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課標要求】 引述憲法序言,說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闡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提分攻略 學習二十大 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小論文金句 歷史是必然的,中國共產黨執政順應了我國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群眾把中國共產黨請上了執政位置;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證明了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是完全正確的。速記卡片1個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個任務: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3種方案:三種建國方案3個歷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4方面成就:中國共產黨成立取得的成就6方面意義:改革開放的作用、意義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考 點 精 析1.圖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三種政治力量 三種建國方案 結果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 極力維護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統治,讓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國人民拋棄了,其代表者的統治也被推翻了民族資產階級 幻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沒有得到人民群眾認可,它的多數代表者后來也承認這個方案在中國無法實現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 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3.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1)思想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2)目標: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3)使命: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4)成就: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5)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易 錯 清 零1.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解決問題的基本依據。( )校正: 。2.近代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 )校正: 。3.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是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和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校正: 。4.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領。( )校正: 。5.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無產階級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校正: 。6.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校正: 。7.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校正: 。 命 題 探 究考向1 近代中國人民的探索例1 讀圖“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比較三種方案和最終結果,可以得出( )A.各種政治力量都沒有中國共產黨強大B.前兩種方案完全脫離當時中國的國情C.前兩種方案中的力量都是民主革命的對象D.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訓練1 [2023·北京石景山期末]有比較才有鑒別。在近代中國三種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種方案中,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①五四運動使中國知識分子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領導力量 ②黨在馬列主義的科學真理中找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③中國人民急需指引斗爭方向、引領農民運動的核心力量 ④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2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例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這一重大論斷說明( )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的斗爭從此有了主心骨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 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著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 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維路徑】訓練2 [2023·全國模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1943年由中國共產黨黨員曹火星在北平(北京)房山區霞云嶺鄉堂上村創作的一首紅色歌曲,原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毛澤東主席建議在“中國”前添加上“新”字。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意味著中國共產黨給古老的中國帶來了新面貌 ②表達了人民群眾矢志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③反映了新的政權與以往舊政權有著本質的區別 ④表明中國共產黨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核心考點二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考 點 精 析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起始 事件 意義1949年 中華人民 共和國成立 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1956年 社會主義基 本制度確立 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1978年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2017年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 進入新時代 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2.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握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提出時間 主要矛盾中國共產 黨成立后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黨的八大 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黨的十 一屆六 中全會 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 九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易 錯 清 零1.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正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校正: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 )校正: 。3.建國初期,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校正: 。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校正: 。5.三大改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校正: 。6.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 )校正: 。7.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主要體現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面。( )校正: 。8.進入新時代,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校正: 。9.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期,我國發展有了新的歷史方向。( )校正: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模式。( )校正: 。 命 題 探 究考向 站起來 富起來 強起來例1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并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 )①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②以蘇聯經驗教訓為借鑒,回避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④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來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例2 小西同學記錄到相關數據(見下框),計劃圍繞我國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制作評論短片。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核心觀點的是( )2012~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成績單:這十年,中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 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A.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B.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C.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D.中國迎來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思維路徑】訓練1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這體現了改革開放( )①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②極大地改變了我黨和我國的面貌 ③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 ④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訓練2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宣示“新時代”——“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時代是( )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 ②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的時代 ③是決勝初步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情境探究·素養培育中國共產黨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情 境 探 究情境一 歷史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中國人民的偉大覺醒,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①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主心骨作用情境二 百年風雨滄桑,百年輝煌歷程。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執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擁有超高的民眾支持率,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一樣能夠領導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唯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③唯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更要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1)結合情境一,分析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歸納概括能力、政治認同素養) (2)結合情境二,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分析評價能力、政治認同素養) 新 題 速 遞1.2022年8月暑假期間,中學生小王在父母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復興之路”展廳里,他看到了中國近代的2 300多件實物、文獻、圖片、圖表、模型、繪畫、雕塑、舊址復原、模擬景觀等展品,了解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100多年的歷史。根據他參觀的內容,他可能會產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抗爭的歷史 ②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之一 ③中國資產階級未對國家進步作出實質性貢獻 ④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許昌市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艱辛探索、艱苦實踐換來了一份跨越百年的高分答卷,這充分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下列觀點中能印證這一結論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解決了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 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 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富國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23·北京順義期末]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套《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郵票共20枚,下列是其中的三枚郵票。以上三枚郵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 )①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②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 ③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④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習近平同志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述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他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下列對這一“里程碑意義”的理解正確的有( )①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②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③規劃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路線圖” 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 ③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 ④民族獨立 ⑤人民解放 ⑥國家富強 ⑦人民幸福 ⑧政治前提 ⑨制度基礎 ⑩十一屆三中全會 推動社會主義自我完善 人民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基本國情是解決問題的基本依據。2.答案與解析:×。近代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3.答案與解析:×。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4.答案與解析:×。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行不通。5.答案與解析:×。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6.答案與解析:×。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同時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7.答案與解析:×。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命題探究例1 解析:中國共產黨剛誕生時力量還是很弱小的,因此,A選項的說法錯誤,排除;B選項的說法不符合事實,排除;我國民主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C錯誤;通過對比“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可知,第三種方案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這說明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D正確。答案:D訓練1 解析:五四運動后,中國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故①說法錯誤。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之所以這樣說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是因為黨在馬列主義的科學真理中找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故②④符合題意。應是中國人民急需指引斗爭方向、引領工人運動的主心骨,故③說法錯誤。答案:C例2 答案:A訓練2 解析:黨員曹火星在北平創作的一首紅色歌曲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毛澤東主席建議在“中國”前添加上“新”字,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給古老的中國帶來了新面貌,①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人民群眾矢志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而是強調中國共產黨給古老的中國帶來了新面貌,②不符合題意。材料中將“中國”改為“新中國”,突出了一個“新”字,這既體現了中國面貌的更新,也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政權與以往的舊政權有本質的區別,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而不是獨裁專制的政權,③正確。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所以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④錯誤。答案:A核心考點二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正式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答案與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3.答案與解析:×。建國初期,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4.答案與解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5.答案與解析:×。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6.答案與解析:×。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和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7.答案與解析:×。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8.答案與解析:×。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9.答案與解析:×。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10.答案與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命題探究例1 解析:②錯誤,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觀的、不可回避的;④不符合題意,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未必適合中國的國情。答案:A例2 答案:C訓練1 解析:①不符合題意,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沒有改變,③與事實不符。答案:D訓練2 解析: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②錯誤;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③錯誤;①④是對新時代內涵的正確理解。答案:B情境探究·素養培育情境探究提示:(1)①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和奮斗目標。②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2)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開始改革開放,走向民富國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④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實踐充分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新題速遞1.解析:鴉片戰爭以來,隨著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歷史,①②正確;資產階級領導辛亥革命等運動,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對國家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③錯誤;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④錯誤。答案:A2.解析: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乘勢而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故②③說法正確。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并未解決,仍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故①說法錯誤。實行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故④說法錯誤。答案:B3.解析:第一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①入選。第二張照片體現的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我們取得的成就,②不選。第二張照片反映了改革開放,體現了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③入選。第三張照片中“擺脫貧困”,表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④入選。答案:C4.解析: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使民族復興進程不可逆轉,②④符合題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成功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①與題意不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四個堅持”,規劃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路線圖”,③與題意不符。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