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精品配套課件:http://book.21cnjy.com/store/7285.shtml專題十四:關注浙江發展 投身家鄉建設熱點鏈接2014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抓改革、治環境、促轉型、惠民生,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二)加快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創新,促進生態環境全面好轉。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四)加快城鄉體制改革,統籌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 (五)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轉型。 (六)深化社會事業和文化事業改革創新,努力增進民生福祉。 (七)加強社會治理方式創新,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八)健全為民辦實事機制,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1.浙江為民十件實事 ①治理污水。②治理霧霾。③環境整治。④放心菜籃。⑤改善生活。⑥教育均衡。⑦醫療救助。⑧農村文化。⑨完善養老。⑩削減“三公”。2.2013年10月12日。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50周年大會在杭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習近平指出,50年前,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并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成為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浙江省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學習推廣“楓橋經驗”.緊緊扭住做好群眾工作這條主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3.2014年1月13日省政府的會議室里舉行了一場2014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暨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會議。會上透露。2014年的治堵,主要還是要在公共交通上想辦法 2014年全省治堵要實施一個叫“三建二增一提升”的行動。“三建”是指建設完善城市路網、城市循環組織網和綜合交通信息服務平臺,“二增”是指增公交、增車位,“一提升”就是提升公交分擔率。2014年治堵要重點抓好的7方面工作中,第一項就是“加大公共交通發展力度,讓老百姓乘坐公交更方便、更快捷”,哪怕是擁堵的高峰期.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也應該對公交車“照顧”一點。 根據省治堵辦提出的2014年治堵工作重點,杭州、寧波市要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溫州市要加快市域鐵路建設。同時,地鐵站與地面公交、出租車、公共自行車及停車設施的銜接,也是2014年要重點突破的一方面。4.浙江多措并舉應對H7N9離流感 從2014年以來.浙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已確診56例。隨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增多,浙江疫情防控措施逐漸升級,包括杭州、紹興、金華等部分地區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嚴防疫情傳播,加大了對各個農貿市場日常的消毒以及關停后的消毒。同時各地主管部門加大開展了疫情監測和疫情研判,發現可能病例和確診病例以后,按照規范要求開展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對患者及時隔離就醫。考點鏈接 歷史與社會 考點5知道中國的地理位置 考點7知道中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全稱、簡稱)、位置及行政中心考點9分析中國地形、氣候特點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考點10比較我國南北方、東西部之間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差異,分析“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意義考點32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的概況考點43說明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考點44掌握我國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措施思想品德考點23理解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考點24學會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考點29理解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考點4l認識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知識導航一、自然浙江1.結合右圖。寫出與浙江省相鄰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近海的名稱。A:江蘇;B:安徽;C:江西;D:福建;E:上海;①東海。2.結合右圖。認識浙江省的11個地級市。自北向南,依次為湖州市、嘉興市、杭州市、紹興市、寧波市、舟山市、衢州市、金華市、臺州市、麗水市、溫州市。3.浙江省地形、地勢、氣候、海域的基本情況。(1)地形:浙江地形復雜,以丘陵為主,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2)地勢:浙江省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與中國地勢基本一致。(3)氣候:浙江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4)海域:浙江海岸線總長6 400余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 000余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4.浙江省氣候特征對農業發展有什么影響? 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的特征。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每年夏季風帶來豐沛雨水時,恰好是氣溫較高的時候,對水稻、森林生長極為有利。不利影響:夏季多洪澇,春季多低溫陰雨天氣。5.浙江的地理位置有何優勢? ①浙江瀕臨太平洋,因而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2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海洋事業。6.浙江發展經濟的優勢。 ①自然資源優勢:肥田沃土;水資源豐富;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洋資源豐富;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等。②區位優勢:地處沿海,交通發達;毗鄰上海,受其強大的輻射能力影響,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位于祖國東部,受惠于國家對外開放等政策,優先發展。二、歷史浙江1.說出中國古代最早采用疏導法治理大洪水并最后葬在浙江會稽的領袖人物。并談談他身上體現的品質。 大禹。大禹公而忘私、為民造福,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稱頌;大禹勞身焦思、矢志治水的獻身精神,永遠為炎黃子孫懷念:大禹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善謀善斷、開拓創新的智慧和膽識,永遠為后人所崇敬。2.說出春秋時期參與吳越爭霸的浙江紹興歷史名人及他的主要事跡、精神。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古越“膽劍精神”中的“膽”,本義是指臥薪嘗膽,引申為艱苦創業、勵精圖治的膽識.反映出紹興人負重奮進、敏慧善謀的“柔性”。“膽劍”精神中的“劍”,本義是指越王寶劍,后人將“劍”引申為披荊斬棘、戰無不勝的勇氣,蘊涵著紹興人強悍豪爽、攻堅克難的“剛性”。這種陽剛與陰柔、堅強與柔順的結舍就是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屢挫屢奮、矢志不渝的精神。3.說出東漢時期興修紹興鑒湖。為維護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怕得罪權貴與豪族的治水官吏。 馬臻。4.隋朝京杭大運河在浙江境內的端點與主要河段、溝通的水系。 余杭(今杭州)。江南河,錢塘江。5.在近代史上。浙江的哪一城市曾是中國第一批被迫開放的城市?試用史實說明。 寧波,1842年《南京條約》中,開放寧波為通商口岸。6.辛亥革命前后的浙江。 辛亥革命以前,浙江是革命黨活動活躍的地區,浙江的章太炎、徐錫麟、秋瑾、陶成章等人成立光復會,影響波及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7.請問浙江哪一處可以作為中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什么? 嘉興南湖。因為1921年,中共“一大”在這里召開。三、現今浙江1.浙江省政府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符合了和諧社會的哪些要求? (1)全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要求。2.運用依法治國及國家性質等知識。說說今年我省全面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的原因。 ①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一切國家機關都是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組織和建立起來的。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政府能否自覺地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直接影響到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權威,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能否順利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②我國是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且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了我國公民享有包括批評建議權、監督權等廣泛的政治權利。③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學決策,推進依法治國方略,促進政治文明建設,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3.聯系中國古代,也有不少為了加強政府統治職能而制定的政治制度,試舉例加以印證。 ①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確立了周王權威,擴大了周朝控制的區域。②戰國時期,商鞅變法中在地方建立縣制,把原來的居民聚落合并為縣,由國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③秦朝時,秦始皇在地方廢除了分封制,把全國劃分為郡和縣,由中央直接進行管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由皇帝任免。④隋朝創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進一步完善。三省共同商議國家的政事,提高行政效率,它們之間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牽制,改善并加強了中央集權。⑤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對元朝空前遼闊的疆域進行了有效的管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朝。4.盡管浙江被譽為“魚米之鄉”。但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水資源短缺表現在哪些方面? 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水資源利用率低,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水資源的分布不平衡。5.我國水資源分布有什么特點?這些分布特點與哪些因素有關? (1)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上,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時間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 (2)因素:海陸位置、緯度位置、氣候因素、地形因素等。6.興修水利是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平衡的重要措施,請列舉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并談談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好處。 ①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對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起著重要的作用。②坎兒井:位于新疆中部,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形成特色的綠洲農業。③京杭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解決了我國南北的水路交通問題,加強了政治統治,鞏固了國家統一,使沿線的城鎮迅速繁榮起來,有力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④南水北調:有利于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的短缺,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7.“治水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手段”反映了治水問題的實質是什么?你認為治水問題的關鍵又是什么? (1)發展問題。(2)依靠科學技術。8.結合PRED的關系,談談你對“治水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手段”的理解。 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組成了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整體。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保護和改善環境.也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浙江省的水資源雖然豐富,但存在著嚴重的水環境問題,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影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解決治水問題,也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來解決。9.2013年,浙江民間投資12 396億元。同比增長17.3%,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61.4%;民間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高達58.7%。這說明了什么?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方便人民生活和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強國民經濟的活力。10.盡管民間投資依舊占總投資的大頭,但相比往年有所下降。“跟民營企業普遍對改革方向、未來發展信息不足有關”。這反映了我國經濟的主導力量應該是什么?而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應該是什么? (1)國有經濟。(2)國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11.2014浙江為民十件實事(或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等工作)凸現了我國怎樣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12.解決這些民生問題的出發點是什么?重視民生問題符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哪一目標? (1)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社會更加和諧。13.2014年浙江省政府為民辦好十件實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②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③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④維護公平正義,有利于社會穩定。14.近年來浙江的民生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也可作為改善民生的措施)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根本途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生產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物質基礎。②社會主義具體制度不斷完善(經濟制度、分配制度……)——制度保障。③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法律保障。④堅持黨的正確領導,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貫徹科學發展觀——政治保障。⑤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15.紹興是歷史文化名城。請你為家鄉的文化名片填上幾項。 魯迅故居、周恩來祖居、沈園、大通學堂、青藤書屋、古軒亭口、大禹陵……16.請你給紹興制作一張文化名片(推薦一項代表紹興歷史文化的事例,如古跡、遺址、文化名人等,簡要說明推薦的理由)。 如:魯迅故居。理由: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寫了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批判了封建禮教,努力喚醒民族的覺醒。17.50年前,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創新精神。而35年前的神州大地上,中國農民又以一偉大創新,改變了農村風貌。試舉例說明。 1979年,安徽鳳陽小崗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過去生產上共同勞動、分配上平均主義的現象,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生產發展,很快解決了中國十多億人的溫飽問題。18.結合國家性質和黨的相關知識,分析習近平主席強調“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理由。我國是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執政為民。19.黨的群眾工作是成功的法寶。列舉歷史上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我黨取得成功的戰爭、建設各一例。 淮海戰役:“一五”計劃。20.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這體現了怎樣的治國方略?實質是什么? (1)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依法治國。 (3)崇尚憲法和法律的權威。21.2014年的治堵,主要還是要在公共交通上想辦法。其中公交車和地鐵這兩個重要交通工具,最早分別產生于哪兩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新階段(或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興起階段(或第一次工業革命)。22.治堵工作中要求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應該對公交車“照顧”一點。這是否有違社會的公平,為什么? 不違背。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在社會進程中,凡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公交車是公共交通工具,相對于私家車體現著更多人的利益。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維護好集體利益,讓個人服從于集體。中考演練一、選擇題1.2013年5月,溫州市舉辦了以中華禮儀文化、孝道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公益大講壇”系列活動。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 ( ) A.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B.提高人們科技創新的意識 C.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D.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從2013年1月1日起,浙江省再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與現行最低月工資標準相比,最高檔漲幅達12.2%,。這主要是為了 ( ) ①構建和諧社會②縮小社會貧富差距③實現同步富裕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近年來,由麗水市文明辦主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在全市開展。很多平凡的令人感動的“草根人物”人選“麗水好人榜”。開展這一活動有利于 ( ) ①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4.下列對麗水敘述正確的是 ( ) A.位于浙江省的東南部 B.人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是畬族 C.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D.甌江水系是麗水市流域面積最大的水系5.如圖是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南臨北部灣,是少數民族聚居 B.地處西南邊陲,以種植小麥為主 C.人口分布密集.省級行政中心長沙 D.孕育了華夏文明,其簡稱是冀6.“五芳齋”粽子是嘉興的名牌產品。民國十年,首家“五芳齋”粽子店開業;1956年,公私合營組成了新的嘉興“五芳齋”粽子店;1992年,組建了嘉興“五芳齋”粽子公司,后又改制為股份公司,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依據材料推測,“五芳齋”經歷了 ( ) ①開創紀元的民國成立 ②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④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海寧皮革是嘉興的拳頭產品。皮革產品遠銷海外,但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嚴重污染。某皮革企業轉變生產 理念、引進先進設備、加快科技創新,治理污染。該企業在發展中重視污染治理 ( ) 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 ②反映了我國環境污染嚴重的現狀 ③體現了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 ④說明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348.桐鄉杭白菊是嘉興的優勢產品。針對外地冒牌白菊威脅桐鄉杭白菊品牌的情況,桐鄉杭白菊生產企業 堅持標明產地、明碼標價、誠信經營,保護了桐鄉杭白菊產業的健康發展。可見 ( ) A.誠實守信就是真實不欺 B.誠實守信需要做到信守諾言 c.誠實守信能夠創造財富 D.誠實守信能夠融洽人際關系9.“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區規劃建設項目共65個,總投資約12.4億元,將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 ①消除民族差異 ②民族共同繁榮 ③維護民族團結 ④建設和諧社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10.紹興是江南水鄉,水是紹興的命脈和靈魂。紹興以水為榮,也曾因水而憂。請分析紹興容易發生水災的氣候原因,并列舉古代紹興的一位治水名人。11.【關注家鄉之發展】材料一:材料二:“山地之國”瑞士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使其成為旅游勝地,夏季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冬季滑雪愛好者云集,旅游業成為瑞士的支柱產業之一。人們對生態環境厚愛有加,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的自然保護區,為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1)根據材料一,概括浙江省的地形特點和海陸位置。(2)結合材料一,分析哪些自然條件影響浙江省經濟發展。 (3)依據材料二談談瑞士經濟發展模式對我省經濟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12.百姓夢,企業夢,匯聚成美麗的溫州夢。我們奔跑在追夢的路上……【溫州夢·百姓是主人】在溫州,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關注家鄉發展,通過發微博、寫博客,“曬”政府工作進度。為普通百姓發聲。他們反映的許多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1)材料中這些市民依法行使了什么權利?【溫州夢·企業是主體】由“溫州制造”向“溫州創造”轉型,是企業的追求。三年來,溫州市培育了近400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其中重點科技創新企業,按規定可以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2)溫州市為什么特別重視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培育?【溫州夢·政府是主導】近年來,由于受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我市經濟發展有所放緩。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借溫州成為全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之機。進一步深化改革,積極扶持數量眾多的個體、私營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走出困境,大力弘揚溫州人精神.激發溫州人的再創業熱情……(3)上述措施為什么能促進溫州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運用所學知識加以分析。13.1983年嘉興撤地建市。30年耕耘,30年輝煌:經濟實力增強,城鄉面貌大變,人民生活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材料一:陳阿金是嘉興第一個“吃螃蟹者”——1984年率先辦起私企的“小老板”。30年來,嘉興市非公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全市經濟總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聯系材料一,運用《歷史與社會》的相關知識,說說30年來嘉興經濟體制的變化過程。 材料二:在嘉興30年的發展過程中,城鄉一體化發展濃墨重彩。2003年中共嘉興市委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嘉興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綱要》,為城鄉一體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市政府擬定了《嘉興市建設現代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施意見》,經市人大審議通過后實施,一幅絢麗生動的統籌城鄉畫卷鋪展在南湖兒女面前。 (2)結合材料二,指出在決策及其實施過程中,中共嘉興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分別承擔了什么職責? 材料三:嘉興撤地建市30周年成就展上,352個展板、1100多張圖片,呈現著嘉禾與上海“攀親聯姻”、借梯登高的.改革之路;記錄著南湖兒女胼手胝足奮斗的艱辛,展示出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而立之年,嘉興人又開始了新的征程——追求精神富有,打造“創業創新城”。(3)概括材料三,指出嘉興撤地建市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并為“三十而立”的嘉興“新的征程”提出兩條有針對性的合理化建議。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湖州,是唯一以太湖命名的城市。她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太湖水環境日趨惡化,局部地區甚至出現“守著太湖沒水喝"的窘境。近年來,由于重視對水環境的治理,這種局面正在不斷改善。2013年2月,湖州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再次強調:“綠水青山是湖州的金山銀山.生態環境良好是我們最具魅力、最富競爭力的優勢,也是建設美麗湖州最為重要、最能夠依賴的基礎條件。建設美麗湖州是湖州人民共同的“夢",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夢”。 (1)據圖寫出湖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勢特點,并分析“水”給湖州的發展提供了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 (2)“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分別反映了哪兩方面的問題?結合材料說說為什么“綠水青山”就是湖州的 “金山銀山”。 (3)“湖州夢"就是“我的夢",請從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的角度加以說明。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3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公布《關于做好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杭州市區初中升高中工作的實施意見》,宣布目前已經在杭州市區初中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和往年的政策一樣,均有資格報考杭州市區各類高中。 材料二:初一學生劉陽在學校非常調皮,老師拿他沒辦法。于是班主任李老師發起一場“民主投票”,讓同學們通過投票決定劉陽的去留,如果得票多,劉陽就退學。(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人權是什么?享有該權利對于個人成長有什么作用? (2)你認為李老師的做法對嗎?你是依據哪些法律作出判斷的?(寫出兩部即可)專題十四 關注浙江發展投身家鄉建設(參考答案)一、1—5.DBBBA 6—9.BCCC二、14.(1)太湖南岸(浙江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高北低);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和良好的灌溉與便利的水運(交通)條件。 (2)環境問題;發展問題。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處理好環境問題有利于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湖州。生態環境良好是最具魅力、最富競爭力的優勢,也是建設美麗湖州最為重要、最能夠依賴的基礎條件。 (3)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湖州夢”的實現為“個人夢”的實現提供了保障.而“湖州夢”的實現是每個湖州人努力的結果,它離不開“個人夢”的實現。15.(1)受教育權。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教育又能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2)李老師的做法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