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專題復習 主備人主持人 時間 審核人環節 內容 目 標 措施評價一、導入新課二、檢查預習三、自主學習四、合作探究五、拓展提高六、總結質疑 在學習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后明明同學和海濤同學出現了爭議,明明同學認為清晨樹林里的空氣最新鮮,而海濤同學認為傍晚樹林里的空氣最新鮮,請問同學們你們支持誰呢,為什么?1.光合作用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吸作用的公式: 。1.氧氣的檢驗方法 2.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利用 、 。等方法提高 的效率。3.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 4.呼吸作用的意義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例1下圖為甲乙兩套實驗裝置,將它們同時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幾小時后,檢測到乙裝置的葉片里有淀粉生成,分析回答: 3.該實驗證明了 。例2將一盆綠色植物搬入暗室兩天后,將其一葉片做如下圖處理:將葉片按圖中虛線折成甲乙兩段,折痕明顯。然后將該植物搬到陽光下,光照5小時后,剪下此葉片,對其進行淀粉檢測,發現甲片葉子無淀粉產生,而乙段葉子有淀粉產生,其原因是( )A.甲段葉子因缺水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折斷葉脈影響葉子的呼吸作用C.折斷葉脈阻斷了有機物的運輸D.甲段葉片因缺二氧化碳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例3綠色植物能捕獲光能。恒定溫度下,改變燈于燒杯間的距離(厘米),測得金魚藻放出的氣泡數如下表:燈與燒杯的距離1015202530354045氣泡數(個/分鐘)181510864201.從上表可知,金魚藻和光源之間的距離與產生的氣泡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若將燈與燒杯間的距離固定在15厘米,溫度適宜,光照較長時間后發現產生的氣泡數逐漸減少,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將這個試管放在黑暗中,請你預測以下實驗結果?4.說出金魚藻等水生植物能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基本原理?例4如果取一片加碘變藍的葉片做成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變藍的部位是( )。 A.葉片的所有細胞B.葉表皮細胞C.葉細胞含有葉綠體的部分D.葉細胞含有葉綠體以外的部分例5陽光充足時,水綿成團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減弱,產生了較多的二氧化碳B.呼吸作用增強,需要更多的氧氣C.呼吸作用減弱,釋放的二氧化碳減少D.光合作用增強,釋放的氧氣積存在一起探究二:呼吸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例1根據下表的內容分析問題:1.甲、乙保溫瓶與實驗有關的主要差異是:甲瓶內是 ,乙瓶內是 。2.甲、乙保溫瓶內的溫度升高,熱量來源于 。3.種子呼吸能釋放 ,部分以 的形式散失。4.甲保溫瓶內的溫度升高顯著,說明 。例2下圖是某同學為檢證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而設計的實驗裝置。在透明的容器中放入潮濕的種子,然后把裝置放在陽光下,實驗也能成功,其原因是( )A.種子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B.種子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同時進行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都不進行例3我國北方農村里常將馬鈴薯貯藏在地窖中,進入地窖取物之前農民往往把一盞油燈用繩子吊入窖內,這一做法的具體目的是( )。測量窖內二氧化碳含量B、測量窖內氧氣含量 C、主要為了照明D、測量窖內一氧化碳含量例1在同一植株上分別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3片葉子,用打孔器取同樣大小的圓片,進行脫色后,用碘處理,結果是( )。A早晨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 B傍晚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 C深夜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 D3個圓片的藍色深淺相同平均溫度(℃)甲地乙地白天3333夜晚1225例2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經調查,在甜瓜的生長季節,甲、乙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溫度條件差別較大,見右表。(1) 導致甲乙兩地甜瓜口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2)夜間溫度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弱有影響嗎?怎樣影響 (3)根據所給資料,請你解釋甲地甜瓜為什么比乙地的甜?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對比分析 1.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等。2.學會控制探究性實驗的實驗件,學會自主設計探究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探究實驗。3.通過典型例題的解答牢固掌握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所有知識點并學會綜合運用。 1.回答問題積極、正確答案給予積極評價。2.回答不全面者給出鼓勵和評價。七、達標測試八、課后布置 1.把葉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A.溶解淀粉 B.將淀粉煮熟C.把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2.光合作用進行的時間是( )A.白天 B.白天和黑夜 C.有光時 D.黑夜3.木材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可以將水燒開,木材中儲存的能量為( )。A. 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出的大量能量B. 電能C. 光合作用把光能轉變成的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D. 太陽光能4.某農科所在研究環境條件對種子壽命的影響時,通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以下呼吸速率與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種子中的含水量之間關系的曲線圖。請據此作答。(1).分析:圖A表示 。圖B表示 。圖C表示 。(2).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1復習、整理知識框架2課后題、配套練習冊九、本節反思2.甲裝置的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 ,因而甲內天竺葵由于缺少光合作用的 而沒有制造出淀粉。1.實驗前黑暗處理的目的是 。甲NaOH溶液乙項目 初始溫度 實驗后溫度 溫度變化甲保溫瓶(萌發的種子) 20℃ 24℃ 上升4℃乙保溫瓶(干燥的種子) 20℃ 20.5℃ 升高0.5攝氏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