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課標要求】 引用國家之間合作、競爭、沖突的實例,印證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引述有關資料,描述世界多極化趨勢。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多極化趨勢提分攻略 學習二十大 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致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視野拓展 全球治理理論是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而提出的旨在對全球政治事務進行共同管理的理論。速記卡片1個突出特點: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1個實質:國際競爭的實質1個原則: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2個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3種基本形式:競爭、合作與沖突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考 點 精 析1.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形成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地位 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發展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影響 ①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基礎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②在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過程中,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國際關系朝著民主化方向發展2.世界主要力量的表現美國 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最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并且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中國、歐盟、俄羅斯和日本 多極化國際格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新興國家 不斷壯大,推動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提醒 世界多極化表現在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的中心,這些政治經濟力量中心不一定是主權國家,也可以是區域性國際組織(如歐盟),也可以是一些命運相似的國家的聯合,如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等,不能將世界多極化等同于多個力量強大的主權國家。3.中國的貢獻(1)原因: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2)表現①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4.發展中國家的貢獻(1)原因:發展中國家在人口、經濟、貿易等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反對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2)表現: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聯合自強,成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易 錯 清 零1.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意味著多極化格局已形成。( )校正: 。2.世界多極化就是指世界上出現了若干個力量強大的主權國家。( )校正: 。3.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支持。( )校正: 。4.中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志著以相互依存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 )校正: 。命 題 探 究考向1 世界多極化例1 [全國卷Ⅱ]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 500多名代表參會,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形成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270多項具體成果。中國成功舉行高峰論壇( )①強化了以和平發展為特征的結盟伙伴關系②標志著以相互依存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 ③踐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④展示了多極化趨勢下共同發展的新成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方法技巧時空錯位型選擇題解題注意事項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有已經發生、必然發生、可能發生等多種形態。解題時要注意此類選擇題,不能將還沒發生的說成已經發生的,可能發生的說成必然發生的,已經發生的說成還沒發生的。訓練1 有多家國際經濟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將是中國占19%、美國占16%、印度占9%,前十位中的其他幾位依次為日本、巴西、俄羅斯、德國、墨西哥、法國、英國。如果這一預測成為現實,則意味著( )①世界多極化最終形成 ②我國的經濟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 ③逐步形成中美兩極格局④多極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2 中國在世界多極化趨勢中的作用例2 縱觀中華民族前進發展,橫看世界力量對比變化,在全球政治經濟的定位系統里,中國書寫著變化:實力變了——從積貧積弱到邁向全面小康;擔當變了——從提供物質到思想引領;心態變了——從窮弱焦躁到自信平和。中國在世界舞臺坐標上的位移折射出( )①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②中國在全球治理過程中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③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與水平不斷提高 ④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訓練2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提出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國、西歐、日本、蘇聯和中國,并認為這五大力量將決定世界的前途。近年來,許多專家認為,世界格局有從“五大力量中心”向“雙雄多強”格局演變的趨勢,即未來的中國、美國成為雙雄,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巴西成為多強。對比“雙雄多強”的新判斷和“五大力量中心”的說法,我們可以發現( )①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的力量在增強 ②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③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④中美兩國將共同主導建立國際新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核心考點二 國際關系考 點 精 析1.認識國際關系內涵 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形式 復雜多樣的,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內容 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國家間交往 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文化、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領導人互訪,締結條約或協定,等等國際競爭 背景 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實質 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趨勢 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目標,力圖為自己確立有利態勢,形成了國家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局面2.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復雜 多變 各國的國家性質不同,利益追求、對外政策也不同,這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影響 因素 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宗教、文化和歷史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國家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其中,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 利益 國家利益不是抽象的,歸根結底是該國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乃至對立 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提醒 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分析問題時注意不同情形:如果是分析某國的外交政策和行動,要用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知識點;如果是兩國合作,要用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的知識點;如果是兩國沖突,要用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的知識點。3.國家利益的維護(1)維護國家利益①重要性: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保障: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通常用一國的綜合國力來衡量。國家實力衰弱不利于國家利益的實現。③基本要求: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2)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原因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內容 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要求 ①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 ②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易 錯 清 零1.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 )校正: 。2.國家性質和國際利益決定外交政策,進而決定國際關系。( )校正: 。3.國家間根本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校正: 。4.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校正: 。5.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說明中國與多數國家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校正: 。命 題 探 究考向1 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例1 [2022·山東卷,11]一些經濟體量較小的國家為與大國爭奪國際投資,往往會設定較低的企業稅率,有些國家甚至將稅率定在10%以下。美國為緩解財政赤字,倡議各國對跨國公司征收最低21%的企業稅。該倡議得到法德等國支持,但遭到愛爾蘭等國反對。在美國推動下,2021年10月,136個國家和地區在“經合組織”(OECD)框架下達成共識,“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被設定為15%。材料表明( )①美國利用“經合組織”主導此次國際規則制定,本質是“美國優先” ②“經合組織”通過設定最低企業稅率獲得了行使稅收管轄權的權利 ③各參與國以共同利益為出發點,積極參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談判 ④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達成此次最低稅率談判結果的決定性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思維路徑】訓練1 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一個創舉,不會一帆風順,但卻勢在必行。有句話叫“心誠則靈”。只要雙方拿出誠意,守住“不沖突不對抗”的底線,筑牢“相互尊重”這個基礎,就能做好“合作共贏”這篇大文章。對這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勢在必行”是因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 ②“不會一帆風順”是因為兩國經常存在利益上的差別乃至對立 ③“不沖突不對抗”要求兩國能夠超越本國利益兼顧對方利益 ④“合作共贏”要求雙方妥善維護好對方利益,通過協商妥善處理分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考向2 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例2 [全國卷Ⅰ]2018年1月發表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指出,中國支持有關各方依據國際條約和一般國際法,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涉北極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支持有關各方維護北極安全穩定的努力;中國致力于加強與北極國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預警、情報交流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妥善應對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戰。中國的上述立場表明( )①北極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②中國是北極事務的利益相關者和主導力量③中國積極參與北極國際治理維護各國共同利益 ④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是中國對外活動的基本目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訓練2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指出:美國最新采取的對華關稅升級措施,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將進一步損害各方利益,中國對此堅決反對。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華為等多家中國企業實施“長臂管轄”制裁,中國同樣堅決反對。這說明( )①維護共同利益是中美兩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②構建中美利益共同體更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 ③國家利益至上,要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 ④國家利益是中美兩國關系走向的決定因素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情境探究·素養培育堅定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情 境 探 究情境一 2022年7月2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這也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元首的第5次交流。習近平在通話中強調,①從戰略競爭的視角看待和定義中美關系,把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是對中美關系的誤判和中國發展的誤讀, 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會對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產生誤導。此次中美元首通話中,②習近平主席重點闡述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主權國家的權利。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這一點。美方應該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情境二 ③中國一貫顧全大局,堅守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 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無論是官方外交、民間外交,還是公共外交,都始終堅定不移地執行這個理念。我們顧全大局,但②必須堅守底線。我們的底線是維護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在這個根本原則的基礎上,當讓則讓,該爭則爭。在國力還比較弱的時候,我們堅守這個原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中國強起來了,我們的立場更加堅定。(1)結合材料,運用世界多極化的有關知識,分析中美關系歷經風雨和坎坷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與綜合能力) (2)我們顧全大局,但必須堅守底線。結合情境二并運用維護國家利益的知識加以說明。(辯證思維、分析與綜合能力) 新 題 速 遞1.在美國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之際,美國政府也對一批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扼制。雖然拿出了維護國家安全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在不少外媒看來,背后其實透露了美國面對中國科技行業迅猛崛起時的焦躁,試圖遏制可能在科技競爭中迎頭趕上的中國。這表明( )①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是國際斗爭的焦點 ②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③世界多極化的發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 ④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近年來,歐美各國不斷對我國出口的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我國政府引導企業積極應訴,較好地維護了自身的正當權益。這說明( )①政治關系是國際關系的核心和實質 ②中國與歐美各國既有合作,又存在競爭與沖突 ③維護國家利益是我國發展對外關系的出發點④貿易沖突的實質是中國與歐美各國對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22年7月28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習近平重點闡述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習近平強調,臺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方的政治承諾,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為任何形式的“臺獨”勢力留下任何空間。以上態度表明( )①主權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②獨立自主性是主權的對內表現 ③中國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 ④中國依法行使管轄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①深入發展 ②和平與發展 ③民主化 ④超級大國 ⑤俄羅斯 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⑦重要力量 ⑧公正合理 ⑨主力軍 ⑩競爭 軍事關系 科技實力 國家利益 共同利益 利益對立 自身利益 合理關切 各國共同發展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但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2.答案與解析:×。“世界多極化”中的“極”不僅包括力量強大的主權國家(如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等),還包括國際組織(如歐盟)。3.答案與解析:×。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支持。4.答案與解析:×。相互依存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還未建立,此說法不符合實際。命題探究例1 解析:①錯誤,我國不與任何國家結盟。②錯誤,我國倡導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且國際新秩序并未建立。答案:D訓練1 解析:預測到2030年,全球經濟中中國占的份額最多,表明我國的經濟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從各國所占的份額可以表明多極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材料體現多極化趨勢加強,未體現世界多極化最終形成;③錯誤,題干強調的是多極化,而非中美兩極格局。答案:C例2 解析:①中“決定性力量”的說法錯誤,排除。材料并未強調我國的國家利益,排除④。答案:B訓練2 解析: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④錯誤,國際新秩序由各國攜手一起建立,中美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中起重要作用。答案:A核心考點二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2.答案與解析:×。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3.答案與解析:×。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根本利益不會一致。4.答案與解析:×。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答案與解析:×。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只能表明中國和大多數國家存在共同利益。命題探究例1 答案:B訓練1 解析:勢,即必然趨勢,意指中美兩國為了謀求本國利益,必須在許多領域尋求共同利益、相互合作,①表述正確。中美兩國存在利益、制度與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異,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美國為了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兩國間經常性的競爭與矛盾是不可避免的,②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超越本國利益表述錯誤,排除③。各國都應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④錯誤。答案:A例2 解析:中國不是北極事務的主導者,②夸大了中國在此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應排除。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④說法錯誤。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本題選B。答案:B訓練2 解析:①錯誤,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是中美兩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構建中美利益共同體更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答案:C情境探究·素養培育情境探究提示:(1)國際關系的實質是一種利益關系。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美關系歷經風雨和坎坷的根本原因在于維護自己國家的根本利益。(2)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在外交事務中堅守底線就是維護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新題速遞1.解析:材料僅僅反映了中美關系,并未涉及世界多極化,①③不符合題意;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又對一批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扼制,其目的是遏制中國在國際競爭中迎頭趕上,這表明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科技等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同時也說明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②④符合題意。答案:B2.解析:國際關系的實質是利益關系,①錯誤;貿易沖突的實質是利益之爭,④錯誤;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中國與歐美各國的貿易糾紛,反映了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也體現了我國發展對外關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③正確。答案:B3.解析:外交部發言人的發言表明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這說明主權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中國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①③正確。獨立自主性是主權的對外表現,至高無上性是主權的對內表現,②錯誤。管轄權是指國家對其領土內的一切人、物和所發生的事件,以及對在其領域外的本國人行使管轄的權利。材料沒有體現管轄權,④排除。故本題選B。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