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更多精品資料參考: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92014年中考社會思品考前15天終極預測系列:——(13) 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一、選擇題1.唐朝一位范陽(今北京)商人,要到揚州經商,如果走運河水路,他不必經過 ( )A.永濟渠 B.江南河 C.邗溝 D.通濟渠2.北京天安門,曾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天安門所見證的兩個歷史事件指 ( )2·1·c·n·j·y A.鴉片戰爭五四運動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 C.鴉片戰爭新文化運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五四運動3.下圖表示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的氣候狀況。它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4.城市不但是人們從事現代化經濟活動的場所,也是展示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櫥窗。深圳、大連、上海等城市在自然環境上的共同點是 ( )【版權所有:21教育】①經濟發展快 ②處于第三級階梯 ③受季風氣候的影響 ④瀕臨東海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5.尋訪古跡、實地考察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國歷史的一位特殊“見證者”,它見證了 ( )www.21-cn-jy.com ①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②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③光緒年間的“公車上書” ④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兵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在掛牌儀式上36家企業獲得證照,其中11家為中外合資、外商獨資企業。這有利于 ( ) ①積極主動的擴大對外開放 ②順應時代特征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③引入競爭機制激發企業的活力 ④促進國際貿易的有序進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旅游活動既能豐富生活、鍛煉身體,又能積累知識、開闊視野。張帥媽媽單位組織了一次“長江之旅”,她們從上海乘船出發沿江到達四川宜賓。據此回答7~8題7.她們游覽了對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起著重要作用的旅游景點,它是 ( )A.都江堰 B.虎跳峽 C.龍羊峽 D.長江三峽8.你知道她們沿江經過的省級行政中心依次是 ( )①武漢 ②重慶 ③南京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9.關于長江流域說法正確的是 ( ) ①水資源豐富,航運發達 ②以山地為主,經過四川盆地 ③位于秦嶺至淮河一線以南 ④河流最終注入東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0.當前世人矚目的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其東線工程利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作為長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長江水北送的這段大運河在古代被稱作 (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永濟渠 B.通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11.下列關于長江和黃河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兩條河流下游都江闊水深、航運便利 B.黃河和長江中游河道都很彎曲,湖泊眾多 C.兩條河流上游的水力資源都很豐富 D.長江發源青藏高原,黃河發源于黃土高原 201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據此回答12~13題。12.下列四圖中與重慶氣候特征相符合的是( D )13.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意義是有利于 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②實現共同富裕 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④構建和諧社會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期坦發表演說,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而早在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就已經成為溝通中西的重要途徑。讀材料,完成14—15題。14.下列歷史事件與“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是 ( )A.秦朝一統 B.張騫出使西域 C.鄭和下西洋 D.商鞅變法15.在日益頻繁的交流中,互通有無,下列物品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是 ( )A.絲綢 B.石榴 C.鐵器 D.漆器16.中亞的氣候與我國新疆的氣候具有相似性,下列氣候圖中屬于中亞主要氣候類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7.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里希霍芬將我國西漢以來逐漸形成的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稱為“絲綢之路”。下列對“絲綢之路”的表述,錯誤的是 ( )A.“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玉門關 B.經河西走廊向西最遠到達歐洲C.絲綢是通道上運輸的主要商品 D.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18.中國將與中亞國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將有利于 ( ) ①共同促進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發展 ②打擊恐怖分子活動 ③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 ④繼續保持睦鄰友好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19.關于北京與杭州兩市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義烏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 B.年降水量都超過800毫米 C.都位于我國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南地區 D.北京人喜歡吃面食,杭州人喜愛吃米飯20.在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統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 ( ) A.天津地區 B.洛陽地區 C.北京地區 D.南京地區21.近代中國史是中國人民無法抹去的屈辱記憶。洋人曾在北京租界地打上“華人與狗不得內”的路牌,運用我們所學知識判斷,這樣的事件始于 ( ) 21*cnjy*com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2月26 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據此回答22-23題。22.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原則是 ( ) A.因地制宜 B.共同富裕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民族平等23.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任務是 ( ) ①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實現共同富裕 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以下是某校九年級(1)班刊出的以“ ▲ 歷史上的一天”為主題的黑板報。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將其補充完整.(1)請為板報中“勝利的一天”的照片配上簡要文字說明。并將板報標題“ ▲ 歷史上的一天”補充完整。(填寫城市名稱)(2)板報中的“一天”都曾改變了近代中國的歷史走向。請在“屈辱的一天”和“新生的一天”中任選“一天”加以說明。(3)“歷史在此沉思”。請為板報續寫你從中獲得的啟迪2.2014年1月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西咸新區,下圖是西咸新區在陜西的位置圖。 【相關鏈接】西咸新區東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陽市中心3公里;新區內有周、秦、漢、唐等歷史時期的遺址17處:西安教育發達,高校林立,是我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國防科技的重要基地。(1)西安、咸陽位于我國哪一地理區域?從西安坐火車到漢中,看到秦嶺兩邊的自然風光迥然不同,試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西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請列舉近代發生在此地的重大歷史事件一例。(3)結合上述材料,試分析西咸新區被國務院正式批為國家級新區的有利條件。3.【銘記歷史的記憶】資料一: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進行公祭,既是對逝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警醒。21教育網資料二:日本安倍晉三第二次組閣以后,大開歷史倒車,惡意混淆是非,一再美化侵略戰爭歷史。近年來,屢屢出現其官員和親信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引起世界嘩然和國人的巨大憤慨。 21·世紀*教育網(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的哪項政治制度? (2)有人說:“南京大屠殺見證了南京曾是屈辱之城、失敗之城”。但南京也是一座光榮之城、勝利之城。請說出見證其光榮和勝利的兩個史實。(3)請從當今時代主題的角度,談談日本一些勢力否認南京大屠殺會產生什么影響?4. 九年級(1)班同學為了了解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情況,進行研究性學習,請你一起來完成。 【收集信息】 材料一:長江水系圖。 材料二: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航運價值高,有“黃金水道”、“水能寶庫”之稱,為我們人類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源。近幾十年來,由于上游草場退化、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了長江干、支流含沙量增大。2014年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分析信息】(1)圖l表示長江不同河段的景觀,其中反映江闊水深、水流平穩,利于航運的是 (填A或B);反映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較豐富的是 (填A或B)。(2)圖2中資料顯示兩個湖泊的面積有什么共同的變化?你認為原因可能有哪些?(3)結合材料二請你分析一下我國為什么要建設長江經濟帶?5.材料一:2013年11月12日,寧波和豐花園酒店舉行“甬庫人民一家親一一感恩援疆情“共筑幸福夢”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寧波和庫車,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一個是歐亞大陸“絲綢之路”均經濟、文化重鎮。三年前,中央作出對口支援新疆建設重大決策,把相隔萬里的庫車和寧波緊密聯系在一起。21·cn·jy·com 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去年提出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構想和戰略決策。”2014年2月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市委書記劉奇提出,寧波作為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區,完全可以成為2l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先行區。(1)假如你到庫車旅游,相信你會一飽口福,試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你會飽哪類口福。(2)結合相關知識,分析“把相隔萬里的庫車和寧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原因。(3)根據已學知識論證材料二中“寧波完全可以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先行區”的可行性。(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論證)21cnjy.com 6.材料一:2014年1月以來較長時間我國中東部飽受霧霾天氣的困擾,主要污染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北京更成了“霧都”。霧霾天里,醫院呼吸道病人增多,道路能見度低,一些高速www-2-1-cnjy-com公路不得不關閉。霧霾主要由燃煤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所致。霧霾天氣與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銷售的汽車用油質量標準低有很大關系。材料二:2014年2月26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1)解決材料一問題符合先秦諸子百家中的誰的哪一思想主張?必須加強什么文明建設?(2)京津冀地區是我國霧霾天氣最多之一。你認為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最嚴重會出現在哪個季節?請結合材料和圖片說明理由。2-1-c-n-j-y(3)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依據是什么?請運用PRED相關知識,分析我國政府將如何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來源:21cnj*y.co*m】(4)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對于解決材料一的問題有何意義?在霧霾天氣里,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進行自我防護?21*cnjy*com7.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駝鈴聲聲,馬嘶陣陣。一種重建絲綢之路的沖動一直縈繞在我國與中亞各國人民的心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絲綢之路開辟于 (朝代)。圖中的“大秦”是當時的哪個國家? 是最早出使西域為開辟“絲綢之路”做出貢獻的人。漢朝為保持絲綢之路的暢通。對西域在行政管理方面采取過什么重大舉措?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下列詩句所包含的地名。與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沒有關系的是( ) 。A.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B.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3)右圖中數字所示的是與唐朝交流比較頻繁的國家,它們分別是哪兩個國家?請你任選其中的一個,用其他史實說明唐朝與該國的友好交往。【出處:21教育名師】兩個國家分別是:① ;② 。史實 。 (4)絲綢之路對促進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漢、唐都是我國歷史上或強或富的朝代。又都是對外交往頻繁的朝代。你覺得國家的富強與對外交往頻繁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5)結合相關鏈接。運用歷史與社會課的有關知識.闡述中國同中亞四國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意義。 【相關鏈接】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時,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坐擁豐富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土地資源和寶貴的旅游資源的中亞地區,其最大掣肘在于“對外聯系網絡不完善”;而中國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能夠助力中亞鐵路、公路、航空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中方同中亞四國簽署了一批能源領域等新的大型合作項目。開創絲綢之路共同發展新紀元。 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一位歷史學家說:“對外開放的過程亦是世界各民族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國古代文化向外輻射.同時也吸取和借鑒外來文明成果……” 材料二: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伊麗莎白一世繼承王位的時候,從英吉利海峽的那一邊,不斷地傳來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險家成功發財的消息。這些消息,是一個即將全面來臨的時代對懵懂的人們發出的清晰信號。它意味著:在一個剛剛被重新發現的世界面前,誰能搶到先機,接受新的思想,誰更快地打破舊有的價值觀念,誰就會更快地變得富有和強大……” 材料三:1757年,乾隆自以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無須與外夷互通有無”,下令關閉沿海其他口岸,只留廣州一個口岸對外通商,并以《防夷規條》限制外國人在華的活動。(1)請舉兩例中國對外交流的史實。說明材料一中那位歷史學家的觀點。 (2)材料二中“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險家成功發財的消息"是指哪一歷史事件?面對這個“即將全面來臨的時代”。請根據所學知識談談英國政府和后來的清政府分別采取怎樣的對 外政策。 (3)從強盛的漢唐到衰落的清朝,再到民族復興的今天,繪制了一幅中華民族興衰史的畫卷。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中華民族興衰歷程給我們的啟示。2014年中考社會思品考前15天終極預測系列:——(1)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 (參考答案)二、簡答題6.(1)道家;要求人們順應自然;生態文明。 (2)冬季。因為冬季華北地區氣溫低,取暖需要大量燃燒煤炭;農民大量燃燒秸稈;導致粉塵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冬季晝夜溫差大,水汽易于凝結。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協調好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做到適度開發,注意保護資源、環境,把劣勢轉變為優勢。(4)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戴口罩,多喝開水,關好門窗等。7.(1)漢代 古羅馬帝國 張騫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往來商旅。(2)D (3) ①天竺②日本史實:①天竺:玄奘西行“取經”。②日本:鑒真東渡,傳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到唐學習 (4)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對外交往能促進國家的富強。(5) 因地制宜、優勢互補是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①中國與中亞四國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利于中亞地區因地制宜,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②有利于加強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充分利用中國在資金、技術方面的優勢,給中亞地區提供援助,實現優勢互補。(如從經濟全球化角度分析也可)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8. (1)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與西域各族人民的聯系,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西漢時開辟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外(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類文明傳播。(2) 新航路開辟。英國:積極向外殖民擴張,開辟海外市場。中國:因循守舊,閉關鎖國。(3) 閉關自守導致落后.對外開放是強國之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