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三單元 美好生活哪里來這些東西哪里來第二課時核心素養目標道德意識:感受中國創造故事背后的中國精神,感受創新的重要性。健全人格:能力目標:能夠通過搜索、閱讀等方式了解中國創造的故事。責任意識:了解中國制造,明白中國制造的局限性;了解中國創造,懂得創新的重要意義。目錄01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02“中國創造”背后的故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國外商場里的商品國外道路上的汽車國外家庭里的物品你知道這些產品都是哪里生產的嗎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如今,走到世界各國,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國制造”的商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李亞想買一件運動衫。在美國商店里,他看到很多運動衫是中國制造的。李亞想給朋友買一件小禮品,一看包裝,上面也印著“中國制造”。李亞乘坐觀光車,司機知道他是從中國來的,高興地告訴他,觀光車是中國制造的。暑假,李亞參加了中美青少年友好夏令營。到美國后,他發現美國市場上很多商品上印著“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字樣。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運動鞋年產量20億雙,世界上85%的運動鞋是中國制造。中國鐘表年產量15億支,占世界總產量的85%中國鉛筆年產量65億支,占世界總產量的55%。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卡塔爾世界杯80%的周邊產品都是“中國制造”。球迷用的旗子、喇叭、球衣、圍巾等等用品70%以上幾乎是浙江義烏制造的。紀念品中包括“大力神杯”紀念品擺件、冠軍國家地圖徽章、會徽擺件幾乎來自廣東東莞制造,還有鑰匙扣、馬克杯等180多款紀念品也均是是“中國制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制造”的世界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世界需要中國生產的口罩!當各國醫院和政府拼命尋找呼吸器和外科口罩來保護醫生和護士免受冠狀病毒的感染時,他們面臨一個艱難的現實:世界依賴中國制造它們。中國原本就是世界口罩工廠,占了全球近半產能規模。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早在2017年,中國制造業總產值達到了15.58萬億,是美國制造業的2.58倍。中國制造占全球制造業的35%,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制造業大國。那數據來說吧,世界上50%以上的家用電器、60%的水泥、70%的防彈衣、80%的空調、90%的個人電腦都是“MadeInChina”。同時全球手機制造業幾乎全部在中國,近90%的都是中國制造,足以見得中國制造有多強大。看到這么多“中國制造”,李亞感到很自豪。老師告訴他,“中國制造”固然值得驕傲,但這還不夠,更需要“中國創造”。說說你了解的“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為什么中國制造的蘋果手機售價如此高昂,而中國所獲得的利潤為什么那么低 “中國制造”只能賺取產業鏈低端的微薄利潤蘋果手機的生產及利潤分布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興之危警示: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曾經全球銷量第四的中興手機,其很多的零件不能夠自己能提供,只能向美國的企業進行購買。2018年4月16日,美國做出激活對中興拒絕令的決定,要求美國公司禁止向中興出售電訊零部件產品,期限是七年。由于缺少芯片的供給,使得中興在這次事件上損失慘重。雖然后來美國放開對中興的管制,但是需要向美國支付高達14億美元的費用。除了之外,中興的業績由于事件的沖擊也受到巨大影響,虧損達到數十億人民幣。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在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僅僅有“中國制造”還不行、還不夠,我們應該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過去,在高科技領域“中國創造”的身影還不算多。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有所改善,“中國創造”也有了一席之地。說一說你都了解哪些“中國創造”呢?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的高鐵創造了叫得響的“中國品牌”,已經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一些國家與中國簽訂了引進高鐵技術的協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用盾構到造盾構,從有盾構到賣盾構,中國的盾構機憑借著一代代人的艱苦奮斗,最終榮獲“世界工程機械之王”的稱號。如今,盾構機已經成為了中國出口的代名詞之一,風靡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穩坐世界盾構機出口第一把交椅。“大國重器”—盾構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2016年9月在貴州落成。FAST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觀測面積大幅增加,靈敏度提高了2.25倍。中國已經研制了11代火箭,實現了200次發射,成功了96%,位列世界第一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制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看“中國創造”的背后是無數人的汗水與付出,你知道哪些關于“中國創造”的故事嗎?講給大家聽聽。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癡狂”15年孟凡超率領團隊最早從2004年介入可行性研究,歷經15年,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在港珠澳大橋施工圖設計期間,是工作量最大也是節奏最緊張的時刻。曾經連續三個月,孟凡超帶領團隊起早貪黑趕設計,由于長期疲勞,他生了一場大病住院做了手術,回北京休養了一小段時間,休養期間他還繼續遙控現場的設計工作,不久他又奔赴現場指導工作。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的發展,有許許多多像孟凡超這樣的匠人,用他們專注的匠心,將一片片精心創作的圖紙,打造成一個個“大國重器”,為中國貢獻了一張張閃耀的新名片。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制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其實就是指要用科技創新改變、提升中國制造。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不斷創新,將來一定能使我國從制造大國發展成為制造強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QQ錄屏20230327161259.mp4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8 這些東西哪里來第二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