)請你談談我們應如何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11. 2013年9月1日晚,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動節目《開學第一課》,旨在引導中小學生認識“中國夢”的深刻內涵,鼓勵青少年在“中國夢”的指引下,做夢想的實踐者和未來的創造者。某中學九年級某班收看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開學第一課》后,召開了“乘著夢想的翅膀 做時代的追夢人”的座談會,請你完成下列任務。【知識鏈接】(1)請你闡述“中國夢”的深刻內涵。【追逐夢想】(2)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這個夢想重要性體現哪里?【座談話題】(3)請你圍繞主題,設計本次座談會話題。(四個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踐行倡議】(4)班委會鼓勵同學們乘載夢想翅膀,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奮斗,特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同學發出倡議,請你把倡議書的內容補充完整。(6分)倡 議 書親愛的同學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每個中華兒女的期盼,我們應該做夢想的實踐者和未來的創造者,把自己培養成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此,我們倡議: 【來源:21·世紀·教育·網】①鍛煉優秀心理品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努力學習立志成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踐行核心價值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學團委會 2013年9月2日話題2 圓中國夢 德耀中華 【熱點聚焦】材料一:2013年9月26日,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揭曉,授予張麗莉等54名同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王鳳進等265名同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9月26日晚,第四屆全國道德模授獎儀式“圓夢中國、德耀中華”在中央電視臺圓頂演播廳拉開序幕。授獎儀式分為“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個篇章,每個章節通過播放短片講述道德模范背后感人故事和向各位道德模范宣讀致敬辭的形式,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敬意和感謝。 材料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強調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材料三:2013年月9日,由光明日報社和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正式揭曉了最美鄉村教師名單。仲威平、劉坤賢、廖占富與張興瓊夫婦、吉思妞、廖樂年、潘立華、阿力太、楊元松、王金花、格桑德吉以及7位“80后”鄉村教師團體“會澤七子”獲得“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王世明等19名鄉村教師被推選為活動“特別關注鄉村教師”。【出處:21教育名師】材料四:2013年11月26日由新華社發起的“中國網事·感動2013”第四季度網絡人物評選結果26日揭曉。網民通過數十萬張選票,選出了十位(組)自己心中的草根英雄。他們分別是:“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我們的霍金”劉大銘。天下老人的“兒子”侯國新。“自強作家”苑建軍。“以奉獻揚青春”王樹光。 “最美90后消防女戰士”林橦。 “半癱戒毒警”張文林“救助天使”楊桂花 “殘缺人生修復師”姜惠 “雷鋒哥”孫德坤。【知識鏈接】七年級(下)教材 珍愛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負責;要善待其他生命。八年級(上)教材1..人們的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后果。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責任感的人,對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認識,勇于承擔應負的責任,不推諉,不逃避,能夠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錯事。www.21-cn-jy.com2.與人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懷有善良之心的人不會容忍對公眾利益的損害,對無辜者的傷害,會在救困扶弱、維護正義的情境中與邪惡和錯誤作斗爭。3.要幫助他人,體驗生命的快樂;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道德使我們能判斷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惡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有助于建設和發展一個和諧、正義的社會。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5.每個人因為自己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的不同,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要從小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人。九年級教材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3.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中考命題預測】思想道德建設關系到社會風氣的好壞和人們的幸福感,關系著社會和諧穩定,因此,思想道德建設問題也是每年中考命題的重點問題;隨著近年來“最美現象”“最美人物”的不斷涌現和“感動中國”中國好人“溫暖中國”等此類活動的蓬勃開展,越來越成為各地中考命題的一大亮點。2014年中考命題會圍繞重大相關時政熱點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考查生命、責任、公平正義、精神文明建設、民族精神、傳統美德等知識。備考時要特別關注最美人物事跡中的優秀品質,以及青少年如何學習和踐行,并結合“中國夢”的實現來進行綜合復習。命題主要以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實踐探究題為主,選擇題也會出現。【設問角度提示】1.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及表彰活動有何意義?答:有利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榮辱觀,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有利于傳播社會正能量,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形成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2.道德模范人物、“最美人物”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哪些精神風貌?這些精神對我們民族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答:助人為樂;敬業奉獻;見義勇為;孝老愛親;誠信友善;自強不息等。這些精神是鼓舞我們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3.上述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履行了什么義務?社會成員自覺自愿履行這項義務有何意義?答:對社會的義務。廣大社會成員自覺自愿地履行對社會的義務,既利于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又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4.“最美人物”“道德模范”人物評選活動屬于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哪一方面的內容?高度重視此方面建設的重要性是什么。并說說在加強該方面建設中我們應如何去做?答:①思想道德建設。②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③要以實際行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自覺履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養文明道德風尚。5.你如何認識“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的行為??答:他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既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幫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6.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弘揚“最美現象”?答:組建報告團、開展道德模范評選等;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和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系列爭創“最美。。。”活動;等。7.作為中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給我們的道德加油”?答:①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②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③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④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等。8.在社區公共生活中,你打算通過哪些具體行動向“最美人物”學習?答:如:在社區內義務植樹;愛護花草樹木;幫助他人;見義勇為;尊敬長輩;團結鄰里;參加捐書捐款等捐贈行動;參加學雷鋒活動;參加公益活動;參加志愿者活動等等。【熱點專題訓練】一、單項選擇題 1.“天使女孩”劉曉琳。她患有重度腦癱,但憑樂觀精神感動網友;她手腳無法伸直,卻用單指敲出200萬字小說;她堅強面對逆境,書寫如夢青春。“天使女孩”劉曉琳感動我們的“正能量是”( )A.自強不息 B.孝老愛親 C.誠實守信 D.助人為樂2.“法官媽媽”馬志敏。撫養罪犯遺棄男童19年,19年的母子情緣,19年的含辛茹苦,雖非親生卻勝似親生,這份超越了血緣的不舍背后凝聚著何其深沉的責任。對“法官媽媽”馬志敏的理解正確的有()①她履行了做母親的法定責任 ②她履行了做公民的社會責任 ③她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 ④她付出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16年來,為了14名肢殘、智障、困難家庭孩子有學上,仲威平老師放棄調轉機會,留在偏僻鄉村教學。她相信教育平等,“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她的教育夢想就是讓殘障、智障、家庭困難孩子都能上學。作為“最美鄉村教師” 仲威平老師美在( )①敬業奉獻 ②助人為樂 ③堅守夢想 ④改革創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最美90后消防女戰士”林橦。不顧安危跳入江中救起落水者﹔滾滾車流中扶起跌倒老人﹔一次次的向災區和寒門學子獻愛心。學習“最美90后消防女戰士”,中學生應該()①見義勇為,不顧自己安危勇于救人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③維護社會正義,與人為善④學會游泳、做一名消防戰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5.“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為此以下措施有助于消除漫畫中不文明行為的是()①自覺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公民文明旅游素質 ②健全法律法規,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 ③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④加強尊重社會公德的宣傳教育、尊重社會秩序和規則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雷鋒哥”孫德坤。一輛三輪車一個人,他上門收取市民閑置的衣物,再走街串巷送給衣衫單薄的農民工、環衛工。寒風起時,他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我們學習“雷鋒哥”()①有利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②有利于弘揚真善美,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③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④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簡答題7.觀察漫畫,回答問題(1)漫畫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象?(2)你認為怎樣根除這一現象?三、材料分析題8.材料一:“最美舞者”廖智。一位舞蹈老師,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失去雙腿,成為一個殘疾人。然而,她并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擊倒,蘆山地震發生后,人們在志愿者中發現了她的身影,穿戴著假肢的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生命的堅強。材料二:“沙漠漁夫”何延忠。十二年磨一劍,年過半百的何延忠已成為“西出陽關”的沙漠披綠人。他筑造“沙漠都江堰”,生態綠化面積達到2.6萬畝,終讓沙海變綠洲,洪水化甘流。材料三:“義務講解員”張鵬.10年寒暑,1000余場次,2000多個小時,國家博物館展廳里、孩子們的課堂上,義務講述著那些文物背后的美麗,十年里,專業換過、工作換過,但休息時在博物館的義務講解沒有變過。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1)在上述“草根”英雄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2)結合她(他)們的事跡談談承擔責任的意義.(3)他們的事跡對于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何啟迪?四、活動探究題9.閱讀材料,探究實踐。希望中學九年級(2)班研究性學習小組準備開展一次“學習先進人物、傳播正能量”主題探究活動,該學習小組搜集下列信息。www-2-1-cnjy-com信息一:2013年,“最美”幾乎伴隨著中國人生活的每時每刻。網絡、報刊、電視等媒體不斷傳送“最美”的故事:最美媽媽、最美護士、最美司機、最美教師、最美警察。。。。。。感動著億萬中國人。“最美”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特征,是推動中國社會前行的正能量,是溫暖千家萬戶的精神陽光。 21*cnjy*com信息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強調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信息三:【溫暖瞬間】【展智慧】(1)上述社會現象說明了我國哪一方面建設成就顯著?對提高個人哪方面素質幫助最大?【悟品質】:(2)【溫暖瞬間】為民族精神注入哪些新的內涵?【探究竟】:(3)“實現中國夢,需要道德支撐。建立一個有高尚道德的社會,既是中國夢的內容,更是實現中國夢的保障。”如何理解這句話。【版權所有:21教育】【重踐行】:(4)在學校生活中,你認為做一名“最美中學生”應該符合哪幾個條件?話題3 孝親敬長 共促和諧【熱點聚焦】材料一:2013年11月8日晚,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動頒獎典禮隆重舉行,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榮獲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這些少年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家人的重任,他們的付出,即使是成年人也難以承受。材料二:2013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施行。該法第18條明確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如贍養人在單位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材料三:2013年11月30日《中國寧波網》報道:奉化一個13歲女孩,因與父母鬧矛盾,竟離家出走,一個人在山上呆了9天8夜,直到被一名通信基站的工作人員發現。警方提醒:家長對孩子要采取合情合理的管教方式,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給予孩子關心,別讓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叛逆釀成大錯。【知識鏈接】七年級(上)教材1.天下父母無不疼愛子女,這是一種天然的情感。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中,子女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被視為做人的本分,成為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這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規定。【來源:21cnj*y.co*m】2.孝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內容不同。在少年時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現在對父母的體諒、關心,盡可能為父母分擔生活的壓力和苦惱,讓父母為自己的良好行為高興、驕傲,不使父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憂慮、煩惱。當父母年老,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時,就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這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規定。3.①時時記住父母的良苦用心,發生矛盾時不發脾氣,不鬧對立;②經常與父母談心,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校生活和朋友關系;③遇事多和父母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事,不要自作主張;④對父母做出的承諾要說到做到,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⑤做了錯事主動檢討,不逃避責任;⑥了解父母的工作,體諒他們的難處和心情;⑦學習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幫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朋友;⑧發現父母言行有誤,敢于指出,耐心說服糾正,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堅持正確原則。七年級(下)教材 意志是人的重要個性心理品質。它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成功起著關鍵作用。堅強意志是成功的保證。從小培養自己具有堅強的意志,有助于我們戰勝困難、克服弱點、成就人生。八年級(上)教材每個人因為自己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的不同,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要從小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人。【中考命題預測】根據表彰孝心少年的材料命題,要求明確這一舉措帶來的影響,知道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做法。以某一孝心少年的具體事跡為切入點,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責任、權利義務等知識對孝心少年的行為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應該如何向孝心少年學習。根據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命題,要求學生知道沖突產生的原因、影響,進而明確化解矛盾和沖突的具體做法。創設不履行孝敬父母義務的具體情境,要求學生知道不孝敬父母的危害。【設問角度提示】1.開展“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動有何現實意義?答: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形成孝親敬長的良好社會風氣;有利于增強未成年人的責任感,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的社會氛圍;有利于增強公民的權利義務觀念,使公民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有利于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等。2.這些孝心少年為什么能夠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承擔家庭的重擔?答:他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敢于承擔責任;他們自立自強,能夠正確面對挫折;他們能夠自覺履行義務;等等。3.這些孝心少年的行為帶來了哪些影響?答:贏得了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實現了自身價值;能夠帶動越來越多的人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利于促進家庭、社會和諧;等等。4.這些孝心少年為什么能夠贏得尊重?答:他們孝敬父母,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們自立自強,積極履行義務,敢于面對生活中困境;他們具有權利義務觀念,能夠忠實地履行義務;他們倡導了良好的社會風氣,促進了社會和諧,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他們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承擔了責任,為青少年作出了榜樣;等等。5.青少年應如何向這些孝心少年學習?答: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承擔自己的責任;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讓父母欣慰、高興;磨礪堅強的意志,勇敢地戰勝前進道路上的挫折;增強權利義務觀念,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6.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有何現實意義?答:完善了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為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切實的法律保障;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年人的良好社會風氣;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等等。7.“常回家看看”有何付出和回報?答:(1)付出:付出時間、付出感情、付出體力、影響工作;等等。(2)回報:獲得了快樂、甜蜜;贏得了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實現了人生的意義;等等。8.你是否贊同奉化女孩的做法?答:不贊同。她沒有正確處理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這種消極的逆反心理,不僅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同樣傷害了父母。9應該通過哪些方法和途徑化解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答: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和途徑化解矛盾和沖突:(1)要認識自己的變化和特點,主動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理解我們的愿望;(2)客觀地看待自己與父母在知識和能力上的差別,從內心尊重父母,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正確的意見、建議;(3)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難,體驗父母的情緒和需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和心理狀況,給予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4)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態度,克服逆反心理;(5)要妥善處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與幫助父母的關系。總之,我們要采取恰當的方式處理與父母、長輩的矛盾,做到依靠而不依賴、自主而不逆反,真正走向自立與成熟;在與父母的和諧相處中,學會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理解、共同發展。【熱點專題訓練】一、單項選擇1.這些最美孝心少年具備的品質有 ( )①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②孝敬父母、勇于承擔責任 ③敢于面對人生挫折 ④具有堅強的意志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最美孝心少年”黃鳳被稱為“英雄女孩”。回答2—3題:2.之所以稱黃鳳為“英雄女孩”,是因為 ( )①她具有堅強的意志,敢于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②她具有崇高的美德,能夠孝敬父母;③她熱愛和平、不怕犧牲,為國家的和平發展貢獻了聰明才智;④她勇于承擔責任,扮演了自身的角色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3.我們要向黃鳳學習,應該 ( )①學會學習,學會做人;②親近、關心和幫助父母;③解決父母的衣食住行問題;④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4.漫畫告訴我們 ( )①孝親敬長有利于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②孝敬父母能夠贏得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③孝敬父母應該滿足父母的一切要求 ④孝敬父母應該在精神上關心父母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5.“不孝敬父母;不關心他人,從未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均不推薦。”在今年四川省入圍清華北大校長推薦制學校的推薦方案中,不少學校都在學生美德和綜合素質方面有了明確規定。上述規定 ( )21教育網A.有利于引導學生健康成長B.破壞了社會公平和正義C.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D.說明不孝敬父母的學生不能上大學6.要讓“孝心少年”的隊伍不斷壯大,下列舉措可行的有 ( )①父母要言傳身教,引導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②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孝敬父母的良好風氣 ③對孝敬父母的先進事跡進行廣泛地宣傳 ④運用刑罰嚴厲制裁不孝敬父母的行為21·cn·jy·com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7.漫畫《拋》中的行為 ( )①敗壞了社會風氣 ②要受到道德的譴責 ③是缺乏責任感的具體體現 ④增強了父母承受挫折的能力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8.2013年12月2日《廣西新聞網》報道:一個12歲的小男孩因為在家被爸爸打所以離家出走,在外漂泊。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2·1·c·n·j·y①爸爸侵犯了孩子的合法權益 ②爸爸的做法違反了家庭保護的有關規定 ③男孩應該通過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化解矛盾和沖突 ④孩子不應離家出走,而應該尋求有效的救助途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9.欣賞漫畫《飯不好吃,大哭大罵大鬧》,回答下列問題:(1)你是否贊同漫畫中孩子的行為?為什么?(2)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10.什么是孝敬父母?是父母進家門時遞上的一雙棉拖鞋,是給在外工作的父母打一個問候電話,是父母感冒生病時遞上的一杯熱水……2013年11月28日,杭州市校園道德講堂工作推進會在拱宸橋小學召開,開展了以“孝敬父母”為主題的活動。閱讀上述材料,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開展上述活動有何現實意義?(2)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11.材料一:某校團支部設計了下列問題對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①你對父母長輩不直呼姓名,而是使用尊稱?A.是(90.5%) B.有時不是(9.5%)②家里有好吃的東西,你總是先讓父母品嘗嗎?A.是(91.2%) B.有時忘了(8.5%) C.不是(0.3%)③你在家里幫助父母做過家務嗎?A.經常做(86.5%) B.有時做(10.3%) C.從來不做(3.2%)材料二:2013年10月16日《中國未成年人網》報道:她,今年只有15歲,但獨自撐起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已經有了足足5年!5年前,她的養父病癱在床后,她就用稚嫩的雙肩挑起了生活重擔。每天凌晨5時起床做飯喂雞鴨、幫68歲的養父洗臉擦身、倒掉屎尿,才趕去上學,下午放學后,接著挑水砍柴編竹筐……這就是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平睦鎮平睦村東平屯15歲少女梁燕一天的日程安排。5年來,她用堅強,用執著,用辛勤,用感恩的心守護著病癱在床的養父。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2)梁燕的行為對自身和社會有哪些影響?(3)如何才能讓孝敬父母的隊伍日益壯大?12.2013年12月5日《河北新聞網》報道:近日,邢臺市橋西區啟動“尋找我身邊的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各學校推薦上報自己身邊的“最美孝心少年”,屆時將評出橋西區“最美孝心少年”。2-1-c-n-j-y閱讀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議一議:你認為“最美孝心少年”應該具備哪些條件?(2)說一說:開展上述活動有何現實意義?(3)想一想:“最美孝心少年”評出后,還應該有哪些后續活動?【話題1熱點專題參考答案】11.(1)“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最偉大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性:這一夢想是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理利益,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3)①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及提出這個夢想的重要意義。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途徑。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每個人的關系。④青少年應帶著夢想,迎接挑戰立志成才報效祖國。(4)①鍛煉優秀心理品質:磨礪堅強意志、勇敢面對挫折、培養樂觀心理、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艱苦奮斗、爭做生活強者,樹立回報社會意識,與人為善,情系祖國。②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維護受教育的權利,珍惜學習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爭做有用之才。③踐行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勇于時代賦予青少年的承擔崇高使命;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實踐者;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遵守基本道德規范。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話題2熱點專題訓練參考答案】【話題3熱點專題訓練參考答案】11.(1)材料一說明大多數學生能夠孝敬父母。(2)對自身:扮演好了自身的角色,實現了自身價值;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覺,提升了精神境界;贏得了他人和社會的尊重;等等。對社會: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利于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能夠帶動越來越多的人承擔責任、履行義務;等等。(3)答案具有開放性,只要符合題意即可,如:父母要言傳身教,引導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自覺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讓孝敬父母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運用法律法律手段依法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不孝敬父母的違法犯罪行為;等等。12.(1)只要符合題意即可,如:父母或長輩患有重大疾病,孩子侍候并照料其生活;家庭出現重大變故,孩子協助父母或長輩承擔起家庭責任;在家境非常困難或拮據的情況下,孩子通過自身努力幫助父母或長輩實現心愿;在父母長期外出的情況下,孩子代父母擔當起敬老扶幼和料理家庭事務責任;等等。(2)如: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尊老、愛老、敬老,引導社會各界關心關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等等。(3)如:開展相應的活動,宣傳這些孝心少年的事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復習熱點專題之心理道德.doc 參考答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