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課標要求】 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分判斷的不同類型。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提分攻略知識拓展 注意聯言判斷的語言形式有并列復句、遞進復句、轉折復句等。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聯言判斷的聯結項有時可以省略。例如:“此商品價廉物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速記卡片2個基本特征:有所斷定、有真假之分2種判斷的類型: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2種簡單判斷的類型:性質判斷、關系判斷3種復合判斷的類型: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 判斷的概述考 點 精 析1.用圖示理解社會實踐與判斷的關系、判斷的兩個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2.表達及其類型(1)表達: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2)類型簡單判斷 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 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提醒 判斷的劃分依據是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易 錯 清 零1.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肯定的思維形式。( )校正: 。2.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就是真判斷。( )校正: 。3.判斷是通過語詞來表達的。( )校正: 。4.依據判斷本身的性質,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 )校正: 。5.有真假之分是判斷的唯一特征。( )校正: 。命 題 探 究考向 判斷及其基本特征例 下面是摘自政府工作報告的語句,其中屬于肯定判斷的是( )①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②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 ③各級政府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 ④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訓練 “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是( )①肯定判斷 ②否定判斷 ③特稱判斷 ④單稱判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核心考點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考 點 精 析1.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含義: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2)結構: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和謂項組成。(3)種類(4)準確地運用性質判斷要求 錯誤舉例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 通過學習,進步很快避免主項與謂 項配合不當 中學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準確地使用 量項和聯項 ①所有的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 ②你的這個辦法很好,我想沒有誰不會不同意的2.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含義: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2)結構: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3)關系的性質(4)使用關系判斷常見的邏輯錯誤混淆關系的不同性質,把非對稱關系當作對稱關系,把非傳遞關系當作傳遞關系。易 錯 清 零1.直言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 )校正: 。2.只要正確運用性質判斷,就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 )校正: 。3.對稱性關系是對稱關系和非對稱關系的統稱。( )校正: 。4.“老王與老李是戰友”屬于性質判斷。( )校正: 。5.“小張是一名中學生”屬于特稱判斷。( )校正: 。命 題 探 究考向1 性質判斷例1 下列判斷中屬于性質判斷的是( )A.形勢很好B.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C.民主與集中是緊密相連的D.世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者訓練1 下列各判斷屬于性質判斷中的哪種類型?(1)全體同學都喜歡聽她的課。(2)羅素不是一位小說家。(3)趙剛的講話對同學們啟發很大。(4)4/5的任務都不是由他完成的。(5)全班同學都不喜歡門衛老李。(6)在今天的考勤中,一些同學遲到了。考向2 關系判斷例2 下列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中,屬于非傳遞關系的是( )①全同關系 ②矛盾關系 ③交叉關系 ④反對關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訓練2 從判斷的類型看,“曹操與曹植不是兄弟”是( )①簡單判斷 ②關系判斷 ③性質判斷 ④聯言判斷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核心考點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考 點 精 析1.復合判斷及其種類(1)含義: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2)分類: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2.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2)構成: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3)真假: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提醒 聯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3.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2)構成: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3)種類相容選言判斷 不相容選言判斷判斷 依據 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相容的選言支) 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不相容的選言支)聯結項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成立條件 真 至少有一個選言支真 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假 沒有選言支是真的 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4.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2)結構:前件、后件、聯結項。(3)種類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要義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 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聯結項 “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只有……才……”“除非……才……”等 “當且僅當……”等真假判斷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前件假,后件必假。沒有前件,就一定沒有后件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易 錯 清 零1.在聯言判斷中,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真的。( )校正: 。2.一個相容選言判斷中,只要它的一個選言支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校正: 。3.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中,只要它的一個選言支是真的,它就是真的。( )校正: 。4.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 )校正: 。5.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校正: 。6.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則該判斷一定是假的。( )校正: 。7.由肯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就可以在結論中肯定假言判斷的前件。( )校正: 。8.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 )校正: 。命 題 探 究考向1 正確運用聯言判斷例1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語句表達的是( )A.假言判斷 B.關系判斷C.聯言判斷 D.選言判斷訓練1 我們奏響的時代凱歌強勁而響亮,我們繪就的發展藍圖絢麗而輝煌。與以上復合判斷形式一致的是( )A.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B.2022年我國羊肉價格繼續“羊貴妃”模式C.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D.只要我們全黨團結一致,就一定能實現偉大的目標考向2 正確運用選言判斷例2 下列語句表達屬于不相容選言判斷的有( )①實驗若不成功,就失敗 ②甲去或乙去 ③不僅他不會,而且你也不會 ④或去或不去,豈能猶豫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思維路徑】訓練2 甲:我認為,這次被選派出國的,要么是張三,要么是李四。乙:我看并非如此。乙的意思相當于( )A.張三和李四或者都被選派出國,或者都不被選派出國B.選派張三出國,不選派李四出國C.張三和李四都不被選派出國D.張三和李四都被選派出國考向3 正確運用假言判斷例3 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 )①前件真,后件就真 ②前件假,后件就假 ③后件真,前件真 ④后件假,前件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訓練3 下列判斷中不包含充分必要條件的是( )A.當且僅當競爭對手推出投標時,小李才會報一個較高的價位B.為防止圓管內流動的水結冰,則需要且只需要保持圓管內壁面的最低溫度在某一溫度以上C.方老師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來上課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情境探究·素養培育正確運用復合判斷情 境 探 究情境 小華讀了一篇散文后,評論道:①“這篇散文不但文筆生動,而且富有哲理。”聯言判斷小浩讀后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②說它文筆生動我不反對,但說它富有哲理實在談不上。”小華反駁說:“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觀點,卻又承認它文筆生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聯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它的各個聯言支是否同時都是真的小華的評論屬于什么類型的判斷?上述對話中誰的話不合乎邏輯,為什么?(辨識與判斷、分析與評價) 新 題 速 遞1.2022年,面對疫情仍處于大流行、大反復和持續蔓延狀態,中國政府不是像很多國家那樣放松管控,而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策略不動搖。通過付出相對可控的代價截斷傳播,消除疫情大規模擴散的風險,穩住經濟民生,走出一條適合國情、成效顯著的道路。“動態清零策略”這個命題是一種( )①對事物作出的聯言判斷 ②對事物作出的選言判斷 ③基于價值判斷的價值選擇 ④基于價值選擇的價值判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王老師說:“麗麗考上了北京大學并且康康沒考上南京大學。”如果王老師說的為真,則以下各項一定不能為真的是( )A.麗麗考上了南京大學B.麗麗沒考上南京大學C.康康沒考上北京大學D.康康沒考上任何大學3.[2023·北京大興期末]張濤和吳原是同班同學,他們發現班里每個人或者喜歡體育運動,或者喜歡文藝活動。張濤喜歡體育運動,吳原不喜歡文藝活動。那么下列選項必定為真的是( )①吳原喜歡體育運動 ②張濤不喜歡文藝活動③該班不喜歡體育運動的人喜歡文藝活動 ④該班一半人喜歡體育運動,一半人喜歡文藝活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①有所斷定 ②有真假之分 ③語句 ④簡單 ⑤復合 ⑥對稱性 ⑦傳遞性 ⑧相容 ⑨不相容 ⑩充分條件 必要條件 充分必要條件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2.答案與解析:×。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不一定都符合客觀實際。3.答案與解析:×。判斷是通過語句來表達的。概念才是通過語詞來表達的。4.答案與解析:×。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5.答案與解析:×。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是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命題探究例 解析:①中的“沒有”這一信息可以看出這是否定判斷,排除。從選項中可看出,“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均作出了肯定判斷,②④正確。③是提出的要求,并未作出判斷,排除。故本題選D。答案:D訓練 解析:“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從質上看屬于肯定判斷,從量上看“我國的”屬于特稱判斷,故①③正確。題干中的句子不屬于否定判斷和單稱判斷,故②④不符題意。故本題選A。答案:A核心考點二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2.答案與解析:×。認識事物,只有既弄清對象的性質,又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才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3.答案與解析:×。對稱性關系包括對稱關系、反對稱關系和非對稱關系三種情況。4.答案與解析:×。“老王與老李是戰友”屬于關系判斷。5.答案與解析:×。“小張是一名中學生”屬于單稱判斷。命題探究例1 解析:考查學生對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的辨別能力。根據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的有關知識可以看出,A項是性質判斷,應選。B、C、D三項都是關系判斷。答案:A訓練1 答案:(1)全稱肯定判斷;(2)單稱否定判斷;(3)單稱肯定判斷;(4)特稱否定判斷;(5)全稱否定判斷;(6)特稱肯定判斷。例2 解析:傳遞性關系是三個對象之間的關系。①若a與b是全同關系,b與c是全同關系,則a與c必定是全同關系,所以全同關系屬于傳遞關系。②若a與b是矛盾關系,b與c是矛盾關系,則a與c必定不是矛盾關系,所以矛盾關系屬于反傳遞關系。③若a與b是交叉關系,b與c是交叉關系,則a與c不一定是交叉關系,所以交叉關系屬于非傳遞關系。④若a與b是反對關系,b與c是反對關系,則a與c不一定是反對關系,所以反對關系屬于非傳遞關系。故選B。答案:B訓練2 解析:“曹操與曹植不是兄弟”,反映的是曹操與曹植的關系,為關系判斷,而關系判斷和性質判斷同為簡單判斷,①②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答案:B核心考點三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聯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它的各個聯言支是否同時都是真的。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2.答案與解析:×。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才是假的。3.答案與解析:×。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4.答案與解析:×。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5.答案與解析:×。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6.答案與解析:×。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7.答案與解析:×。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一定假。肯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就可以在結論中肯定假言判斷的前件是錯誤的推理結構。8.答案與解析:×。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命題探究例1 解析:這個語句可以分解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可見這一語句表達的是由兩個性質判斷構成的聯言判斷。答案:C訓練1 解析:題干中的復合判斷屬于聯言判斷,與其相符合的只有A項;B項屬于簡單判斷;C項屬于選言判斷;D項屬于假言判斷。答案:A例2 答案:C訓練2 解析:本題考查不相容選言判斷的知識。不相容選言判斷的負判斷,并非:要么p,要么q=(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故選A。答案:A例3 解析: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可知,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即“前件真,后件就真”“后件假,前件假”,故答案選D項。②③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不符合題意。答案:D訓練3 解析: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的判斷,即“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其邏輯形式是:當且僅當p,才q。A、B、D都符合“當且僅當”的特征。答案:C情境探究·素養培育情境探究提示:①小華的評論屬于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聯結項是“不但……而且……”,斷定對象的兩種情況同時存在。②小浩的推理是符合邏輯的,小華的推理不符合邏輯。在聯言判斷中,只有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新題速遞1.解析:題干中判斷不屬于聯言判斷,①錯誤。面對疫情,中國政府不是像很多國家那樣放松管控,而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策略不動搖。這是對事物作出的選言判斷,同時也是基于價值判斷的價值選擇,②③正確。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④錯誤。答案:C2.解析:王老師的判斷是一個聯言判斷,如果一個聯言判斷是真的,它的各個聯言支都一定是真的,也就是說,麗麗考上了北京大學,康康沒考上南京大學。根據矛盾律,“麗麗考上了南京大學”一定不是真的,A符合題意。“麗麗沒考上南京大學”一定是真的,B不符合題意。C、D兩項不一定真也不一定假,不符合題意。答案:A3.解析:班里每個人或者喜歡體育運動,或者喜歡文藝活動,屬于相容選言判斷。相容選言判斷,只能斷定其選言支至少有一個是真的,在進行相容的選言推理,如果肯定了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就不能必然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他們發現班里每個人或者喜歡體育運動,或者喜歡文藝活動。張濤喜歡體育運動,吳原不喜歡文藝活動”,根據相容選言判斷,可以推出吳原喜歡體育運動,張濤可能不喜歡文藝活動,可能喜歡文藝活動,①正確,②錯誤。班里每個人或者喜歡體育運動,或者喜歡文藝活動,根據相容選言判斷,可以推斷出該班不喜歡體育運動的人喜歡文藝活動,③正確。該班一半人喜歡體育運動,不能推出一半人喜歡文藝活動,違背了肯定一部分選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選言支,④錯誤。故本題選B。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