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31 水和溶液【知識點回顧】一、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1.水電解時在陽極產生________,在陰極產生________。兩者體積比為________,質量比為________。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考點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反應等) 1.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一種________顏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液體;標準狀況下沸點為________,凝固點為________。2.化學性質(1)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反應:____________。(2)水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3)水能夠與少數的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考點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 a水是最常用的________,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________等。考點5 說明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b溶液 濁液懸濁液 乳濁液不 同 點 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組成 不溶性液體和液體組成分散 微粒 分子或離子直徑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體,乳濁液的顆粒大約為1~50微米均一性 ________、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渾濁)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久置后分層相同點 都是________物三、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________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一般情況下可相互轉化。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質、溶劑自身的性質;②________;③氣體的溶解度還受________的影響。考點8 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中,溶質在________水中達到________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就稱作為該溫度下某物質的________。四、溶質的質量分數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________質量之比。2.意義: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考點10 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 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考點11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 b1.實驗儀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藥匙、燒杯、膠頭滴管。五、水污染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三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流失。考點13 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水凈化的方法 水的凈化方法:沉淀法、________、蒸餾法。考點14 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 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水污染的防治;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經過處理后再排放;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等。【例題精析】(2022 舟山)圖形可以直觀地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圖表達了概念從小到大的從屬關系,下表選項中符合這種關系的是( )選項 ① ② ③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B 直線運動 機械運動 曲線運動C 扦插 營養繁殖 無性生殖D 濃溶液 稀溶液 飽和溶液(2021 麗水)20℃時,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硝酸鉀于燒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燒杯,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丁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乙→丙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丙→丁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2021 麗水)我市地表水質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經過凈化才能飲用。自來水廠的凈水流程為:取水→沉降→過濾→活性炭吸附→含氯物質消毒殺菌。其中涉及化學反應的環節是( )A.取水 B.過濾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質消毒殺菌(2020 浙江)現有編號為①、②、③的三個燒杯中均分別盛有100克水,20℃時向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種物質,充分溶解,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若②中溶液升溫到30℃,溶液的質量一定不變D.若③中溶液恒溫蒸發,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2020 衢州)一杯熱硝酸鉀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如圖所示。忽略水的蒸發,下列關于硝酸鉀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A.溶液質量不變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C.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D.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2022 金華)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認為,A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他的判斷依據是 ;(2)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 。(2021 金華)常溫下,取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先按實驗1將NaCl溶液分成兩等份,再進行實驗2操作,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配制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集氣瓶B.燒杯C.玻璃棒D.量筒(2)完成實驗2操作后,比較甲、乙兩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其大小關系是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21 臺州)下表是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與其質量分數對照表(20℃)。回答下列問題:質量分數(%) 10 20 30 40 50密度(克/厘米3) 1.11 1.22 1.33 1.43 1.53(1)20℃時,隨著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逐漸 。(2)配制100克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 。(3)20℃、10%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為100毫升時的質量為 。【習題鞏固】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2 義烏市一模)在20℃時,將一包白色粉末置于10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如圖甲溶液,再升溫至50℃時,得到如圖乙溶液。若不考慮水分蒸發,則對甲、乙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A.甲溶液的質量大于乙溶液B.乙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C.溫度升高,該物質的溶解度降低D.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乙溶液2.(2022 杭州模擬)20℃時,向100g未知濃度KCl溶液中加入5g KCl后,一定正確的是( )A.溶液質量變為105g B.溶質質量發生變化C.溶液濃度變大 D.溶劑質量不變3.(2022 杭州一模)實驗室用氯化鈉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6%的氧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6克B.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托盤天平等C.俯視量筒讀數會使所配溶液質量分數偏小D.溶解氯化鈉時用玻璃棒攪拌4.(2022 臺州模擬)如圖,用恒溫蒸發氯化鈉溶液模擬海水曬鹽的過程,已知圖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①和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B.圖②和圖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在此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保持不變D.在此過程中氯化鈉的密度保持不變5.(2022 永康市模擬)如表是固體A和B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溫度(℃) 0 30 50 100A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076B溶解度(g) 13.3 31.6 63.9 246A.3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B.50℃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C.100℃時,A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B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30℃時,100gB物質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6.(2022 臨平區模擬)溫度不變,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如圖所示)。實驗一將燒杯甲中溶液轉移出50mL到乙燒杯中。實驗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鈉分別加入在甲、乙燒杯中,則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實驗二后,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B.實驗一后,甲和乙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實驗二后,甲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D.實驗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7.(2022 杭州模擬)在一定溫度下,小明用KNO3晶體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KNO3溶液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KNO3溶液。如圖所示,則如圖溶液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8.(2022 西湖區校級二模)一杯50℃的氯化鈉溶液,只讓其溫度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若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飽和溶液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溫度一定為30℃D.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9.(2022 上城區一模)20℃時,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質為易溶物質;溶解度在1~10g的物質為可溶物質;溶解度在0.01~1g的物質為微溶物質;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質為難溶物質。查閱資料可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A.0℃時可以配制出溶質質量分數為13.3%的硝酸鉀溶液B.20℃時硝酸鉀是可溶物質C.在0﹣100℃之間,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4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會變成不飽和溶液10.(2022 拱墅區校級二模)用MgCl2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20℃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MgCl2 的質量/g 30 40 50 60 70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100已知:20℃時,MgCl2的溶解度為54.6g。A.①溶質質量分數約為30%B.②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C.⑤溶質質量分數大于④D.③屬于不飽和溶液11.(2022 拱墅區模擬)20℃時,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克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B.20℃時,乙溶液的溶質質量最小C.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丙>乙D.升高溫度,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12.(2022 濱江區模擬)根據圖示實驗、部分記錄和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法判斷a中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B.c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3.3%C.b中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始終為飽和溶液D.用降溫的的方法可獲得大量氯化鈉晶體二.填空題(共3小題)13.(2022 嵊州市模擬)t℃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在恒溫條件下經過如圖所示的變化。(1)甲燒杯中的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3)若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量等于5g,則甲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4.(2022 龍港市模擬)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 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右圖所示。請回答:(1) (填序號)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 特點。(3)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 克。15.(2022 永嘉縣模擬)20℃時,向3個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并充分溶解。根據下表實驗數據,回答:實驗編號 A B C加入氯化鈉的質量(克) 20 36 50溶液質量(克) 120 136 136(1)實驗所得3杯溶液中,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選填實驗編號)。(2)若要將此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種可行方法是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16.(2022 鹿城區校級模擬)小海做自然界中“冬季排堿”模擬實驗,他首先配制了40℃的碳酸鈉熱飽和溶液,然后冷卻至4℃,其操作過程如圖:(1)在向甲燒杯中添加碳酸鈉粉末的過程中,若觀察到 現象,則甲溶液已飽和。(2)乙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別為a、b,則a、b的大小關系為 。(3)用圖2裝置回收丙燒杯中的固體,當蒸發皿中出現大量固體,僅剩少許液體時,該如何操作 。四.解答題(共3小題)17.(2022 衢州模擬)小金同學在t℃下用某固體溶質的溶液做恒溫蒸發結晶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溶液甲屬于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2)溶液丙與丁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3)該固體溶質在t℃時的溶解度為 。18.(2022 龍灣區校級模擬)小明在學習溶液知識之后,進行了下列實驗。(1)小明向各盛有等量70℃水的燒杯①,②,③中,分別加入20克X、Y、Z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其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燒杯是 。(2)若Y為硝酸鉀,則②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下列可以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19.(2022 文成縣一模)文成縣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開設的活動課程豐富多彩,其中有一節實踐課就是制作豆腐。其制作的主要工藝流程為:泡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成型。(1)上述工藝流程中,磨漿屬于 變化;其中濾渣就是把豆渣從豆漿中分離(如圖甲),此過程與圖 過程的原理相同。(2)豆漿煮開,稍冷卻后再用濃度為30%的鹽鹵溶液進行點漿。實踐基地老師提前準備了4.5kg的干黃豆制作豆腐,已知1kg的干黃豆需用鹽鹵固體10g,則需要多少克的水才能配制出符合點漿的鹽鹵溶液?專題31 水和溶液【知識點回顧】一、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1.水電解時在陽極產生________,在陰極產生________。兩者體積比為________,質量比為________。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考點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反應等) 1.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一種________顏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液體;標準狀況下沸點為________,凝固點為________。2.化學性質(1)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反應:____________。(2)水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3)水能夠與少數的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考點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 a水是最常用的________,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________等。考點5 說明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b溶液 濁液懸濁液 乳濁液不 同 點 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組成 不溶性液體和液體組成分散 微粒 分子或離子直徑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體,乳濁液的顆粒大約為1~50微米均一性 ________、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渾濁)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久置后分層相同點 都是________物三、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________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________。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一般情況下可相互轉化。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質、溶劑自身的性質;②________;③氣體的溶解度還受________的影響。考點8 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中,溶質在________水中達到________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就稱作為該溫度下某物質的________。四、溶質的質量分數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________質量之比。2.意義: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考點10 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 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考點11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 b1.實驗儀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藥匙、燒杯、膠頭滴管。五、水污染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三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流失。考點13 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水凈化的方法 水的凈化方法:沉淀法、________、蒸餾法。考點14 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 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水污染的防治;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經過處理后再排放;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等。考點1 1.氧氣 氫氣 1∶2 8∶1 2.氫元素 氧元素考點2 1.沒有 100℃ 0℃ 2.(1)2H2O2H2↑+O2↑ (2)CO2+H2O===H2CO3,SO3+H2O===H2SO4 (3)CaO+H2O===Ca(OH)2,Na2O+H2O===2NaOH考點3 溶質 溶劑考點4 溶劑 汽油、酒精考點5 均一 混合考點6 1.不能繼續溶解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考點7 溫度 壓強考點8 100g 飽和 溶解度考點9 1.溶液考點11 2.計算、稱量、溶解考點13 過濾法【例題精析】(2022 舟山)圖形可以直觀地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圖表達了概念從小到大的從屬關系,下表選項中符合這種關系的是( )選項 ① ② ③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B 直線運動 機械運動 曲線運動C 扦插 營養繁殖 無性生殖D 濃溶液 稀溶液 飽和溶液【解答】A.火山、地震、泥石流都屬于自然災害,屬于并列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機械運動包含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扦插屬于營養繁殖,營養繁殖是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故C符合題意;D.濃溶液和稀溶液屬于并列關系,濃溶液和稀溶液都可能屬于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1 麗水)20℃時,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硝酸鉀于燒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燒杯,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丁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乙→丙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丙→丁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解答】解:A.從圖可以看出,20℃時,甲燒杯中還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所以甲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飽和溶液,故A錯誤;B.從圖可以看出,20℃時,丙燒杯中沒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所以丙燒杯中,硝酸鉀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在此基礎中繼續加水得到丁溶液,溶劑增多,所以丁燒杯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B正確;C.乙燒杯中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所以溶質質量分數最大,乙→丙過程中,故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或變小,故C錯誤;D.丙→丁過程中,繼續加入溶劑,溶質質量不變,所以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故D錯誤。故選:B。(2021 麗水)我市地表水質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經過凈化才能飲用。自來水廠的凈水流程為:取水→沉降→過濾→活性炭吸附→含氯物質消毒殺菌。其中涉及化學反應的環節是( )A.取水 B.過濾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質消毒殺菌【解答】解:A、取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過濾只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異味和色素,吸附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含氯物質能與細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質反應生成沒有活性的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故選:D。(2020 浙江)現有編號為①、②、③的三個燒杯中均分別盛有100克水,20℃時向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種物質,充分溶解,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若②中溶液升溫到30℃,溶液的質量一定不變D.若③中溶液恒溫蒸發,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解答】解:A、依據飽和溶液的概念可知,②、③中有固體出現,一定是飽和溶液,①中沒有固體出現,可能是恰好溶解,則可能是飽和溶液;故錯誤;B、②③溶液都是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故正確;C、未告知溶質的溶解度是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無法判斷升溫后固體是否繼續溶解,因此不能確定升溫后溶液的質量如何變化,故錯誤;D、恒溫蒸發溶劑,飽和溶液析出晶體,但溶液仍為飽和溶液,相同溫度下的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因溶解度相等而相等,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錯誤;故選:B。(2020 衢州)一杯熱硝酸鉀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如圖所示。忽略水的蒸發,下列關于硝酸鉀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A.溶液質量不變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C.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D.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解答】解:A、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有硝酸鉀晶體析出,則溶液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說明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故選項說法錯誤。D、降溫后有硝酸鉀晶體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飽和的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2022 金華)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認為,A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他的判斷依據是 A中有不溶解的固體 ;(2)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 A≥B>C 。【解答】解:(1)A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他的判斷依據是A中有不溶解的固體等。(2)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A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可能是飽和溶液,C為不飽和溶液,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A≥B>C。故答案為:(1)A中有不溶解的固體;(2)A≥B>C。(2021 金華)常溫下,取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先按實驗1將NaCl溶液分成兩等份,再進行實驗2操作,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配制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 ;A.集氣瓶B.燒杯C.玻璃棒D.量筒(2)完成實驗2操作后,比較甲、乙兩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其大小關系是 小于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答】解:(1)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在這些操作中需要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和玻璃棒,故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集氣瓶。(2)溶液具有均一性,實驗1中甲、乙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向甲中加入5g水,向乙中加入5g氯化鈉,甲中溶質質量分數減小,乙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則大小關系是甲小于乙。故答案為:(1)A;(2)小于。(2021 臺州)下表是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與其質量分數對照表(20℃)。回答下列問題:質量分數(%) 10 20 30 40 50密度(克/厘米3) 1.11 1.22 1.33 1.43 1.53(1)20℃時,隨著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逐漸 增大 。(2)配制100克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 10g 。(3)20℃、10%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為100毫升時的質量為 111g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20℃時,隨著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逐漸增大;故填:增大;(2)配制100克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為:100g×10%=10g;故填:10g;(3)20℃、10%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為100毫升時的質量為100mL×1.11g/mL=111g;故填:111g。【習題鞏固】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2 義烏市一模)在20℃時,將一包白色粉末置于10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如圖甲溶液,再升溫至50℃時,得到如圖乙溶液。若不考慮水分蒸發,則對甲、乙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A.甲溶液的質量大于乙溶液B.乙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C.溫度升高,該物質的溶解度降低D.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乙溶液【解答】解:A、由圖示可知,甲、乙中溶劑質量相等,乙中溶質質量比甲中多,甲溶液的質量小于乙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B、再升溫至50℃時,白色粉末全部溶解,乙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C、升溫至50℃時,白色粉末全部溶解,說明溫度升高,該物質的溶解度增大,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圖示可知,甲、乙中溶劑質量相等,乙中溶質質量比甲中多,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乙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2.(2022 杭州模擬)20℃時,向100g未知濃度KCl溶液中加入5g KCl后,一定正確的是( )A.溶液質量變為105g B.溶質質量發生變化C.溶液濃度變大 D.溶劑質量不變【解答】解:A、如果該溶液是飽和溶液加入5g KCl后,不會溶解,溶液質量不變,故A錯誤;B、如果該溶液是飽和溶液加入5g KCl后,不會溶解,溶質質量不變,故B錯誤;C、如果該溶液是飽和溶液加入5g KCl后,不會溶解,溶液濃度不變,故C錯誤;D、向100g未知濃度KCl溶液中加入5gKCl,加入的是溶質,溶劑是不會變的,故D正確。故選:D。3.(2022 杭州一模)實驗室用氯化鈉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6%的氧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6克B.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托盤天平等C.俯視量筒讀數會使所配溶液質量分數偏小D.溶解氯化鈉時用玻璃棒攪拌【解答】解:A、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50g×6%=3g,錯誤;B、托盤天平不是玻璃的,錯誤;C、俯視讀數,量取的液體體積偏小,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錯誤;D、溶解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正確。故選:D。4.(2022 臺州模擬)如圖,用恒溫蒸發氯化鈉溶液模擬海水曬鹽的過程,已知圖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①和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B.圖②和圖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在此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保持不變D.在此過程中氯化鈉的密度保持不變【解答】解:A、根據①溶液變化為②溶液,沒有晶體析出,所以圖①和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A說法正確。B、②③④都是恒溫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所以圖②和圖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B說法正確。C、用恒溫蒸發氯化鈉溶液模擬海水曬鹽的過程,所以在此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保持不變;C說法正確。D、由圖①到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沒變,但溶液的質量變化了,所以氯化鈉溶液的密度也變化了;D說法不正確。故選:D。5.(2022 永康市模擬)如表是固體A和B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溫度(℃) 0 30 50 100A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076B溶解度(g) 13.3 31.6 63.9 246A.3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B.50℃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C.100℃時,A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B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30℃時,100gB物質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3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析出晶體,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故A錯誤;B、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B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因此50℃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故B正確;C、10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B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但題干沒有提到溶液是否飽和,因此無法比較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故C錯誤;D、30℃時,B物質的溶解度為31.6g,則該溫度下,100gB物質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故D錯誤。故選:B。6.(2022 臨平區模擬)溫度不變,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如圖所示)。實驗一將燒杯甲中溶液轉移出50mL到乙燒杯中。實驗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鈉分別加入在甲、乙燒杯中,則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實驗二后,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B.實驗一后,甲和乙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實驗二后,甲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D.實驗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解答】解:A、實驗二乙燒杯中飽和溶液加入5g氯化鈉,溶質不再溶解,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故A錯誤;B、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論分成幾份,溶質的質量分數都不變,故實驗一后甲乙中溶質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故B正確;C、實驗二甲燒杯中飽和溶液加入5g水,溶劑質量增加,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故C正確;D、實驗二后,甲燒杯溶質質量不變,乙燒杯加入的5g氯化鈉不再溶解,溶質的質量也不變,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故D正確;故選:A。7.(2022 杭州模擬)在一定溫度下,小明用KNO3晶體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KNO3溶液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KNO3溶液。如圖所示,則如圖溶液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答】解:由圖可知往①燒杯中加入100g 20%KNO3溶液后,燒杯內剩余20gKNO3晶體可知:100g 20%的 KNO3溶液溶解20gKNO3 晶體恰好達到飽和狀態,因此在配制過程各階段的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有②③;故選:B。8.(2022 西湖區校級二模)一杯50℃的氯化鈉溶液,只讓其溫度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若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飽和溶液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溫度一定為30℃D.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解答】A、甲溶液降溫變為乙溶液,沒有固體析出,乙溶液降溫為丙溶液,有固體析出,則甲為不飽和溶液,乙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A錯誤。B、乙溶液降溫為丙溶液,有固體析出,則乙可能是飽和溶液,丙一定是飽和溶液,故B錯誤。C、丙的溫度低于40℃,不一定為30℃,故C錯誤。D、由乙溶液降溫為丙溶液由固體析出,則溶質質量減小,降溫,溶劑質量不變,則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故D正確。故選:D。9.(2022 上城區一模)20℃時,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質為易溶物質;溶解度在1~10g的物質為可溶物質;溶解度在0.01~1g的物質為微溶物質;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質為難溶物質。查閱資料可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A.0℃時可以配制出溶質質量分數為13.3%的硝酸鉀溶液B.20℃時硝酸鉀是可溶物質C.在0﹣100℃之間,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4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會變成不飽和溶液【解答】解:A、由表中的數據可知,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13.3g,形成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1.7%,所以不可以配制出溶質質量分數為13.3%的硝酸鉀溶液,故A錯誤;B、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g,是易溶物質,故B錯誤;C、由表中的數據可知,在0﹣100℃之間,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正確;D、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4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還是飽和溶液,故D錯誤。故選:C。10.(2022 拱墅區校級二模)用MgCl2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20℃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MgCl2 的質量/g 30 40 50 60 70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100已知:20℃時,MgCl2的溶解度為54.6g。A.①溶質質量分數約為30%B.②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C.⑤溶質質量分數大于④D.③屬于不飽和溶液【解答】解:A、①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分別為30g和100g,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約為:,故選項錯誤;B、②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分別為40g和100g,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40:100=2:5,故選項錯誤;C、20℃時,MgCl2 的溶解度為 54.6 g,④和⑤都只能溶解54.6g的氯化鎂,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選項錯誤;D、20℃時,MgCl2 的溶解度為 54.6 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54.6g的氯化鎂,③中溶解50g的氯化鎂,屬于不飽和溶液,故選項正確。故選:D。11.(2022 拱墅區模擬)20℃時,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克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B.20℃時,乙溶液的溶質質量最小C.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丙>乙D.升高溫度,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解答】解: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甲和丙一定飽和,乙可能恰好飽和;故選項正確;B、20℃時,乙溶液的溶質質量最大,最小錯誤;故選項錯誤;C、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乙>丙>甲,甲>丙>乙錯誤;故選項錯誤;D、升高溫度,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錯誤,因為甲、乙、丙不知道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故選項錯誤;故選:A。12.(2022 濱江區模擬)根據圖示實驗、部分記錄和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法判斷a中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B.c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3.3%C.b中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始終為飽和溶液D.用降溫的的方法可獲得大量氯化鈉晶體【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約是36g,因此20g水最多溶解7.5g,因此a是不飽和溶液;故A錯誤;B、c中燒杯底部還有固體,仍是飽和溶液,因為10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約是40g,因此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鈉,c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8.6,因此33.3%錯誤;故B錯誤;C、b中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始終為飽和溶液正確,因為燒杯底部始終有固體;故C正確;D、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獲得氯化鈉晶體常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共3小題)13.(2022 嵊州市模擬)t℃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在恒溫條件下經過如圖所示的變化。(1)甲燒杯中的溶液是 不飽和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丙、丁 。(3)若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量等于5g,則甲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8.7% 。【解答】解:由實驗的流程可知,甲的t℃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恒溫蒸發10g水,成為乙,乙中沒有晶體,可判斷出甲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乙的溶液是否飽和不能確定;乙的溶液恒溫蒸發10g水析出了3g晶體,得丙的溶液,則丙的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將丙的溶液過濾恒溫蒸發10g析出晶體的質量不一定等于3g,若乙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則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等于3g,若乙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則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大于3g,但丁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同溫同種溶溶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則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丙、丁;(1)根據甲燒杯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答案為: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丙、丁;故答案為:丙、丁;(3)丙為飽和溶液再蒸發10g水之后析出5g晶體,故10g水中最多能溶解5gKNO3。在t℃時KNO3的溶解度為50g,飽和時溶質質量分數100%,丙中溶液質量為100g﹣l0g﹣l0g﹣3g=77g,則此時溶質質量=77g100%≈25.7g,甲中溶質質量=25.7g+3g=28.7g,溶質質量分數100%=28.7%;故答案為:28.7%。14.(2022 龍港市模擬)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 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右圖所示。請回答:(1) D (填序號)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 穩定性 特點。(3)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 100 克。【解答】解:(1)AB中都含有固體溶質,因此都是飽和溶液,C中沒有固體溶質,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D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穩定性的特點;(3)C燒杯溶質是100g,溶劑是100g,D燒杯中溶質是50g,溶劑是100g,故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100克。故答案為:(1)D;(2)穩定性;(3)100。15.(2022 永嘉縣模擬)20℃時,向3個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并充分溶解。根據下表實驗數據,回答:實驗編號 A B C加入氯化鈉的質量(克) 20 36 50溶液質量(克) 120 136 136(1)實驗所得3杯溶液中,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A (選填實驗編號)。(2)若要將此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種可行方法是 加入氯化鈉(或蒸發溶劑等) 。【解答】解:(1)20℃時,向3個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并充分溶解,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即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實驗所得3杯溶液中,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A。(2)若要將此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種可行方法是加入氯化鈉、蒸發溶劑等。故答案為:(1)A;(2)加入氯化鈉(或蒸發溶劑等)。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16.(2022 鹿城區校級模擬)小海做自然界中“冬季排堿”模擬實驗,他首先配制了40℃的碳酸鈉熱飽和溶液,然后冷卻至4℃,其操作過程如圖:(1)在向甲燒杯中添加碳酸鈉粉末的過程中,若觀察到 碳酸鈉粉末不能繼續溶解 現象,則甲溶液已飽和。(2)乙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別為a、b,則a、b的大小關系為 a>b 。(3)用圖2裝置回收丙燒杯中的固體,當蒸發皿中出現大量固體,僅剩少許液體時,該如何操作 停止加熱,繼續用玻璃棒攪拌 。【解答】解:(1)在向甲燒杯中添加碳酸鈉粉末的過程中,若觀察到碳酸鈉粉末不能繼續溶解現象,則甲溶液已飽和。(2)碳酸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乙→丙,溫度降低,有碳酸鈉析出,乙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別為a、b,則a、b的大小關系為a>b。(3)蒸發時,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水分蒸干;即當蒸發皿中出現大量固體,僅剩少許液體時,應停止加熱,繼續用玻璃棒攪拌。故答案為:(1)碳酸鈉粉末不能繼續溶解;(2)a>b;(3)停止加熱,繼續用玻璃棒攪拌。四.解答題(共3小題)17.(2022 衢州模擬)小金同學在t℃下用某固體溶質的溶液做恒溫蒸發結晶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溶液甲屬于 不飽和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2)溶液丙與丁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相等 。(3)該固體溶質在t℃時的溶解度為 30g 。【解答】解:(1)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說明溶液甲屬于不飽和溶液。(2)溶液丙與丁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則溶液丙與丁溶質質量分數相等。(3)第二次恒溫蒸發掉10g水,結果析出2g固體,則此時溶液為飽和溶液,第三次蒸發10g水時,共析出晶體5g,說明第三次蒸發10g水,析出晶體的質量為5g﹣2g=3g,即該溫度下,10g水中最多能溶解該物質3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該物質30g,該固體溶質在t℃時的溶解度為30g。故答案為:(1)不飽和;(2)相等;(3)30g。18.(2022 龍灣區校級模擬)小明在學習溶液知識之后,進行了下列實驗。(1)小明向各盛有等量70℃水的燒杯①,②,③中,分別加入20克X、Y、Z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其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燒杯是 ①③ 。(2)若Y為硝酸鉀,則②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下列可以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AC 。【解答】解:(1)燒杯①和燒杯③中都有未完全溶解的晶體存在,所以二者均為飽和溶液,而燒杯②中的可能恰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答案為:①③;(2)若為70℃時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這一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斷變大當達到飽和時溶質質量分數最大且不變,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這一過程硝酸鉀溶解度不斷變小,濃度不斷變小,達到30℃時,溶質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70℃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C符合題意;若為7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這一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若過程中會析出晶體,溶質的質量分數會變小,當保持在30℃不變時,溶質的質量分數也不再改變,故A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C。19.(2022 文成縣一模)文成縣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開設的活動課程豐富多彩,其中有一節實踐課就是制作豆腐。其制作的主要工藝流程為:泡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成型。(1)上述工藝流程中,磨漿屬于 物理 變化;其中濾渣就是把豆渣從豆漿中分離(如圖甲),此過程與圖 過濾 過程的原理相同。(2)豆漿煮開,稍冷卻后再用濃度為30%的鹽鹵溶液進行點漿。實踐基地老師提前準備了4.5kg的干黃豆制作豆腐,已知1kg的干黃豆需用鹽鹵固體10g,則需要多少克的水才能配制出符合點漿的鹽鹵溶液?【解答】解:(1)在制豆腐工藝流程中,磨漿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用過濾的方法將豆腐與水分離;(2)已知1kg的干黃豆需用鹽鹵固體10g,4.5kg的干黃豆制作豆腐需用鹽鹵固體的質量:4.5×10g=45g;設需要水的質量為x。30%解得:x=105g。答:需要105克的水才能配制出符合點漿的鹽鹵溶液。故答案為:(1)物理;過濾;(2)105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31 水和溶液(原卷版).docx 專題31 水和溶液(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