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學時政報:中考必備考點八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備考指南備考關鍵詞 一般違法 犯罪 家庭保護 學校保護 社會保護 司法保護A基礎考點1.法律的顯著特征: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法律的規范、保護作用:(1)規范作用——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2)保護作用——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是國家生活的保障: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3.違法行為的含義和分類:(1)含義——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為。(2)分類——根據其違反的法律,可將它們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根據其危害程度的輕重,可將它們分為一般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4.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質特征、法律標志、必然后果:(1)基本特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2)最本質特征——嚴重危害性。(3)法律標志——刑事違法性。(4)必然后果——刑罰當罰性。5.刑罰的種類:(1)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2)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6.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7.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要求:1)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的職責和扶養的義務,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2)學校等教育機構依法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并對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3)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4)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8.法律幫助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9.維護合法權益的途徑:非訴訟手段、訴訟手段。10.訴訟的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B核心考點1.我們應怎樣看待法律:學法、守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度:以守法為榮、以違法為恥是我們應樹立的價值標準。2.-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異同與聯系:(1)異——違反的法律不同,對社會危害的程度不同,應受到的處罰或承擔的責任不同。(2)同——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3)聯系——違法行為不一定構成犯罪,但犯罪一定是違法行為。3.為什么對耒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1)未成年人代表著祖國未來、民族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不成熟,無經濟實力,缺乏自我保護能力。C疑難考點1.我們應如何預防違法犯罪:(1)自覺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自律,維護法律尊嚴,做守法的人。(2)加強修養,踐行道德,做有道德的人。(3)從小事做起,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2.我們應如何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1)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究智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子抓獲。(2)面對歹徒行兇,要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l10"報警等。D關聯考點1.與"不良誘惑"相關聯:只要我們有戰勝不良誘惑的決心,主動遠離不良誘惑,就能避免違法犯罪。2.與"不法侵害"相關聯:面對不法侵害,我們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準確地做出判斷,采取機智靈活的方法與其斗爭。3.與"用法律保護自己"相關聯:我國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4.與"忠實履行義務"相關聯: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5.與"生命健康權"相關聯: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6.與"自覺維護正義"相關聯:我們未成年人在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時,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彰顯法律尊嚴。7.與"責任"相關聯:1)我們在社會中生活,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這些責任有的是道義責任,有的是法定責任。(2)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的具體表現,是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有時也是法律的要求。 錯蹤復查【倒1】誤:未成年人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也不會受處罰。析:(1)未成年人如果道德水平低、法紀觀念淡薄、情趣低下,就會追求低級趣味,難免犯違反紀律的錯誤,發展下去就可能違法甚至犯罪。(2)無數事實說明,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3)未成年人做出了觸犯刑法的行為,如果符合刑法有關刑事責任的年齡規定,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4)為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要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例2】誤: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成年人的事情,與青少年無關。析:(1)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危害社會的侵權行為。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2)當青少年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善于依法維權,善于同侵權行為做斗爭:當國家、集體、他人的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青少年也要勇于依法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律尊嚴。(3)青少年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時,既要機智勇敢,又要善于守法、用法。中考風向標結合近年來的中考試題,我們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把握常考知識點。如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界定、區別、聯系,避免違法犯罪的方法,對未成年人實拖特殊保護的原因,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要求,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正確方法等。2.關注熱點。要關注未成年人遭遇非法侵害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典型事例,國家、社會或各地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所采取的舉措等,并能據此列出其所體現的教材知識。熱點連連看◆修訂后的上海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長春防止煙草煙霧危害辦法分別規定,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坐副駕駛座位,向來成年人銷售熘草制品最高罰款3萬元。設問示例:這些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什么保護 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這種保護 提示:(1)社會保護。(2)未成年人代表著祖國未來、民族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辨別是非能力低:全社會有責任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等等。◆2013年12月6日,河北15歲中學生小張早上上學途中遭2名男子持槍綁架:2013年12月30日,河南17歲中學生小明在晚自習后回家途中遭蒙面男子持刀綁架。設問示例:兩名中學生被綁架說明了什么?這結了我們哪些警示 面對綁架等非法侵害,中學生應如何做 綁架中學生的行為體現了犯罪的哪些基本特征 提示:(1)社會中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未成年人因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而易受到不法侵害等。(2)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國家和社會要優化社會環境,大力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等。(3)中學生既要勇敢,又要機智。例如,在無能力將違法犯罪分子制服時,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等及時脫身: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等等。(4)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沖刺熱身練中考原題實戰練一、單項選擇1.(江西中考,有刪減)江西遂川大山里的留守娃在由空巢老人組建的"陽光家園"里,有課外書讀,有人輔導交流,有健身娛樂場所。這體現了對留守娃的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2.(江蘇南京中考)下列對違法行為理解正確的有①輕微的社會危害行為就是一般違法行為②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③實施違法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④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⑤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⑥犯罪的特征體現了犯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區別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二、分析說明3.(浙江臺州中考,有刪減)中學生小松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立志當一名律師,自從沉迷于網絡游戲后,小松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為了弄到玩游戲的錢,他經常在家里和學校偷竊財物、向低年級同學敲詐勒索,有一次竟持刀搶劫。(1)小松持刀搶劫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2)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警示? 強化提升模擬練一、單項選擇1.左邊漫畫中持刀男子的行為A.觸犯了我國刑法B.社會危害性不大C.是一般違法行為D.是行政違法行為2.據報道,小徐6歲時被確診惠了孤獨癥,小徐的母親沃采辭掉工作,帶著小徐四處求醫,平時全程陪護小徐上學,如夸已17歲的小徐成了葫蘆絲吹奏高手和沃某的生活助手,沃某的行為①是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的表現②不利于小徐塑造健康人格和培養自立自強精神③契合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家庭保護的要求④有利于小徐免受侵害,促使小徐健康成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多項選擇3廣西貴港中級人民擊院近日日"9·21紅蘋果午托故意殺人案"做出一審判決,以犯故意殺人罪判處主犯昊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A.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B.法律只對犯罪分子具有約束力C.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刑D.只要違法就定會受到刑罰處罰4.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有一個演變過程。有了輕微危害社會的行為,如不及時矯治,極易陷入犯罪的泥沼,為避免違法犯罪,我們要A.防微杜漸,自覺糾正不良行為B.自我負責,努力做到依法律己C.明辨是非,養成良好行為習慣D.封閉自我,免受不良誘惑影響三、分析說明5.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下發的人民檢察院辦理來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強調,要依法保護涉案未成年人的名譽,尊重其人格尊嚴,不得公開或傳播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1)這一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什么保護?這樣做是因為我國對違法犯罪的來成年人堅持什么原則?(2)為避免重蹈違法犯罪覆轍,未成年人應如何做?四、實踐探究6.據報道.2013年1l月6日至12月1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教育部指導全國百家網站開展了"青少年互聯網法律知識競賽"活動。據此,某校學習型小組決定舉行一次探究活動。現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開展這一活動有什么意義?(2)請就青少年應如何對待法律談談你的認識和感受。 沖刺熱身練參考答案:中考原題實戰練一、1.C . 2.B二、3.(1)嚴重違法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2)要依法自律,防微杜漸,自覺糾正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義務;學法、知法,做守法公民。強化提升模擬練一、1A 2.C二、3.AC 4.ABC三、5.(1)①司法保護。②教育為主、懲罰為輔。(2)自覺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自律,維護法律尊嚴,做守法的人:加強修養,踐行道德,做有道德的人;從小事做起,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做一個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等等。四、6.(1)有利于引導青少年增強法律意識,提升網絡素養,依法、文明上網等。(2)示例:學法、守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度;以守法為榮、以違法為恥是我們應樹立的價值標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