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12課 民族大團結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1.通過閱讀材料和教材,概括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說出該制度的含義、地位、確立過程、實施情況;分析材料,歸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歷史解釋、史料實證)2.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歸納我國促進民族共同繁榮的措施。(唯物史觀)3.通過本課學習,樹立維護國家統一、鞏固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家國情懷)服飾藝術文字節日、民俗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1.實施背景:歷史因素任務一: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學過的中國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有關民族交往交流的內容,舉例說明費先生的這段話。自我覺醒自我存在唐朝閻立本《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場景我國民族分布示意圖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觀察我國民族分布示意圖,結合地理知識,說說有什么特點?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實施背景:現實因素一1.查找“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并劃出關鍵詞(前提、范圍、依據、權利)。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著怎樣的地位?請你完善時間軸來展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形成過程。3.閱讀p61頁的民族區域自治示意圖,請你在地圖上按照建立的時間順序找出我國目前已經建立的自治區。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任務二:自學共享:閱讀課本p60-61,完成以下任務,在課本上做好標注,并與同桌互相交流。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任務三:假如你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你將如何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戳破謊言,還原真相?2021年3月24日,瑞典服裝品牌H&M發表在官網上的一份聲明在微博上廣泛傳播,引發中國網友憤怒。這份名為“H&M集團關于新疆盡職調查的聲明”稱,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民族歧視”的指控。聲明表示,H&M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據新疆農業部門發布的2020年數據顯示,新疆棉花機械采摘率已達69.83%,其中北疆95%的棉花是通過機械采摘的。在新疆棉花從耕地、整地、播種、覆膜、田間管理、棉田植保、灌溉、采收等均已實現機械化技術。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節,也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2020年,采棉工的人均月收入已經不低于8000元一個月,兩個月的人均收入就能達到16000元以上。雖然采棉工掙的是辛苦錢,但是采棉工的收入,已經比肩一線城市的白領收入了。2021年3月,瑞典服裝品牌H&M發表在官網上的一份聲明在微博上廣泛傳播,引發中國網友憤怒。這份名為“H&M集團關于新疆盡職調查的聲明”稱,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民族歧視”的指控。聲明表示,H&M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br/>——《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地位: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2.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少數民族聚集人口的多少和區域的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由當地民族當家做主,依法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前提權利范圍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3.含義:依據閱讀“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并劃出關鍵詞(前提、范圍、依據、權利)4.確立過程一19491954確立為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載入憲法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讀圖,回答問題:1.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分為哪幾級?2.我國一共設立了哪些自治區?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治區。4.實施情況一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5.意義一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①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③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②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促進地區發展2021年3月,瑞典服裝品牌H&M發表在官網上的一份聲明在微博上廣泛傳播,引發中國網友憤怒。這份名為“H&M集團關于新疆盡職調查的聲明”稱,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民族歧視”的指控。聲明表示,H&M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新中國剛建立時,我國少數民族有四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封建地主經濟占統治地位的有3000多萬人;處于封建農奴制的約400萬人;處于奴隸制的,有100萬人。面對這一困難,如果你是決策者,你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角色一:政治學家——第一組角色二:經濟學家——第二組角色三:文教專家——第三組角色四:戰略專家——第四組帶著鐐銬的農奴何以興旺——共同繁榮發展二任務四:快速閱讀課本62—63頁,小組合作歸納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而采取的措施。西藏人民燒毀地契西藏翻身農奴參加選舉意義: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采取許多優惠政策,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孔繁森(右)在阿里日土縣過巴鄉為孤寡老人益西卓瑪治病背面文字從上到下依次為:漢語拼音、蒙文、藏文、維文、壯文青藏鐵路線路圖青藏鐵路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83個自治縣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興邊富民行動何以中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1951年元旦,各族群眾3000多人齊聚當時的普洱縣城紅場,共同舉行“民族團結盟誓”儀式。傣族代表召存信、傈僳族代表李保、佤族代表拉勐、大會主席張鈞等48人,在誓詞后面用漢文、傣文、拉祜文簽名,隨后鐫刻成碑。民族團結誓詞: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任務五:通過閱讀材料,說說身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你將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團結呢?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中共十九大報告何以中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1.(2022年湖南湘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縣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實行(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基層村民選舉制度2.(2021年廣東中考真題)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實現的是( )A.國家統一領導 B.民族平等 C.民族團結 D.共同富裕3.(2022年廣西梧州)廣西在農歷三月三開展壯族歌圩、搶花炮、打扁擔、打銅鼓等民族風俗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壯鄉民族風情、壯族傳統文化的魅力。這反映少數民族重視( )A.經濟開發 B.文化傳承 C.科技創新 D.民族平等4.(2022年山東聊城)西部12?。▍^、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國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僅為東部地區的三分之一。基于此,國家全面實施( )A.科教興國戰略 B.人才強國戰略 C.西部大開發戰略 D.“三步走”發展戰略BA中考鏈接BC5.【材料一】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的大小,分別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機關。在各民族雜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區內,各民族在當地政權機關中均應有相當名額的代表。——引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材料二】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情況表年份 少數民族地區 經濟總量(元)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元)1952年 57.9億 <1002008年 30626.2億 3389(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所述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主要實行的政治制度有何意義?(2)材料二的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政治權利;②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③維護了國家的統一;④維護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建國以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農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或說明我國的民族政策是正確的等。導學案課題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日期 課型 新授課 授課班級 初二 主備人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材料和教材,概括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說出該制度的含義、地位、確立過程、實施情況;分析材料,歸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2.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歸納我國促進民族共同繁榮的措施。(唯物史觀) 3.通過本課學習,樹立維護國家統一、鞏固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家國情懷)學習過程目標1 一、何以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任務一】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學過的中國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有關民族交往交流的內容,舉例說明費先生的這段話。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評價標準(師評、自評): (A)能夠使用歷史語言舉出一個及以上恰當的史實。 (B)在教師的提示下舉出史實。 (C)在教師的提示下仍不能舉出史實。 【任務二】自學共享:閱讀課本p60-61,完成以下任務,在課本上做好標注,并與同桌互相交流。 1.在書上查找“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并劃出關鍵詞(前提、范圍、依據、權利)。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著怎樣的地位?請你完善時間軸來展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形成過程。 (1984年) (1956年) (1949年) 3.閱讀p61頁的民族區域自治示意圖,請你在地圖上按照建立的時間順序找出我國目前已經建立的自治區。 評價標準(同桌互評): (A)能夠準確找出“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地位、建立的自治區,能夠準確畫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形成過程的時間軸。 (B)在教師或同桌的提示下找出“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地位、建立的自治區,能夠畫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形成過程的時間軸。 (C)在教師的提示下仍不能完成以上任務。 【任務三】假如你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你將如何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戳破謊言,還原真相? 2021年3月24日,瑞典服裝品牌H&M發表在官網上的一份聲明在微博上廣泛傳播,引發中國網友憤怒。這份名為“H&M集團關于新疆盡職調查的聲明”稱,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民族歧視”的指控。聲明表示,H&M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 評價標準(師評、自評): (A)能夠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運用歷史語言,駁斥HM集團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指控。 (B)在教師的提示下,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駁斥指控,但是語言不夠精煉。 (C)在教師的提示下仍不能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駁斥指控。目標2 二、何以興旺——共同繁榮發展 【任務四】閱讀課本62—63頁,小組合作歸納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而采取的措施。 “新中國剛建立時,我國少數民族有四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封建地主經濟占統治地位的有3000多萬人;處于封建農奴制的約400萬人;處于奴隸制的,有100萬人。面對這一困難,如果你是決策者,你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角色一:政治學家——第一組 角色二:經濟學家——第二組 角色三:文教專家——第三組 角色四:開發專家——第四組 評價標準(組評): (A)小組合作探究,能完整準確說出國家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而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B)在教師的提示下,能說出國家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而采取的措施及作用,但是語言不夠精煉。 (C)在教師的提示下只能找到措施。目標3 三、何以中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任務五】通過閱讀材料,說說身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你將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團結呢? 1951年元旦,各族群眾3000多人齊聚當時的普洱縣城紅場,共同舉行“民族團結盟誓”儀式。傣族代表召存信、傈僳族代表李保、佤族代表拉勐、大會主席張鈞等48人,在誓詞后面用漢文、傣文、拉祜文簽名,隨后鐫刻成碑。 民族團結誓詞: 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 評價標準(自評): (A)能夠暢所欲言、語言流暢簡練地說出3條及以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團結的措施。 (B)能夠說出1-2條措施,但是語言不夠精煉。 (C)無法說出措施。當堂達標 1.(2022年湖南湘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縣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實行( )(針對目標一)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基層村民選舉制度 2.(2021年廣東中考真題)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實現的是( )(針對目標一) 國家統一領導 B.民族平等 C.民族團結 D.共同富裕 3.(2022年廣西梧州)廣西在農歷三月三開展壯族歌圩、搶花炮、打扁擔、打銅鼓等民族風俗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壯鄉民族風情、壯族傳統文化的魅力。這反映少數民族重視( )(針對目標二) A.經濟開發 B.文化傳承 C.科技創新 D.民族平等 4.(2022年山東聊城)西部12?。▍^、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國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僅為東部地區的三分之一?;诖?,國家全面實施了( )(針對目標二) A.科教興國戰略 B.人才強國戰略 C.西部大開發戰略 D.“三步走”發展戰略 5.材料題 【材料一】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的大小,分別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機關。在各民族雜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區內,各民族在當地政權機關中均應有相當名額的代表。 ——引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材料二】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情況表 年份少數民族地區 經濟總量(元)農牧民 人均純收入(元)1952年57.9億<1002008年30626.2億3389(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所述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主要實行的政治制度有何意義? (2)材料二的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評價標準: (A)選擇全對,材料題能夠分析材料,使用歷史語言分條作答,分析出兩條以上要點。 (B)選擇錯一個,能夠分析材料,分條作答,但語言不夠精煉、要點羅列單一。 (C)錯兩個及以上選擇題,不能分析材料,分條作答。課堂小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共同繁榮發展又鞏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些都促進了民族大團結。這就像一列火車,連接著56個民族,行駛在祖國統一的鐵軌上,大步向前,如同一條吉祥的天路,為各族兒女帶來了幸福與安康!(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2課民族大團結.pptx 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2課民族大團結導學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