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14 光-備戰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14 光-備戰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14 光
【知識點回顧】
一、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
1.光在________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說明光的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________米/秒。
光在不同物質里的傳播速度:c>v空氣>v水>v玻璃。
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的現象叫光的反射。我們能夠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1.內容:如圖反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MN在________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BOM________入射角∠AOM。
2.注意點:要抓住一面、一點、兩角、三線,即鏡面,入射點,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3.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1.鏡面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平面鏡或其他表面是光滑的物體上時,反射光線也是________的。
2.漫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并不平行,而是向著各個方向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人在各個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體。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________定律。
1.原理:________。
平面鏡成像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與物體________,像與物體關于鏡面________,即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面。
3.平面鏡的應用
平面鏡可以成像;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如可用平面鏡制成潛望鏡。
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的現象。
考點7 描述光的折射規律  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解釋簡單的現象 
折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在________上,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___。光由空氣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時,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
光由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
光垂直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折射角等于0。
二、人眼球的作用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名稱 形狀 性質 特點
凸透鏡 中間厚 邊緣薄 對光起________ 作用,有實焦點 能成實像 和虛像
凹透鏡 中間薄 邊緣厚 對光起________ 作用,有虛焦點 只能成 虛像
2.眼球折光系統
眼球的折光系統其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考點9 認識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1.實驗裝置圖
2.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虛實 應用
u>2f ________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u=2f ________ 倒立 等大 實像 測焦距
fu=f - - - 不成像 平行光源 測焦距
u3.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考點10 描述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  樹立保護眼睛和用眼衛生的意識 
1.若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前,就是近視眼,近視眼應當用凹透鏡來矯正。
2.若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后,就是遠視眼,遠視眼應當用凸透鏡來矯正。
考點1 1.同一種均勻物質 直線 2.3×108
考點3 1.同一平面 等于
考點4 1.平行 2.反射
考點5 1.光的反射 2.虛像 等大 對稱
考點7 同一平面 分居法線的兩側
考點8 1.會聚 發散 2.晶狀體
考點9 2.f<v<2f v=2f v>2f
11.(1)虛 (2)6 (3)下降 0.5
12.大于 縮小 大 凸
13.(1)③ (2)亮(大) (3)BC
【例題精析】
(2022 臺州)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圖,其中表示折射光線的是(  )
A.AO B.OB C.OC D.ON
【解答】解:光發生折射時,會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由圖可知,AO為入射光線,AO在空氣中;OC在水中,為折射光線。
故選:C。
(2022 杭州)下列所成的像為實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郵票經放大鏡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陽經過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圓形光斑
【解答】解:A.人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錯誤;
B.山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
C.郵票經放大鏡成的像屬于凸透鏡成像現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錯誤;
D.太陽經過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圓形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故D正確。
故選:D。
(2022 寧波)如圖所示是實驗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為了分辨這兩個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手去觸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筆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個亮點的一面是平滑面
C.壓力相同時,與同一水平桌面之間滑動摩擦力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透過毛玻璃片看不清遠處物體,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解答】解:
A、用手去觸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光滑的一面是平滑面,故A可行;
B、用激光筆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個亮點,這說明發生了鏡面反射,該反射面是平滑面,故B可行;
C、壓力相同時,與同一水平桌面之間滑動摩擦力較大,說明接觸面較粗糙,是磨砂面,故C可行;
D、毛玻璃片不透明,所以通過毛玻璃無法看去遠處的物體,故D不可行。
故選:D。
(2022 寧波)如圖所示是一個放置于寧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簡易計時模型,圭桿垂直底盤。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B.一天內,桿影移動是由地球公轉造成的
C.一天內,正午的桿影最短
D.該模型依據桿影的方位計時
【解答】解:
A、桿影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
B、由于地球會自轉,所以一天內桿影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移動,故B錯誤;
C、一天內,正午時,陽光與地平線之間的夾角最大,桿影最短,故C正確;
D、簡易計時模型是根據桿影的方位計時的,故D正確。
故選:B。
(2022 金華)光與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藝術,更包含著科學的知識與原理。如圖是湯勺放入裝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鏡前的情景。下列現象與原理相對應的是(  )
A.燈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水中放大的“勺頭”——光的反射
C.水中彎折的“湯勺”——光的折射
D.平面鏡中的“杯子”——光沿直線傳播
【解答】解:A、燈光下玻璃杯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因為光被擋住了,沒有光的區域才變暗,這就是影子的成因,故A錯誤;
B、水中放大的“勺頭”是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象,故B錯誤;
C、水中彎折的“湯勺”是湯勺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時,從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實際位置高了,所以看起來像折斷了,這是由于光的折射現象引起的,故C正確;
D、平面鏡中的“杯子”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2022 麗水)李白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學知識理解正確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D.月光能照射到人,說明光的傳播需要介質
【解答】解:A、空中的明月自身不能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A錯誤;
B、酒杯中的人影是由于人關于杯中酒液面發生反射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
C、月光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擋住了月亮反射來的光,故人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正確;
D、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故D錯誤。
故選:C。
(2022 紹興)如圖,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墻上所成的燭焰像是虛像
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大小不變
D.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
【解答】解:A、由題意可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應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
C、若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變小;
D、圖中,蠟燭經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物距u>2f,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在f<u<2f還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即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故D正確。
故選:D。
(2022 寧波)如圖甲所示,在小寧與平面鏡之間有一只杯子,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寧眼球視網膜上成的像大小不同?根據“平面鏡成像”、“視覺的形成”等有關知識,我們可以用作圖的方法來解釋上述現象。圖乙為杯子的像CD在視網膜上成像的示意圖,請你在圖丙中畫出杯子AB在視網膜上成的像A'B'。(要求:先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畫出AB,再用圖乙的方法畫出A'B')
【解答】解:CD為杯子的像,分別過C、D點做鏡面的垂線并延長等大的距離,為A、B,連接AB,AB為杯子;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是一個凸透鏡,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分別過A、B做經過光心的光線,在視網膜上形成點A'、B',則A'B'為杯子的像,如圖所示:
(2022 湖州)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同為地球的兩極,南極的最低氣溫比北極低,原因是:南極冰川眾多,白色的冰雪  反射 (選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陽光。
【解答】解:白色不透明體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白色的冰雪反射更多的太陽光。
故答案為:反射。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2022 臨平區一模)小金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0cm時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D.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物像間距逐漸變小
【解答】解:A、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如圖,u=v=2f=16cm 時,所以f=8cm,故A錯誤;
B、當u=12cm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
C、當u=20cm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故C正確;
D、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物距逐漸增大,根據凸透鏡成的實像時有:物遠(物距變大)像近(像距變小)像變小,像距逐漸減小,從v>2f到f<v<2f,但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等于或小于1倍焦距,所以物像間距先變小后變大,如下圖所示:
故D錯誤。
故選:C。
2.(2022 鄞州區模擬)小寧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實驗中,分別把一個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擋板放在如圖甲、乙所示的位置,則(  )
A.兩個實驗的擋板上均不能出現蠟燭的像
B.兩個實驗中,小寧均不能看到蠟燭的像
C.只有乙的擋板出現蠟燭的像且小寧能看到像
D.甲、乙的擋板上均能出現蠟燭的像且小寧均能看到像
【解答】解:由圖可知,蠟燭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圖中眼睛透過凸透鏡往蠟燭方向觀察,因為虛像是光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得到的,所以在圖乙處放置木板對看到虛像不產生影響,即在乙處能看到像;在圖甲處木板放置在平面鏡前面,擋住了小寧的視線,即在甲處不能看到像,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2022 北侖區二模)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學實驗,其中實驗設計與實驗目的相符的是(  )
A.甲圖:將右側背景板向后折,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乙圖:用茶色玻璃代替鏡子,是為了看到虛像
C.丙圖:往碗中加水,是為了研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發生的折射現象
D.丁圖:將近視眼鏡放到凸透鏡與蠟燭之間,可模擬探究近視眼的眼球缺陷
【解答】解:A.甲圖:將右側背景板向后折,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法線和入射關系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故A錯誤;
B.乙圖:茶色玻璃是半透明的,既可以讓物體在里面成像,又可以通過玻璃看到后面移動的物體,從而找到像的位置,故B錯誤;
C.丙圖:往碗中加水,水中的筷子變彎,其實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現象,故C錯誤;
D.丁圖:將近視眼鏡放到凸透鏡與蠟燭之間,像將成在視網膜后面,可模擬研究近視眼的眼球缺陷,故D正確。
故選:D。
4.(2022 上城區一模)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當有人靠近攝像頭至1m左右時,收銀機上的傳感器能接收到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并啟動攝像頭拍照,完成支付。下列關于“刷臉”支付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屬于可見光
B.人距攝像頭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人臉通過攝像頭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
D.攝像頭內可選用焦距是2m的凸透鏡
【解答】解:
A、紅外線屬于不可見光,人體發出的紅外線較強,故A錯誤;
BC、凸透鏡成實像時,是光的折射現象,刷臉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人靠近攝像頭時,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B正確,C錯誤;
C、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靠近攝像頭至1m左右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焦距小于0.5m,故D錯誤。
故選:B。
5.(2022 長興縣模擬)2022年冬奧會上,極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采用兩臺10萬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機,將影像投射到超過1000平方米的雪地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投影過程包含光的直線傳播
B.投影過程利用了凸透鏡成像原理
C.“雪屏幕”的上的影像是虛像
D.“雪屏幕”主要發生了漫反射
【解答】解:A、投影過程中,光線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故A正確;
BC、投影過程是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故B正確,C錯誤;
D、“雪屏幕”表面凹透不同,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主要發生了漫反射,故D正確。
故選C。
6.(2022 杭州模擬)如圖所示是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縮小倒立的實像,幻燈機就是應用了此原理
B.若只將光屏和蠟燭位置互換,光屏上仍能成像
C.實驗用的透鏡焦距可能為10厘米
D.移動蠟燭向凸透鏡靠攏,調節光屏可看到像變大
【解答】解:
A、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的是縮小倒立實像,照相機就是應用了此原理,故A錯誤;
B、若只將光屏和蠟燭位置互換,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
C、由圖可知,u=30.0cm>2f,所以f<15cm;2f>v=15cm>f,所以15cmf>7.5cm,所以15cm>f>7.5cm,故C正確;
D、移動蠟燭向凸透鏡靠攏,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D正確。
故選:A。
7.(2022 鹿城區一模)“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王亞平制作了一個水球,通過水球可看到一個像(如圖甲),往水球內注入氣體,在水球中央形成一個氣泡,結果同時形成兩個人像(如圖乙)。下列關于圖乙兩個像的形成原因解釋正確的是(  )
A.只有正立虛像是凸透鏡成像
B.只有倒立實像是凸透鏡成像
C.正立虛像、倒立實像都是凸透鏡成像
D.正立虛像、倒立實像都不是凸透鏡成像
【解答】解:由圖甲可知,水球相當于是一個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由圖乙可知,內圈相當于變成了兩個凹透鏡的組合,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正立的虛像,成正立、縮小的虛像,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8.(2022 溫州模擬)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完成交易,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刷臉”時,攝像頭對光起發散作用
B.要使像變大,消費者應遠離攝像頭
C.“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例立縮小的虛像
D.“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
【解答】解:此攝像頭的工作原理和照相機相同,其鏡頭是一個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都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則“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的兩倍焦距之外;要使像變大,像距變大,物距變小,消費者應靠近攝像頭,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9.(2022 杭州模擬)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當時王亞平太空授課時,她的臉距水球球心30cm時,可以看到圖示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7cm C.15cm D.45cm
【解答】解:王亞平所成像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水球具有中間厚,邊緣薄的特點,因此水球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此時王亞平到水球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即30cm>2f,則f<15cm。
故選:B。
10.(2022 鹿城區模擬)如圖為商場中經常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示意圖,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廣告圖標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大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增大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B.增大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C.減小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增大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D.減小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解答】解:屏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決于屏幕的大小,而是取決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大一些,要減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投影燈離地距離,同時減小廣告片與鏡頭的距離;故只有B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11.(2022 羅莊區二模)有一物體,放在離凸透鏡20cm的地方,在另一側的光屏上呈現了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現將物體移到離透鏡10cm的地方,移動另一側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現(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不成像
【解答】解:(1)當物距為20cm時,在凸透鏡另一側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2f>20cm>f,即20cm>f>10cm。
(2)當物體移到離透鏡10cm處時,u<f,能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但光屏上不能成像。
故選:D。
12.(2022 龍港市模擬)晚上,小明在客廳的窗戶玻璃上看到了客廳里邊燈的像,水平向左緩緩推動玻璃窗,則小明通過玻璃所看到的像的運動情況和大小情況是(  )
A.水平向左運動,像的大小不變
B.水平向左運動,像的大小變大
C.靜止,像的大小不變
D.靜止,像的大小變大
【解答】解: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物與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變。由于燈在平面鏡中成像時,像與燈相對平面鏡對稱,水平向左緩緩推動玻璃窗,看到的像是靜止的,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13.(2022 拱墅區一模)如圖為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發生的反射和折射現象,下列關系正確的
是(  )
A.∠①為入射角,且∠①=∠④ B.∠②為入射角,且∠②=∠③
C.∠⑤為折射角,且∠⑤=∠① D.∠⑥為折射角,且∠⑥=∠②
【解答】解:由圖可知,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發生的反射和折射現象,∠②為入射角,∠③為反射角,且∠②=∠③,故A錯誤,B正確;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⑥為折射角,且∠⑥<∠②,故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4.(2022 奉化區模擬)2021年10月18日,在奧林匹克運動發祥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古奧林匹亞,利用凹面鏡點燃了北京冬奧會圣火火種(如圖所示)。用凹面鏡能夠采集火種,主要是因為光的(  )
A.直線傳播 B.反射 C.色散 D.折射
【解答】解:太陽光照射到凹面鏡經反射后可以會聚在一起,凹面鏡的焦點處將會聚集大量的太陽能,溫度很高,可以加熱或點燃物體。
故選:B。
15.(2022 下城區模擬)如圖,恰如宋代詩人張先在《題西溪無相院》寫的“過橋人似鑒中行”:人在西溪小橋上走過,感覺像在鏡中行走,橋下兼有橋的倒影和影子。有關這個情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橋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
B.隨著太陽西行,橋的倒影將向東運動
C.如果水面漲高,橋上人的像會靠近他本人,像變大
D.橋的倒影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
【解答】解:A.橋的影子,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錯誤。
B.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橋的倒影與橋關于水面對稱,因此隨著太陽西行,橋的倒影不會向東運動,故B錯誤;
C.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是不變的,所以如果水面漲高,橋上人的像是不會改變的,故C錯誤;
D.橋的倒影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共4小題)
16.(2022 鄞州區模擬)2021年12月9日,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制作了一個水球。透過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縮小的  實 像(如圖甲)。隨即她調整與水球間的距離,她的像逐漸變大(如圖乙),這是因為王亞平和水球間的距離變  小 。(填“大”或“小”)
【解答】解:水球具有中間厚,邊緣薄的特點,因此水球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此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王亞平和水球間的距離變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會變大。
故答案為:實;小。
17.(2022 寧波模擬)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凸透鏡位置固定,當發光的小燈泡放在40cm刻度線的位置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能呈現一個面積大小不變的光斑,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10.0 cm。
(2)在圖乙中,小明拿來一副眼鏡,將其靠近凸透鏡左側,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現清晰的像,說明該眼鏡的鏡片是  凹 透鏡。
【解答】解:(1)根據焦點和焦距的定義可知,當發光的小燈泡距離透鏡為50.0cm﹣40.0cm=10.0cm時,在右側無論怎樣移動光屏,發現光屏上始終是一個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說明小燈泡位于凸透鏡的焦點處,該透鏡的焦距f=10.0cm;
(2)將眼鏡靠近凸透鏡左側,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觀清晰的像,說明該眼鏡的鏡片,對光線起了發散作用,則為凹透鏡。
故答案為:(1)10.0;(2)凹。
18.(2022 江干區校級模擬)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新自主研制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水透鏡模擬眼的晶狀體,通過注水或抽水可改變水透鏡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如圖所示的位置。
(1)點燃蠟燭后,調節水透鏡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 縮小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對水透鏡  注水 (填“注水”或“抽水”)。
(2)小科將水透鏡換成普通凸透鏡后繼續做凸透鏡成像實驗,人站在凸透鏡的位置,向左觀察到發光的物體是一個“R”型的LED燈,當他向右觀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觀察到的像的形狀是  C 。(選填字母)
【解答】解: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向右移動蠟燭,即此時的物距變小,像距應該變大,即光屏應該向右移動,才能使得像清晰,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鏡不變,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讓凸透鏡的會聚能力增強,即需要讓凸透鏡變厚,故應該向內注水;
(2)凸透鏡成的實像是倒立的,與物體左右相反、上下也相反,但由于人是向右觀察光屏上的像,所以R的像應為C。
故答案為:(1)縮小;注水;(2)C。
19.(2022 寧波模擬)如圖所示,小科用一個功放機連接了一個喇叭。再在喇叭上固定一根PVC桿子,最后在桿頂固定一塊塑料板;當小科在板上撒完沙子后,使功放輸出不同頻率的聲波信號,板上的沙子會變幻出各種不同的形狀。
(1)喇叭聲音的產生是由于喇叭鼓膜的  振動 產生的,從而傳遞到塑料板使沙子變幻出各種不同形態。
(2)當功放機不斷輸出各種頻率的聲波信號,小科會聽到聲音的  音調 不斷發生變化。
【解答】解:(1)喇叭聲音的產生是由于喇叭鼓膜的振動產生的。
(2)當功放機不斷輸出各種頻率的聲波信號,小科會聽到聲音的音調不斷發生變化。
故答案為:(1)振動;(2)音調。專題14 光
【知識點回顧】
一、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
1.光在________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說明光的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________米/秒。
光在不同物質里的傳播速度:c>v空氣>v水>v玻璃。
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的現象叫光的反射。我們能夠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1.內容:如圖反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MN在________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BOM________入射角∠AOM。
2.注意點:要抓住一面、一點、兩角、三線,即鏡面,入射點,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3.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1.鏡面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平面鏡或其他表面是光滑的物體上時,反射光線也是________的。
2.漫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并不平行,而是向著各個方向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人在各個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體。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________定律。
1.原理:________。
平面鏡成像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與物體________,像與物體關于鏡面________,即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面。
3.平面鏡的應用
平面鏡可以成像;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如可用平面鏡制成潛望鏡。
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的現象。
考點7 描述光的折射規律  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解釋簡單的現象 
折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在________上,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___。光由空氣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時,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
光由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
光垂直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折射角等于0。
二、人眼球的作用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名稱 形狀 性質 特點
凸透鏡 中間厚 邊緣薄 對光起________ 作用,有實焦點 能成實像 和虛像
凹透鏡 中間薄 邊緣厚 對光起________ 作用,有虛焦點 只能成 虛像
2.眼球折光系統
眼球的折光系統其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考點9 認識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1.實驗裝置圖
2.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虛實 應用
u>2f ________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u=2f ________ 倒立 等大 實像 測焦距
fu=f - - - 不成像 平行光源 測焦距
u3.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考點10 描述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  樹立保護眼睛和用眼衛生的意識 
1.若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前,就是近視眼,近視眼應當用凹透鏡來矯正。
2.若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后,就是遠視眼,遠視眼應當用凸透鏡來矯正。
【例題精析】
(2022 臺州)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圖,其中表示折射光線的是(  )
A.AO B.OB C.OC D.ON
(2022 杭州)下列所成的像為實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郵票經放大鏡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陽經過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圓形光斑
(2022 寧波)如圖所示是實驗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為了分辨這兩個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手去觸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筆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個亮點的一面是平滑面
C.壓力相同時,與同一水平桌面之間滑動摩擦力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透過毛玻璃片看不清遠處物體,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2022 寧波)如圖所示是一個放置于寧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簡易計時模型,圭桿垂直底盤。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B.一天內,桿影移動是由地球公轉造成的
C.一天內,正午的桿影最短
D.該模型依據桿影的方位計時
(2022 金華)光與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藝術,更包含著科學的知識與原理。如圖是湯勺放入裝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鏡前的情景。下列現象與原理相對應的是(  )
A.燈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水中放大的“勺頭”——光的反射
C.水中彎折的“湯勺”——光的折射
D.平面鏡中的“杯子”——光沿直線傳播
(2022 麗水)李白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學知識理解正確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D.月光能照射到人,說明光的傳播需要介質
(2022 紹興)如圖,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墻上所成的燭焰像是虛像
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大小不變
D.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
(2022 寧波)如圖甲所示,在小寧與平面鏡之間有一只杯子,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寧眼球視網膜上成的像大小不同?根據“平面鏡成像”、“視覺的形成”等有關知識,我們可以用作圖的方法來解釋上述現象。圖乙為杯子的像CD在視網膜上成像的示意圖,請你在圖丙中畫出杯子AB在視網膜上成的像A'B'。(要求:先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畫出AB,再用圖乙的方法畫出A'B')
(2022 湖州)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同為地球的兩極,南極的最低氣溫比北極低,原因是:南極冰川眾多,白色的冰雪    (選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陽光。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2022 臨平區一模)小金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0cm時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D.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物像間距逐漸變小
2.(2022 鄞州區模擬)小寧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實驗中,分別把一個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擋板放在如圖甲、乙所示的位置,則(  )
A.兩個實驗的擋板上均不能出現蠟燭的像
B.兩個實驗中,小寧均不能看到蠟燭的像
C.只有乙的擋板出現蠟燭的像且小寧能看到像
D.甲、乙的擋板上均能出現蠟燭的像且小寧均能看到像
3.(2022 北侖區二模)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學實驗,其中實驗設計與實驗目的相符的是(  )
A.甲圖:將右側背景板向后折,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乙圖:用茶色玻璃代替鏡子,是為了看到虛像
C.丙圖:往碗中加水,是為了研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發生的折射現象
D.丁圖:將近視眼鏡放到凸透鏡與蠟燭之間,可模擬探究近視眼的眼球缺陷
4.(2022 上城區一模)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當有人靠近攝像頭至1m左右時,收銀機上的傳感器能接收到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并啟動攝像頭拍照,完成支付。下列關于“刷臉”支付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屬于可見光
B.人距攝像頭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人臉通過攝像頭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
D.攝像頭內可選用焦距是2m的凸透鏡
5.(2022 長興縣模擬)2022年冬奧會上,極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采用兩臺10萬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機,將影像投射到超過1000平方米的雪地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投影過程包含光的直線傳播
B.投影過程利用了凸透鏡成像原理
C.“雪屏幕”的上的影像是虛像
D.“雪屏幕”主要發生了漫反射
6.(2022 杭州模擬)如圖所示是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縮小倒立的實像,幻燈機就是應用了此原理
B.若只將光屏和蠟燭位置互換,光屏上仍能成像
C.實驗用的透鏡焦距可能為10厘米
D.移動蠟燭向凸透鏡靠攏,調節光屏可看到像變大
7.(2022 鹿城區一模)“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王亞平制作了一個水球,通過水球可看到一個像(如圖甲),往水球內注入氣體,在水球中央形成一個氣泡,結果同時形成兩個人像(如圖乙)。下列關于圖乙兩個像的形成原因解釋正確的是(  )
A.只有正立虛像是凸透鏡成像
B.只有倒立實像是凸透鏡成像
C.正立虛像、倒立實像都是凸透鏡成像
D.正立虛像、倒立實像都不是凸透鏡成像
8.(2022 溫州模擬)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完成交易,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刷臉”時,攝像頭對光起發散作用
B.要使像變大,消費者應遠離攝像頭
C.“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例立縮小的虛像
D.“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
9.(2022 杭州模擬)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當時王亞平太空授課時,她的臉距水球球心30cm時,可以看到圖示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7cm C.15cm D.45cm
10.(2022 鹿城區模擬)如圖為商場中經常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示意圖,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廣告圖標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大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增大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B.增大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C.減小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增大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D.減小投影燈離地距離,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距離
11.(2022 羅莊區二模)有一物體,放在離凸透鏡20cm的地方,在另一側的光屏上呈現了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現將物體移到離透鏡10cm的地方,移動另一側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現(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不成像
12.(2022 龍港市模擬)晚上,小明在客廳的窗戶玻璃上看到了客廳里邊燈的像,水平向左緩緩推動玻璃窗,則小明通過玻璃所看到的像的運動情況和大小情況是(  )
A.水平向左運動,像的大小不變
B.水平向左運動,像的大小變大
C.靜止,像的大小不變
D.靜止,像的大小變大
13.(2022 拱墅區一模)如圖為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發生的反射和折射現象,下列關系正確的
是(  )
A.∠①為入射角,且∠①=∠④ B.∠②為入射角,且∠②=∠③
C.∠⑤為折射角,且∠⑤=∠① D.∠⑥為折射角,且∠⑥=∠②
14.(2022 奉化區模擬)2021年10月18日,在奧林匹克運動發祥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古奧林匹亞,利用凹面鏡點燃了北京冬奧會圣火火種(如圖所示)。用凹面鏡能夠采集火種,主要是因為光的(  )
A.直線傳播 B.反射 C.色散 D.折射
15.(2022 下城區模擬)如圖,恰如宋代詩人張先在《題西溪無相院》寫的“過橋人似鑒中行”:人在西溪小橋上走過,感覺像在鏡中行走,橋下兼有橋的倒影和影子。有關這個情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橋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
B.隨著太陽西行,橋的倒影將向東運動
C.如果水面漲高,橋上人的像會靠近他本人,像變大
D.橋的倒影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
二.填空題(共4小題)
16.(2022 鄞州區模擬)2021年12月9日,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制作了一個水球。透過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縮小的    像(如圖甲)。隨即她調整與水球間的距離,她的像逐漸變大(如圖乙),這是因為王亞平和水球間的距離變    。(填“大”或“小”)
17.(2022 寧波模擬)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凸透鏡位置固定,當發光的小燈泡放在40cm刻度線的位置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能呈現一個面積大小不變的光斑,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cm。
(2)在圖乙中,小明拿來一副眼鏡,將其靠近凸透鏡左側,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現清晰的像,說明該眼鏡的鏡片是    透鏡。
18.(2022 江干區校級模擬)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新自主研制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水透鏡模擬眼的晶狀體,通過注水或抽水可改變水透鏡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如圖所示的位置。
(1)點燃蠟燭后,調節水透鏡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對水透鏡    (填“注水”或“抽水”)。
(2)小科將水透鏡換成普通凸透鏡后繼續做凸透鏡成像實驗,人站在凸透鏡的位置,向左觀察到發光的物體是一個“R”型的LED燈,當他向右觀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觀察到的像的形狀是    。(選填字母)
19.(2022 寧波模擬)如圖所示,小科用一個功放機連接了一個喇叭。再在喇叭上固定一根PVC桿子,最后在桿頂固定一塊塑料板;當小科在板上撒完沙子后,使功放輸出不同頻率的聲波信號,板上的沙子會變幻出各種不同的形狀。
(1)喇叭聲音的產生是由于喇叭鼓膜的    產生的,從而傳遞到塑料板使沙子變幻出各種不同形態。
(2)當功放機不斷輸出各種頻率的聲波信號,小科會聽到聲音的    不斷發生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沂南县| 鸡泽县| 益阳市| 恩平市| 扶沟县| 平江县| 周至县| 宁国市| 牙克石市| 合阳县| 松原市| 江永县| 加查县| 台安县| 唐海县| 永平县| 开化县| 玉环县| 洱源县| 商都县| 沅江市| 花莲县| 茂名市| 志丹县| 孟连| 穆棱市| 公安县| 龙海市| 阳新县| 威信县| 海城市| 沽源县| 阿克苏市| 四平市| 常熟市| 瓮安县| 香河县| 吴堡县| 东乌珠穆沁旗|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