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案】綱要(下)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案】綱要(下)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展示 核心素養要求 學習目標
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及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1.搜集新航路開辟前西歐政治、經濟和思想的有關史實,運用唯物史觀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分析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必然性與可能性。 2.利用歷史年表、地圖等,描述幾位航海家遠洋航行的路線、過程,認識新航路開辟的艱巨性與開創性。運用唯物史觀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做出正確的評價。 新航路開辟的動因與過程
知識梳理
一、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與條件
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的發展,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隨著西歐各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
社會根源:歐洲出現追求財富的“黃金熱”
受《馬可·波羅行紀》影響,西歐社會認為富裕的東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實現發財夢的最好場所。
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阻斷”了傳統商路貿易
宗教動力:基督教徒傳播基督教
思想根源: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
條件
資金: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技術:地理知識、航海技術和造船水平方面的長足進步
二、過程
15世紀末1 6世紀初的航路開辟
時間 國家 航海家 到達地 意義
1487年 葡萄牙 迪亞士 帶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達非洲的好望角 開辟了由大西洋通向印度洋的航路
1497~ 1498年 達·伽馬 繞過好望角駛達印度 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和東方的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
1492年 意大利 哥倫布 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 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519~ 1522年 葡萄牙 麥哲倫 繞過南美洲,進入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群島后被殺;其同伴們經南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回到西班牙 其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15世紀末至17世紀初其它航路的開辟
背景
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線。
英國、荷蘭等國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
過程
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通往亞洲的航路 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紐芬蘭島
16世紀,法國人卡蒂埃到達拉布拉多半島
荷蘭航海家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
17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哈得遜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 俄羅斯人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
南半球新世界的探尋 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642—1643年,荷蘭人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
影響
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
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
難點突破
一、全面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
歷史傳統:從13世紀開始,伊比利亞半島的居民就嘗試從大西洋諸島嶼獲取木材、糧食和糖等資源。他們不斷取得成功,邁向海洋的步伐隨之加快。
根本原因:歐洲內在的經濟發展,即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資產階級要求獲得高額利潤。
主要原因
《馬可·波羅行紀》中有關中國富甲天下、金銀遍地的描述,使當時西歐部分窮困潦倒的貴族、新興資產階級,以及其他有冒險精神的人普遍認為,富裕的東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實現發財夢的最好場所。
歐洲長期從亞洲進口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奧斯曼帝國建立后,東西方貿易的通道受其控制,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歐洲人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
客觀條件:造船和航海技術、繪制地圖技術的進步;中國指南針傳入歐洲;地圓學說的提出。
主觀條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者的大力支持。
兩國都是歐洲大西洋沿岸國家。
兩國都重視航海事業,掌握先進的航海技術。
兩國人的宗教熱情都很強烈。
兩國都完成了統一,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方便利用國家力量支持探險活動。
課時訓練
1.“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該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全球航路開辟的動因 B.商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C.工業革命開展的背景 D.世界市場確立的途徑
解析 “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這體現了近代初期的歐洲狀態,正是這些民族國家支持了新航路的開辟,故選A項;商業革命促使封建勢力的衰落,而不是封建政權的強大,排除B項;工業革命開始于資產主義已經確立的國家,而不是封建國家,排除C項;世界市場的確立與殖民掠奪有一定的關系,但真正的建立卻是工業革命后商品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此時民族君主國已被資產階級代議制取代,排除D項。
答案 A
2.“我向我們最戰無不勝的君王們承諾:如果我能得到他們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哥倫布的這句話反映了他的遠洋航行(  )
A.開拓了新的國際市場 B.擴大了教會的影響
C.推動了造船業的發展 D.得到了王室的支持
解析 “我向我們最戰無不勝的君王們承諾……都奉送給他們”表明王室支持哥倫布的遠洋航行,故選D項;“我向我們最戰無不勝的君王們承諾……都奉送給他們”與開拓了新的國際市場無關,排除A項;材料信息與教會的影響無關,排除B項;推動了造船業的發展與“我向我們最戰無不勝的君王們承諾……都奉送給他們”無關,排除C項。
答案 D
3.(2022·揭陽期末)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發起向西非探險的目的就是要開啟黃金貿易,打探穆斯林世界的土地情報,為基督教爭取信徒;達·伽馬在到達印度的卡里庫特港時,當地的統治者問他想要什么,他答道:“基督教徒和香料”。由此可見,航海家們的探險(  )
A.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 B.將不同的動機交織在一起
C.推動了世界的和平發展 D.是出于宗教熱情的驅使
解析 據材料“開啟黃金貿易,打探穆斯林世界的土地情報,為基督教爭取信徒”“基督教徒和香料”可知,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有經濟、宗教等多種動機,故選B項;材料強調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而非影響,排除A項;“和平發展”說法錯誤,航海家們的探險和殖民擴張緊密聯系,排除C項;宗教熱情僅是新航路開辟的動機之一,根本上還是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對金銀財富的追求以及開辟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排除D項。
答案 B
4.關于哥倫布和“新大陸”,傳統觀點認為,哥倫布始終認為自己所到之處便是東方的亞洲,從未意識到那是一塊當時歐洲人尚不了解的“新大陸”。但也有研究表明,哥倫布在第三次航行之后的一些信件中,明確使用了“新大陸”這個概念。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長期廣泛流傳的觀點最具可信度
B.傳統歷史觀點都會被新史料推翻
C.歷史研究必須依靠最新考古成果
D.歷史研究需要參考多方面的史料
解析 由材料“傳統觀點認為,哥倫布始終認為自己所到之處便是東方的亞洲,從未意識到那是一塊當時歐洲人尚不了解的新大陸”“哥倫布在第三次航行之后的一些信件中,明確使用了新大陸這個概念”可知研究史料不同,呈現出哥倫布對美洲的不同認識,說明歷史研究需要多方面史料才能得出更精確的結論,故選D項;長期流傳的觀點未必正確,“最具可信度”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新的史料會不斷拓寬、延伸傳統歷史觀點,但未必會推翻原有觀點,排除B項;考古成果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但歷史研究不一定非要依靠最新考古成果,排除C項。
答案 D
5.16世紀,英國、荷蘭等國相繼開始在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如荷蘭的巴倫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對此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
A.東西方的傳統航路已被隔斷
B.歐洲商業危機急需得到解決
C.英荷欲開辟最短的歐亞航線
D.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貿易壟斷面臨著挑戰
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線,題干中“英國、荷蘭等國相繼開始在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可知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新航路的基礎上,英國、荷蘭等國又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故選D項;“已被隔斷”不符合史實,應為受到沖擊,排除A項;歐洲商業危機,即奧斯曼土耳其占領了地中海東部的廣大地區,是在1453年,排除B項;“最短”不符合史實,歐亞間最短的航路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航路,排除C項。
答案 D
6.馬克思說:“航海業是確定的資產階級的行業,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質也烙印到了現代的一切艦隊上了。”馬克思意在說明,新航路開辟(  )
A.推動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
B.適應了資產階級的要求
C.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D.造成封建制度完全解體
解析 據材料“航海業是確定的資產階級的行業……反封建性質也烙印到了現代的一切艦隊上了”,結合所學可知,因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急需獲取金銀財富,因此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艦隊具有反封建性質,適應了資產階級發展的需求,選B項;“航海業是確定的資產階級的行業”,可知材料強調的是新航路開辟對資產階級的作用,而未涉及到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排除A項;“航海業是確定的資產階級的行業”,可知材料強調新航路開辟對資產階級的影響,而未涉及到對世界的影響,排除C項;依所學,新航路開辟引發“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加速封建制度解體,排除D項。
答案 B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大發現帶來的巨大財富強烈地吸引著西歐的貴族、商人、傳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層居民也奔向海外謀生。從16世紀初開始,由于同新發現的海外世界的接觸、商路的擴展、資本主義的出現、新的社會階級的形成,社會發生了變革。
——據[美]帕爾默等著《現代世界史》整理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地理大發現和早期殖民擴張使歐洲“社會發生了變革”。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貿易的范圍不斷擴大,全球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商品種類與數量不斷增多,貿易中心也從地中海東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這些都屬于“商業革命”,而大量美洲的貴重金屬涌入歐洲,導致歐洲出現了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被稱為“價格革命”,“價格革命”有利于資本家的資本原始積累,加速封建階級的衰落,進而促進歐洲向近代社會的轉型,在不斷擴大的對外貿易中使人們的眼界也不斷放開,對打破教會的束縛,促進人的思想解放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積極推動作用。
答案 變革:促使歐洲出現商業革命;引起了歐洲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推動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學發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甘泉县| 京山县| 南城县| 兴山县| 泾阳县| 温州市| 探索| 沈丘县| 茶陵县| 获嘉县| 上杭县| 洛阳市| 临漳县| 通江县| 南丹县| 贵南县| 黄陵县| 吉林省| 靖州| 安丘市| 正安县| 霍林郭勒市| 商洛市| 闽清县| 孟津县| 奉节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华容县| 无极县| 洛宁县| 桐城市| 阳山县| 茌平县| 松江区| 北宁市| 松滋市| 新疆| 错那县| 建湖县|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