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廢物的排出課題 第二節 人體廢物的排出 課型 自學+交流+檢測 實施時間星期 總課時 1 分課時 1 主備人 審核人學習目標: 1.說出尿液的形成過程和排出途徑2.描述人體的其他排泄途徑及其主要排泄物 3.關注人體排出廢物的處理學習重難點: 1.說出尿液的形成過程和排出途徑2.描述人體的其他排泄途徑及其主要排泄物學習過程: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仔細觀察79頁表11-1,比較血漿、腎小囊內液、尿液的成分。尿液中無 、 、 腎小囊內液與血漿相比,最大的區別是 的含量大量減少,基本沒有。 2.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 和 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都可以透過薄薄的 和 進入腎小囊內,形成 ,這就是 。形成原尿的過程稱為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3.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含有人體有用的物質,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經過腎小管的重新吸收,原尿中含有的 、 和 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廢物便是尿液了。廢物主要包括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和尿素。尿液從 流入 并匯集到 里,再經過輸尿管進入膀胱。 4.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人體每天 和 。 腎:尿素、無機鹽和水 排泄 肺: 和少量的水 5. 廢物排出途徑 皮膚: 、 和少量尿素 排遺:大腸、肛門:未消化的食物殘渣二、思考下列問題1.原尿如何形成的2.原尿是如何變成尿液的3.比較血液.原尿.尿液的成分有何不同4.尿量為什么有時多,有時少5.什么是排泄和排遺,如何區分6.如何處理人體排出的廢物三、基礎題 1.腎小囊內流動的液體是( )A.原尿 B.尿液 C.動脈血 D.靜脈血 2.原尿在下列哪種結構中被重新吸收,形成尿液( )A.腎小球 B.腎小管 C.輸尿管 D.腎小囊 3.原尿是在下列哪種結構的作用下形成的( )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B.腎小囊的作用 C.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腎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四、中檔題 4.尿液是原尿去掉哪些成分后剩下的液體( ) A.少部分水、無機鹽和葡萄糖 B.少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 C.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葡萄糖 D.大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和全部尿素 5.下列哪項不屬于排泄( ) A.部分無機鹽和水分由汗腺排出 B.糞便由肛門排出 C.尿液的排出 D.二氧化碳的呼出6.某人尿液比正常情況下增加數倍,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 A.腎小體 B.腎小球 C.腎小管 D.腎小囊7.李先生體檢時,發現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則他體內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 A.腎小囊 B.腎小管 C.腎小球 D.腎動脈五、提高題 8.腎動脈和腎靜脈中血液成分相比較,腎靜脈血液中( ) A.氧少、代謝廢物少 B.氧少、代謝廢物多 C.氧多、代謝廢物少 D.氧多、大些廢物多9.下表是兩名患者尿常規化驗的部分結果,請判斷: 甲發生的病變部位是 ,乙發生的病變部位是 。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葡萄糖患者甲++++++++-患者乙---+++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