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59張PPT。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問題初探柳州鐵一中學 張建軍一、高中教材的內容及與初中教材內容的交叉點二、高中學段對學生學習的能力要求一、高中教材的內容及與初中教材內容的交叉點初中: 強調成長歷程是課程建構的基礎。 倡導綜合方式,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的整合。高中: 經(jīng)濟、政治、文化這三大社會生活領域是課程建構的基礎。 生活邏輯是主線,學科知識是支撐。高校: 學科體系是課程建構的基礎。 理論知識是課程內容的主體。 高中思想政治課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和高校政治理論課相互銜接,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一)高中教材的內容 現(xiàn)行高中政治教材包括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另外,我們廣西的選修教材為《經(jīng)濟學常識》。 必修課的基本框架《經(jīng)濟生活》框架設計思路《經(jīng)濟生活》必修一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第二單元? 生產 勞動與經(jīng)營第四課? 生產與經(jīng)濟制度第五課? 企業(yè)和勞動者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第四單元? 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第九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第十課? 科學發(fā)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jīng)濟建設第十一課? 經(jīng)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12為人民服務政府公民與政府的關系,引導學生認知政府的性質、職能,學會正確處理公民與政府的關系,參與國家公共生活的管理,體會我國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3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引導學生理解我國公民政治權利的制度保障,明確我國各項重大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yōu)勢以及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1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國公民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的內容,以學生能夠感受的政治生活為起點,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有序政治參與、行使政治權利的過程與方法。4當代國際社會公民參與國際政治生活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在當代國際社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樹立做負責任大國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政治生活》框架設計思路《政治生活》必修二第一單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第二單元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第三課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四課 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jiān)督第三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第五課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六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第七課 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第九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fā)展《文化生活》框架設計思路《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fā)展第五課 文化創(chuàng)新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第四單元 發(fā)展先進文化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第九課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第十課 文化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歷史唯物主義(第四單元)生活與哲學知識結構哲學的概況 (第一單元)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第二、三單元)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辯證法 唯物史觀 價值觀 《生活與哲學》框架設計思路《哲學生活》必修四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一課 美好生活的向導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三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第十課 創(chuàng)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第十二課 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二)與初中教材內容的交叉點 現(xiàn)行湘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中與高中教材內容有交叉的地方主要有:二、高中學段對學生學習的能力要求(一)高一新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習能力1.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欲,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具有刻苦鉆研精神,并且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 雖然高一新生有著把所有科目都想學好的強烈學習動力,但對于如何有計劃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方面,卻做得很不夠。他們對老師的依賴性特別強,平時每天要完成什么作業(yè),要不要看書,要看哪些內容,哪些是要背熟的,都需要老師布置,否則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了;而一到臨近考試的時候,他們就指望老師能夠劃出所謂的重點范圍給他們用兩三天時間突擊背誦,以期取得好成績。2.合作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合作學習能力應是指合作者為合作學習所具備的與人共事的各種能力總和。 經(jīng)過初中階段的培養(yǎng),高一新生具備合作學習的意識,但合作學習的能力稍顯不足,具體表現(xiàn)如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時,有些學生參與度不高,有些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分工,有的學生則完全脫離所學知識、把合作討論當成聊天。3.探究和解決問題能力 探究式學習或稱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特別是發(fā)展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前面講到,得益于初中政治課的啟發(fā)式、探究式教學,高一新生有著較強的探究意識,但由于他們在學習上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尚未真正養(yǎng)成,因此,他們在探究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稍顯不足。(二)從高考考綱所要求的能力看柳州中考政治試題 所謂信息,即試卷中出現(xiàn)的文字、資料、圖表數(shù)據(jù)、畫面、符號及設問等。獲取信息即發(fā)現(xiàn)、收集信息;解讀信息即對信息的理解和分析。 獲取和解讀信息,首先要全面、準確地把握信息,將材料和設問中的“關鍵詞”、“關鍵信息”、“隱含信息”提取出來。 其次要分析是直接信息還是間接信息,是有效信息還是非有效信息。從典型試題的分析看,試題信息的載體各不相同,有的隱藏在背景材料中,有的隱藏在問題的設問中,有的隱藏在圖形圖表中。這就要求我們針對不同的情況加以分析研究,以不斷提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技能。1.獲取和解讀信息第一、對文字材料信息的獲取與解讀 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和解讀出文字材料所蘊含的信息,具體應把握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通過閱讀文字材料,對材料進行分層,并通過關鍵詞、關鍵句,明確各層的層意和指向性。(2)分析各層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對各層信息進行宏觀整合,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的主旨,明確考查的意圖。(3)結合設問,從各層中解讀出所需要的學科信息及學科某一方面具體知識的信息,并明確答題的方向。17.材料一: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jīng)上升到56.7%;重要礦產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我國年均缺水量達536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 材料二:我國是一個擁有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約300萬平方公里主張管轄海域的z海洋大國。我國海洋里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海底石油、天然氣和大量的可燃冰;豐富的鐵、錳、銅、鎳等重要礦產;海水可以淡化使用;還有潮汐能、溫差能等等。(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了什么信息?(4分)(2)結合材料二,請舉出我國開發(fā)海洋資源的兩例,并分別指出其有利于解決材料一中的什么問題。(4分)(3)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怎樣才能提高海洋資源開發(fā)能力,建設海洋強國?(2分)17.(1)材料一反映出:①我國資源、能源對外依存度高;②我國資源、能源短缺,面臨嚴峻的資源和能源形勢;③資源、能源的短缺將制約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每點1分,答出三點3分)材料二反映出我國有豐富的海洋資源。(1分)(2)如:①開發(fā)利用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及其他能源,有助于緩解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高的問題;②開發(fā)海洋礦產資源,有助于緩解我國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的問題;③進行海水淡化,有助于緩解我國城市缺水問題。(每點2分,答出兩點4分,其他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3)①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②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合理開發(fā)海洋資源。(每點1分,答出兩點2分,其他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第二、對漫畫類材料信息的獲取與解讀 漫畫題是以一幅、一組漫畫或圖文結合的內容作為背景,通過簡單的文字提出問題,以辛辣、幽默、諷刺的方式來批評生活中一些錯誤思想或行為的題目,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獲取與解讀漫畫類材料信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審漫畫標題。一般漫畫都有自己的標題,這是漫畫的眼睛,透過這個“畫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畫的主題。(2)審漫畫主旨。審題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畫面,注意畫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3)審漫畫語言。要仔細品味畫中的語言文字,認真思考這些語言文字中所隱含的觀點,有時它會成為我們弄清漫畫寓意的金鑰匙。(4)審漫畫寓意。如果說直觀意義反映的只是漫畫的表面現(xiàn)象,那么背后必然隱藏著深刻的寓意,這就是漫畫所要揭示的真正主題。能否挖掘出漫畫的寓意,是審題的關鍵。 觀察右邊漫畫,回答6~7題。6. 漫畫中人物的行為A.媽媽對自己負責,也對社會負責B.媽媽對自己負責,不對孩子負責C.小孩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D.小孩對媽媽負責,不對他人負責7. 從法律角度看,漫畫中行人闖紅燈行為是一種A.行政違法行為 B.刑事違法行為 C.嚴重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第三、對圖表類材料的獲取與解讀 圖表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圖表主要有表格、餅狀圖表、數(shù)軸等。不同類型圖表提取信息的方法也不同。如表格圖,表格的內容一般由時間、項目和表現(xiàn)各個項目狀況的數(shù)據(jù)構成。對此可按時間順序縱向比較變化發(fā)展的趨勢,按項目類別橫向比較不同項目的不同地位和比重等。餅狀圖主要體現(xiàn)事物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要搞清楚整體表示什么,不同部分分別代表什么,然后從一個事物各個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變化比較中,分析現(xiàn)象,揭示原因。數(shù)軸類分為曲線型和柱狀型。如果是曲線型,應把握曲線變化的情況,理解兩變量的關系。如果是柱狀型,應分析縱橫兩軸所代表的變量變化情況,同時,還要比較柱狀體之間的異同,而且要特別注意較長或較短柱狀體所代表的信息。變量變化情況,同時,還要比較柱狀體之間的異同,而且要特別注意較長或較短柱狀體所代表的信息。解讀圖標信息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三看:一審標題。標題是圖表的“眼睛”,審好標題有助于對圖表反映的中心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二審圖表。要弄清圖表有幾個要素、幾個層次,這樣做有利于全面地組織答案,從而避免要點的遺漏。三審小注。小注是對圖表的補充說明,對答題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2)兩比較:在看圖表內容時,一要橫向比較,二要縱向比較,注意不同時間、不同區(qū)域或不同國家的數(shù)據(jù)變化和趨勢,找出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18.在中小學生中,有這樣一群同齡人,他們的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打工而無法照顧他們,他們就是留守兒童。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共有6102.55萬人。 中學生小明了解到自己所在學校有不少留守兒童,為了喚起同學們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身為班長的他組織全班同學開展了一次探究活動。同學們查找到了以下相關信息:現(xiàn)請你參與進來,并完成以下相關任務。【探究問題】(1)通過信息一、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分)【發(fā)現(xiàn)榜樣】(2)從法律角度上看,信息三中小剛給同齡人做出了怎樣的榜樣?(4分)【行動關愛】(3)我們怎樣才能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3分)18.(1)①我國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撫養(yǎng)比重大,父母教育缺失,家庭保護不到位;②某地青少年違法犯罪率逐年上升;③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給予更多關注。(每點1分,答出三點3分)(2)①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②依法自律,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每點2分,答出兩點4分)(3)①加強家庭保護;②加強學校保護;③加強社會保護;④國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保護;⑤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每點1分,答出三個方面3分,其他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 調動與運用知識,是指學生在獲取相關的信息后,根據(jù)試題創(chuàng)設的新情境,啟動原有的知識儲備,迅速與相關知識內容建立起準確而有效的,再經(jīng)過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等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稱知識遷移應用能力。調動知識要穩(wěn)、準、快,這實際上是個思維過程。(2)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運用知識就是將調動出來的知識重新整合,建構解決問題的知識體系。調動和運用知識成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將我們頭腦中“記憶庫”里的相應政治知識與試題建立起正確的聯(lián)系,并進一步應用這些知識認識和說明問題。為此必須首先對學科知識點進行梳理、形成知識網(wǎng)絡,以保證頭腦中儲存的知識系統(tǒng)條理清晰,做到隨時再現(xiàn)、靈敏再認,用以解決實際問題。(2)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設問與材料相結合 中高考政治主觀題多采用設置情景材料的方式,聯(lián)系時政熱點提出問題,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在調動和運用知識時,必須認真分析背景材料的主旨和設問的要求、指向,將材料和設問有機結合起來,確定教材的知識落腳點,并以這個知識點為原點,根據(jù)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搜索其上位、同位、下位知識點,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然后利用這個知識體系去回答具體問題,組織答案要點。15、廣西電視臺公共頻道大型公益欄目《陽光路上》于2003年5月6日起播出。該欄目本著做最放心的慈善事業(yè)這個宗旨,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該欄目行動小組通過各種渠道搜集需要幫助的人的信息,并將他們的需求陳列在“希望超市”的貨架上,同時義務地把捐助者在“希望超市”里購買的食用油、大米、學習文具等生活物品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并一一拍照存檔,達到慈善事業(yè)的透明化、陽光化。 結合材料,你認為做“最放心的慈善事業(yè)”有什么意義?(6分)①有助于營造誠信的社會氛圍;②有助于融洽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③有助于引導人們增強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關愛社會;④有利于幫助受助者解決困難。(每點2分,答出三點6分,其他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 演繹法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某一具體社會現(xiàn)象的思維方法。常用來解決“體現(xiàn)了(說明了、反映了)什么道理”、“怎樣體現(xiàn)政治、經(jīng)濟或哲學道理、觀點的”等形式的設問。按照“先知識要點后材料分析”的答題思路組織答案。 歸納法與演繹法相反,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概括和抽象能力。它遵循從特殊(材料)到一般(理論)的思維過程。常用來解決“運用所學政治、經(jīng)濟、哲學知識說明某一問題、現(xiàn)象”、“如何實現(xiàn)、怎樣解決”等形式的設問。 解題時首先要分析材料所蘊含的信息點,然后將材料信息點與知識要點連接起來,按照“先材料信息后知識要點”的答題思路組織答案。演繹與歸納靈活運用16.在某校九年級(5)班的“新聞之窗”,有三則柳州新聞引起了同學們的廣泛關注: 以上三則新聞分別反映柳州市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新聞一:2012年5月19日,柳州工業(yè)博物館揭牌,成為全國首家綜合性工業(yè)博物館。新聞二:2012年12月1日、3日,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喜慶60華誕。慶典充分展示了兩縣經(jīng)濟發(fā)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新景象。新聞三:2012年12月27日,柳州市汽車產業(yè)又站在新的歷史高地——歷年汽車累計產量突破1000萬輛。新聞一:我市文化建設事業(yè)取得新成就;新聞二:我市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新聞三:我市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經(jīng)濟有了很大發(fā)展。(每點1分,答出三個方面3分,其他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3)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 所謂“描述事物”,是指對有關事物進行細致、全面、準確的表述;所謂“闡釋”,則是指對有關事物進行理解、分析和說明等有意義的解說。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實際上就是指能通過思維過程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并使用簡明、準確的學科術語敘述問題。它有三個層次的具體要求:一,正確表述事物的現(xiàn)象,準確描述和解釋事物的特征;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并作出正確的闡釋;三,辯證地、歷史地考察事物,對事物進行學科的和跨學科的描述與闡述,意義完整。描述和闡釋要做到問什么答什么,做到不跑題、不濫寫。描述和闡釋要用政治術語,要注意語言的層次性和邏輯性,書寫認真、段落分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圖表題、漫畫題是政治高考的常見題型,其設問方式常采用“XX材料反映了XX現(xiàn)象或問題”,“分析XX材料所體現(xiàn)的XX道理”,“談談你對XX現(xiàn)象或問題的理解或認識”等。此類試題主要考查學生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要求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材料中的現(xiàn)象或問題,概括出隱藏在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和規(guī)律,并能運用教材相關知識對所描述的現(xiàn)象或問題加以闡釋,分析其原因、影響等。 18.在中小學生中,有這樣一群同齡人,他們的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打工而無法照顧他們,他們就是留守兒童。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共有6102.55萬人。 中學生小明了解到自己所在學校有不少留守兒童,為了喚起同學們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身為班長的他組織全班同學開展了一次探究活動。同學們查找到了以下相關信息:現(xiàn)請你參與進來,并完成以下相關任務。【探究問題】(1)通過信息一、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分)18.(1)①我國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撫養(yǎng)比重大,父母教育缺失,家庭保護不到位;②某地青少年違法犯罪率逐年上升;③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給予更多關注。(每點1分,答出三點3分)(4)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論證”,是指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述過程,在考試中主要表現(xiàn)為完成題目要求的任務時的論述和證明能力。所謂“探究”,是指對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在這一過程中考生就問題的解決提出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新水平。 分清類別 靈活探究 探究題主要包括提出探究課題、設計總體方案、提出探究方法、總結探究意義、提出破題措施等類型。下面,我們就探究題類型和答題技巧作簡要介紹。1.確定研究課題類 要注意課題的可行性——問題不宜太深,題目不宜過大或研究的面過寬,要“切口小” ; 課題深刻性和獨創(chuàng)性——課題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有一定的思維深度和探究價值; 課題的明確性——課題中包含的問題指向要明確,問題的結構要清晰。 2.設計活動方案類 圍繞某個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是考查學生學習探究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 其主要類型有:設計調查方案、設計服務方案、設計參觀方案、設計主題班會方案、設計辯論會方案、設計聽證會方案等。3.提出建議措施類 一般它的答案要求開放性比較強,作答時要注意行為主體(如黨、政府、社會、生產經(jīng)營者、消費者,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要求)。注意思維的拓展性,如怎樣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課本體系與時政中的政府、社會、生產經(jīng)營者、消費者等)。4.角色扮演轉換類 在政治試題中,常有需要學生轉換角色的題目,如“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或政協(xié)委員”、“假如你是外交部發(fā)言人”,你該怎么去處理某事。做好這類題目,首先應明確設問中要求充當?shù)摹敖巧保鶕?jù)“角色”調動相關知識。其次,要明確問題的指向,提取材料中的信息點。最后,將教材知識與材料信息對接,運用相關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合理地分析與論證。如:2012年柳州中考試題30.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動漫是文化藝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中小學生的喜愛,看動漫在中小學生課余生活中所占比例很大。為了解我國動漫的發(fā)展情況,某班開展一項“我看動漫”的活動,請你參與。《大鬧天宮》 《喜羊羊與灰太狼》 《功夫熊貓》2012年柳州中考試題【感受動漫魅力】(1)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大鬧天宮》,詼諧幽默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行俠仗義的美國影片《功夫熊貓》等動漫活躍在我國的影視屏幕上,引起了極大反響。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感受。(4分) 認識【探索動漫問題】2010年我國共制作完成原創(chuàng)電視動畫片385部、動畫影片16部。如今,我國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動漫生產國。但中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還是國外的作品居多。(2)為什么我國的一些動漫作品得不到青少年的喜愛?(3分) 評析【設計動漫作品】為了展現(xiàn)同學們的才藝,班里開展動漫作品設計比賽活動。(3)如果請你設計動漫作品,你會考慮哪些方面的因素?(3分) 角色轉換 建議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