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備 課 本 主備: 審核: 時間:課題:可持續發展與新發展理念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1、了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內涵和基本原則,理解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評價各種信息資源的能力。2、進一步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主人翁意識,構建和諧社會。教學重點:能夠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教學難點:從協調PRED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教學方法: 講授法、分析法、合作學習教學準備:視頻、、PPT教 學 過 程 設計或備注導入新課:教師出示視頻:《地球之肺》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你獲得了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哪些信息?新授(一)PRED問題教師活動: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各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之間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學生活動:請仿照示例用箭頭標示出來。過度: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問題其實這就是難解之題——PRED問題學生活動:說一說,什么是PRED問題?學生:說一說PRED之間的關系:師生小結:1.PRED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信賴的整體。PRED的關鍵因素是人口,實質問題是發展只有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發展這四者的關系,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過度:如何解決問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學生觀看視頻:寂靜的春天教師出示: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布倫特蘭夫人的圖片學生閱讀教材94頁,解釋下面幾個概念。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指的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協調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必須尋求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與社會相互協調可持續發展包含哪幾個內容?分別居于什么地位?①生態持續發展(基礎)②經濟持續發展(條件)③社會持續發展(目的)4、可持續發展應遵循的三個基本原則過度: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是的如何坐的呢?學生舉例:我國于1994年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教師活動:出示白皮書提出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根據我國的國情,突出發展的主題,將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視為統一整體,綜合協調地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教師舉例:1998年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學生活動:分析原因:災害原因除了自然因素暴雨以外,還與哪些人為因素有關?學生合作討論:洪災發生以后,洞庭湖地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根治水患。請你從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關系的角度,簡要分析洞庭湖地區是如何根治水患的。師生小結:1.退田還湖,恢復生態平衡;2.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業,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農業;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應對人口壓力。三:總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難解之題——PRED問題,二是解決問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分析,我們可以肯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 74-75作業設計:《作業本》P74-75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第 周第 課時總 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