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課標要求】通過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以及所引起的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理解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及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重點難點】重點:工業革命的影響難點:理解“非革命說”和“革命說”的辯證統一關系【學習指導】識記:①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原因?②兩次工業革命的成就;③多角度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時空坐標】【項目探究】探究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一、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原因?1、為什么“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被當做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提示】機器生產開始代替手工勞動2、閱讀課本P59大字內容,請歸納,英國具備了哪些工業革命的條件?【提示】制度,技術,資金、市場、原料、勞動力等3、歸納工業革命爆發在英國的條件?【提示】①政治:君主立憲制確立,政局穩定,政策支持;②經濟:殖民掠奪、農業資本主義發展(圈地運動)等提供資本、市場、原料、勞動力;③技術:工場手工業的技術積累;科學家熱心技術改進;④市場:海內外市場擴大,需求增加。材料一 西歐大量的煤炭資源都儲藏在英國,而且儲藏在水路交通方便、商業中心附近和熟練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儲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術的具備……為工業化打下了基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 從17世紀末開始,一種追求進取的精神開始在全英國彌散,并得到社會的承認與鼓勵,結果激發了人的創造力,引發出技術大革命。 ——錢乘旦《談談英國工業革命中人的欲求因素》材料一、材料二中兩位學者是從什么角度分析影響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因素的?綜合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樣的認識?【提示】角度:材料一,資源優勢、技術優勢;材料二,社會價值觀念認識:歷史解釋是多元的,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4、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標志:【提示】機器制造業實現了機器化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1)完成上面表格并據表格,概括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領域 年代 成就 國別 發明人及身份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提示】①領域:從輕工業開始,而后向其它產業發展 ②國別:成就集中在英國,居主導地位。 ③發明人: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科學與技術尚未緊密結合。棉紡織業 1765 珍妮紡紗機 英 哈格里夫斯(織工)1769 水力紡紗機 英 阿克萊特(理發師)1785 水力織布機 英 卡特萊特(工程師)動力 1785 萬能蒸汽機 英 瓦特(修理工)交通運輸 1807 汽船 美 富爾頓(工程師)1814 蒸汽機車 英 史蒂芬孫(工程師)(2)為什么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提示】①解決了動力問題,促進紡織、冶金、采礦、交通等行業發展;②減少了自然條件對工廠建設的限制,推動工業城市興起;材料三 19世紀上半期,一個英國政論家描述道:大不列顛已經被分配承擔為她的姐妹國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親人將用我們的船只從密西西比河流域給我們運來他們種植的棉花;俄羅斯將為我們的工廠和作坊貢獻它的大麻、亞麻和鐵礦石。我們熟練的機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機器,把這些原料織成精美的布匹銷往各國。……我們的船只滿載著原料歸來,又將滿載著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個角落。(3)材料三反應的信息與上述表格有何關聯?【提示】①工業革命使英國在國際貿易分工中處于主導地位,成為世界工廠;②交通運輸工具的改進,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推動英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商品輸出;探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材料一材料二 世界主要國家工業產值排序表(1860—1900年)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1860年 英國 法國 美國 德國1900年 美國 德國 英國 法國(1)根據材料一,分析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何顯著變化。【提示】①成就:產生了更多新的發明成果,如動力上,電力、內燃機的發明、應用;交通領域,汽車、飛機;通訊領域,電話、無線電報;新興行業,化學工業的興起等;②發明者/發現者:從工匠技師到科學家。③來源:不是源于單純的生產經驗,而是依托于近代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④國別:從英國一枝獨秀到美、德成就最為突出。(2)根據材料二表格,指出西方國家經濟格局有何變動。從中你得出怎樣的認識 【提示】①變動:從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到美國、德國后來居上。②認識: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巨大推動力。(3)兩次工業革命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間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 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成就 蒸汽機、火車、汽船等 (蒸汽時代) 電力、內燃機、汽車、飛機、電話等 (電氣時代)經濟結構 輕工業為主(如紡織業) 重工業為主(如電力、石油、化工等)發展進程 從英國開始,拓展到多國 多國同時進行,美德尤為突出發明來源 技工經驗,科學與技術尚未緊密結合 近代科學理論,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生產組織形式 工廠制度 (中小企業) 壟斷組織 (大企業,生產與資本高度集中)侵華方式 商品輸出為主(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資本輸出為主(在華設廠、對華貸款)材料 工業革命前,歐洲的手工工場大部分是分散在家庭里進行生產,集中生產且分工細致的工廠非常少見。工業革命以來,工廠出現,大批工人被工廠主聚集起來,通過機器進行大量生產。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有幾百名工人的工廠就算是大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很多工廠有成千上萬人。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企業之間,就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范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據人教老教材探究三:多角度分析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一 英國就業人口比重變化圖(%)(1)材料一中反應的信息與工業革命有何關聯?【提示】工業革命的開展,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工業、服務業就業的人口比重增加。材料二 伯明翰出現了第一所專為女工開設的夜校課程,有閱讀、寫作、算術、縫紉等。女工們非常喜歡這樣的教育,且學費低廉。 ——旺德·F·內夫:《維多利亞時代的工作婦女》材料三 人們日常閱讀的書籍由原來的宗教書籍為首選變成了報紙、通俗小說等為主;與原來到教堂做禱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觀看體育比賽更加吸引人。原來只有貴族才能享受的休閑生活也走進了普通民眾。——摘編自趙虹《工業化與英國休閑生活的轉型》材料四 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錢乘旦、許潔明合著《英國通史》(2)指出以上三則材料是從哪個角度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并歸納。【提示】社會生活領域。職業教育發展,女性參與社會勞動,地位提高;報刊書籍發行量大增,娛樂和群眾體育運動興起;時間觀念增強;材料五 新興的中等階級與工人階級通過請愿,群眾集會等形式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貴族做出讓步,1832年,改革法案在議會通過,賦予新興中等階級選舉權。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工人為爭取普選權發起憲章運動。1867 年和1884 年議會改革,實現了成年男子的普選權。——摘編自劉金源《議會改革與英國的政治現代化歷程》材料六(3)據材料五、六是從哪個角度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并歸納。【提示】材料五從社會階級結構變動的角度歸納影響。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他們在歐美各國通過改革,進一步鞏固了統治地位。工人階級迅速崛起,為爭取自己的權利展開斗爭。材料六從社會思想的角度歸納影響。工業革命推動了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興起。【總結歸納】(一)經濟:①生產力: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極大提高生產力;②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制度和壟斷組織出現;③經濟結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④世界市場: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二)社會:①城市化進程加快,時間觀念增強,娛樂和群眾體育運動興起,女性地位提高;②報刊書籍發行量大增,教育發展,文化素質提高;③帶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犯罪等問題,使政府通過立法等手段改善社會治理;(三)政治1、社會結構: ①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產生,工人運動興起,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完善;②技術、管理等新中間階層發展,推動管理科學化。2、世界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四)思想:推動自由主義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等思潮興起;【思維導圖】【鞏固練習】1.據估計,16世紀,英國一些富裕農民從貴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經營,其收入達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約同時期的中國,地主雇工經營所得收入不足以超過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較之于中國,當時的英國更易于( )A.抑制農村社會的貧富分化 B.推廣大農場經營方式C.迅速平衡城鄉人口的分布 D.穩定農村社會階級結構2.斯普拉特在《增進一般知識的倫敦皇家學會的歷史》中說:“我們發現每天交給‘學會’的許多極好的奇物珍品,不僅出自博學的、專門的哲學家之手,而且來源于技工的工場、商人的航海、農民的耕地以及紳士的種種運動、養魚塘、獵園和花園?!边@表明( )A.工業革命方興未艾 B.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C.技工引領發明潮流 D.發明創造逐漸走向平民化3.有學者指出,“這個時期逐步出現了技術進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進工業企業不再滿足于接受別人的技術創新并利用它們,而是通過精心的、有計劃的科研與試驗來追尋自己的技術創新,以至于企業都開始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這個時期( )A.政府奉行重商主義經濟理念 B.近代自然科學興起C.發明創造多源于勞動實踐 D.重工業成為工業的主導4.1771年,阿克萊特開辦了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成為近代工廠的開端。1870年,洛克菲勒開始組建壟斷組織標準石油公司。工廠制和壟斷組織這兩大生產組織形式都( )A.推動跨國貿易和資本輸出 B.推動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C.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D.適應了電氣化時代的需求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課標要求】通過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以及所引起的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理解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及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重點難點】重點:工業革命的影響難點:理解“非革命說”和“革命說”的辯證統一關系【學習指導】識記:①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原因?②兩次工業革命的成就;③多角度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時空坐標】【項目探究】探究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一、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原因?1、為什么“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被當做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2、閱讀課本P59大字內容,請歸納,英國具備了哪些工業革命的條件?3、歸納工業革命爆發在英國的條件?材料一 西歐大量的煤炭資源都儲藏在英國,而且儲藏在水路交通方便、商業中心附近和熟練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儲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術的具備……為工業化打下了基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 從17世紀末開始,一種追求進取的精神開始在全英國彌散,并得到社會的承認與鼓勵,結果激發了人的創造力,引發出技術大革命。 ——錢乘旦《談談英國工業革命中人的欲求因素》材料一、材料二中兩位學者是從什么角度分析影響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因素的?綜合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樣的認識?4、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標志: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1)完成上面表格并據表格,概括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領域 年代 成就 國別 發明人及身份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1765 珍妮紡紗機 英 哈格里夫斯(織工)1769 水力紡紗機 英 阿克萊特(理發師)1785 水力織布機 英 卡特萊特(工程師)1785 萬能蒸汽機 英 瓦特(修理工)1807 汽船 美 富爾頓(工程師)1814 蒸汽機車 英 史蒂芬孫(工程師)(2)為什么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材料三 19世紀上半期,一個英國政論家描述道:大不列顛已經被分配承擔為她的姐妹國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親人將用我們的船只從密西西比河流域給我們運來他們種植的棉花;俄羅斯將為我們的工廠和作坊貢獻它的大麻、亞麻和鐵礦石。我們熟練的機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機器,把這些原料織成精美的布匹銷往各國。……我們的船只滿載著原料歸來,又將滿載著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個角落。(3)材料三反應的信息與上述表格有何關聯?探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材料一材料二 世界主要國家工業產值排序表(1860—1900年)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1860年 英國 法國 美國 德國1900年 美國 德國 英國 法國(1)根據材料一,分析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何顯著變化。(2)根據材料二表格,指出西方國家經濟格局有何變動。從中你得出怎樣的認識 (3)兩次工業革命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間成就經濟結構發展進程發明來源生產組織形式侵華方式材料 工業革命前,歐洲的手工工場大部分是分散在家庭里進行生產,集中生產且分工細致的工廠非常少見。工業革命以來,工廠出現,大批工人被工廠主聚集起來,通過機器進行大量生產。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有幾百名工人的工廠就算是大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很多工廠有成千上萬人。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企業之間,就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范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據人教老教材探究三:多角度分析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思維導圖】【鞏固練習】1.據估計,16世紀,英國一些富裕農民從貴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經營,其收入達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約同時期的中國,地主雇工經營所得收入不足以超過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較之于中國,當時的英國更易于( )A.抑制農村社會的貧富分化 B.推廣大農場經營方式C.迅速平衡城鄉人口的分布 D.穩定農村社會階級結構2.斯普拉特在《增進一般知識的倫敦皇家學會的歷史》中說:“我們發現每天交給‘學會’的許多極好的奇物珍品,不僅出自博學的、專門的哲學家之手,而且來源于技工的工場、商人的航海、農民的耕地以及紳士的種種運動、養魚塘、獵園和花園?!边@表明( )A.工業革命方興未艾 B.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C.技工引領發明潮流 D.發明創造逐漸走向平民化3.有學者指出,“這個時期逐步出現了技術進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進工業企業不再滿足于接受別人的技術創新并利用它們,而是通過精心的、有計劃的科研與試驗來追尋自己的技術創新,以至于企業都開始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這個時期( )A.政府奉行重商主義經濟理念 B.近代自然科學興起C.發明創造多源于勞動實踐 D.重工業成為工業的主導4.1771年,阿克萊特開辦了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成為近代工廠的開端。1870年,洛克菲勒開始組建壟斷組織標準石油公司。工廠制和壟斷組織這兩大生產組織形式都( )A.推動跨國貿易和資本輸出 B.推動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C.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D.適應了電氣化時代的需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導學案(學生版).docx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導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