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中考時政熱點:新華社評出2022年國內國際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后為序)1、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鼓舞世界2月4日至20日、3月4日至13日,第二十四屆冬奧會、第十三屆冬殘奧會先后在北京舉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各省區市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困難挑戰,中國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北京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我國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創造了參加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歷史最好成績。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深刻闡述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2、隆重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25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豐富實踐留下寶貴經驗、深刻啟示?!耙粐鴥芍啤笔墙涍^實踐反復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門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3、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圖謀8月2日,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外交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言人、中共中央臺辦、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分別發表聲明或談話,強調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一以貫之,中方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當晚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開展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8月5日,外交部宣布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進行制裁并對美方采取8項反制措施。8月16日,中共中央臺辦發言人受權宣布對列入清單的一批“臺獨”頑固分子等人員實施制裁。4、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10月16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10月23日,在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繼續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擔任中央軍委主席。5、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11月1日4時27分,中國空間站的第二個科學實驗艙段——夢天實驗艙,成功與之前發射的天和核心艙完成精準對接,隨后夢天實驗艙完成水平轉位,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形成三艙“T”字構型。11月30日清晨,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與神舟十五號乘組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共6名航天員在太空“勝利會師”;12月2日晚,神舟十四號乘組與神舟十五號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完成了中國航天歷史首次在軌交接,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中國空間站是國家太空實驗室,支持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6、元首外交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闊步前行11月14日至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泰國進行訪問,其間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三年來首次中美元首面對面會晤。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開展一系列重大元首外交行動,從2月“冬奧之約”“新春之會”到6月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從9月中亞之行到11月東南亞之行、12月中東之行……在元首外交引領下,我們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闊步前行,為世界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7、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千家萬戶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或地區先行實施。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多發散發和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一系列舉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兜牢民生底線。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上調4%,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和居民醫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均得以提高。我國就業、物價形勢保持總體穩定,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超過3200萬人,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8、沉痛悼念敬愛的江澤民同志11月30日,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杰出領導者,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江澤民同志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以各種形式沉痛悼念、寄托哀思。12月6日上午,江澤民同志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致悼詞。9、中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預計全年經濟總量超過120萬億元。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10、科學精準優化完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面對持續變異的新冠病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條”)。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新階段防控工作的重點調整為“保健康、防重癥”。12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新華社評出2022年國際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后為序)1、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啟航。一年來,成員國間零關稅產品比例大幅提高,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推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國與各方攜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共同發展繁榮,完善全球經濟治理。RCEP生效實施再次表明,共謀發展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2、1月14日和15日,太平洋島國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海底火山猛烈噴發并引發海嘯,噴發威力超過任何一次核爆試驗以及20世紀以來其他火山噴發,羽流高達57公里,為有記錄以來最高。人類第一次觀測到火山噴發的羽流通過平流層進入中間層。這次火山噴發對全球環境和氣候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災害發生后,國際社會向湯加施以援手,中國政府率先提供首批應急救援物資,用實際行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3、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烏方宣布在烏全境實施戰時狀態。美國等北約國家持續“拱火”,對俄方實施制裁,向烏方提供軍援。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烏克蘭危機激化歐洲地緣政治矛盾,導致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短缺等問題。面對危機,大多數國家拒絕跟風制裁俄羅斯。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伴隨這場危機,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4、3月16日,美聯儲為緩解高通脹宣布加息25個基點,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這一年,美聯儲連續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這一“強收縮”導致多國貨幣匯率跌至歷史低點,輸入性通脹壓力陡增,債務違約風險上升,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美國收緊流動性,拉升美元匯率,向外轉嫁危機,致使全球金融環境收緊,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對欠發達國家經濟造成損害。5、5月12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首張照片。這一年,人類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上不斷前行。7月11日,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首張全彩宇宙深空圖像對外公布。9月26日,美國進行世界上首次防御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威脅的測試。中國人巡天探宇的腳步從未停歇。神舟十四號飛船將“太空三人組”送上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一飛沖天,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完成。中國航天員乘組首次“太空會師”。中國空間站成為太空中最耀眼的“中國星”。6、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大會向世界展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傳遞新時代中國一如既往深化對外開放與合作、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烈信號,在全球引發廣泛回響。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共二十大對世界影響深遠,為復雜動蕩的國際局勢注入強大穩定性,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將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7、10月30日,巴西左翼領導人盧拉在大選中擊敗對手當選總統。此前,哥倫比亞左翼領導人佩特羅于6月當選該國歷史上首位左翼總統。到年底,拉美地區主要人口大國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都選舉產生了左翼政府。如何實現經濟振興和民生改善,是拉美左翼政府面臨的現實挑戰。左翼力量的強勢回潮深刻改變拉美地區政治版圖,也對國際格局產生重要影響。8、11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說,過去8年或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8年。一年來,多國遭遇罕見高溫以及隨之而來的嚴重干旱和森林火災,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遭受特大洪災,保護地球刻不容緩。年終歲末,三個全球環境公約締約方大會相繼舉行?!稘竦毓s》締約方大會通過“武漢宣言”,《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取得一攬子積極成果,《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彰顯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建清潔美麗的地球家園。9、疫情反復延宕給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傷害,給世界經濟和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深遠影響,加劇供應鏈紊亂,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各國應著眼人類共同福祉,加大宏觀政策協調,在產業鏈供應鏈修復、公共衛生、貿易金融、糧食與能源安全等領域加強國際合作。10、12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結束出席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并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后回國。這一年,習近平主席開啟“冬奧時間”,世界目光聚焦東方。習近平主席還3次出訪,到訪5國,主持或出席中國-中亞、中阿、中海、金磚、上合組織、G20峰會和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多邊會議,同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舉行會晤。中國元首外交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大力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取得成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凝聚廣泛共識、匯聚磅礴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