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知識點梳理【思維導圖】【知識梳理】1.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 吸 道 功 能鼻腔 清潔(鼻毛)、溫暖(毛細血管)、濕潤空氣(黏液)咽 空氣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 氣體的通道和發音器官氣管、支氣管 濕潤、清潔空氣、形成痰肺 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2.呼吸運動及其原理:(1)一分鐘大約呼吸16次。(2)無論吸氣還是呼氣氧氣的含量都是大于二氧化碳的。類別 肋間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頂 肺 肺內氣壓 氣 體 進 出 肺 泡 氣 體 變 化吸氣 收縮 擴大 下降 擴張 下降 外界氣體被吸入肺泡 含氧較多呼氣 舒張 縮小 回升 縮小 上升 肺泡內的氣體被呼出體外 含二氧化碳較多3.呼吸的全過程:外界氣體 肺 肺部毛細血管 組織毛細血管 組織細胞肺的通氣 肺的換氣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組織里的氣體交換4.肺泡與氣體交換相適應的結構特點:1、肺泡數目多、總面積大。2、肺泡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緊貼在一起,有利氣體通過。3、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共兩層),這種結構特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溫馨提示☆(1)肺泡是肺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2)體內產生CO2和含氮廢物的部位:是組織細胞;氧在血液中主要與血紅蛋白結合。(3)呼吸運動的原理: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收縮和舒張引起的,呼吸運動的結果實現了肺的通氣。(4)氣體交換的原理:就是氣體的“擴散作用”。即:一種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一側向低的一側運動。肺泡內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5)組織細胞需氧的原因:(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由于細胞中的線粒體需要氧氣,才能將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或能量)。5.肺泡內和組織內氣體交換兩個過程的比較:氣體交換的類別 氣體交換的場所 氣體交換的過程 氣體交換的結果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肺的換氣) 肺泡與血液 肺泡 血液 靜脈血→動脈血組 織 里 的 氣 體 交 換 組織細胞與血液 血液 組織細胞 動脈血→靜脈血圖 示6.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的實驗:將準備好的澄清石灰水分別倒入甲、乙試管中,并用潔凈的吸管插入乙試管的石灰水中,然后,用口輕輕地反復吹氣,而將甲試管靜置空氣中,請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現象:甲試管:不變渾濁。乙試管:變渾濁。2、分析原因:甲試管: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少。乙試管:因為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3、實驗結論: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4、在探究實驗中,甲試管是起 對照 作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