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四 踐行綠色低碳 建設美麗中國視角一 保護生態環境【熱點直擊】材料一 生態環境部將實施8個標志性“戰役” 2022年6月5日,在舉辦的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生態環境部部長表示,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以更高的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進實施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車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流域海域綜合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8個標志性“戰役”。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 2022年6月5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這部人們期待已久的法律對于惱人的夜間施工噪聲、機動車轟鳴疾駛噪聲、娛樂健身音響音量大、鄰居寵物噪聲擾民等問題都作出了相應規定。材料三 2022年7月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介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取得顯著成效,查處了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考點速連】①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②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發展道路。【熱點設問】1.為什么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為什么)(1)當前,我國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2)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3)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4)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5)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等等。2.國家設立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有何重要意義 (為什么)(1)有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2)有利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3)有利于提高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4)有利于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5)有利于倡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6)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節約意識,緩解能源緊張狀況,減輕環境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等。3.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突出的現狀,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是什么)(1)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3)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索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4.為保護好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我們國家應該怎樣做 (怎么做)(1)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4)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視角二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熱點直擊】習近平致信祝賀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材料一 2022年6月5日,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活動主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身體力行、真抓實干,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考點速連】①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③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④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熱點設問】1.我國為什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為什么)(1)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2)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3)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4)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2.為什么要“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為什么)(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3)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3.如何認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是什么)(1)“綠水青山”指生態環境保護,“金山銀山”指經濟發展。(2)資源和環境制約著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能為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提供條件。(3)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4)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4.請你為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出謀劃策。(怎么做)(1)國家:①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④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⑤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⑥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2)公民(青少年):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不獵殺、食用野生動物,積極參加植樹種草活動,愛惜花木等。②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綠色出行,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等。③自覺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