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導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宋代南方地區農業發展的原因;2.列舉宋代南方農業發展、手工業興盛和商業貿易繁榮的史實。3.掌握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開始、完成時間。4.認識宋代的生產發展和商業貿易的繁榮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領先地位。學習重點: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興盛學習難點:商業貿易的繁榮自主學習:一、農業的發展1.原因:(1)南方 較少。(2)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 。2.表現:(1)從越南引進 ,成熟早,抗旱力強。(2)宋朝時, 產量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3)長江下游和 成為重要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4)南方各地普遍種植 。(5) 后期,棉花種植區已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二、手工業的興盛1.紡織業:北宋時,南方的 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業發達;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先進的棉紡織工具。2.制瓷業:河北定窯、河南汝窯等地燒制的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江西 ,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3.造船業: 、 、______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三、商業貿易的繁榮1.商業城市:(1)最大的是 和杭州。(2)出現了早市和 。(3)都市的商貿活動輻射到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叫作 。2.海外貿易:(1) 、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2)商船近至朝鮮、日本,遠達 半島和非洲東岸。(3)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 加以管理。3.紙幣產生:(1)產生:北宋前期, 地區出現“ ",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2)發展: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四、經濟重心南移1.時間:從唐朝中期開始,到 最后完成。2.影響:中央的財政收人,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 地區。合作探究:“朝廷在故都時,實仰東南財富?!蔽覈洕匦牡哪弦频侥纤巫罱K完成,請你簡要分析其原因。鞏固檢測:1.宋朝時,躍居糧食產量首位的是( )A.水稻 B.小麥 C.小米 D.玉米2.宋朝時,我國造船業發達的城市是( )A.廣州、泉州 B.東京、洛陽 C.東京、杭州 D.北京、泉州3.據報道:從古沉船“南澳1號”中打撈出的瓷器,很多出自“瓷都”。我國“瓷都”是指( )A.河北曲陽 B.河南妝州 C.江西景德鎮 D.河南開封4.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在( )A.唐朝關中地區 B.北宋四川地區 C.南宋江南地區 D.元朝中原地區5.漢代時“(江南)不憂凍餓,亦亡(無) 千金之家”,至宋代則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導致這一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和勞動力 B.大運河貫通南北C.各民族之間的長期交往 D.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6.南宋時,有一位阿拉伯商人運載一批貨物到泉州銷售,他抵達泉州后應到哪個機構辦理手續( )A.都護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巡檢司7.南宋詩人陸游說:“朝廷在故都時,實仰東南財賦?!边@反映的經濟現象是A.南宋都城臨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業的發展進步C.宋代商業繁榮,出現了“交子” D.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8.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經濟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變遷。”人們普遍認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國時期 B.隋唐時期 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9.“蘇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國的經濟重心已經發生了轉移,其方向是( )A.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B.從長江流域轉移到黃河流域C.從長江流域轉移到珠江流域 D.從黃河流域轉移到珠江流域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語曰:“蘇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宋高宗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動以百萬計。”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出兩宋時期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在什么流域。材料二指宋朝進行的什么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有哪些著名的大商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