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講 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考點一 人體的生殖和發育1.生命的誕生(1)受精: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2)胚胎發育:從受精卵分裂開始,直到成熟的胎兒從母體中產出的整個過程.胎兒與母體通過胎盤、臍帶相聯系,胎兒從母體的血液中吸收養料和氧氣,并將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入母體血液,由母體將胎兒的代謝產物排出體外。(3)分娩:發育成熟的胎兒從母體內產出的過程。產生的胎兒叫嬰兒。(4)哺乳: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面的營養物質,同時含有免疫物質,因而提倡母乳喂養。2.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衰老、死亡。(其中幼兒期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3.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青春期是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以性發育、性成熟為主要階段。(1)身體變形身高增重,體重加重身體變形出現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外的差異內臟功能的日漸健全,生殖器官成熟。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現為長出胡須、腋毛和陰毛,喉結突出,聲調低沉,有遺精現象。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現為長出腋毛和陰毛,骨盆變寬,乳房增大,有月經現象。(2)生殖器官成熟男:睪丸迅速發育,出現遺精,雄性激素分泌增加生殖器官成熟女:卵巢迅速發育,出現月經,雌性激素分泌增加遺精:男性的睪丸發育后產生大量的精子,常在夜間排出,稱為遺精。月經:女性的卵巢發育成熟后會周期性從卵巢排出卵,卵沒有受精會引起子宮出血,這就是月經。典例1 塑化劑是塑料制品的原料,隨著時間推移會從塑料制品中滲出,并通過多種方式進入生物體,進而影響生物的生殖等功能。(1)圖1示雌性小鼠的生殖結構。小鼠的生殖過程與人體相似,交配時,雌性小鼠[a] 產生的卵細胞與睪丸產生的 在[b] 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移入子宮過程中開始細胞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子宮角繼續發育。(2)為證實塑化劑會影響生物的生殖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進行了相關研究。實驗步驟:a.利用玉米油溶解不同濃度的DEHP(塑化劑的一種),給予每組成年雌性小鼠不同濃度的DEHP處理。b.停止處理后讓這些雌性小鼠與正常雄性小鼠進行交配。c.統計懷孕比例,結果如圖2。①對照組成年雌性小鼠的處理是口服等量 。②據圖2,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③進一步研究發現,DEHP的毒性主要在于它的作用與卵巢分泌的 作用類似,從而導致小鼠體內分泌失調,使得子宮內膜對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降低,最終影響生育能力。跟蹤訓練1 從一個小小的細胞到呱呱墜地的嬰兒,生命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奇和感動。如圖是受精及胚胎發育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表示受精過程,受精的場所在子宮B.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細胞分裂的結果是形成組織C.胎兒產出后稱為嬰兒D.④是胚盤,胚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跟蹤訓練2 下列關于人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的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子B.人的受精卵是從植入子宮內膜開始發育的C.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刺激下表現出來的D.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別是睪丸、卵巢考點二 動物的生殖發育1.動物的生殖方式克隆:主要通過細胞核移植技術,產生與被克隆動物基因完全相同的新個體。如克隆羊多利。卵生營養來源是受精卵細胞質中的卵黃胎生初期也是受精卵細胞質中的卵黃,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典例2 蠶結繭時不吃也不動,一般會結出厚薄均勻的繭,但是有時也會結出厚薄不均勻的“薄頭繭”,影響了蠶繭的出絲率。某研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為了尋找“薄頭繭”的原因,5月份進行了一次探究實驗,9月份又進行了重復實驗。實驗分為三組,三組的光線處理不同,實驗結果見表:“薄頭繭”所占百分比的統計表表分組處理實驗記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光線明亮而不均勻 光線明亮而均勻 光線暗而均勻實驗Ⅰ(5月份) 15.48% 7.5% 4.92%實驗Ⅱ(9月份) 17.17% 8.85% 4.50%總平均發生率 16.33% 8.18% 4.71%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1)蠶屬于昆蟲,它的生殖方式為 (選填“卵生”或“胎生”)。(2)從整個發育過程看,蠶的個體發育屬于 發育,蠶繭是蠶蛾在發育過程中的 期出現的;與蝗蟲相比,蠶的發育過程多了 期,若要保證蠶繭高產,應在家蠶發育的 期滿足食物供應。(3)該小組假設是 。(4)第一組和第二組的變量是 光照的均勻程度。第二組和第三組的變量是 。(5)從表中分析,提高蠶繭的出絲率,減少“薄頭繭”的產生,蠶在結繭時應提供 .的環境條件。進行重復實驗的目的是 。跟蹤訓練3 如圖是三種生物的發育過程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蛹,②是幼蟲B.蝗蟲的發育不需要經過①時期C.③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D.青蛙的生殖發育特點是體內受精,變態發育跟蹤訓練4 蚊子是昆蟲綱動物,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等重要傳播媒介。蚊子幼蟲生活在水中,治理污水和積水可以有效減少蚊子的孳生。蜱蟲是寄生性蛛形綱動物,蜱蟲的雌、雄蟲和幼體都吸血,并傳播多種疾病。由如圖的蚊子和蜱蟲的發育過程圖可以判斷蚊子和蜱蟲的發育分別屬于( )A.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B.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C.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D.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考點三 植物的生殖發育1.植物的生殖(1)生殖分為無性生殖、有性生殖。①無性生殖是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②有性生殖是指由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2)生殖方式綠色開花植物:有性生殖、營養繁殖。低等的藻類:分裂生殖。蕨類、苔蘚:孢子生殖。(3)營養生殖營養生殖包括:嫁接、扦插、壓條、分根等,被廣泛應用于花卉和果樹的栽培,其應用意義在于保持親本優良性狀,并能快速繁殖。營養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優點和缺點營養生殖 有性生殖優點 保持親本的性狀 具備多個親本的遺傳特性,具有較大的生活力和變異性缺點 生物的變異性弱,對環境的適應力差 不能完全保持親本的性狀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的方式有:分根、扦插、嫁接和壓條等 受精2.綠色植物的發育(1)生殖器官是:花、果實、種子(2)生殖進程:開花→傳粉→受精→發育(3)花的結構及開花后的發育情況①花藥;②花絲;③雄蕊;④花瓣(構成花冠);⑤萼片(構成花萼);⑥子房壁;⑦卵細胞;⑧胚珠;⑨花柱;⑩柱頭; ⑾雌蕊.(4)花的發育和種子果實的形成花中的結構 對應發育的結果子房 子房壁 果皮 果實胚珠 珠被 種皮 種子受精卵 胚受精極核 胚乳溫馨提示:精子在花粉管中產生,種子中的胚是新一代植物體的幼體。一個子房中如果有多個胚珠且都有受精,那么發育成的果實中將有多個種子,如西瓜、蘋果等的果實。(5)種子的萌發①種子萌發的條件:①被子植物的生長從種子的萌發開始,種子里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所以種子萌發的先決條件是有完整的胚,且必須是活的。②適宜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②種子萌發的過程:①種子要吸足水分;②子葉和胚乳將營養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③胚根發育成根,胚芽逐漸長成莖和葉。③營養供應:由胚乳或子葉提供。它們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6)種子的結構根據種子里有無胚乳,將種子分為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根據胚中的子葉數目,將被子植物分為兩大類: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典例3 “愛媛38號”雜柑是由“南香柑”與“西子香”雜交培育而成,因其皮薄、無籽、水分足,口感像果凍,被稱為果凍橙。如圖是愛媛38號的培育過程,請回答:(1)為了獲得雜交的果實a,在花期需要進行的操作為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的花粉。這種技術叫做 。(2)在過程③中,胚軸發育成 。過程②中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接穗才能成活的原因是 。(3)過程②與過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優勢為 。(4)若西子香的果實是橙色,南香柑的果實是黃色,其雜交后的果實a是 色。(5)研究人員以椪柑和溫州蜜柑作砧木嫁接愛媛38號,研究不同砧木對愛媛38號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如表:砧木 單果重量/g 可食率/% 10ml維生素C/mg 可溶性固形物/%椪柑 201.62 86.90 28.13 14.97溫州蜜柑 209.09 87.59 22.12 11.10注:可食率是指果肉與果實的質量比;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類。為了獲得營養價值高(以可溶性固形物為指標)的果實,你給果農提出的建議是 .。(6)某同學想在家里利用果凍橙的組織來培育新的植物個體,這種方法被稱為 。跟蹤訓練5 下列不屬于無性生殖的是( )A.秋海棠利用葉繁殖 B.小麥利用種子繁殖C.柳樹利用莖繁殖 D.酵母菌利用芽體繁殖跟蹤訓練6 下列關于植物有性生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B.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C.玉米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D.竹子開花、結果不屬于有性生殖考點四 遺傳與變異1.遺傳和變異現象(1)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后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相似的現象。(2)變異: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性狀差異的現象。2.遺傳物質(1)遺傳物質的作用具有儲存、傳遞、表達和改變遺傳信息等基本遺傳功能。(2)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①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②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③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些片段。(3)基因的作用含遺傳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狀——是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3.基因工程(1)狹義上僅指基因工程。是指將一種生物體(供體)的基因與載體在體外進行拼接重組,然后轉入另一種生物體(受體)內,使之按照人們的意愿穩定遺傳,表達出新產物或新性狀。(2)廣義上包括傳統遺傳操作中的雜交技術、現代遺傳操作中的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4.生物的進化(1)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誕生。(2)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3)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化石。(4)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5.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1)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且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因此生物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2)自然選擇理論內容: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漸變的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3)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典例4 沒有人為因素,為什么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呢?某班學生用圍棋子模擬生殖細胞來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問題。探究方法:甲袋中裝入100粒白色圍棋子,乙袋混合裝入白色、黑色棋子各50粒。每次從甲、乙兩袋分別隨機摸出1粒圍棋子進行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組合用B表示,每個小組組合20次。全班5個小組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組別 組合A 組合B第1組 10 10第2組 8 12第3組 11 9第4組 13 7第5組 9 11實驗分析:(1)黑色圍棋子模擬的生殖細胞是 ,其性染色體的類型是 。組合方式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別為 。(2)為了實驗結果更可靠,應對各個小組的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共“生出”小孩的總數為 (填數字) 人,其中女孩 (填數字)人,根據該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跟蹤訓練7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同時帶回了許多植物種子,科研人員將在這些太空“歷練歸來”的種子種植,選育出優良的品種用于生產。下列對帶回種子的分析正確的是( )A.性狀一定發生了變化B.一定會產生有利變異C.遺傳物質可能發生了變化D.發生的變化都屬于不遺傳的變異跟蹤訓練8 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是遺傳物質中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B.基因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成對存在C.生物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D.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才會表現出來基礎保分1. 在人體內,完成受精作用的場所和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分別是( )A.子宮和卵巢 B.輸卵管和子宮C.子宮和胎盤 D.輸卵管和卵巢2. 如圖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示意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A.①分泌的激素促使女性出現第一性征B.完成受精作用后就開始分裂,所以結構②可能是早期胚胎C.若過程⑤胚泡植入子宮內膜,表示著床,即懷孕D.在⑥處結扎后,不影響月經3. 下列關于青春期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身高突增B.心臟、肺等器官功能明顯增強C.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D.性意識開始萌動,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4. 下列關于青蛙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青蛙的個體發育起點是受精卵 B.蝌蚪是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C.青蛙的發育方式為變態發育 D.青蛙的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5.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下列昆蟲中與蝴蝶發育過程最相似的是( )A.蝗蟲 B.蟑螂 C.蒼蠅 D.蟋蟀6. 如圖示概念間的關系和表中描述,相符的是( )選項 1 2 3A 完全變態發育 不完全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B 變態發育 不完全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發育C 不完全變念發育 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發育D 不完全變態發育 直接發育 變態發育A.A B.B C.C D.D7. 一般綠色開花植物進行有性生殖時,下列步驟的先后順序是( )①精子和卵細胞結合②長出花粉管③長出新個體④花粉傳到雌蕊⑤胚珠形成種子A.④①②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⑤①③8. 種植空心菜的一種方法:到菜場買來空心菜,去掉葉子,剪取有3~4個節的莖段,插入土壤中,過幾天就可以長成一株空心菜,關于這種生殖方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繁殖速度快 B.可以快速培養新品種C.這種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 D.可以保持空心菜的優良性狀9. 2021年5月,國家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一對夫妻已經生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第三胎再生育一個男孩的概率及該男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分別為( )A.50%、22對+XX B.50%、22對+XYC.100%、22對+XX D.100%、22對+XY10. 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是遺傳物質中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B.基因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成對存在C.生物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D.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才會表現出來能力提升1.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黃色,這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B、b表示),現有三組親代組合,產生大量子代個體,其性狀表現及比例如下表,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組別 親代組合 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① 丙(黑色)×乙(黑色) 3(黑色):1(黃色)② 甲(黃色)×乙(黑色) 1(黑色):1(黃色)③ 甲(黃色)×丁(黑色) 全為黑色A.根據第①組可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B.表中甲、乙、丙、丁的基因組成依次是BB、Bb、Bb、bbC.第①組親代組合產生的黑色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2/3D.第②組親代組合產生的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32. 如圖是某同學對人的生殖發育所做的歸納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是精子 B.②是卵巢C.③形成的部位是輸卵管 D.胚胎發育的場所是胎盤3.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先生的一幅國畫名作,畫中只有幾只活潑的蝌蚪,卻不見青蛙,“蛙聲”巧妙地展示了二者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蝌蚪在水中生活,青蛙在陸地生活B.蝌蚪用鰓呼吸,青蛙用肺呼吸C.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因此是兩棲動物D.雄蛙鳴叫的意義是吸引雌蛙4. 下列關于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嫁接、扦插、植物組織培養均屬于無性生殖B.雞卵的卵黃就是卵細胞的細胞核C.蒼蠅的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D.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5. 某學校生物小組的同學仿照科學家設計并實施了四組豌豆雜交實驗,實驗結果統計如下表,請據表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親代性狀 子代性狀及數量紫花 白花第一組 白花×白花 0 96第二組 紫花×紫花 74 25第三組 紫花×白花 49 48(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遺傳學上稱為一對 ,是由 控制的。第二組中親代都是紫花,子代中有白花出現的現象叫 。(2)根據表中第 組可推斷出 花是顯性性狀。若用R和r分別表示控制豌豆花色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則子代中紫花個體的基因組成是 。(3)經過研究得知,豌豆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則其生殖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4)將同一株豌豆所結的籽粒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種在肥沃和貧瘠的土壤中,前者產量明顯高于后者,這種變異在生物學上稱為 (可遺傳、不可遺傳)變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講 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考點一 人體的生殖和發育1.生命的誕生(1)受精: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2)胚胎發育:從受精卵分裂開始,直到成熟的胎兒從母體中產出的整個過程.胎兒與母體通過胎盤、臍帶相聯系,胎兒從母體的血液中吸收養料和氧氣,并將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入母體血液,由母體將胎兒的代謝產物排出體外。(3)分娩:發育成熟的胎兒從母體內產出的過程。產生的胎兒叫嬰兒。(4)哺乳: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面的營養物質,同時含有免疫物質,因而提倡母乳喂養。2.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衰老、死亡。(其中幼兒期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3.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青春期是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以性發育、性成熟為主要階段。(1)身體變形身高增重,體重加重身體變形出現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外的差異內臟功能的日漸健全,生殖器官成熟。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現為長出胡須、腋毛和陰毛,喉結突出,聲調低沉,有遺精現象。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現為長出腋毛和陰毛,骨盆變寬,乳房增大,有月經現象。(2)生殖器官成熟男:睪丸迅速發育,出現遺精,雄性激素分泌增加生殖器官成熟女:卵巢迅速發育,出現月經,雌性激素分泌增加遺精:男性的睪丸發育后產生大量的精子,常在夜間排出,稱為遺精。月經:女性的卵巢發育成熟后會周期性從卵巢排出卵,卵沒有受精會引起子宮出血,這就是月經。典例1 塑化劑是塑料制品的原料,隨著時間推移會從塑料制品中滲出,并通過多種方式進入生物體,進而影響生物的生殖等功能。(1)圖1示雌性小鼠的生殖結構。小鼠的生殖過程與人體相似,交配時,雌性小鼠[a] 產生的卵細胞與睪丸產生的 在[b] 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移入子宮過程中開始細胞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子宮角繼續發育。(2)為證實塑化劑會影響生物的生殖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進行了相關研究。實驗步驟:a.利用玉米油溶解不同濃度的DEHP(塑化劑的一種),給予每組成年雌性小鼠不同濃度的DEHP處理。b.停止處理后讓這些雌性小鼠與正常雄性小鼠進行交配。c.統計懷孕比例,結果如圖2。①對照組成年雌性小鼠的處理是口服等量 。②據圖2,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③進一步研究發現,DEHP的毒性主要在于它的作用與卵巢分泌的 作用類似,從而導致小鼠體內分泌失調,使得子宮內膜對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降低,最終影響生育能力。答案 (1)卵巢;精子;輸卵管。(2)①玉米油;②塑化劑會影響小鼠生殖功能;③雌性激素。解析 (1)圖中a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輸送卵細胞的器官是輸卵管。也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部位,男性睪丸產生的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巢產生的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2)①這個實驗中的變量是不同濃度的DEHP,故對照組應用玉米油。②由圖可知,加了塑化劑的小鼠生殖功能降低。③圖中a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跟蹤訓練1 從一個小小的細胞到呱呱墜地的嬰兒,生命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奇和感動。如圖是受精及胚胎發育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表示受精過程,受精的場所在子宮B.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細胞分裂的結果是形成組織C.胎兒產出后稱為嬰兒D.④是胚盤,胚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答案 C解析 A、①表示受精過程,受精的場所在輸卵管,A錯誤。B、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是在輸卵管內完成的,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B錯誤。C、胎兒發育成熟以后,通過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稱分娩,胎兒出生后成為嬰兒,C正確。D、④是胎盤,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D錯誤。跟蹤訓練2 下列關于人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的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子B.人的受精卵是從植入子宮內膜開始發育的C.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刺激下表現出來的D.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別是睪丸、卵巢答案 B解析 A、人的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子,正確。B、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輸卵管內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錯誤。C、進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育至成熟,男性的睪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夠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進第二性征的出現,正確。D、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它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睪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它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正確。考點二 動物的生殖發育1.動物的生殖方式克隆:主要通過細胞核移植技術,產生與被克隆動物基因完全相同的新個體。如克隆羊多利。卵生營養來源是受精卵細胞質中的卵黃胎生初期也是受精卵細胞質中的卵黃,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典例2 蠶結繭時不吃也不動,一般會結出厚薄均勻的繭,但是有時也會結出厚薄不均勻的“薄頭繭”,影響了蠶繭的出絲率。某研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為了尋找“薄頭繭”的原因,5月份進行了一次探究實驗,9月份又進行了重復實驗。實驗分為三組,三組的光線處理不同,實驗結果見表:“薄頭繭”所占百分比的統計表表分組處理實驗記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光線明亮而不均勻 光線明亮而均勻 光線暗而均勻實驗Ⅰ(5月份) 15.48% 7.5% 4.92%實驗Ⅱ(9月份) 17.17% 8.85% 4.50%總平均發生率 16.33% 8.18% 4.71%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1)蠶屬于昆蟲,它的生殖方式為 (選填“卵生”或“胎生”)。(2)從整個發育過程看,蠶的個體發育屬于 發育,蠶繭是蠶蛾在發育過程中的 期出現的;與蝗蟲相比,蠶的發育過程多了 期,若要保證蠶繭高產,應在家蠶發育的 期滿足食物供應。(3)該小組假設是 。(4)第一組和第二組的變量是 光照的均勻程度。第二組和第三組的變量是 。(5)從表中分析,提高蠶繭的出絲率,減少“薄頭繭”的產生,蠶在結繭時應提供 .的環境條件。進行重復實驗的目的是 。答案 (1)卵生。(2)完全變態:蛹;蛹;幼蟲。(3)光線的明暗和均勻程度對“薄頭繭”的發生率有影響。(4)光照的均勻程度;光照強度。(5)光線暗而均勻;避免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解析 (1)家蠶的發育為家蠶的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所以蠶的生殖方式為卵生。(2)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要經過卵、幼蟲、蛹(蠶繭)和成蟲四個階段,并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的差別很明顯,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家蠶由受精卵發育成幼蟲,取食桑葉,經過4次蛻皮,停止取食桑葉,吐絲結繭,將身體圍繞起來結繭化蛹。春蠶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來了,無法吐絲了,所以一般養蠶的人,要想讓蠶多吐絲,會在桑葉上噴灑一種化學物質給蠶食用,也可適當的增加幼蟲期內營養物質的積累。因此,蠶繭是蠶蛾在發育過程中的蛹期出現的;與蝗蟲相比,蠶的發育過程多了蛹期,若要保證蠶繭高產,應設法延長家蠶發育的幼蟲期滿足食物供應,增加其體內的營養物質。(3)從表的數據中可以看出,三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光線的強弱,光線的強弱直接影響蠶繭的發育。因此作出的假設應該是:光線的強弱影響蠶繭的出絲率。(4)本實驗設置了兩個變量,即光照的均勻程度和光照強度,第一組和第二組形成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照的均勻程度;第二組和第三組形成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照強度。(5)蠶繭是幼蟲吐出的絲結成的,因此可延長蠶的幼蟲期來增加蠶繭的產量。從表中可看出在光線暗而均勻的條件下“薄頭繭”總發生率最低,因此可采用暗而均勻的光線提高蠶繭的質量。進行重復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跟蹤訓練3 如圖是三種生物的發育過程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蛹,②是幼蟲B.蝗蟲的發育不需要經過①時期C.③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D.青蛙的生殖發育特點是體內受精,變態發育答案 D解析 A、昆蟲的發育有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兩種方式:一種是經過卵、幼蟲、①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另一種是經過卵、②若蟲(幼蟲)、成蟲三個時期,A正確。B、蝗蟲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過卵、②若蟲(幼蟲)、成蟲三個時期,不經過①蛹期,B正確。C、青蛙的生殖和幼體發育離不開水環境,一生經過受精卵、③蝌蚪、幼蛙和成蛙四個時期,C正確。D、青蛙的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完成受精,故屬于體外受精;發育為變態發育,D錯誤。跟蹤訓練4 蚊子是昆蟲綱動物,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等重要傳播媒介。蚊子幼蟲生活在水中,治理污水和積水可以有效減少蚊子的孳生。蜱蟲是寄生性蛛形綱動物,蜱蟲的雌、雄蟲和幼體都吸血,并傳播多種疾病。由如圖的蚊子和蜱蟲的發育過程圖可以判斷蚊子和蜱蟲的發育分別屬于( )A.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B.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C.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D.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答案 B解析 蚊子的發育過程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所以蚊子的發育方式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蜱蟲的發育過程為:卵→若蟲→成蟲,這種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考點三 植物的生殖發育1.植物的生殖(1)生殖分為無性生殖、有性生殖。①無性生殖是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②有性生殖是指由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2)生殖方式綠色開花植物:有性生殖、營養繁殖。低等的藻類:分裂生殖。蕨類、苔蘚:孢子生殖。(3)營養生殖營養生殖包括:嫁接、扦插、壓條、分根等,被廣泛應用于花卉和果樹的栽培,其應用意義在于保持親本優良性狀,并能快速繁殖。(4)營養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優點和缺點營養生殖 有性生殖優點 保持親本的性狀 具備多個親本的遺傳特性,具有較大的生活力和變異性缺點 生物的變異性弱,對環境的適應力差 不能完全保持親本的性狀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的方式有:分根、扦插、嫁接和壓條等 受精2.綠色植物的發育(1)生殖器官是:花、果實、種子(2)生殖進程:開花→傳粉→受精→發育(3)花的結構及開花后的發育情況①花藥;②花絲;③雄蕊;④花瓣(構成花冠);⑤萼片(構成花萼);⑥子房壁;⑦卵細胞;⑧胚珠;⑨花柱;⑩柱頭; ⑾雌蕊.(4)花的發育和種子果實的形成花中的結構 對應發育的結果子房 子房壁 果皮 果實胚珠 珠被 種皮 種子受精卵 胚受精極核 胚乳溫馨提示:精子在花粉管中產生,種子中的胚是新一代植物體的幼體。一個子房中如果有多個胚珠且都有受精,那么發育成的果實中將有多個種子,如西瓜、蘋果等的果實。(5)種子的萌發①種子萌發的條件:①被子植物的生長從種子的萌發開始,種子里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所以種子萌發的先決條件是有完整的胚,且必須是活的。②適宜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②種子萌發的過程:①種子要吸足水分;②子葉和胚乳將營養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③胚根發育成根,胚芽逐漸長成莖和葉。③營養供應:由胚乳或子葉提供。它們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6)種子的結構根據種子里有無胚乳,將種子分為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根據胚中的子葉數目,將被子植物分為兩大類: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典例3 “愛媛38號”雜柑是由“南香柑”與“西子香”雜交培育而成,因其皮薄、無籽、水分足,口感像果凍,被稱為果凍橙。如圖是愛媛38號的培育過程,請回答:(1)為了獲得雜交的果實a,在花期需要進行的操作為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的花粉。這種技術叫做 。(2)在過程③中,胚軸發育成 。過程②中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接穗才能成活的原因是 。(3)過程②與過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優勢為 。(4)若西子香的果實是橙色,南香柑的果實是黃色,其雜交后的果實a是 色。(5)研究人員以椪柑和溫州蜜柑作砧木嫁接愛媛38號,研究不同砧木對愛媛38號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如表:砧木 單果重量/g 可食率/% 10ml維生素C/mg 可溶性固形物/%椪柑 201.62 86.90 28.13 14.97溫州蜜柑 209.09 87.59 22.12 11.10注:可食率是指果肉與果實的質量比;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類。為了獲得營養價值高(以可溶性固形物為指標)的果實,你給果農提出的建議是 .。(6)某同學想在家里利用果凍橙的組織來培育新的植物個體,這種方法被稱為 。答案 (1)人工輔助授粉。(2)c;兩部分的形成層分裂出的新細胞愈合在一起。(3)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4)黃。(5)以椪柑為砧木培育愛媛38號。(6)組織培養。解析 (1)為了獲得雜交的果實a,在花期需要進行的操作為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的花粉,這種技術叫做人工輔助授粉。(2)種子萌發后,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b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c莖和葉。植株由小變大,完成過程④,細胞經歷多次分裂、分化才能實現。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3)②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使果樹提早結果,增強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4)植物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來的,種子是由子房內的胚珠發育來的,種子內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來的,只有胚珠的卵細胞和極核接受了精子的遺傳物質,因此基因發生改變的是植物產生的種子,而由子房壁發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組成并沒有改變。因此將橙色西子香的花粉授到黃色南香柑的柱頭上,其雜交后的果實a是黃色。(5)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以椪柑為砧木的愛媛38號果實品質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相對率較高,但單果重量、可食率相對以溫州蜜柑為砧木的愛媛38號果實較低,因此建議果農以椪柑為砧木培育愛媛38號。(5)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的范疇。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可以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但不能培育成新的品種;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還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跟蹤訓練5 下列不屬于無性生殖的是( )A.秋海棠利用葉繁殖 B.小麥利用種子繁殖C.柳樹利用莖繁殖 D.酵母菌利用芽體繁殖答案 B解析 ACD、秋海棠利用葉繁殖、柳樹利用莖繁殖、酵母菌利用芽體繁殖都沒有經過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屬于無性生殖。ACD不符合題意。B、小麥利用種子繁殖,種子是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經過了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B符合題意。跟蹤訓練6 下列關于植物有性生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B.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C.玉米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D.竹子開花、結果不屬于有性生殖答案 D解析 A、有性生殖的后代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精子和卵細胞分別攜帶父本和母本的遺傳物質,所以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A正確。B、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B正確。C、玉米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C正確。D、竹子開花、結果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D錯誤。考點四 遺傳與變異1.遺傳和變異現象(1)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后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相似的現象。(2)變異: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性狀差異的現象。2.遺傳物質(1)遺傳物質的作用具有儲存、傳遞、表達和改變遺傳信息等基本遺傳功能。(2)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①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②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③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些片段。(3)基因的作用含遺傳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狀——是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3.基因工程(1)狹義上僅指基因工程。是指將一種生物體(供體)的基因與載體在體外進行拼接重組,然后轉入另一種生物體(受體)內,使之按照人們的意愿穩定遺傳,表達出新產物或新性狀。(2)廣義上包括傳統遺傳操作中的雜交技術、現代遺傳操作中的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4.生物的進化(1)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誕生。(2)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3)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化石。(4)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5.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1)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且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因此生物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2)自然選擇理論內容: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漸變的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3)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典例4 沒有人為因素,為什么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呢?某班學生用圍棋子模擬生殖細胞來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問題。探究方法:甲袋中裝入100粒白色圍棋子,乙袋混合裝入白色、黑色棋子各50粒。每次從甲、乙兩袋分別隨機摸出1粒圍棋子進行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組合用B表示,每個小組組合20次。全班5個小組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組別 組合A 組合B第1組 10 10第2組 8 12第3組 11 9第4組 13 7第5組 9 11實驗分析:(1)黑色圍棋子模擬的生殖細胞是 ,其性染色體的類型是 。組合方式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別為 。(2)為了實驗結果更可靠,應對各個小組的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共“生出”小孩的總數為 (填數字) 人,其中女孩 (填數字)人,根據該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 (1)精子;Y;男孩(2)100;49;生男生女是隨機的,機會是均等的。解析 (1)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男性產生的精子有兩種類型即含X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產生的卵細胞只有一種含有X染色體的。因此用黑、白棋子模擬男性的精子。其中黑色的棋子模擬的精子的性染色體為Y。組合為A1粒黑子(Y)和1粒白子(X)的組合,則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別為男性。(2)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誤差,增加實驗材料達的數量或重復次數,計算平均值。為了實驗結果更可靠,應對各個小組的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共“生出”小孩的總數為:10+8+11+13+9+10+12+9+7+11=100(人),其中組合B女孩49人。用這種處理方法得到的實驗結果是:A:B=51:49≈1:1,根據該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生男生女是隨機的,機會是均等的。跟蹤訓練7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同時帶回了許多植物種子,科研人員將在這些太空“歷練歸來”的種子種植,選育出優良的品種用于生產。下列對帶回種子的分析正確的是( )A.性狀一定發生了變化B.一定會產生有利變異C.遺傳物質可能發生了變化D.發生的變化都屬于不遺傳的變異答案 C解析 A、從太空帶回種子的性狀不一定會發生變化,錯誤。B、生物的變異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故種子不一定會產生有利變異,也可能產生不利變異。錯誤。C、太空育種主要是通過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強宇宙輻射等太空綜合環境因素誘發植物種子的基因改變,細胞核內的染色體發生斷裂,基因重新組合。故遺傳物質可能發生了變化。正確。D、由于太空育種是誘發植物種子的基因發生改變,故發生的變化屬于可遺傳的變異,錯誤。跟蹤訓練8 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是遺傳物質中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B.基因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成對存在C.生物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D.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才會表現出來答案 D解析 A、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因此生物體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故正確。B、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故正確。C、位于一對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就是等位基因。因此生物的性狀通常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故正確。D、生物的相對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這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基因是顯性基因,就會表現出顯性性狀,這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會表現出隱性性狀。故錯誤。基礎保分1. 在人體內,完成受精作用的場所和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分別是( )A.子宮和卵巢 B.輸卵管和子宮C.子宮和胎盤 D.輸卵管和卵巢答案 B解析 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斷運動和分裂形成胚泡,胚泡最終植入子宮內膜上,就是懷孕。胚胎和胎兒在母體的子宮中發育,大約經過38周,胎兒發育成熟后從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分娩,分娩的結束標志著嬰兒的誕生。可見在人體內,完成受精作用的場所和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分別是輸卵管和子宮。2. 如圖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示意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A.①分泌的激素促使女性出現第一性征B.完成受精作用后就開始分裂,所以結構②可能是早期胚胎C.若過程⑤胚泡植入子宮內膜,表示著床,即懷孕D.在⑥處結扎后,不影響月經答案 A解析 A、①卵巢的作用是能夠 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促使女性出現第二性征,A錯誤。B、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所以結構②實際上是一個早期胚胎,B正確。C、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可見若過程⑤表示著床,則意味著懷孕。C正確。D、月經是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象,若⑥輸卵管,不能懷孕,但是不影響出現月經,D正確。3. 下列關于青春期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身高突增B.心臟、肺等器官功能明顯增強C.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D.性意識開始萌動,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答案 D解析 A.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一個顯著特點,此時體形開始發生變化,A正確。B.進入青春期以后,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B正確。CD.進入青春期以后,男性的睪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夠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進第二性征的出現,男孩中現遺精,女性出現月經;同時,性意識開始萌動,男孩女孩對異性產生了好奇和神秘感,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C正確,D錯誤。4. 下列關于青蛙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青蛙的個體發育起點是受精卵B.蝌蚪是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C.青蛙的發育方式為變態發育D.青蛙的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答案 D解析 AC、兩棲動物的發育過程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發育方式為變態發育,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AC正確。B、青蛙的幼體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B正確。D、青蛙雌雄抱對后將卵細胞和精子產到水中,進行體外受精,D錯誤。5.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下列昆蟲中與蝴蝶發育過程最相似的是( )A.蝗蟲 B.蟑螂 C.蒼蠅 D.蟋蟀答案 C解析 蝴蝶的發育經歷: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與其類似的有蒼蠅、蜜蜂、菜粉蝶、蚊子等。而蝗蟲、蟑螂、蟋蟀等昆蟲的一生經歷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非常相似,生活習性也幾乎一致,都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6. 如圖示概念間的關系和表中描述,相符的是( )選項 1 2 3A 完全變態發育 不完全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B 變態發育 不完全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發育C 不完全變念發育 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發育D 不完全變態發育 直接發育 變態發育A.A B.B C.C D.D答案 B解析 完全變態發育的生殖和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生殖和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都屬于變態發育。7. 一般綠色開花植物進行有性生殖時,下列步驟的先后順序是( )①精子和卵細胞結合②長出花粉管③長出新個體④花粉傳到雌蕊⑤胚珠形成種子A.④①②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⑤①③答案 C解析 被子植物受精的過程是:當花粉成熟后從花藥中散落到雌蕊的柱頭上,花粉就在雌蕊分泌的黏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的珠孔。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卵細胞在胚珠中結合,形成受精卵。這過程就叫受精。而后受精卵發育成種植的胚;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如果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就會萌發,發育成新個體。一般開花植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需經下列步驟:④花粉傳到雌蕊→②長出花粉管→①精子和卵細胞結合→⑤胚珠形成種子→③長出新個體。8. 種植空心菜的一種方法:到菜場買來空心菜,去掉葉子,剪取有3~4個節的莖段,插入土壤中,過幾天就可以長成一株空心菜,關于這種生殖方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繁殖速度快B.可以快速培養新品種C.這種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D.可以保持空心菜的優良性狀答案 B解析 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和克隆等。將空心菜去掉葉子,剪取有3~4個節的莖段,插入土壤中,過幾天就可以長成一株空心菜屬于扦插的生殖方式,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植物的營養器官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屬于無性生殖。優點是具有保留母本優良性狀、縮短植物生長周期、實現生物的快速繁殖的作用,可見B錯誤。9. 2021年5月,國家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一對夫妻已經生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第三胎再生育一個男孩的概率及該男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分別為( )A.50%、22對+XX B.50%、22對+XYC.100%、22對+XX D.100%、22對+XY答案 B解析 人的體細胞內的23對染色體,其中包括22對常染色體,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人的性別遺傳如圖所示:由圖解可知,男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是22對常染色體+XY,生男孩的幾率是50%。10. 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是遺傳物質中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B.基因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成對存在C.生物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D.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才會表現出來答案 D解析 A、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因此生物體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故正確。B、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故正確。C、位于一對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就是等位基因。因此生物的性狀通常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故正確。D、生物的相對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這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基因是顯性基因,就會表現出顯性性狀,這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會表現出隱性性狀。故錯誤。能力提升1.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黃色,這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B、b表示),現有三組親代組合,產生大量子代個體,其性狀表現及比例如下表,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組別 親代組合 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① 丙(黑色)×乙(黑色) 3(黑色):1(黃色)② 甲(黃色)×乙(黑色) 1(黑色):1(黃色)③ 甲(黃色)×丁(黑色) 全為黑色A.根據第①組可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B.表中甲、乙、丙、丁的基因組成依次是BB、Bb、Bb、bbC.第①組親代組合產生的黑色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2/3D.第②組親代組合產生的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3答案 A解析 A、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從表中第①組所示遺傳結果,親代都是黑色×黑色,而后代中出現了黃色的個體,說明黃色是隱性性,黑色是顯性性狀。所以由交配組合①可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A正確。B、通常大寫字母是顯性基因,小寫字母是隱性基因。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黃色,這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遺傳基因B、b控制)。因此根據上述表中的交配組合可知甲(黃色)的基因組成是bb。交配組合③甲(黃色)×丁(黑色)產生的子代全為黑色。甲(黃色)的基因組成是bb,遺傳給子代的一定是b,因此表明子代黑色的基因組成是Bb.親代丁的基因是BB;交配組合①的遺傳圖解:可見丙與乙的基因是Bb,B錯誤。C、據交配組合①的遺傳圖解:可知,第①組交配組合產生的黑色子代(BB、Bb、Bb)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3,C錯誤。D、第②組交配組合產生的子代中,1(黑色Bb):1(黃色bb),可見基因純合的概率是1/2,D錯誤。2. 如圖是某同學對人的生殖發育所做的歸納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是精子 B.②是卵巢C.③形成的部位是輸卵管 D.胚胎發育的場所是胎盤答案 D解析 男性睪丸產生的①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②卵巢產生的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③受精卵。這一過程叫受精。受精卵一經形成,就開始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緩慢移入到子宮中。最終胚泡植入子宮內膜,就好比一粒種子落到了土壤中,這是懷孕。在母體的子宮內,胚胎繼續進行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種組織和器官。胚胎發育到第8周,其外貌開始像人,從這時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兒。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的血液里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把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到母體的血液里,再由母體排出體外。母體懷孕40周左右,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從母體的陰道產出的過程稱為分娩。可見D錯誤。3.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先生的一幅國畫名作,畫中只有幾只活潑的蝌蚪,卻不見青蛙,“蛙聲”巧妙地展示了二者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蝌蚪在水中生活,青蛙在陸地生活B.蝌蚪用鰓呼吸,青蛙用肺呼吸C.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因此是兩棲動物D.雄蛙鳴叫的意義是吸引雌蛙答案 D解析 A、B、青蛙的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A、B錯誤。C、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因此,青蛙才是兩棲動物。C錯誤。D、雄蛙鳴叫是為了吸引雌蛙前來抱對。D正確。4. 下列關于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嫁接、扦插、植物組織培養均屬于無性生殖B.雞卵的卵黃就是卵細胞的細胞核C.蒼蠅的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D.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答案 B解析 A、嫁接、植物的組織培養、克隆羊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A正確;B、雞卵的卵黃表面中央有一盤狀小白點是胚盤,胚盤含細胞核,能發育成雛雞,B錯誤;C、蒼蠅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是完全變態發育,C正確;D、有性生殖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D正確。5. 某學校生物小組的同學仿照科學家設計并實施了四組豌豆雜交實驗,實驗結果統計如下表,請據表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親代性狀 子代性狀及數量紫花 白花第一組 白花×白花 0 96第二組 紫花×紫花 74 25第三組 紫花×白花 49 48(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遺傳學上稱為一對 ,是由 控制的。第二組中親代都是紫花,子代中有白花出現的現象叫 。(2)根據表中第 組可推斷出 花是顯性性狀。若用R和r分別表示控制豌豆花色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則子代中紫花個體的基因組成是 。(3)經過研究得知,豌豆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則其生殖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4)將同一株豌豆所結的籽粒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種在肥沃和貧瘠的土壤中,前者產量明顯高于后者,這種變異在生物學上稱為 (可遺傳、不可遺傳)變異。答案 (1)相對性狀;基因;變異。(2)二;紫花;RR或Rr。(3)7。(4)不可遺傳。解析 (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是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在遺傳學上稱為相對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第二組中親代都是紫花,子代中有白花出現,這種體現了親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性,因此叫變異。(2)表格中第二組親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現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隱性性狀,紫花是顯性性狀,因此根據表中第二組的遺傳性狀統計結果,可推斷出是紫花顯性性狀。“若用R和r分別表示豌豆花色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則紫花的基因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組成是rr。第二組親代紫花遺傳給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親代紫花的基因組成是Rr,遺傳圖解如圖:,從遺傳圖解看出,第二組中子代紫花個體的基因組成是RR或Rr。(3)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是體細胞的一半,且成單存在,因此“經過研究得知,豌豆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則其生殖細胞中有7條染色體。(4)“將同一株豌豆所結的籽粒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種在肥沃和貧瘠的土壤中,前者產量明顯高于后者”,這種變異是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因此在生物學上稱為不可遺傳的變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第4講-生物的生殖發育(原卷版).doc 2023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第4講-生物的生殖發育(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