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中考社會思品臨陣押題系列——28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一、選擇題:1.漫畫《伸腳打的》告訴我們( )A.迎合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C.一個沒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D.語言文明是與人交往的必備素質2.傳遞正能量是中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要做到( )①關愛集體,熱心公益 ②不顧安危,見義勇為③關愛自然,保護環境 ④珍愛生命,平等待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右圖漫畫《不一樣的結局》的寓意給我們的啟示是( )A.公交車上使用禮貌用語是個人的事情B.文明禮貌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C.人際交往中要做到誠實守信,拒絕謊言D.通過他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改進不足4.幫扶倒地老人怕受誣告,購物怕買到假貨,做生意怕客戶賴賬,接受專家觀點怕被忽悠,聽取官員講話怕有水分……這些害怕心理產生的共同原因是,在有些人的道德品質中缺失了( )21教育網A.艱苦奮斗 B.尊老愛幼 C.誠實守信 D.自立自強5.漫畫《謙讓》中兩人的言行反映出和諧社會需要( )① 友愛友善,互幫互助② 彬彬有禮,充滿活力③ 換位思考,互敬互讓④ 安定有序,民主法治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6.小強與朋友們的聊天記錄中,能夠體現正確認識自我的是( )A.小字:我身上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B.小剛:我腦子笨,再努力也沒用C.小強: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D.小明:長得帥最重要。不學習沒關系7.奧斯特洛夫斯基說:“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這告訴我們( )A.個人的生存只能靠集體 B.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C.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 D.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8.在2萬多名員工的心中,徐工是一個充滿著大愛的“家”。《“愛在徐工”員工關愛工程實施細則》分為8大類25項,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學習成長,無所不包。這集中體現(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個人積極維護集體利益 B.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 C.集體充分保護個人利益 D.團結的集體才有凝聚力9.2013年9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時曾說:“總理”和“農民”兩崗位無貴賤之分。幾十年前自己就是農民,當年農民的經歷,對今天總理的職務受益匪淺。總理的話向我們揭示的道理有( )①人生來平等,這種平等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②平等集中體現在人格尊嚴和法律地位的平等③尊重農民,就一定能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④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平等對待他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中國隊獲2金3銀1銅的好成績,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短道隊就是一個集體,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也是相互支撐……”這表明( )A.一個出色的集體,每個人都要放棄個人榮譽B.只要有了團隊意識,集體就一定能取得勝利C.一個集體優勝與否取決于該集體每一成員的實力D.團隊意識對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11.騎車上學途中不慎刮蹭一輛路邊豪車,面對這種尷尬局面,有些人會選擇逃之夭夭,但揚州市中學生徐礪寒在原地等待車主半小時無果的情況下,留下一張寫有賠償聯系方式的道歉紙條。上述事實說明徐礪寒(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生性怯懦、膽小怕事 B.缺乏經驗、不諳世事C.誠實守信、勇擔過錯 D.心高氣傲、膽大妄為12.近年來,我國各地許多學校都不定期舉行各種逃生演練、緊急疏散等活動。七年級學生小明對此舉不以為然:“又沒發生地震、火災,用得著那樣瞎操心嗎?”下列說法中最能說服小明的是( )A.人的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關愛生命要從日常生活做起B.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突出表現在與其他生命相比最具有智慧C.無論遭遇多大挫折,永不放棄生的希望D.通過逃生演練、緊急疏散等活動實現生命的價值13.右圖漫畫“螞蟻抬象”告訴我們( )①只要人多就沒有辦不成的事②團結協作能形成強大的合力③集體中個人的作用微不足道④集體建設需要發揮團隊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大連會見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時表示,“總理”和“農民”兩崗位無貴賤之分。這啟示我們在交往中應該( )①平等待人 ②寬容他人 ③尊重他人 ④漠視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右邊漫畫中中介的做法評價正確的是:( )A.他誠懇實在,言而有信B.他弄虛作假,違背誠實做人的要求。C.他的謊言是善意的,可以免受人們的譴責。D.撒謊是難以避免的,中介的行為是為了自身利益考慮。16.漫畫圖3中高個子同學沒有做到( )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②平等待人,尊重他人③誠實守信,真實不欺④我行我素,張揚個性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近年來,從學歷造假到地溝油,從味千拉面的“骨湯”謊言到 “毒膠囊” 的造假事件不斷見諸媒體。為此,國務院部署制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在全社會建立起互聯互通的誠信系統平臺。據此回答第17—18題。17.上述商家行為違背了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的( )①愛國守法 ②明禮誠信 ③團結友善 ④勤儉自強 ⑤敬業奉獻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18.材料中“政府制訂社會信用體系規劃”的這一舉措( )①有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有利于發展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③能培養公民的責任意識,加快構建和諧社會④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1.(13分)馬年新春伊始,央視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引發人們對家風的熱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江浙一帶,以錢學森為代表的錢氏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大家族,自吳越王錢謬(852年~962年)以來就有族譜。21*cnjy*com(1)請針對以下《錢氏家訓》的部分內容,在后面的空格中恰當地填寫所體現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4分)①“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②“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 ③“持躬不可不謹嚴,……存心不可不寬厚。” ④“勤儉為本,自必豐亨。” 以家風為基,民風做本,基本堅固,國家才能昌盛。當下,面臨困擾全社會的信任危機、道德危機、信仰危機等困境,與長期以來不重視家風建設有著直接的關系。今年2月,S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開展“評鄉風、立公約、傳家訓”主題活動,發出了“評選優秀家訓家規家風故事”的征集令,以匯聚成優秀的民風社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建設的有關知識,談談S市開展“評鄉風、立公約、傳家訓”活動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9分)參考答案:(1)①愛國守法 ②明禮誠信 ③團結友善 ④勤儉自強(4分)(2)①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評鄉風、立公約、傳家訓”活動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文化軟實力。(3分)②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評鄉風、立公約、傳家訓”活動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3分)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評鄉風、立公約、傳家訓”活動,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和發展良好的社會風尚。(3分)21·cn·jy·com2.(8分)仔細閱讀下面三幅漫畫,結合教材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漫畫一中 “羊與長頸鹿”的對話體現了思想品德教材提及的什么觀點?(2分)(2)漫畫二和漫畫三現象,分別反映了當今社會的什么不良現象?(2分)(3)任選其中一幅漫畫,談談自己在該方面該怎樣好好應對?(4分)參考答案:(1)不能多角度看自己(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2)漫畫二:不注重文明交往;漫畫三:不注重平等待人。(3)漫畫一:用客觀的、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著、舉止、風度、談吐等),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如學識、心理、道德、能力等);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每個人都是變化發展的,自身的優點、缺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不斷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日新月新我常新。21·世紀*教育網漫畫二:首先要尊重他人,平等對待他人。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其次要講禮貌,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漫畫三: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客服歧視心理;要摒除等級社會遺留的陳腐觀念;要認清歧視的錯誤和危害,努力清除各種歧視。【出處:21教育名師】(任選其中一幅漫畫作答即可)3.(8分)讀漫畫,回答問題。醫患糾紛是當下社會熱議的話題,下面是我市某校學生畫的反映當前醫患關系的漫畫。(1)面對漫畫一,你覺得當前要加強醫德建設的核心是什么?醫患糾紛中,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當權利受到侵犯,可以采取怎樣的最有效的維權手段?漫畫也說明每個社會成員必須怎么做才能維護社會正義?(3分)(2)有人說:“醫生應多些責任心,患者應多些理解心”,結合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作為醫生和患者都應樹立怎樣的價值標準?(2分)www-2-1-cnjy-com(3)無論醫生、患者,都是當前醫患關系的受害者。依據漫畫從心理健康及道德角度談談給我們的啟示。(3分)2-1-c-n-j-y參考答案:(1)為人民服務、訴訟手段、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3分)(2)醫生:敬業奉獻 患者:團結友善(1分)以守法為榮 以違法為恥(1分)(3)心理健康:珍愛和尊重他人生命、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待人;道德:換位思考、與人為善(3分)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4.(10分)《論語》中說“一日三省吾身”,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思考。下面是我校九年級學生小剛在成長過程中的幾個情景,請你和他一起來思考吧!情 景所思所想情景一剛進入七年級時,小剛到了新的班級后,他通過認真觀察,雖然班級里同學間學習競爭很激烈,但覺得自己并不比別的同學笨,特別是英語學習方面自己還有很大的優勢。思考1:1.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2.認識自我的途徑有 和 。(4分)情景二八年級時,小剛和小王同桌,有一次,小王不小心將墨水弄到小剛的新衣服上,小剛卻笑笑說:“沒關系,你不是故意的。”思考2:小剛的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2分)情景三進入九年級后,小剛在百度貼吧上把經常管束他的班主任羞辱了一番。有同學指出他這樣不對時,小剛說:“這是我的言論自由,你無權干涉”。思考3:我們已經學習了公民權利和義務關系等相關知識,請簡要評析小剛的言行。(4分)參考答案:(1)自我觀察;他人評價。(4分)(2)要與人為善。(2分)(3)小剛的行為是錯誤的。(1分)沒有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公民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但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2分)小剛侵犯了班主任的人格尊嚴權(名譽權)(1分)21cnjy.com5.(10分)以下選取的是八年級同學小風學習生活的三個鏡頭,閱讀后回答問題。 (1)要想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就必須學會正確認識自己。請結合鏡頭一和鏡頭二,就正確認識自己應注意的問題給小風同學友情提醒。(6分)(2)指出鏡頭三中小風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糾正。(4分)6.(8分)成長路上,且行且思。這是2014年3月21日,中學生青果生活的普通一天。她在當晚的網絡日志中記錄了這樣幾件事,供自己反思并傾聽朋友的意見。(1)請你運用所學思品知識,續寫青果的日志1。(2分)(2)朋友對日志2中青果的做法紛紛贊賞,請運用個人與集體關系的知識分析原因。(3分)(3)日志3中,青果的猶豫主要源于當今社會存在的哪一問題?請分析這位阿姨毫不猶豫救助陌生老人的主要理由。(2分)www.21-cn-jy.com(4)青果成長路上且行且思的做法對你有何啟發?(1分)參考答案:(1)我不應該學他。我沒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沒有做到尊重和善待同學,結果傷害了同學。(2分) 2·1·c·n·j·y(2)個人與集體是不可分割的;集體的榮譽需要每個人去維護,每個人都要關心集體,為集體出力,想集體之所需;青果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是關愛集體、有團隊意識的表現。(3分) 21*cnjy*com(3)誠信缺失的問題。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所以要珍愛生命、善待生命。(2分)【來源:21cnj*y.co*m】(4)我也要學會自我反思,以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1分) 7.(10分)醫患關系緊張已成為網民日益關注的話題,這是患者的問題還是醫生的問題?如何緩解?引來一陣熱議: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樓【患者小劉】排隊兩小時,看病五分鐘;不交錢就不給做手術,手術風險還得自己承擔。醫生為何不能多點愛心和責任?看病真難! 2樓【醫生老趙】每天那么多病人,動不動就加班;病人急需手術,沒付費、沒人簽字怎么辦?病治好了是應該的,治不好就來鬧事。當醫生真苦!3樓【百姓人家】樓上兩位,你們為什么總是埋怨對方?如果能多想想對方的“難”和“苦”,那彼此心中的“疙瘩”不就解除啦?4樓【實話實說】醫患雙方可以獲得“雙贏”!例如,安徽銅陵中醫院以治病救人為主要職責,嘗試“先住院,后結算”。患者只要交上身份證和醫保卡,就可享受綠色通道。雙方簽定協議后,患者住院期間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出院時一次性結清。半年來,簽約的患者無一逃費或賴賬。…………(1)3樓的話啟示我們,醫患雙方怎樣做才能解除彼此心中的“疙瘩”?這樣做的實質是什么?(4分)(2)結合4樓所述案例,分別從誠信與責任兩個角度,談談醫患雙方如何獲得“雙贏”?(6分)參考答案:(1)換位思考。(2分)實質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愛。(2分)(2)誠信角度:誠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為人誠信,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2分)醫院嘗試“先住院,后結算”,半年來簽約患者無一逃費或賴賬,醫患雙方相互信任,從而獲得雙贏。(1分)責任角度: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或不應該做的某些事情。社會是個整體,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我對他人負責,他人也對我負責。(2分)安徽銅陵中醫院以治病救人為主要職責,履行了醫院的責任;患者遵守協議無逃費或賴賬,體現了患者的責任感,從而獲得雙贏。(1分)8.(共10分)請根據以下情景,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若情景一中小張選擇了B,請你從法律的角度說說小張這樣選擇的理由。(2分)(2)若情景二中小剛知道應該選擇B,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他的行為贊一個。(4分)(3)若你是小紅會怎么做?并說明理由。(4分)9.(10分)閱讀初中生“青蘋果”的成長微博,回答下列問題。微博一:做為初中生,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成績好才是硬道理。班級的事情盡量少參與,多我少我都無關緊要。微博二:思品課上,老師引用了十八大代表金牌工人竇鐵成的話,“一個人的能力終歸有限,而集體的力量卻是無窮的。如果能把自己有限的知識傳授給盡可能多的人,就等于把一個人的能力成倍放大……”。這段話動搖了我當初的想法。微博三:校運動會上,我們班打著“展風采,爭第一”的口號,同學們各盡所能。我發揮寫作特長為班級宣傳投稿,和同學們一起參與啦啦隊和照顧運動員工作。最后拿到團體總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兩項大獎。這次運動會,徹底改變了我原來的想法。(1)結合微博一、二,運用所學知識說說“青蘋果”同學思想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2)微博三反映了“青蘋果”和她的同學們具有一種什么意識?(2分)請結合運動會上的具體表現概括出他們是如何盡到自己的責任的?(4分)參考答案:(1)微博一:她沒有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1分)沒有認識到集體與個人之間的相互作用。(1分)微博二:認識到個人與集體不可分割;或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也不能缺少個人。(1分)個人只有融進集體,才能充分展現他的才華和生命價值。(1分)(摘錄微博原句得1分)【版權所有:21教育】(2)團隊意識(或集體意識)。(2分)①材料中照顧運動員,體現了善于團結他人,關心他人;②材料中同學們各盡所能,體現了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建設出力;③也體現了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任寫兩點即可,每點2分,不結合材料最多給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