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DNA的結構導學案學習目標知識技能:1.總結DNA結構的主要特點;2.嘗試制作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過程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悟模型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學科核心素養:生命觀念:初步形成遺傳物質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重點難點重點:DNA結構的主要特點;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難點:DNA結構的主要特點。三、自主探究一、DNA分子的結構(1)DNA的基本組成單位——1、2、3、4、2.種類( 種):活動一:模型制作一個脫氧核苷酸分子[特別提示]①DNA組成元素為C、H、O、N、P②相鄰的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鍵連接成長鏈DNA的一條鏈聚合:兩個相鄰的脫氧核苷酸之間分別以磷酸和脫氧核糖相連接,多個脫氧核苷酸通過聚合形成多核苷酸鏈活動二:制作一條脫氧核苷酸單鏈(3)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①一個DNA分子有兩條多核苷酸鏈組成。討論1:觀看下列表格,想一想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通過什么連接呢?那么堿基與堿基之間的連接是否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物種 堿基含量(摩爾)%A G C T結核菌 大 麥 家 蠶 人 類 15.1 34.9 35.4 14.626.8 23.2 22.7 28.030.3 19.0 19.6 31.130.9 19.9 19.8 29.4結論:DNA分子中堿基數量 A=T G=C②配對: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或T—A,G—C或C—G。按照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兩條多核苷酸鏈進行配對,然后再螺旋。③螺旋:兩條多核苷酸鏈同時向右螺旋,形成雙螺旋結構。④構建者:美國生物學家 和英國物理學家 。活動三:制作DNA雙鏈平面結構怎么把平面結構變成螺旋結構呢?活動四:制成DNA雙螺旋結構二、DNA的空間結構——雙螺旋結構的特點是:(1)DNA是由兩條單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 方式盤旋成 結構。(2)DNA中的 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內側。(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 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具有一定規律: 一定與T配對, 一定與C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作 原則。三、DNA分子的特點:★多樣性:原因:構成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數目、種類、排列順序不同,造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實例:排列順序 100個堿基對 4100種=1.6069×1060種。意義:從分子水平上解釋了生物界生物的多樣性(200多萬種)根本原因;從分子水平上解釋了不同生物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穩定性:原因:二個脫氧核苷酸之間以磷酸與脫氧核糖相連接,形成主鏈,保證DNA分子的保持相對穩定性的原因之一;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保證DNA分子穩定性的另一原因。★特異性:每種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當堂檢測】1、 2、3、 4、5、 6、7、 8、9、 10、四、應用: 技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