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專練(8) 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專練(8) 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含解析)

資源簡介

1 / 30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專練
(8) 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
從“高度”上研究高考
[典例] (2022·山東高考)減數分裂Ⅰ時,若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則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可進入1個或2個子細胞;減數分裂Ⅱ時,若有同源染色體則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若無同源染色體則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異常聯會不影響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體的行為。基因型為Aa的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時,僅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且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換。上述精原細胞形成的精子與基因型為Aa的卵原細胞正常減數分裂形成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已知A、a位于常染色體上,不考慮其他突變,上述精子和受精卵的基因組成種類最多分別為(  )
A.6;9        B.6;12
C.4;7 D.5;9
[解析] 基因型為Aa的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時,僅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且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換。(1)若A、a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交換,則A、a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①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1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或不含A、a,經減數分裂Ⅱ,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可形成基因型為Aa和不含A、a的精子;②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2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經減數分裂Ⅱ,可形成基因型為A或a的精子;(2)若A、a所在的染色體片段未發生交換,③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1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或不含A、a,經減數分裂Ⅱ,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可形成基因型為AA、aa或不含A、a的精子;④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2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或aa,經減數分裂Ⅱ,可形成基因型為A或a的精子;綜上所述,精子的基因組成包括AA、aa、Aa、A、a和不含A或a,共6種,與基因組成為A或a的卵細胞結合,通過棋盤法可知,受精卵的基因組成包括AAA、AAa、Aaa、aaa、AA、Aa、aa、A、a,共9種。
[答案] A
從“深度”上提升知能
(一)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的分析與判斷
1.細胞分裂過程中異常細胞產生的三大原因
2.根據配子類型判斷變異原因
假設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Y,不考慮基因突變或片段互換:
(二)細胞分裂中標記染色體去向問題分析
1.細胞分裂中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方法
2.細胞分裂兩次后染色體標記的不同情況(表示被3H上標記的DNA鏈,|表示未被3H標記的DNA鏈)
(1)若兩次都是有絲分裂
(2)若兩次分裂分別是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
從“寬度”上拓展訓練
1.(2021·河北高考)圖中①②和③為三個精原細胞,①和②發生了染色體變異,③為正常細胞。②減數分裂時三條同源染色體中任意兩條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兩對同源染色體聯會
B.②經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③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產生4種基因型配子
D.①和②的變異類型理論上均可以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
解析:選C ①中有四條染色體,為兩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兩對同源染色體聯會,A正確;②減數分裂時三條同源染色體中任意兩條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最終產生的配子為1/12AR、1/12Ar、1/12aar、1/12aaR、1/6AaR、1/6Aar、1/6ar、1/6aR,其中正常配子為1/12AR、1/12Ar、1/6ar、1/6aR,則②經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B正確; ③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產生4個配子,2種基因型,為AR、AR、ar、ar或Ar、Ar、aR、aR,C錯誤;①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②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理論上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這兩種變化,D正確。
2.(2022·深圳模擬)某果蠅(2n=8)的基因型為AaBbRrXTY,四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四對同源染色體上。該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甲、乙、丙、丁四個精細胞,其中甲的基因組成為AABRXT,分裂過程只發生了一次異常。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乙、丙、丁細胞均含4條染色體
B.產生甲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
C.乙的基因組成可能是abrY或BRXT
D.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含8或9條染色體
解析:選C 乙、丙、丁細胞基因型為BRXT、abrY、abrY,其中基因型為BRXT的精細胞少了一條染色體,只含有3條染色體,A錯誤;產生甲的原因可能是減數分裂Ⅱ時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開造成的,B錯誤;乙、丙、丁細胞基因型為BRXT、abrY、abrY,因此乙的基因組成可能是abrY或BRXT,C正確;基因型為BRXT精細胞,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含6條染色體,基因型為AABRXT精細胞,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含10條染色體,基因型為abrY和abrY精細胞,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都含8條染色體,D錯誤。
3.(2022·如皋市一模)將某動物細胞的核DNA分子雙鏈經32P標記(染色體數為2N=8)后,置于不含32P的培養基中,經過連續兩次分裂產生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32P含量。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若進行減數分裂,減數分裂Ⅰ后期每條染色體都含32P
B.若進行減數分裂,減數分裂Ⅱ后期每條染色體都含32P
C.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一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都含32P
D.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二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32P比例為50%
解析:選ABC 若進行減數分裂,DNA只復制一次,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中每個染色體中每條染色單體中的DNA都有一條子鏈被32P標記,因此所有的染色體都含有32P標記,A、B正確;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一次有絲分裂后,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都含有32P標記,C正確;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時染色單體隨機分開,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細胞,所以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的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有2個或3個或4個,因此第二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32P比例為50%或75%或100%,D錯誤。
[微課微練·一點一評]
一、選擇題
1.(2022·全國乙卷)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哺乳動物細胞分裂的兩種形式。某動物的基因型是Aa,若該動物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和另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發生了互換,則通常情況下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時期是(  )
A.有絲分裂的后期 B.有絲分裂的末期
C.減數第一次分裂 D.減數第二次分裂
解析:選D 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的過程,也不會發生互換,不會發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現象,A、B錯誤。根據題意,某動物基因型是Aa,經過間期復制,初級性母細胞中有AAaa四個基因,該動物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發生互換,涉及A和a的交換,交換后兩條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均分別具有A和a基因,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分開,兩組Aa彼此分開進入次級性母細胞,至此減數第一次分裂完成,所以不會發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現象;而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分開進入兩個子細胞,C錯誤,D正確。
2.(2021·海南高考)雌性蝗蟲體細胞有兩條性染色體,為XX型,雄性蝗蟲體細胞僅有一條性染色體,為XO型。關于基因型為AaXRO的蝗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僅有一條性染色體
B.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數為1條或0條
C.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有兩種基因型
D.該蝗蟲可產生4種精子,其基因型為AO、aO、AXR、aXR
解析:選C 結合題意可知,雄性蝗蟲體內只有一條X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此時雄性蝗蟲細胞中僅有一條X染色體,A正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為X和O,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只有1個含有X染色體,即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數為1條或0條,B正確;該蝗蟲基因型為AaXRO,由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若不考慮變異,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得到2個次級精母細胞,兩種基因型,但該個體有不止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有四種基因型,C錯誤;該蝗蟲基因型為AaXRO,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該個體產生的精子類型為AO、aO、AXR、aXR,D正確。
3.將兩條單鏈均被32P標記的M基因導入某動物(2n=4)精原細胞中(假定該精原細胞DNA不含32P),選取插入2個M基因且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精原細胞,再置于不含32P的培養液中培養,得到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的情況。若不考慮變異,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某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不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
B.若某個子細胞中有2條染色體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
C.若每個子細胞中均只有1條染色體含32P,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
D.若4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分別是0、1、1、2條,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
解析:選D 若某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不含32P,或者有2條染色體含32P,可能是有絲分裂,也有可能是減數分裂,A、B錯誤;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四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的可能性有0、1、1、2條或1、1、1、1條;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四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有0、0、2、2條或1、1、1、1條,C錯誤,D正確。
4.在含有BrdU的培養液中進行DNA復制時,BrdU會取代胸苷摻入新合成的鏈中,形成BrdU標記鏈。若將一個玉米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置于含BrdU的培養液中進行連續兩次相同分裂方式產生4個子細胞(不考慮突變和片段互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第一次細胞分裂中期,1個細胞中被標記的染色單體條數是20
B.在第二次細胞分裂中期,核DNA中被標記的DNA鏈所占的比例是50%
C.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4個子細胞核中可能有2、3或4個細胞含親代DNA鏈
D.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4個子細胞中未被標記的染色體的條數是:從0到20條都有可能
解析:選C 在第一次細胞分裂中期,1個細胞中被標記的染色單體條數是40,A錯誤;在第二次細胞分裂中期,DNA復制2次,1個DNA分子可以形成4個DNA分子,共8條鏈,但只有2條鏈沒有被標記,所以核DNA中被標記的DNA鏈共有6條,所占的比例是75%,B錯誤;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由于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體隨機分配,所以形成的4個子細胞核中可能有2、3或4個細胞含親代DNA鏈,C正確;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4個子細胞中未被標記的染色體的條數是0,D錯誤。
5.減數分裂過程中每對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常發生互換。實驗表明,互換也可以發生在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中,這種現象稱為有絲分裂互換。如圖是某雄性高等動物在細胞分裂中發生互換的示意圖,其中A和a,B和b表示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不考慮其他變異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一個體細胞分裂時發生圖示互換,則產生2個基因型為AaBB、Aabb的子細胞
B.若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時發生圖示互換,則產生4個基因型不同的子細胞
C.發生在兩種分裂中的互換均可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
D.與有絲分裂的片段互換相比,減數分裂互換對遺傳多樣性的貢獻更大
解析:選A 體細胞分裂為有絲分裂,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離形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因此產生的子細胞為AaBB、Aabb或AaBb、AaBb,A錯誤;若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時發生圖示互換,則產生4個基因型不同的子細胞,基因型分別為AB、Ab、aB、ab,B正確;發生在兩種分裂中的互換均可導致染色單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發生重新組合,C正確;有絲分裂產生的異常體細胞只發生在個體中,不遺傳,而減數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會傳給子代,對遺傳多樣性的影響更大,D正確。
6.(2021·遼寧高考)基因型為AaBb的雄性果蠅,體內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染色體復制后彼此配對,非姐妹染色單體進行了交換,結果如右圖所示。該精原細胞此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均進入減數分裂,若此過程中未發生任何變異,則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基因組成為AAbb的細胞所占的比例是(  )
A.1/2  B.1/4  C.1/8  D.1/16
解析:選B 分析題圖可知,該精原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或AaBb、AaBb,比例為AaBB∶Aabb∶AaBb=1∶1∶2,所有子細胞均進行減數分裂,進行減數分裂的子細胞中只有1/4Aabb和2/4AaBb的精原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才能產生AAbb的細胞,則概率為1/4×1/2+2/4×1/4=1/4,B正確。
7.某哺乳動物卵原細胞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某時期的細胞如圖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體,a~h表示染色單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示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所處時期為減數分裂Ⅱ前期
B.①與②的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③與④的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Ⅱ后期
C.該細胞的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均為卵細胞的2倍
D.a和e同時進入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16
解析:選D 根據形成四分體可知,該時期處于減數分裂Ⅰ前期,為初級卵母細胞,A錯誤;①與②為同源染色體,③與④為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均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B錯誤;該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核DNA分子數為8,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核DNA分子數為2,C錯誤;a和e進入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的概率為1/2×1/2=1/4,由次級卵母細胞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2×1/2=1/4,因此a和e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4×1/4=1/16,D正確。
8.如圖甲、乙分別是某種動物處于減數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細胞分裂圖像,產生甲、乙細胞的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AAXBXb、AaXBY。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細胞一定是次級卵母細胞,乙細胞表示初級精母細胞
B.與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Xb
C.乙細胞分裂結束后能產生4種基因型的精細胞
D.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甲、乙細胞中所發生的變異
解析:選A 由于產生甲細胞的個體基因型為AAXBXb,且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中期,所以甲細胞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由于產生乙細胞的個體基因型為AaXBY,且乙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前期,所以乙細胞表示初級精母細胞,A錯誤;由于產生甲細胞的個體基因型為AAXBXb,甲細胞中的基因a是基因突變產生的,所以與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Xb,B正確;由于產生乙細胞的個體基因型為AaXBY,所以動物體產生乙細胞的過程中分別發生了片段互換,分裂結束后能產生4種基因型的精細胞,C正確;甲、乙細胞中所發生的變異是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沒有發生染色體變異,所以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甲、乙細胞中所發生的變異,D正確。
9.某果蠅精原細胞中8條染色體上的DNA已全部被15N標記,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有基因A和a,現給此精原細胞提供含14N的原料讓其連續進行兩次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分裂過程中無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發生。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四個子細胞中均含4條染色體,則一定有一半子細胞含有a基因
B.若四個子細胞中均含8條染色體,則每個子細胞中均含2個A基因
C.若四個子細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則每個子細胞均含8條染色體
D.若四個子細胞中有一半核DNA含15N,則每個子細胞均含4條染色體
解析:選A 若四個子細胞中均含4條染色體,則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因此有一半子細胞含有a基因,A正確;若四個子細胞中均含8條染色體,則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則每個子細胞中均只含有1個A基因,B錯誤;若四個子細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則DNA只復制一次,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四個子細胞中均含4條染色體,C錯誤;若四個子細胞中有一半核DNA含15N,則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每個子細胞均含8條染色體,D錯誤。
二、非選擇題
10.某雄性哺乳動物的基因型為HhXBY,圖1是該動物某器官內的細胞分裂模式圖,圖2是測定的該動物體內①~⑦細胞中染色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關系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細胞分裂的方式和時期是____________,其染色體數量和核DNA數量與圖2中______細胞相同。
(2)圖1細胞中的基因h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該細胞繼續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
(3)圖2中,肯定不含姐妹染色單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_,正在進行DNA復制的細胞有________。
(4)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因失去端粒而不穩定,其姐妹染色單體可能會連接在一起,著絲粒分裂后向兩極移動時出現“染色體橋”結構,如圖3所示。若在形成圖2中細胞⑦的過程中,H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出現“染色體橋”并在兩著絲粒間任一位置發生斷裂,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移到兩極,不考慮其他變異和性染色體的情況下,該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該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____。
解析:(1)由題圖可知該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而且染色體著絲粒未斷裂,染色體排列混亂,所以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染色體數量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核DNA數量和體細胞相同。所以與圖2的②對應。(2)圖1細胞基因型為HhXBXB,該細胞中染色體含有H也有h,說明h可能來自基因突變或者在減數分裂Ⅰ時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片段互換。該細胞繼續分裂形成子細胞的基因型為:HXB和hXB。(3)不含有姐妹染色單體的細胞染色體數目等于DNA數目即①③⑦,正在DNA復制的細胞DNA數目處在2n和4n之間即④⑤。(4)根據題意,染色體橋可能導致基因重復分配到一個子細胞中,所以H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出現染色體橋,形成的子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Hh或HHh或h,該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
答案:(1)減數分裂Ⅱ前期 ② (2)基因突變或片段互換 HXB和hXB (3)①③⑦ ④⑤ (4)Hh或HHh或h 染色體結構變異
11.下圖中甲、乙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丙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數目的變化,丁表示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數量的關系。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若為減數分裂Ⅱ中期細胞,則該生物體細胞共有____條染色體,圖乙所示細胞中共有____條姐妹染色單體。
(2)處于圖丙中B→C段的是圖____(填“甲”或“乙”)所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圖丁中____(填“a”“b”“c”或“d”)。
(3)圖甲、圖乙分別對應圖丁中____和____(填“a”“b”“c”或“d”)。
(4)若將某生物(2n=20)分裂旺盛的組織放在含有BrdU(BrdU與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結構類似,可與堿基A配對)的培養液中培養,在不同分裂時期取出細胞,然后用姬姆薩染料染色(已知雙鏈DNA分子不摻或一條單鏈摻有BrdU時呈深藍色,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呈淺藍色),則在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和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的色差染色體數各為____、________;若觀察到某個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沒有色差染色體,則該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為____。
解析:(1)圖甲若為減數分裂Ⅱ中期細胞,此時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其中的染色體數目是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一半,則該生物體細胞共有8條染色體,圖乙所示細胞中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因此其中不含姐妹染色單體。(2)圖丙中B→C段表示的是染色體∶核DNA=1∶2,圖甲所示細胞處于該階段,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圖丁中d所示比例關系,d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也不會存在。(3)圖甲若表示有絲分裂中期,則對應與圖丁中的b,圖乙若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則對應圖丁中的a,此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4)若將某生物(2n=20)分裂旺盛的組織,若進行有絲分裂,放在含有BrdU的培養液中培養,在不同分裂時期取出細胞,然后用姬姆薩染料染色,由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則第一次有絲分裂完成產生的子細胞中所有的染色體DNA均為一條單鏈摻有BrdU,即都表現為深藍色,繼續進行第二次復制時,由于培養液中含有BrdU,則間期復制后形成的每條染色體含有的兩個DNA分子是一個兩條單鏈均摻有BrdU,另一個DNA分子只有一個單鏈摻有BrdU,因此,在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的色差染色體數為20個,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20條染色體均為一條染色單體為淺藍色,一條染色單體為深藍色,經過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之后,分開的染色體隨機組合進入子細胞中,則產生的子細胞中含有淺藍色的染色體數目為0~20條,含有深藍色染色體的數目為20~0條,則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的色差染色體數為0~20條;若觀察到某個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沒有色差染色體,則該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Ⅱ,則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為10條。
答案:(1)8 0 (2)甲 d (3)b a (4)20 0~20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积石山| 榆树市| 永年县| 文成县| 偃师市| 义乌市| 邢台县| 岚皋县| 成安县| 清远市| 河北省| 开平市| 唐山市| 手机| 平阳县| 象州县| 林周县| 泊头市| 鹿邑县| 宁远县| 全州县| 宜章县| 南丹县| 富阳市| 长岭县| 新晃| 灵台县| 海安县| 顺义区| 房产| 古浪县| 祁阳县| 偏关县| 常山县| 罗山县| 定远县| 运城市| 上杭县| 浮梁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