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中考熱點專題突破七 保障、改善民生熱點命題解讀命題點1 民生問題及惠民舉措熱點聚焦材料一 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緊劈胃緙黑好堡障壘墮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①,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2·1·c·n·j·y材料二 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材料三 城鎮化建設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生產交蹇墨量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④。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2-1-c-n-j-y 材料四 醫療制度改革 2013年6月28日,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醫改事關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各地方、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把推進醫改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④,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 材料五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2013年7月1日起,江蘇、四川和遼寧這三個省份將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截至目前,2013年全國已有18個省區市先后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相關鏈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最難就業季”;《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央財政拔25.79億元支持農業發展【來源:21cnj*y.co*m】考點鏈接 ①以人為本、生命健康權、關愛他人②共同富裕、小康社會1.當前。我國還面臨著哪些比較突出的民生問題? (1)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 (2)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3)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等等。【出處:21教育名師】 2.列舉近一年來國家促公平、惠民生的舉措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九連增”,前三季新開工保障房620萬套,600萬戶小微企業享受與個體工商戶同樣的稅負,提高城鄉低保標準,金融和鐵路等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國務院決定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等。21教育網 3.黨和政府加大“三農”投入的原因有哪些? (1)是推進農村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要求。 (2)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 (3)加快農村改革,有利于進一步促進農村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解決民生問題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減輕人民負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緩解當前社會主要矛盾。 (2)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3)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證人民更好地當家作主,推進依法治國。 (4)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等。 5.近幾年,為解決民生問題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并結合一例談談其重要意義。 (1)舉措:實行種糧補貼;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制度;教育部直屬的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制度;完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www-2-1-cnjy-com (2)例如: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意義: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有利于維護教育的公平;有利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 6.為解決教育、就業、“三農”等常見的民生問題。奉獻你的金點子。 (1)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別是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鼓勵大學生到農村任教,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21*cnjy*com (2)就業:對下崗工人進行免費技能培訓,鼓勵和扶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3)“三農”: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 7.國家應如何解決民生問題?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2)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3)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4)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協調區域發展,促進公平正義。 (5)政府部門要依法行政,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1cnjy.com 8.國家應怎樣推進全面小康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1)經濟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政治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堅持以人為本,發揚人民民主;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社會主義各項制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 (3)文化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事業,增強民族自主創新能力等。 9.請你為怎樣讓“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促進社會公平獻上幾條“金點子”. 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命題點2 防滅減滅熱點聚焦 材料一 臺風。“海燕” 2013年ll月13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受今年第30號臺風“海燕”影響,廣西南部、中部地區出現強風暴雨天氣,目前災情已趨向平穩。截至ll月13日16時50分統計,臺風“海燕”已累計造成廣西185.5萬人受災.4人因災死亡.4人因災失蹤。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92億元②。 材料二 堅決打好抗旱防汛減災攻堅戰 2013年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旱情持續發展,北方部分地區出現較大汛情。裳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當前抗旱防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對做好抗旱防汛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013年8月11日,針對松花江流域發生大洪水,李克強總理要求國家防總在繼續抓好南方高溫干旱防御應對的同時,要加強對東北松花防災抗災救災責任制,科學調度水利樞紐工程,做好干流堤防查險、除險和搶險,苧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⑦。相關鏈接:2013年入汛以來,四川、陜西、山西、甘肅等地持續遭受暴雨襲擊;云南永善發生山體滑坡等。考點鏈接 ①以人為本 I②珍愛1生命、生命健康劂②珍愛生命、生命健康叔 1.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說明了什么? (1)黨和政府對人民生命財產的高度重視。 (2)黨和政府關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決民生問題。 (3)黨的宗旨、執政理念、“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等。 2.近年來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造成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自然災害:洪澇災害、沙塵暴、海嘯、地震、泥石流等。 (2)主要原因:①人口急劇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和人們對自然盲目的掠奪式開發;②亂砍濫伐,過度墾荒,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請你為我國預防突發性自然災害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1)國家要建立和健全災害預警機制。 (2)要制定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的有效措施。 (3)做好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的物質儲備。 (4)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抗擊自然災害的自救能力。熱點新題預測一、選擇題 截至2013年7月底,大連市l5項重點民生工程70個項目已有10個完成全年任務,其中7月份完成3個。據此回答l~2題。21·cn·jy·com1.材料說明了 ( ) A.我國民生問題亟待解決 B.我國民生問題的解決取得了很大成果www.21-cn-jy.com C.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大連市位居全國之首 D.我國人口眾多2.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積極解決民生問題( ) ①有利于緩解社會主要矛盾②有利于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③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④有利于徹底解決我國的溫飽問題【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有利于 ( )21·世紀*教育網 ①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④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自覺投身現代化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2013年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辦成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 ( ). 21*cnjy*com ①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基本住房的需求②促進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③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④有利于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異地高考是2013年6月全國高考的最大亮點。2013年作為異地高考“破冰”的首年,有20多個省份實施異地高考,報名人數為數千人。異地高考的破冰 ( ) ①說明政府致力于維護社會的公平②有利于保障學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權③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公益性原則 ④能從根本上保證教育的均衡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③6.2013年7月22日7時45分,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發生6.6級地震。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抗震救災,當前要把搶救人員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這體現了 ( ) ①發展是解決當前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②黨和國家堅持“三個代表”的指導思想,一切工作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 ③黨和國家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④黨和國家一切工作都要從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二、材料分析題7.材料一就業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穩定是民生之盾: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民生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活干,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醫,老有養,生活幸福,都過上好日子。 材料二2013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針對圖片中的食品安全、家庭農場、農村電網改造、水利投入、公務接待立法、校車安全等各種民生議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版權所有:21教育】(1)為什么構建和諧社會,要把民生問題作為重中之重?(2)材料一中給出了解決民生問題的各種途徑,你認為解決民生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什么?(3)請你分析我國這些民生問題產生的原因。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