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學習目標 掌握唐朝建立和“貞觀之治”。 掌握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 掌握“開元盛世”。核心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架 構 知識 結構 (唐太宗李世民) (唐玄宗李隆基) (武則天)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開元盛世”) (“貞觀之治”) (唐朝) (都城:) (建立者:者:) (時間:)方法 自主 · 合作 · 探究· 交流主備人: 審核人:初一歷史組 班級: 小組 : 姓名:(教學共用)【自主預習】(約10分鐘)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6—9 內 容,初步掌握基礎知識唐太宗曾對大臣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想: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關系比喻成舟與水的關系?【 合作探究】比較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統治措施唐太宗 唐玄宗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吏治用人[材料【課堂小結】(約3分鐘)【課堂鞏固】請獨立完成下列題目,注意仔細審題.(約5分鐘)1、一位網友觀看《貞觀長歌》……恢宏的場面,細膩的人物對話,值得欣賞,更可以去細細品味。這部電視劇再現了( )統治時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2“秦始皇平六國,隋煬帝富有四海,既驕且逸,一朝而敗,亦何得自驕也?言念于此,不覺惕焉震懼。”唐太宗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 )。A、吸取秦和隋速亡的教訓 B、政府要輕徭薄賦C、皇帝要勤于政事 D、大臣要廉潔奉公3、唐太宗統治時期,輕徭薄賦,戒奢從簡,虛心納諫,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史稱( )。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4、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說明唐太宗( )。A、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B、認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C、認識到重視人才的必要性 D、認識到虛心納諫的好處5、唐太宗在某位大臣去世后,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愛卿殂逝,遂亡一鏡矣!”,他是在追憶敢于直言進諫的大臣( )。A、魏征 B、房玄齡 C、杜如晦 D、姚崇6、現今,國家公務員招考一般都采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下列皇帝首開殿試之舉的是( )。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武則天7、杜甫在《憶昔》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該詩稱頌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8、“最終我成為了女皇。……在無字碑下,我終于可以微笑。……在無字碑下,我終于可以安睡,我已經太累、太累、太累。”這首歌中的“我”是( )。A、王昭君 B、武則天 C、楊玉環 D、慈禧太后9.材料一:唐太宗說:“秦始皇平六國,隋煬帝富有四海,既驕且逸,一朝而敗,吾亦何得自驕也?”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之治”。材料二: 唐玄宗統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節儉,重視興修水利工程 ,出現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的局面,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教學共用) (1)根據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煬帝“一朝而敗”的原因。(2)唐太宗在政治、經濟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從而促使“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3)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現哪兩個盛世景象?(4)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現有哪些?出現的原因是什么?(5)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現,為后世統治者提供了什么寶貴的經驗?(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