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 歷史學科課時學歷案 第14課 明朝的統(tǒng)治【導 讀】本課《明朝的統(tǒng)治》明朝是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和國家形態(tài)的轉型時期,明朝以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高度強化,不僅為以后埋下了危機和隱患,也讓社會失去了進步的動力。【課標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過皇權的強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專權的弊端。【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與分析史料知道明朝建立的背景,通過完成表格梳理明朝建立的概況。2.通過閱讀教材、史料分析、問題探究、完成表格等多種方式掌握朱元璋強化皇權的措施及其影響。3.通過閱讀教材與讀圖識史了解明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重點:朱元璋強化皇權、科舉考試的變化難點:朱元璋強化皇權和科舉考試的變化帶來的社會影響【學習過程】第一篇 明朝的建立完成任務一:自主閱讀教材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檢測目標1)材料一:“堂堂大元,奸佞當權,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醉太平小令》材料二 :元順帝君臣大肆揮霍浪費,造成國庫空虛。同時,由于元朝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黃河接連決口,泛濫成災。 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調(diào)農(nóng)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飽受災荒之苦的農(nóng)民,在工地上橫遭監(jiān)工鞭打,克扣口糧。1.上述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樣的社會狀況? (指向目標1)2.根據(jù)史料分析明朝建立的背景。(指向目標1)3. 根據(jù)教材明朝的疆域圖,說說明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指向目標1)第二篇 朱元璋強化皇權完成任務二:【自主閱讀教材和下列材料(檢測目標2)材料: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禮(儒士嚴禮)所言不得隔越中書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攬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今創(chuàng)業(yè)之初,正當使下情通達于上,而猶欲效之,可設乎?” —《明實錄》卷五十九1.閱讀材料,說出明太祖這段話的本質(zhì)意圖是什么?(指向目標2)2.通過分析史料,認識朱元璋加強皇權的原因。(指向目標2)3.閱讀課本,分組探究朱元璋強化皇權的措施及其影響(指向目標2)從中央、地方、軍事、特務、選官幾個角度考慮材料一: 丞相胡惟庸,開國老臣,位高權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常與朱元璋發(fā)生“口角”,朱元璋以“謀反”之罪滅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廢除丞相,改革行政機構。 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請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 —朱元璋《皇明祖訓》材料三:洪武十七年,給事中張文輔言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日之間,內(nèi)外諸司奏劄(zhá),凡一千六百六十,計三千二百九十一事。——清.孫承澤《春明夢余錄》1.閱讀材料思考朱元璋為啥誅殺朱元璋?朱元璋立下這條“祖訓”的目的何在?(指向目標2)2.閱讀材料并思考廢除丞相制度后有何弊端?朱元璋如何處理這么龐大的政務?(指向目標2)3.閱讀教材,說出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目的、內(nèi)容、職能、特點、作用、評價(指向目標2)觀察圖片,丞相制度的演變丞相上朝儀式的變化:坐 → 站 → 跪思考:丞相制度的演變反應的實質(zhì)是什么(指向目標2)第三篇 科舉考試的變化完成任務三:自主閱讀教材下列材料(檢測目標3)科舉考試創(chuàng)立于哪個朝代?歷朝歷代如何發(fā)展和完善科舉制?如果你是明朝的考生,你會怎么樣準備科舉考試?。(指向目標3)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發(fā)明 中國 占百分比漢代 45件 28 62%隋唐 45件 32 71%宋元 67件 38 57%明清 472件 19 4%合作學習:根據(jù)以上材料,探究八股取士的影響(指向目標3)第四篇 經(jīng)濟的發(fā)展(檢測目標4)自主閱讀教材說說明朝經(jīng)濟發(fā)展的概況(指向目標4)從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幾個角度考慮【檢測與作業(yè)】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員,有事上京參見朱元璋皇帝,應去( )(檢測目標1)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陽2.明政府規(guī)定科舉考試的范圍是( )(檢測目標3)A.詩賦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書五經(jīng)3. 明太祖設立的特務機構是( )(檢測目標2)A.東廠 B.西廠 C.錦衣衛(wèi) D.內(nèi)閣4.明代全國的制瓷中心是( )(檢測目標4)A.景德鎮(zhèn) B.越州 C.杭州 D.邢州5.明代從外國引進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 )(檢測目標4)①玉米 ②甘薯 ③馬鈴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6.被明朝萬歷皇帝欽筆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子,成為我國現(xiàn)存唯一的狀元卷。該卷肯定涉及哪些內(nèi)容( )(檢測目標3)A.經(jīng)濟政策 B.時事評論 C.詩詞歌賦 D.四書五經(jīng)7.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寫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本缄P系從坐而站而跪這一現(xiàn)象 說明( )(檢測目標2)A.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設立了錦衣衛(wèi)、東廠 D.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學后反思】請嘗試繪制本節(jié)課重要知識的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