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 第3節 動能和動能定理學習目標:物理觀念:知道動能定理的內容和表達式。科學思維:會用動能定理進行分析和計算。科學探究探究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幾種模型科學態度與責任:能用動能定理解釋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或者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動能定理的應用難點:動能定理解決實際問題學習任務:任務1:用動能定理解決變力做功:利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的功是最常用的方法,當物體受到一個變力和幾個恒力作用時,可以用動能定理間接求變力做的功,即W變+W其他=ΔEk【例1】 如圖所示,某人利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拉質量為10 kg的物體。定滑輪的位置比A點高3 m。若此人緩慢地將繩從A點拉到同一水平高度的B點,且A、B兩點處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7°和30°,則此人拉繩的力做了多少功?(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計滑輪的摩擦)【學以致用】1.水上樂園有一末端水平的滑梯,質量為的兒童從滑梯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后落入水中。如圖所示,滑梯頂端到末端的高度,末端到水面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取,該兒童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兒童的落水點到滑梯末端的水平距離為,則該兒童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 )A. B. C. D.任務2: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對于包含多個運動階段的復雜運動過程,可以選擇分段或全程應用動能定理。(1)分段應用動能定理時,將復雜的過程 一個個子過程,對每個子過程的 情況和 、 動能進行分析,然后針對每個子過程應用 列式,然后聯立求解。(2)全程應用動能定理時,分析整個過程中出現過的各力的 情況,確定整個過程中合外力做的 ,然后確定整個過程的初、末動能,針對整個過程利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3)當題目 量和 量不涉及中間量時,選擇全程應用動能定理更簡單、更方便。【例題2】人們有時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實(如圖)。設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兩人同時通過繩子對重物各施加一個力,力的大小均為300N,方向都與豎直方向成370,重物離開地面30cm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2cm。已知重物的質量為50kg,g取10m/s2,cos370=0.8。求:(1)重物剛落地時的速度是多大?(2)重物對地面的平均沖擊力是多大?【學以致用】2.如圖所示,一可視為質點的小物塊的質量m=1kg,與平臺間的動摩擦因數u=0.4,以某速度vA從A滑動2m后從B處水平飛出,恰好從C點沿切線方向進入半徑R=3m的圓弧軌道,已知BC之間的豎直高度hBC=0.8m,∠COD=53°,求:(1)B點飛出時速度大小 (2)物體初速度vA的大小(3)若物體沿圓弧軌道滑到最低點D時的速度大小比C處的速度大1m/s.求小物塊在D點對軌道的壓力大小任務3: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相結合【例題3】如圖甲所示,一質量為4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讓物體在隨位移均勻減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開始運動,推力隨位移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先做加速運動,當推力小于摩擦力后開始做減速運動B.物體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的最大位移是10m C.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為2m/sD.物體在運動中的加速度先變小后不變學習評價:1.一質量為1500kg的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從靜止開始,在1500N的合外力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啟動,當速度達到20m/s時功率達到額定功率,在額定功率下行駛5s后以30m/s的最大速度勻速運動,整個運動過程中汽車所受阻力恒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額定功率下5s內汽車克服阻力做的功為7.5×104JB.速度達到30m/s時牽引力的功率小于90kWC.汽車的額定功率為80kW D.汽車受到的阻力大小為2000N2.如圖所示,AB為圓弧軌道,BC為水平直軌道,圓弧的半徑為R,BC的長度也是R,一質量為m的物體,與兩個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都為,當它由軌道頂端A從靜止開始下落,恰好運動到C處停止,那么物體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br/>A. B. C.-mgR D.3.質量為2kg的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傾角為30°的足夠長斜面向上滑行,在向上滑行的過程中,其動能隨位移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則物體返回到出發點時的動能為( ?。?br/>A.10J B.20J C.30J D.50J4.如圖1所示,“滑草”是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運動項目,為保證安全,現在有的滑草場修建如圖2所示模型。斜面滑道CD與水平地面AB的夾角,在底端右側有一半徑的豎直圓弧軌道BE與AB相切,B為切點。其中CD的長度,DB之間距離。一個質量的游客(可視為質點)從C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恰好到達E點。游客與傾斜直軌道和水平軌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且經過D、B兩點時速率不發生改變,忽略空氣阻力,,,。求:(1)游客到達斜面底端D時重力的瞬時功率;(2)游客達B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大??;(3)從B到E的過程中,摩擦力對旅客做的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