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下§4.4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導管與篩管的功能;2、知道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過程;2、學習觀察的基本技能。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水和無機鹽的運輸1、根從土壤中吸收來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 運輸?shù)摹?br/>2、水分和無機鹽被 吸收后,會進入根部 。由于根和莖中的導管是相互連通的,最后,它們就能進入到 中央的導管。3、水分和無機鹽在莖 的導管中能 地向枝端運輸。知識點2、有機物的運輸1、植物的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除小部分留在葉肉細胞外,大部分需轉送到 、 、果實、種子等部位去。2、有機物的運輸實驗: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選取一個枝條,在枝條中部剝除約1厘米寬的一圈樹皮,露出 。用刀輕刮木質部表面,然后用少許凡士林涂抹環(huán)剝部位。一兩個月后,切口 方的樹皮將膨大而形成枝瘤。這一現(xiàn)象表明有機物是通過樹皮 運輸?shù)摹?br/>3、樹皮里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見,葉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 向 運輸?shù)摹?br/>二、例題講解例題1、我們吃的番薯是長在地下的塊根,其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來源于葉的光合作用,把有機物從葉輸送到地下塊根的結構是( )A.篩管 B.形成層 C. 導管 D.氣孔例題2、取一小枝條,把它放在水里剪斷,然后將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并在陽光下光照幾小時,再將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橫切,其橫切面如圖所示,在圖中出現(xiàn)紅色的部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例題2圖) (例題3圖)例題3、如圖所示的“藍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時,開始用染料澆灌花卉,讓花像吸水一樣,將色劑吸入開出藍色花朵。下列關于“藍色妖姬”的制作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橫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fā)現(xiàn)其韌皮部變藍,本質部不變藍B.在染料中添加適量葡萄糖以確保營養(yǎng),可以使花朵嬌艷欲滴C.縱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fā)現(xiàn)木質部自下而上藍色逐漸變淺D.澆灌時使用染料的濃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擔心植株“燒苗”例題4、扭葉松屬于裸子植物,它的樹皮薄,莖、葉中含有機物——松脂,易燃燒。發(fā)生火災時,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保護起來。火災過后,松果崩裂開來,種子撒播在滿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關扭葉松說法正確的是( )A.松脂通過木質部中的篩管運輸 B.種子外部起保護作用的是果皮C.對種子的保護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 D.火災后的草木灰為種子萌發(fā)提供有機物例題5、科學家發(fā)現(xiàn)植物體內也會產(chǎn)生微弱的生物電,這些電流大多是生理活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猜猜看,下列可能與植物產(chǎn)生電流有關的是( )A.吸收水分 B.吸收無機鹽 C.吸收二氧化碳 D.放出氧氣例題6、植物莖中的導管可將根吸收的水運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結構。若將植物莖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處輸送?為了弄清這一問題,某同學進行了實驗探究:切取稍稍萎蔫、不帶葉片的青菜莖 14 段,分成 A、B 兩等份(用桿秤稱量時通過切割調整兩 組質量相等)。將 A、B 兩組青菜莖分別插入 150g 水中(如圖:其中 A 正立,B 倒置;水用 保鮮袋密封,以防直接蒸發(fā)),置于溫度為 15℃左右的環(huán)境中。約 14.5 小時后觀察到兩組個 別青菜莖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現(xiàn),取出 A、B,稱得青菜莖與保鮮袋中的剩余水量見表,并觀察到兩組青菜莖 都整條變硬挺,且程度相似。(1)稍稍萎蔫的青菜莖插入水中后變硬挺,說明細胞內的水分含量____(選填“增加”“不 變”或“減少”)。(2)通過實驗可知,導管的結構中________(選填“具有”或“沒有”)控制水分單向流動的結構。(3)若在 30℃左右的環(huán)境中,用帶葉片的青菜莖代替以上材料進行相似的實驗(A 組葉片 暴露于空氣中,B 組葉片浸入水中),實驗后最有可能的結果是________(選填“A 組袋內的水 比 B 組少”“B 組袋內的水比 A 組少”或“A、B 兩組袋內的水基本相等”)。三、隨堂練習:1、在橡膠林中,經(jīng)常會看到人們將橡膠樹樹皮割破后在傷口下掛一小桶,用來收集樹皮內流出的液體。那么,這些流出液體的主要成分和運輸結構分別是( )A.有機物、篩管 B.無機物、導管 C.有機物、導管 D.無機物、篩管 2、“探究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實驗中,能證明水和無機鹽一般是從下往上運輸?shù)默F(xiàn)象是( )A.橫切變色枝條的基部上方,觀察到木質部變成紅色B.觀察莖的縱切面,木質部的紅色越靠近枝端,顏色越淺C.縱切變色枝條,發(fā)現(xiàn)木質部內的導管變成紅色D.實驗時觀察到枝條變成紅色3、將帶葉枝條插入水中,一段時間內,葉仍正常生活,是因為( )A.木質部將水運輸?shù)搅巳~片 B.韌皮部有輸導水的作用C.葉中貯存有大量的有機物 D.水,無機鹽,有機物可以自由流動4、水分進入植物體以后的運輸途徑是( )A. 導管和篩管中,沿著葉→莖→根的方向運輸 B. 篩管中,沿著葉→莖→根的方向運輸C. 導管中,沿著根→莖→葉的方向運輸 D. 導管和篩管中,沿著根→莖→葉的方向運輸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樹的根向地生長是植物對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應B.樹根吸收的水分主要參與枝葉的生長和花果的發(fā)育C.樹相鄰的葉總是不重疊,增大光照面積是對光合作用的適應D.樹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主要通過篩管自上而下輸送6、下列有關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A.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斷伸長的唯一原因B.竹子的莖稈不能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沒有形成層C.葉脈與莖中的篩管上下相通,用于運輸水分和無機鹽D.根尖根毛區(qū)表皮細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有機物7、袁隆平院士帶領的團隊首次在熱帶沙漠成功種植海水稻,為沙漠地區(qū)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再添“中國貢獻”。如圖3是圖2中海水稻葉片局部放大示意圖,A、B、C分別表示發(fā)生在海水稻葉片內的某些生理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圖3中C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2)海水稻完成圖3中的C過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過尖的 根毛 區(qū)吸收,再經(jīng) (填“導管”或“篩管”)運送到葉等器官。進入海水稻體內的大部分水會通過圖3中所示的 (填字母)過程散失到環(huán)境中。(第7題圖) (第8題圖)8、下圖是一段枝條,上面長有兩個大小相同的果實。如果將枝條A、B兩個部位間的樹皮進行環(huán)剝。⑴傷口的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樹皮會形成瘤狀物。⑵這兩個果實會發(fā)生的變化是 。四、課后鞏固:1、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中運輸?shù)幕韭窂绞牵ā 。?br/>A.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 B.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C.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 D.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2、某研究人員正在對某種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進行研究,研究過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莖,制作莖切片,發(fā)現(xiàn)莖運輸物質的通道結構有兩種,如圖中的A、B所示;②他認為結構A可能為植物運送水分和無機鹽,結構B可能為植物輸送有機物;③他想將結構A封閉,植物會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斷此植物的結構B,一段時間后,在切口的上方會出現(xiàn)瘤狀物。則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②為“推論”,③④為“實驗” B.②③為“推論”,④為“實驗”C.②為“假說”,③④為“推論” D.②③為“假說”,④為“實驗”(第2題圖) (第4題圖)3、植物體中,運輸水、無機鹽和運輸有機物的結構及它們運輸方向分別是( )A. 導管,從下向上;篩管,從上向下 B. 篩管,從上向下;導管,從下向上C. 導管,從上向下;篩管,從下向上 D. 篩管,從下向上;導管,從上向下4、園林工人給一些銀杏樹 “掛吊瓶”以給樹木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則“掛吊瓶” 的針頭應插入莖的( )A. 導管 B. 機械組織 C. 篩管 D. 分生組織(第5題圖) (第6題圖)5、菟絲子是一種寄生生物,能纏繞在其他綠色植物的莖上,并將其莖分化形成的吸器伸入其他植物體內吸取現(xiàn)成的營養(yǎng)。菟絲子獲取有機物的部位是植物體的( )A.韌皮部的篩管 B.木質部的篩管 C.韌皮部的導管 D.木質部的導管6、如圖是“環(huán)剝枝條與樹瘤形成”的示意圖,如果樹木枝條的樹皮被環(huán)剝一圈,會形成樹瘤,下列對樹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確的是( )A.樹瘤的形成與無機鹽的積累有關 B.樹瘤位于環(huán)剝處的下方C.有機物的運輸方向是葉→莖→根 D.有機物是通過導管運輸?shù)?br/>7、下列有關植物體內物質運輸?shù)恼f法正確的是( )A. 植物的根中沒有導管和篩管B. 韌皮部內有導管,木質部內有篩管C. 導管運輸有機養(yǎng)料,篩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D. 通過導管和篩管可以把營養(yǎng)物質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器官8、在“探究有機物的運輸部位及方向”的實驗中,選取兩枝帶較多不定根和葉的枝條的原因是( )A.實驗有可能失敗,選取兩根可以保證實驗成功 B.實驗過程有比較,現(xiàn)象更明顯C.一枝現(xiàn)象不明顯,可以用第二枝 D.兩枝是多余的,沒有必要用9、如圖所示為植物體的部分器官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D 區(qū)。(2)②是 ,它是氣體進出的門戶。(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可通過根、莖、葉的 往下輸送。10、某同學為了驗證植物吸水的條件及運輸情況,選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樹幼嫩枝放入紅墨水中進行如圖的實驗;(1)幾小時后,橫切植物的莖中變紅色的部位是圖中的 (填序號)。(2)再取不同位置的莖橫切,發(fā)現(xiàn)越靠近枝條的頂端紅色越淺,說明了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莖中的運輸方向是 。(3)為了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一般選取枝葉茂盛的枝條,這是為了增強植物的 。(第10題圖) (第11題圖)11、讀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表示 ,其功能是 。乙圖表示篩管,其功能是 。(2)在兩幅圖旁用箭頭表示出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方向。(3)篩管的結構特點是( )A.上、下兩端的細胞壁消失,形成篩孔 B.上、下相連的細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篩孔C.上、下相連的細胞沒有界線 D.上、下相連的細胞質完全融合12、小科在平時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科學,他發(fā)現(xiàn)有些月季莖折斷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圖甲 ),那么什么情況下月季在莖折斷后還能成活?經(jīng)查閱資料后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莖折 斷后成活與否可能與折斷的位置有關。小科為了驗證猜想,將生理狀況相似的 20 株月季分成五組,設計了如表所示的實驗:(處理方法和處理位置如圖乙、圖丙;其中云母片能阻斷物質的運輸)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處理方法 A 處韌皮部環(huán)割 B 處韌皮部環(huán)割 A 處木質部切斷并插入云母片(不影響韌皮部功能) B 處木質部切斷并插入云母片(不影響韌皮部功能) 不作處理(1)第五組月季不作處理是為了作為 ;(2)開始實驗幾天后,第四組和第二組月季開始相繼死亡,其原因分別是: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 莖 2、 根尖 導管 莖 3、 木質部 自下而上知識點2、1、 莖 根 2、 木質部 上 自上而下 3、 韌皮部的篩管 篩管 下二、例題講解:例題1、A解析: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分裂形成新的木質部部分和韌皮部細胞; 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yǎng)料的管道;氣孔幫助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yǎng)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導管是由一種死亡了的,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它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它的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A符合題意。例題2、C解析:莖中輸導組織根據(jù)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兩類:導管和篩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質.將一根枝條插入滴有紅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陽下(促進蒸騰作用),過一段時間,把莖橫向切斷,可以看到染成紅色的部分是C木質部,正是因為木質部中含有導管是自下而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例題3、C解析:A、從莖的縱切面上看,染成藍色的是導管,導管位于木質部中具有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功能,因此木質部會變藍,A不符合題意;B、在染料過程中是不需要添加葡萄糖的,B不符合題意;C、染色后,染料大多在花瓣中,因此縱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fā)現(xiàn)木質部自下而上藍色逐漸變淺,C符合題意;D、澆灌時使用染料的濃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植株也會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D不符合題意。例題4、C解析:A.莖中韌皮部的篩管將葉光合作用的有機物運輸給根,而木質部中的導管將根吸收的水及無機鹽運送給葉。松脂屬于葉光合作用的有機物,應該由韌皮部的篩管運輸,故A錯誤。B.扭葉松是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故B錯誤。C.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保護起來,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故C正確。D.火災后的草木灰(無機鹽)為種子萌發(fā)提供無機物,故D錯誤。例題5、B解析: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需要量最大,不同的植物需要的無機鹽的含量和種類都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時期對無機鹽的需要量也不同,無機鹽都是以離子的形式吸收的,離子帶電,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例題6、(1)增加 (2)沒有 (3)A組袋內的水比B組少解析:(1)稍稍萎蔫的青菜莖插入水中后變硬挺,說明細胞內的水分含量增加;(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A、B兩組青菜莖吸收水分質量相差不多,所以導管的結構中沒有控制水分單向流動的結構;(3)用帶葉片的青菜莖進行相似的實驗,A給葉片暴露于空氣中進行蒸騰作用,從而拉動水分在青菜莖中的運輸,使得袋內的水分減少較多,B組葉片浸入水中,無法進行蒸騰作用,袋內的水分減少較少,所以A組袋內的水分比B組少。三、隨堂練習:1、A 2、B 3、A 4、C 5、B 6、B7、(1)光合作用 (2)導管;B8、(1)B 原因是得不到有機養(yǎng)料。(2)不能 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運輸?shù)礁驗楹Y管被切斷了。根長期得不到營養(yǎng)物質就會死亡。而莖、葉和果實也會由于得不到水分和無機鹽而死亡。四、課后鞏固:1、C 2、C 3、A 4、A 5、A 6、C7、D 8、B9、(1)根毛 (2)氣孔(3)篩管10、(1)②(2)自下而上(3)蒸騰作用11、(1)導管;輸送水分和無機鹽;輸送有機物(2)(3)B12、(1)對照組(2)第四組月季死亡原因是所有葉片缺水,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第二組月季死亡原因是有機物不能輸送到根,根缺少營養(yǎng)而死亡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