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第___周第___課時
課題 26.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學生姓名
備課組審核 級部審核
教師寄語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無得;不問,故不知
學習目標 1.了解近代中國教育、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 2.知道魯迅、矛盾、齊白石、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課前預習】 一、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 1.教育的發展: (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興辦了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 (2)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 (3)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___________。 (4)1905年:清政府諭令停止科舉考試,存在1 300多年的_________至此壽終正寢。同時,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_________。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 2.新聞出版業的發展: (1)報刊。 ①《申報》:1872年在_____創辦,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②其他報紙: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 ③刊物: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________》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 大的刊物。 ④作用:報道及時,覆蓋面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2)商務印書館。 ①創辦:1897年在_____創辦。 ②地位: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③內容:出版多種中小學教科書、_____和大批文化學術著作。 ④作用: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 2.照相和電影: (1)傳入:20世紀初,西方發明的_____和電影傳入中國。 (2)發展: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_______》,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拍攝的《歌女紅牡丹》。 (3)作用: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_________。 【拓展延伸】 1.下列文藝作品,在抗戰期間召喚愛國主義,振奮抗戰精神的一組是( )
A.《義勇軍進行曲》《孔乙己》《屈原》
B.《黃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
C.《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孔乙己》
D.《孔乙己》《屈原》《黃河大合唱》 2.近現代湘籍著名文學家丁玲的代表作是( )
A.《山鄉巨變》 B.《邊城》
C.《家》 D.《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3.抗戰時期,在重慶誕生了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它們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激勵了人民團結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創作、1942年在國泰戲院首演并引起轟動的著名戲劇是( )
A.《屈原》 B.《春秋戰國》
C.《四世同堂》 D.《法西斯細菌》 4.下列歌曲創作于抗日戰爭期間的是( )
①《畢業歌》(1934年) ②《義勇軍進行曲》(1935年)
③《太行山上》(1938年) ④《團結就是力量》(1943年)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樂家創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一首歌曲振奮了民族精神,它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 B.《黃河大合唱》
C.《游擊隊之歌》 D.《義勇軍進行曲》 6. 北京大學是中國學子心中的一座學術殿堂。它的前身是 A.太學 B.京師同文館 C.京師大學堂 D.燕京大學 7.“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我們聽到這首雄壯的國歌時,使命感和責任感便油然而生.請問國歌的曲作者是( )
A.聶耳 B.田漢 C.冼星海 D.徐悲鴻 8.《大刀進行曲》是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歌曲中的“鬼子們”指的是( )
A.英國侵略者 B.日本侵略者 C.法國侵略者 D.泛指一切侵略者
自我評價專欄自主學習:合作與交流:書寫:綜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