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生價值觀(實現人生價值)課本梳理)一、什么是價值:哲學上價值是指( )對( )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 )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判斷:①哲學上的價值是指主體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②事物價值的轉換取決于認識的發展性。二、什么是人生價值1.人生的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以及( )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2.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 )。a.個人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 )、滿足( )的需要。即社會價值的實現。b.個人付出心血和勞動,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獲得( ),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 ),實現了自我的滿足。即價值的自我實現。3.人的價值評價: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價歸根到底看( ),最根本的是看( )。判斷:①人的自我價值是實現社會價值的前提和基礎②人的自我價值就是通過滿足社會的需要而體現的③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④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要看他獲得多少勞動報酬。⑤人只是價值的創造者,而不是價值的享受者。⑥有價值的人生需要犧牲個人利益。⑦人生的真正價值是貢獻與索取的統一。三.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1.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各種( )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事物價值的( )看法和( )觀點。判斷:①價值觀源自于對個人生活遭遇和處境的反思②理想信念是衡量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2017·新課標全國卷Ⅲ)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對人們( )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 )。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 )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 )。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選擇,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指導下進行的。③價值觀承載著一個( )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 )。判斷:①青年學生的價值觀決定于其行為選擇(2020·新課標全國卷Ⅰ)②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真理觀(2017·新課標全國卷Ⅱ)③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決定作用。④價值觀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 )層面的價值目標;(建設什么樣的國家)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 )層面的價值取向;(建設什么樣的社會)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 )層面的價值準則。(培育什么樣的公民)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 )要求,繼承( ),也吸收了世界文明( ),體現了( )。3.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 )遵循。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 )行動。五、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含義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 )的需要以及滿足的( )作出判斷,稱為價值判斷。在( )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就稱為價值選擇。判斷:①價值選擇可以先于價值判斷③正確的價值判斷以正確的價值選擇為基礎(2020·海南卷20)④價值判斷的正確性依賴于價值選擇的合理性(2018·新課標全國卷Ⅰ)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產生: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 )的基礎上形成的。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一:遵循社會發展規律: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 )。因此,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 ),遵循( ),走歷史的必由之路。判斷: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最高標準4.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①內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 )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②意義:a.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 ),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b.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5.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二:自覺站在人民的立場上。⑴影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因素①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主體差異性)。②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 )做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最高標準①最高價值標準:把( )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②做事情對錯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 )、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 )。③要求:我們要自覺站在( )的立場上,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 )的價值追求。⑶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關系①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滿足( )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 )的因素。②要把個人、集體、社會利益三者的統一作為選擇標準。a.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 )的立場上進行選擇。b.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判斷:①價值觀是衡量價值判斷正確與否的尺度(2020·海南卷20)②價值選擇正確與否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②對同一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價值判斷的現象(2021八省聯考福建卷14)⑤價值觀的差異導致人們的利益的差異(2018·新課標全國卷Ⅰ)⑥在階級社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六、價值創造和實現1.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 )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意味著他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貢獻就( ),自身價值就(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幸福人生的( ),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 )判斷:堅持個人和社會的統一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 )。人的價值只能在( )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人的個性應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 )方式。判斷:①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②自覺投身社會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3.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因素)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 )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 )。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 )的指引。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 )根基。判斷:①人生價值是在應對挫折中實現的②奮斗能減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2018·新課標全國卷Ⅱ)③奮斗能讓理想擺脫條件制約而變為現實(2018·新課標全國卷Ⅱ)④只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