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節《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珍愛自己的名譽、維護自己的尊嚴,能自覺地尊重他人,承擔維護他人人格的義務。2.能力目標: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和他人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能力。3.知識目標:了解人格尊嚴和名譽權,明確法律保護人格尊嚴和名譽權。二、【學習重點】:公民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受法律保護。三、【學習難點】::人格尊嚴權的內涵。四、【方法指導與使用說明】: 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結合學習目標和導學案,自學課本P34——39頁內容,用鉛筆在課本上標記重點。 結合導學案要求,自主學習,在教材上書寫問題,標注答案,明確重難點。五、【自主學習、明確知識點】(一)在教材上書寫問題,標注答案1.公民的人格尊嚴權指什么?2.人格尊嚴權表現為哪兩個方面?3.人格尊嚴權具體體現為什么?4.侵害人格尊嚴權有什么后果?5.什么是名譽?它集中體現了什么?6.良好的名譽有何作用?7.侵害名譽權有什么危害?8.什么是名譽權?它主要表現為什么?9. 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有什么后果?10、我們該如何維護名譽權 (從“我”與“他”人兩個角度討論)(二)自學課本P34——39頁內容,填寫下列空格1、維護人的尊嚴,是____________的重要標志。2、每個公民都享有____________的最起碼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權利表現為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方面。3、人格尊嚴權具體體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人的名譽是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客觀社會評價。有良好名譽者不僅可獲得_________________,還可獲得_________________。5、良好的名譽首先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品行優良者并不總是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譽權主要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組討論,合作交流1、討論P36、P37關于“大江”的案例2、討論P38“起外號”案例,填寫空格3、討論P39案例,說說如果你是法官,會作出怎樣的判決?六、【教師點撥】1、人格尊嚴權的表現和具體體現2、保護名譽權的法律依據七、【課堂練習】(一)明辨是非 1.維護人的尊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2.揭發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也是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3.人格尊嚴權表現為自尊和他尊兩個方面。( )4.外號形象生動,更容易記住,給同學起外號不是侵權行為。( )5.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二)、最佳選擇1.下列不屬于人格尊嚴權的是( )A.姓名權 B.肖像權 C.債權 D.名譽權2.關于人格尊嚴的權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成年人有人格尊嚴權,未成年人尚不具備人格尊嚴權 B.正在服刑的犯人不能享有人格尊嚴權C.每個人都享有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 D.人格尊嚴權主要表現為他尊3.下列屬于侵犯公民名譽權的是( )A.公然謾罵他人 B.將明星的照片貼在床頭C.寫匿名信檢舉某領導干部貪污受賄的事實 D.某單位對違反工作紀律的人員進行通報批評4.八年級學生小杰想競選學校學生會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小何。為了競選成功,他道聽途說,添油加醋,捏造事實,背后中傷、詆毀小何。小杰侵犯了小何的( )A.人身自由權 B.榮譽權 C.名譽權 D.隱私權5.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說明( )①我國法律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②人格尊嚴權在公民的人身權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嚴不可辱 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某班學生宿舍丟了東西,老師懷疑是本班學生所為。在查無結果的情況下,班長提議讓同學們投票“選小偷”。班長所提的這種做法( )A.能很快解決問題,大家的看法往往是正確的 B.侵害了學生的人格尊嚴C.是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有效手段 D.保護了學生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八、【能力提升】 在美術課上,老師教大家學畫頭像,并請曉嵐坐在前面做素描模特。可下課后,劉強竟將一張極具侮辱性的漫畫張貼在教室的黑板上,并配上“此乃曉嵐”等文字,引來許多同學的圍觀嬉笑,氣得曉嵐哭著跑出了教室,而劉強卻說她太小氣,開不起玩笑。請回答:劉強的行為錯在哪里?這樣的“玩笑”有哪些危害?九、【內容歸納】:十、【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