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7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二)-備戰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7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二)-備戰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07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二)
【知識點回顧】
一、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考點1 指認人體心臟、血管的結構以及血液循環
1.心臟
(1)心臟的結構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主要由____________構成,有四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與____________相連,心室與____________相連。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關的瓣膜,分別叫房室瓣和動脈瓣。
(2)瓣膜的特點
瓣膜只能向____________開放,保證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
2.血管的種類、功能、分布及特點
血管 種類 功能 分布 特點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送往身體各處 多分布 在較深 的部位 管壁________,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________。血液流動由總到分支。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處送回心臟 位置有 深有淺 管壁______,彈性______,管腔大,管內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動由分支匯合。
毛細 血管 連接最小的動脈和靜脈 分布很 廣 管壁由一層____________構成,管內血流速度     。血液流動時紅細胞呈____________通過。
3.人體的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部分,當然,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互連通,且同時進行的。
體循環:從____________射出的鮮紅色的動脈血,經過體循環,變成了暗紅色的靜脈血,流回到____________。
肺循環:從____________射出的暗紅色的靜脈血,經過肺循環,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從肺靜脈流回____________。
(2)不能根據血管的名稱來判斷其內流動血液的性質,比如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
血液循環示意圖
考點2 辨認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1.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
成分 功能 異常病
血 液 的 組 成 血漿 運載____________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
血 細 胞 紅細胞 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貧血
白細胞 吞噬異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癥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__________ 凝血功能降低
(1)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和調節體溫。
(2)血紅蛋白的特點:在氧濃度________的地方,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________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
2.血液的種類
血液
考點3 描述人體ABO血型系統與輸血
1.人體ABO血型
人類的血型由遺傳決定,而且終生不變。ABO血型是由紅細胞上的____________決定的。
血型 紅細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________ 抗B
B B ________
AB A、B 無
O ______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紅細胞上存在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時,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自身紅細胞的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
2.輸血
(1)原則:____________。
(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AB
B ____________
O A、B、AB
3.AB型可以接受____________的血液,因此被稱作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____________,因此被稱作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
二、尿的生成和排出
考點4 描述人體內尿的生成和排出的過程
1.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代謝后產生的廢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這些廢物是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皮膚排出體外,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過____________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1)腎小球的____________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漿中的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由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____________。
(2)腎小管的____________作用
原尿流過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__________和大部分的____________、    等。
(3)尿液排出
腎盂內的終尿,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蓄積到一定的量以后,通過神經系統給大腦發出指令產生“尿意”。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小便。
三、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
考點5 概述人體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及特點
1.生物體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交換,同時生物體內不斷進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轉變。
2.意義: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如一旦停止,生命就結束。
3.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和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的關系:
【例題精析】
(2022 寧波)在“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實驗中,小寧根據觀察到的小魚尾鰭血液流動情況繪制如圖所示的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鰓蓋用濕棉花覆蓋
B.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
C.血管1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血管2是小動脈,血流速度最慢
(2022 嘉興)在人一生中,心臟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動而不疲勞?以下模型代表心臟一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舒縮時間的關系(每小格代表0.1秒)。從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同時休息的時間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2021 溫州)1628年,人類第一次準確地認識到心臟是一個促進血液單向循環的泵。如圖,能正確表示左、右心室收縮時心臟內血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2020 紹興)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只能通過a調節亮度
B.圖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鏡觀察
C.丙中的b為毛細血管
D.圖丙中為使b移到視野中央,載玻片需向下移
(2020 金華)人體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統聯系在一起。如圖為心臟及相連血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③表示的結構名稱是   ;
(2)在正常、完整的循環過程中,圖中①②③④結構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填序號)。
(2021 紹興)如圖是小敏在復習整理血液循環相關知識時的手繪圖,請據圖回答。
(1)食物中的蛋白質在“腸胃道”中被消化成    進入血液。
(2)氣體A在肺泡中的濃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肺部毛細血管中濃度。
(3)與C處血液相比,D處血液最明顯的變化是    含量減少。
(4)心臟結構1、2和3、4在血液循環中的功能是    。
(2022 溫州)在學習了“泌尿系統”相關內容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腎單位模型”,以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腎單位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能模擬腎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濾過作用,效果明顯 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某同學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顆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寫出其中一種成分。    。
(2)若該模型能模擬腎單位功能,則形成的“尿液”將從部位    中流出。(選填圖中序號)
(3)根據評價表,該模型“指標一”被評為“優秀”,“指標二”被評為“待改進”。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2020 溫州)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會釋放讓人產生幸福感、增強記憶力的物質。
(1)運動時,人體肌肉組織會產生一種對大腦健康有促進作用的特殊物質。該物質通過循環系統運送到大腦的過程中,最先到達心臟的哪個腔室?   
(2)運動時呼吸加快,經肺泡處的   ,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狀態流經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圖所示。請分析運動時流經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義。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2 文成縣一模)2021年11月12日,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原理是將疫苗霧化成微小顆粒,通過呼吸進入呼吸道和肺部,從而進入循環系統,激發免疫。在此過程中,疫苗通過血液循環首先進入心臟結構中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2.(2022 柯橋區一模)能用“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觀點解釋的是(  )
A.植物的莖中有導管,利于有機物的運輸
B.植物的葉表皮無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線透入
C.心臟的左心室壁較厚,利于將血液泵入心房
D.腎小管外布滿毛細血管,利于對尿素的重吸收
3.(2022 杭州二模)如圖X代表某一科學概念或結構,其內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表中與此圖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
選項 X ① ② ③ ④
A 種子的胚 胚芽 胚根 胚軸 子葉
B 人體的組織 保護組織 神經組織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C 血液的成分 血清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D 基本反應類型 分解反應 氧化還原 復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A.A B.B C.C D.D
4.(2022 北侖區模擬)如圖是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部分物質交換示意圖,a~f為各種血管,①、②為相關氣體,③為相關液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顯增多
B.與e相比,f中血液含氮廢物含量明顯減少
C.c血管中血液的定向流動是血管內瓣膜的作用
D.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時,氣體②進入肺,氧氣進入血液后首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
5.(2022 溫州模擬)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的血管如圖,1、2、3分別是(  )
A.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B.靜脈、動脈、毛細血管
C.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動脈、毛細血管、靜脈
6.(2022 余杭區二模)如圖是描述某種人體結構或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和肺動脈
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細胞,甲代表抗原,則丙,丁分別代表淋巴因子和記憶細胞
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則丙,丁分別代表乳酸和尿酸
7.(2022 龍灣區模擬)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某種物質,經過腎單位的路徑為①→②→④→⑤→⑥(如圖),該物質最有可能是(  )
A.蛋白質 B.尿素 C.葡萄糖 D.紅細胞
8.(2022 溫州模擬)如圖為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腎功能正常時,在尿液形成的過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頭所示方向流動的是(  )
A.尿素 B.血細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質
二.填空題(共2小題)
9.(2022 椒江區二模)請據圖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心壁最厚的腔是[D]   ,它是    循環的起點。
(2)醫生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注射藥物,藥物首先到達心臟的腔是[A]   。
(3)②代表的血管是    ,此血管中流的    血。
10.(2022 溫州模擬)如圖甲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相關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淀粉經過①被消化為葡萄糖,隨著②的進行,進入血液循環后首先進入心臟的哪個腔室?   。
(2)圖乙曲線代表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結合圖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動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能用圖乙曲線表示的有   。
A.血液流經肺部時B含量的變化 B.血液流經小腸時C含量的變化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B含量的變化 D.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1.(2021 吳興區模擬)為探究單純服用中藥湯劑和中藥湯劑輔以針灸這兩種方法治療腎病的效果,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情況見下表。
實驗對象 處理方法 檢測
甲組 選擇80名年齡、病情、身體狀況相似的志愿者,平分為甲乙組。 _____ 檢測患者24h內尿樣 中紅細胞和蛋白質的含量。
乙組 口服中藥湯劑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某腎病患者尿檢后,發現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該患者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腎單位中的    。
(2)表中甲組的處理方法是    。
(3)對甲乙兩組治療前、后的尿樣進行檢測,結果如圖: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
四.解答題(共7小題)
12.(2022 鄞州區校級一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的食譜中有豬肉白菜餃子、鲅魚餃子和黃花菜餃子。
(1)航天員吃完鼓魚餃子后,餃子中的魚肉蛋白質通過消化系統的消化,最終以a的形式被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則a物質是    。
(2)b代表太空艙中的氧氣,它進入血液循環后,最先到達心臟的    (選填圖乙中的“A”、“B”、“C”、“D”)。
(3)航天員在太空中出現臉比地球上圓的現象,是因為在失重環境下,部分囤積于下肢的血液向頭部轉移,造成血液部分逆流,對航天員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請分析我們在地球上,除重力影響外,血液不會倒流的原因是    。
13.(2022 永嘉縣一模)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美屬薩摩亞旗手內森克魯普敦無懼嚴寒,以赤膊涂油、身套草裙的“清涼裝扮”亮相,后來他被大家稱為“冬奧會最抗凍的旗手”。如圖為血液流經旗手身體某部位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B是手臂處毛細血管網,則C中的血液是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2)相比溫暖環境,此時旗手手臂上A血管管腔的大小和血液流量如何變化?   。
14.(2022 湖州模擬)如圖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為不同的結構。
(1)結構    中的液體為尿液。(填序號)
(2)④中尿酸和尿素含量比①低,這與圖中    有關。(填結構名稱)
(3)排尿是人體排出水分的重要途徑,請再寫出一種人體排出體內水分的途徑    。
15.(2022 杭州二模)人體各個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協調,以完成生命活動。如圖是王偉同學在參加體育中考時,身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部分物質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為保證測試時充足的能量供應,王偉早晨吃了雞蛋、牛奶、面包等食物,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    (填圖中字母)系統中被消化吸收。
(2)D表示的是    系統,當進行圖中①過程時膈肌和肋間肌處于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
(3)當營養物質隨血液流經一個腎單位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    的濾過進入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16.(2022 蕭山區模擬)如圖為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思維導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1)圖中所示人體排出代謝廢物的途徑是通過    系統排出。(填圖中相應字母)
(2)人體所需營養物質主要由A系統中的    (填器官名稱)通過①過程進入血液循環。
(3)人體氧化分解有機物所需的物質②從B系統進入血液后會與    結合,運輸到全身各處組織細胞。
(4)人體中很多結構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的透過,這體現了    的生物學觀點。
17.(2022 南潯區一模)血液流經遍布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時,會發生物質交換。
(1)血液流經圖甲所示的毛細血管時,氧氣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    結合,由血液運往全身各處。
(2)血液流經圖乙所示的毛細血管時,變成營養物質豐富,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3)血液流經腎小球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經過    (填圖丙中的序號)被重吸收送回到周圍毛細血管的血液中。
18.(2021 紹興模擬)如表是正常成年人的血漿和尿液中主要物質濃度 (單位:%)的比較,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無機鹽
A 0 0 2.0 0.05 1.6
B 7~9 0.1 0.2 0.002 0.91
(1)樣品中屬于尿液的是    (填“A”或“B”),你判斷的依據是   。
(2)樣品A中的尿素、尿酸、無機鹽的質量分數明顯高于樣品B,這是因為   。
(3)如果樣品A中出現了蛋白質,表明腎臟的   部位可能發生病變。樣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專題07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二)
【知識點回顧】
一、人體的血液和循環
考點1 指認人體心臟、血管的結構以及血液循環
1.心臟
(1)心臟的結構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主要由____________構成,有四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與____________相連,心室與____________相連。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關的瓣膜,分別叫房室瓣和動脈瓣。
(2)瓣膜的特點
瓣膜只能向____________開放,保證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
2.血管的種類、功能、分布及特點
血管 種類 功能 分布 特點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送往身體各處 多分布 在較深 的部位 管壁________,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________。血液流動由總到分支。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處送回心臟 位置有 深有淺 管壁______,彈性______,管腔大,管內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動由分支匯合。
毛細 血管 連接最小的動脈和靜脈 分布很 廣 管壁由一層____________構成,管內血流速度     。血液流動時紅細胞呈____________通過。
3.人體的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部分,當然,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互連通,且同時進行的。
體循環:從____________射出的鮮紅色的動脈血,經過體循環,變成了暗紅色的靜脈血,流回到____________。
肺循環:從____________射出的暗紅色的靜脈血,經過肺循環,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從肺靜脈流回____________。
(2)不能根據血管的名稱來判斷其內流動血液的性質,比如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
血液循環示意圖
考點2 辨認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1.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
成分 功能 異常病
血 液 的 組 成 血漿 運載____________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
血 細 胞 紅細胞 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貧血
白細胞 吞噬異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癥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__________ 凝血功能降低
(1)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和調節體溫。
(2)血紅蛋白的特點:在氧濃度________的地方,容易結合氧;在氧濃度________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
2.血液的種類
血液
考點3 描述人體ABO血型系統與輸血
1.人體ABO血型
人類的血型由遺傳決定,而且終生不變。ABO血型是由紅細胞上的____________決定的。
血型 紅細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________ 抗B
B B ________
AB A、B 無
O ______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紅細胞上存在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種凝集素,分別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時,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自身紅細胞的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
2.輸血
(1)原則:____________。
(2)異型輸血:異型之間輸血,主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的凝集原是否會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發生凝集反應。異型間可行的輸血:(見下表)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AB
B ____________
O A、B、AB
3.AB型可以接受____________的血液,因此被稱作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____________,因此被稱作萬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輸送,不能大量輸送。
二、尿的生成和排出
考點4 描述人體內尿的生成和排出的過程
1.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代謝后產生的廢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這些廢物是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皮膚排出體外,其中絕大部分是通過____________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1)腎小球的____________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漿中的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由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____________。
(2)腎小管的____________作用
原尿流過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__________和大部分的____________、    等。
(3)尿液排出
腎盂內的終尿,經輸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內蓄積到一定的量以后,通過神經系統給大腦發出指令產生“尿意”。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小便。
三、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
考點5 概述人體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及特點
1.生物體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交換,同時生物體內不斷進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轉變。
2.意義: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如一旦停止,生命就結束。
3.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和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的關系:
考點1 1.(1)心肌 靜脈 動脈 (2)一個方向 2.厚 快 薄 小 上皮細胞 很慢 單行 3.(1)體循環 肺循環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靜脈 右心房
考點2 1.血 凝固 (2)高 低 2.多 少
考點3 1.凝集原 A 抗A 無 2.(1)輸同型血 (2)AB 
3.任何血型 輸給任何血型的人
考點4 1.泌尿系統 2.(1)濾過 血細胞 大分子蛋白質 原尿 (2)重吸收 全部的葡萄糖 水 無機鹽
考點5 1.物質 能量 物質 能量
【例題精析】
(2022 寧波)在“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實驗中,小寧根據觀察到的小魚尾鰭血液流動情況繪制如圖所示的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鰓蓋用濕棉花覆蓋
B.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
C.血管1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血管2是小動脈,血流速度最慢
【解答】解:A、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絮,并經常滴加清水,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A正確。
B、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情況時,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B正確。
C、圖中1是毛細血管,紅細胞呈單行通過,C正確。
D、圖中2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靜脈,血流速度較慢,D錯誤。
故選:D。
(2022 嘉興)在人一生中,心臟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動而不疲勞?以下模型代表心臟一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舒縮時間的關系(每小格代表0.1秒)。從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動中心房和心室同時休息的時間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解答】解:由題干可知,每小格代表0.1秒,黑色方格代表收縮,白色方格代表舒張,因此從題干圖示可知,當心房與心室同時舒張時,也就是都為白色空格的時候,心房和心室都為四個空格,即0.4秒。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2021 溫州)1628年,人類第一次準確地認識到心臟是一個促進血液單向循環的泵。如圖,能正確表示左、右心室收縮時心臟內血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左心室和主動脈相連,右心室和肺動脈相連。左、右心室收縮,分別將血液泵至主動脈和肺動脈,這時動脈瓣處于打開狀態,保證血液由心室進入動脈。
故選:C。
(2020 紹興)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只能通過a調節亮度
B.圖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鏡觀察
C.丙中的b為毛細血管
D.圖丙中為使b移到視野中央,載玻片需向下移
【解答】解:A、使顯微鏡視野光線增強一點應使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鏡的a凹面鏡。A錯誤
B、在顯微鏡的物鏡中,相對長的為高倍物鏡,相對短的為低倍物鏡,B錯誤
C、丙中的b血管內紅細胞單行通過為毛細血管,C正確
D、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物的移動方向和像的移動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視野偏右上方,若要把所觀察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載玻片應向右上方移動。D錯誤
故選:C。
(2020 金華)人體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統聯系在一起。如圖為心臟及相連血管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③表示的結構名稱是 左心室 ;
(2)在正常、完整的循環過程中,圖中①②③④結構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④ (填序號)。
【解答】解:(1)在心臟的4個腔中,③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2)含氧多、顏色為鮮紅的血是動脈血,含氧少、顏色為暗紅的血是靜脈血。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網,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由①肺靜脈流回②左心房和③左心室,即①肺靜脈、②左心房和③左心室內流著動脈血;血液流經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由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和④右心室,即④右心室內流著靜脈血。因此圖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④右心室。
故答案為:(1)左心室;
(2)④。
(2021 紹興)如圖是小敏在復習整理血液循環相關知識時的手繪圖,請據圖回答。
(1)食物中的蛋白質在“腸胃道”中被消化成  氨基酸 進入血液。
(2)氣體A在肺泡中的濃度  小于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肺部毛細血管中濃度。
(3)與C處血液相比,D處血液最明顯的變化是  尿素、氧 含量減少。
(4)心臟結構1、2和3、4在血液循環中的功能是  防止血液倒流 。
【解答】解:(1)蛋白質在消化道被消化的過程是: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在小腸內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
(2)氣體的擴散作用是指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人體經過吸氣,肺泡內充滿了新鮮的空氣,肺泡內B氧氣濃度大于血液中氧氣的濃度,而A二氧化碳的濃度比血液中的濃度小;因此,B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A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
(3)由于C腎動脈中的血液流經腎臟時,少量的水、無機鹽和尿素以尿的形成排出,故D腎靜脈血液中最明顯的變化是尿素含量迅速減少,同時血液中的氧氣提供給腎臟細胞呼吸利用,因此D腎靜脈血液中的氧含量也明顯減少。
(4)心臟結構1、2是房室瓣保證了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3、4是動脈瓣,保證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臟中1、2和3、4這些瓣膜的存在,保證了血液的流動方向是:心房→心室→動脈,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為:(1)氨基酸;(2)小于;(3)尿素、氧;(4)防止血液倒流。
(2022 溫州)在學習了“泌尿系統”相關內容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腎單位模型”,以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腎單位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設計合理,有創意,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能模擬腎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濾過作用,效果明顯 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模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某同學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顆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寫出其中一種成分。  血細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質 。
(2)若該模型能模擬腎單位功能,則形成的“尿液”將從部位  ③ 中流出。(選填圖中序號)
(3)根據評價表,該模型“指標一”被評為“優秀”,“指標二”被評為“待改進”。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使用不同大小顆粒模擬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處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質的小顆粒能濾過,代表大分子蛋白質等物質的大顆粒不能濾過 。
【解答】解:(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是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
(2)若該模型能模擬腎單位功能,則形成的“尿液”將從部位③集合管中流出。
(3)對“指標二”的建議:使用不同大小顆粒模擬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處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質的小顆粒能濾過,代表大分子蛋白質等物質的大顆粒不能濾過。
故答案為:
(1)血細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質
(2)③
(3)使用不同大小顆粒模擬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處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質的小顆粒能濾過,代表大分子蛋白質等物質的大顆粒不能濾過
(2020 溫州)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會釋放讓人產生幸福感、增強記憶力的物質。
(1)運動時,人體肌肉組織會產生一種對大腦健康有促進作用的特殊物質。該物質通過循環系統運送到大腦的過程中,最先到達心臟的哪個腔室? 右心房 
(2)運動時呼吸加快,經肺泡處的 氣體交換 ,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狀態流經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圖所示。請分析運動時流經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義。 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并更快地將骨骼肌產生的代謝廢物運走。 
【解答】解:(1)運動時,人體肌肉組織會產生一種對大腦健康有促進作用的特殊物質。該物質通過循環系統運送到達腦部細胞時,經過心臟四腔的順序分別是:肌肉部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2)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中氧氣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經肺泡外毛細血管時,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這樣,經肺泡處的氣體交換,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后就由靜脈血變成了含氧豐富的動脈血。
(3)運動時,全身骨骼肌的活動加強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流經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大,為骨骼肌細胞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即能量;所以圖中骨骼肌在運動時的血液流量變化是增加,發生變化的生理意義是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并更快地將骨骼肌產生的代謝廢物運走。
故答案為:(1)右心房;
(2)氣體交換;
(3)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并更快地將骨骼肌產生的代謝廢物運走。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2 文成縣一模)2021年11月12日,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原理是將疫苗霧化成微小顆粒,通過呼吸進入呼吸道和肺部,從而進入循環系統,激發免疫。在此過程中,疫苗通過血液循環首先進入心臟結構中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解答】解:由圖示分析可知,疫苗通過呼吸進入呼吸道和肺部,再通過肺泡擴散到肺部毛細血管,然后經肺靜脈首先進入心臟的左心房。
故選:A。
2.(2022 柯橋區一模)能用“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觀點解釋的是(  )
A.植物的莖中有導管,利于有機物的運輸
B.植物的葉表皮無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線透入
C.心臟的左心室壁較厚,利于將血液泵入心房
D.腎小管外布滿毛細血管,利于對尿素的重吸收
【解答】解:A、植物的莖中有導管,能夠自下而上的運輸水分和無機鹽。A錯誤。
B、植物葉表皮細胞扁平,排列緊密,沒有葉綠體,無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線透入。B正確。
C、在心臟的4個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它是體循環的起點,收縮時將血液壓入主動脈。C錯誤。
D、腎小管外布滿毛細血管,能夠重新吸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無機鹽,而不重吸收尿素。D錯誤。
故選:B。
3.(2022 杭州二模)如圖X代表某一科學概念或結構,其內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表中與此圖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
選項 X ① ② ③ ④
A 種子的胚 胚芽 胚根 胚軸 子葉
B 人體的組織 保護組織 神經組織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C 血液的成分 血清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D 基本反應類型 分解反應 氧化還原 復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A.A B.B C.C D.D
【解答】解:A、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A正確。
B、人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保護組織屬于植物組織,B錯誤。
C、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構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C錯誤。
D、化學反應分為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四種基本反應類型,D錯誤。
故選:A。
4.(2022 北侖區模擬)如圖是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部分物質交換示意圖,a~f為各種血管,①、②為相關氣體,③為相關液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顯增多
B.與e相比,f中血液含氮廢物含量明顯減少
C.c血管中血液的定向流動是血管內瓣膜的作用
D.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時,氣體②進入肺,氧氣進入血液后首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
【解答】解:A、血液流經小腸時,由于小腸壁的細胞需要氧化分解有機物為其提供能量,因此血液中的氧氣會減少,故與c小腸動脈相比,d小腸靜脈內血液的含氧量會降低,A錯誤。
B、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部分水、無機鹽和含氮廢物尿素等形成③尿液被排出體外,所以與血管e腎動脈相比,血管f腎靜脈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尿素的含量明顯減少。B正確。
C、c血管是小腸動脈,動脈血管內沒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錯誤。
D、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時,肺內氣壓降低,氣體②進入肺,氧氣進入血液后經b肺動脈首先到達心臟的左心房,D錯誤。
故選:B。
5.(2022 溫州模擬)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的血管如圖,1、2、3分別是(  )
A.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B.靜脈、動脈、毛細血管
C.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動脈、毛細血管、靜脈
【解答】解:1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2的紅細胞單行通過,是毛細血管。圖中3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
故選:D。
6.(2022 余杭區二模)如圖是描述某種人體結構或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和肺動脈
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細胞,甲代表抗原,則丙,丁分別代表淋巴因子和記憶細胞
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則丙,丁分別代表乳酸和尿酸
【解答】解: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不能代表肺動脈,故A錯誤;
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脂肪在小腸內被多種消化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故B正確;
C、淋巴因子是由T細胞產生的,B細胞受到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刺激會產生記憶細胞和效應B細胞,故C錯誤;
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葡萄糖在組織細胞內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則丙,丁分別代表二氧化碳和水。故D錯誤。
故選:B。
7.(2022 龍灣區模擬)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某種物質,經過腎單位的路徑為①→②→④→⑤→⑥(如圖),該物質最有可能是(  )
A.蛋白質 B.尿素 C.葡萄糖 D.紅細胞
【解答】解: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質(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過濾到④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⑤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⑥腎靜脈里的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
故選:C。
8.(2022 溫州模擬)如圖為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腎功能正常時,在尿液形成的過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頭所示方向流動的是(  )
A.尿素 B.血細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質
【解答】解:圖中所示箭頭方向是: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小管外毛細血管。
尿的形成過程是: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A尿素、B血細胞、C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質”能夠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流動的是:葡萄糖。
故選:C。
二.填空題(共2小題)
9.(2022 椒江區二模)請據圖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心壁最厚的腔是[D] 左心室 ,它是  體 循環的起點。
(2)醫生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注射藥物,藥物首先到達心臟的腔是[A] 右心房 。
(3)②代表的血管是  主動脈 ,此血管中流的  動脈 血。
【解答】解:(1)圖中心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這是與它射血距離遠的功能相適應的。左心室射血進入主動脈經全身各級動脈、全身組織處的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的過程稱為體循環,因此D左心室是體循環的起點。
(2)醫生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注射藥物,藥物由四肢靜脈匯集到上下腔靜脈首先到達心臟的腔是A右心房。
(3)②代表的血管是主動脈,此血管輸送的血液到全身組織細胞,為全身組織細胞送去氧氣和養料,因此該血管中流的是含氧豐富的動脈血。
故答案為:(1)左心室;體;(2)右心房;(3)主動脈;動脈。
10.(2022 溫州模擬)如圖甲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相關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淀粉經過①被消化為葡萄糖,隨著②的進行,進入血液循環后首先進入心臟的哪個腔室? 右心房 。
(2)圖乙曲線代表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結合圖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動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能用圖乙曲線表示的有 AD 。
A.血液流經肺部時B含量的變化 B.血液流經小腸時C含量的變化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B含量的變化 D.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
【解答】解:(1)葡萄糖經過吸收進入血液,經過靜脈進肝門→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組織出毛細血管。可見,葡萄糖首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
(2)A、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當血液流經肺部時B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故此曲線能夠表示;
B、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當血液流經小腸時,消化道中的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甘油和脂肪酸會通過消化道壁進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養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線不能表示;
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此曲線不能表示。
D、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線能表示。
故答案為:(1)右心房
(2)AD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1.(2021 吳興區模擬)為探究單純服用中藥湯劑和中藥湯劑輔以針灸這兩種方法治療腎病的效果,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情況見下表。
實驗對象 處理方法 檢測
甲組 選擇80名年齡、病情、身體狀況相似的志愿者,平分為甲乙組。 _____ 檢測患者24h內尿樣 中紅細胞和蛋白質的含量。
乙組 口服中藥湯劑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某腎病患者尿檢后,發現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該患者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腎單位中的  腎小球 。
(2)表中甲組的處理方法是  中藥湯劑輔以針灸 。
(3)對甲乙兩組治療前、后的尿樣進行檢測,結果如圖: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中藥湯劑輔以針灸這種方法治療腎病的效果較好 。
【解答】解:(1)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的和腎小囊內壁時,除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被過濾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外包繞的毛細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無機鹽等就形成了尿液。據以上知識判斷:正常的尿液中不會有蛋白質和紅細胞,若出現了,可能是腎小球有炎癥通透性增強使本來不能過濾的紅細胞、蛋白質被過濾到原尿內,而腎小管對紅細胞、蛋白質沒有重吸收作用導致的。
(2)該實驗是探究單純服用中藥湯劑和中藥湯劑輔以針灸這兩種方法治療腎病的效果,除實驗變量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所以參與該實驗研究的80名志愿者在年齡、病情、身體狀況等方面應該一致。甲組中藥湯劑輔以針灸,乙組單純服用中藥湯劑。治療一段時間檢測患者尿樣中蛋白質和紅細胞的含量。
(3)據柱狀圖可見:甲組尿液中紅細胞、蛋白質含量在治療前后下降率最顯著。由此可見:中藥湯劑輔以針灸這種方法治療腎病的效果較好。
故答案為:(1)腎小球
(2)中藥湯劑輔以針灸;
(3)中藥湯劑輔以針灸這種方法治療腎病的效果較好。
四.解答題(共7小題)
12.(2022 鄞州區校級一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的食譜中有豬肉白菜餃子、鲅魚餃子和黃花菜餃子。
(1)航天員吃完鼓魚餃子后,餃子中的魚肉蛋白質通過消化系統的消化,最終以a的形式被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則a物質是  氨基酸 。
(2)b代表太空艙中的氧氣,它進入血液循環后,最先到達心臟的  A (選填圖乙中的“A”、“B”、“C”、“D”)。
(3)航天員在太空中出現臉比地球上圓的現象,是因為在失重環境下,部分囤積于下肢的血液向頭部轉移,造成血液部分逆流,對航天員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請分析我們在地球上,除重力影響外,血液不會倒流的原因是  房室瓣、動脈瓣和靜脈瓣 。
【解答】解:(1)蛋白質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再在胰液和腸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消化道壁吸收。所以其消化終產物是a氨基酸,完成此過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2)b代表的氣體是氧氣,氧氣擴散進入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可見b氧氣最先進入A左心房。
(3)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閉的瓣膜:這些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開: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開,動脈瓣只能朝向動脈開.這樣就保證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人體四肢靜脈管內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
故答案為:(1)氨基酸;
(2)A;
(3)房室瓣、動脈瓣和靜脈瓣。
13.(2022 永嘉縣一模)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美屬薩摩亞旗手內森克魯普敦無懼嚴寒,以赤膊涂油、身套草裙的“清涼裝扮”亮相,后來他被大家稱為“冬奧會最抗凍的旗手”。如圖為血液流經旗手身體某部位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B是手臂處毛細血管網,則C中的血液是  靜脈血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2)相比溫暖環境,此時旗手手臂上A血管管腔的大小和血液流量如何變化? 血管管腔變小,血流量減少 。
【解答】解:(1)根據血液循環的途徑不同,可以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毛細血管是組織細胞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的地方,血液流經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氧氣會進入組織細胞,而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進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經B手臂處毛細血管網后,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即C體靜脈內流靜脈血。
(2)環境溫度降低時,為減少散熱,血管會收縮,血管管腔變小,血流量也會減少。
故答案為:
(1)靜脈血。
(2)血管管腔變小,血流量減少。
14.(2022 湖州模擬)如圖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為不同的結構。
(1)結構  ③ 中的液體為尿液。(填序號)
(2)④中尿酸和尿素含量比①低,這與圖中  腎小球、腎小囊內壁和腎小管 有關。(填結構名稱)
(3)排尿是人體排出水分的重要途徑,請再寫出一種人體排出體內水分的途徑  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或皮膚排出汗液) 。
【解答】解:(1)③收集管中流的液體為尿液。
(2)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④腎靜脈中尿酸和尿素含量比①腎動脈低。
(3)人體內的水分還可以通過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通過皮膚排出汗液也能排出體內水分。
故答案為:
(1)③
(2)腎小球、腎小囊內壁和腎小管
(3)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或皮膚排出汗液)
15.(2022 杭州二模)人體各個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協調,以完成生命活動。如圖是王偉同學在參加體育中考時,身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部分物質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為保證測試時充足的能量供應,王偉早晨吃了雞蛋、牛奶、面包等食物,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  A (填圖中字母)系統中被消化吸收。
(2)D表示的是  泌尿 系統,當進行圖中①過程時膈肌和肋間肌處于  收縮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
(3)當營養物質隨血液流經一個腎單位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  腎小球 的濾過進入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解答】解:(1)A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小腸。
(2)D表示泌尿系統。當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肺隨之擴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所以當進行圖中①吸氣所示過程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
(3)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
故答案為:
(1)A
(2)泌尿;收縮
(3)腎小球
16.(2022 蕭山區模擬)如圖為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思維導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1)圖中所示人體排出代謝廢物的途徑是通過  BC 系統排出。(填圖中相應字母)
(2)人體所需營養物質主要由A系統中的  小腸 (填器官名稱)通過①過程進入血液循環。
(3)人體氧化分解有機物所需的物質②從B系統進入血液后會與  血紅蛋白 結合,運輸到全身各處組織細胞。
(4)人體中很多結構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的透過,這體現了  結構與功能相適 的生物學觀點。
【解答】解:(1)人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一部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B呼吸系統排出;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C泌尿系統排出。
(2)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人體所需營養物質主要由A消化系統中的小腸通過①吸收過程進入血液。
(3)氧氣用過B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通過循環系統運輸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分解有機物,釋放能力,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4)人體中小腸絨毛壁、肺泡壁、毛細血管壁、腎小囊壁等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的透過,這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故答案為:(1)BC。
(2)小腸。
(3)血紅蛋白。
(4)結構與功能相適。
17.(2022 南潯區一模)血液流經遍布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時,會發生物質交換。
(1)血液流經圖甲所示的毛細血管時,氧氣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  血紅蛋白 結合,由血液運往全身各處。
(2)血液流經圖乙所示的毛細血管時,變成營養物質豐富,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  靜脈血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3)血液流經腎小球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經過  ④ (填圖丙中的序號)被重吸收送回到周圍毛細血管的血液中。
【解答】解:(1)血液流經圖甲肺部毛細血管時,肺泡中氧氣濃度比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靜脈血就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2)當血液流經圖乙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肺泡毛細血管除外)時,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氧分離,氧供細胞利用。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血液流經圖2小腸處的毛細血管時,變成營養物質豐富,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
(3)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④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為:
(1)血紅蛋白
(2)靜脈血
(3)④
18.(2021 紹興模擬)如表是正常成年人的血漿和尿液中主要物質濃度 (單位:%)的比較,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無機鹽
A 0 0 2.0 0.05 1.6
B 7~9 0.1 0.2 0.002 0.91
(1)樣品中屬于尿液的是 A  (填“A”或“B”),你判斷的依據是 沒有葡萄糖和蛋白質 。
(2)樣品A中的尿素、尿酸、無機鹽的質量分數明顯高于樣品B,這是因為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3)如果樣品A中出現了蛋白質,表明腎臟的 腎小球 部位可能發生病變。樣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 。
【解答】解:(1)樣品A中沒有蛋白質和葡萄糖,只有尿素、尿酸和無機鹽等,是尿液。
(2)樣品A中的尿素、尿酸、無機鹽的質量分數明顯高于樣品B,這是在尿的形成過程中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
(3)如果樣品A中出現了蛋白質,表明腎臟的腎小球部位可能發生病變,通透性過大。樣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被腎小管全部重新吸收了。
故答案為:
(1)A;沒有葡萄糖和蛋白質;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腎小球;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邹平县| 潞西市| 巴楚县| 兴义市| 桓台县| 资中县| 乐山市| 花垣县| 翁源县| 蒙自县| 汽车| 宁津县| 鸡东县| 益阳市| 巴彦县| 嘉兴市| 攀枝花市| 吉安市| 江油市| 忻州市| 林芝县| 高阳县| 德清县| 胶南市| 郓城县| 湖南省| 封丘县| 余江县| 交城县| 胶州市| 密山市| 南木林县| 抚州市| 杭锦后旗| 祥云县| 武川县| 宁化县| 汝州市| 尼玛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