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復習1.理解動曲線運動的條件 平拋 圓周運動機械能。2.學會靈活運用知識并且可以解決綜合問題。類型一: 向心力例1.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圓盤繞中心軸勾OO′勻速轉動,一物塊P放在圓盤上并與圓盤相對靜止,對物塊受力分析正確的是,物塊只受到( )A. 重力、彈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 重力、彈力、摩擦力C. 彈力、摩擦力 D. 重力、彈力解析: 解: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圓心;物體受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合力,不能說成物體受到向心力;故B正確,ACD錯誤.答案:B.類型二: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例2.(3分)(春 朝陽區期末)公元1543.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一書問世,該書預示了地心宇宙論的終結.哥白尼提出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其運動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假設行星只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按照哥白尼上述的現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太陽對各行星的引力大小相同B. 土星繞太陽運動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C. 木星繞太陽運動的線速度比地球的大D. 火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大于地球的周期解析: 解:A、由于各行星的質量不同,各行星的軌道半徑不等,萬有引力大小不等,故A錯誤.B、根據G=ma得,a=,土星的軌道半徑大,則土星的向心加速度較小,故B錯誤.C、根據G=m知,v=,木星的軌道半徑大于地球的軌道半徑,則木星的線速度小于地球的線速度,故C錯誤.D、根據G=mr得,T=,火星的軌道半徑大于地球的軌道半徑,則火星的周期大于地球的周期,即大于1,故D正確.答案:D.類型三: 圓周和平拋綜合問題例3.(春 朝陽區期末)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繩的另一端系有質量為m的小球,甩動手腕,使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當球某次運動到最低點時,繩突然斷掉,球飛行水平距離d后落地,如圖所示.已知握繩的手離地面高度為d,手與球之間的繩長為d,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手的運動半徑和空氣阻力.(1)求繩斷開時球的速度大小v1(2)問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3)改變繩長,使球重復上述運動,若繩仍在球運動到最低點時斷掉,要使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最大,繩長應為多少?最大水平距離為多少?解析: 解:(1)設繩斷后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為t1,豎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d=v1t1解得:.(2)設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Fm,球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解得:.(3)設繩長為l,繩斷時球的速度為v2.有:,解得:繩斷后球做平拋運動,豎直位移為d﹣l,水平位移為x,時間為t2.豎直方向有:d﹣l=水平方向有:x=v2t2.得x==4根據數學關系有當l=時,x有極大值為:答案:(1)繩斷時球的速度大小為;(2)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3)要使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最大,繩長應為,最大水平距離為.類型四: 勻速圓周運動例4.(春 朝陽區期末)早在19世紀.匈牙利物理學家厄缶就明確指出:“沿水平地面向東運動的物體,其重量(即:列車的視重或列車對水平軌道的壓力)一定會減輕”.后來,人們常把這類物理現象稱之為“厄缶效應”.已知地球的半徑R,考慮地球的自轉,赤道處相對于地面靜止的列車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為v0,列車的質量為m,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0.若列車相對地面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軌道勻速向東行駛,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那么,由于該火車向東行駛而引起列車對軌道的壓力減輕的數量(N0一N)為是( ) A. m B. m C. m D. m解析: 解:若僅僅考慮地球的自轉影響時,火車繞地心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大小為 v0,以火車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N0=m,得到N0=mg﹣m.若這列火車相對地面又附加了一個線速度v,火車繞地心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大小為v+v0,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N=m,得到N′=mg﹣m則N0﹣N=m答案:D.基礎演練1.(春 朝陽區期末)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幾代科學家長期探索、研究的結果,其中﹣位科學家是集大成者,他最終紿出了科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這位科學家是( )A. 笛卡爾 B. 牛頓 C. 卡文迪許 D. 開普勒答案:B.2.(春 朝陽區期末)物體在下列運動過程中.加速度不斷變化的是( ?。?br/>A. 勻速直線運動 B. 自由落體運動 C. 平拋運動 D. 勻速圓周運動答案:D3.(春 朝陽區期末)降落傘在勻速下降過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來的風,若風速越大,則降落傘( ?。?br/>A. 落地時速度越小 B. 落地時速度越大C. 下落的時間越短 D. 下落的時間越長答案:B.4. 如圖所示,小物塊A與水平圓盤之間保持相對靜止。若小物塊A跟隨圓盤做勻速圓周運動,則A受到的力有A. 重力、支持力、沿切線的摩擦力B. 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指向圓心的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答案:C5. 如圖所示,物體從高度為h的光滑固定斜面頂端A點開始下滑,在滑行到斜面底端B點時,速度的大小為(不計空氣阻力)A. B.C. D.答案:D6. 已知某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周期為T,太陽的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太陽的質量為A. B. C. D.答案:A7. 從h高處以v0豎直向上拋出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若取拋出處物體的重力勢能為零,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落地時的機械能為A. B. C. D.答案:C8. 在研究彈簧彈性勢能時,欲研究彈簧彈力F與彈簧型變量x之間的關系,下列哪個圖像符合答案:B9. 200711月9日下午17點29分開始,嫦娥一號衛星迎來了一項全新的挑戰——那就是“日凌”現象?!叭樟琛笔侵柑枴⑻綔y衛星和地面站的數據接收天線恰巧在一條直線上,太陽產生的強大的電磁波將干擾地面站的天線接收衛星信號,從而造成通訊中斷。假設嫦娥一號衛星受到的電磁輻射強度(單位時間內垂直通過單位面積的電磁輻射能量)為某一臨界值W0。若太陽的平均電磁輻射功率為P,則可以估算出太陽到月球的距離為A. B. C. D.答案:D10.(春 朝陽區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小球從h=20m高處水平拋出,小球落到地面的位置與拋出點的水平距離x=30m.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2)小球拋出時速度的大小;(3)小球落地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2s.(2)小球拋出時的速度為15m/s.(3)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25m/s,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53°.鞏固提高1. 質量為2kg的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前2s內重力所做的功及前2s內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別為A. 400J; 200W B. 200J; 200W C. 200J; 400W D. 400J; 400W答案:A2. 在奧運比賽項目中,高臺跳水是我國運動員的強項。質量為m的跳水運動員進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減速運動,設水對他的阻力大小恒為f,那么他在水中減速下降深度為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A. 他的動能減少了fh B. 他的重力勢能增加了mghC. 他的機械能減少了(mg-f)h D. 他的機械能減少了fh答案:D3.(江蘇)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質量為m、套在粗糙豎直固定桿A處的圓環相連,彈簧水平且處于原長。圓環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B處的速度最大,到達C處的速度為零,AC=h。圓環在C處獲得一豎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之內,重力加速度為g,則圓環A.下滑過程中,加速度一直減小B.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為C.在C處,彈簧的彈性勢能為D.上滑經過B的速度大于下滑經過B的速度答案:BD4.(春 朝陽區期末)如圖所示,沿水平地面建立x軸,沿豎直方向建立y軸,圖中畫出了從y軸上沿x軸正方向拋出的三個小球a、b和c的運動軌跡,其中b和c是從同一點拋出的,不計空氣阻力,則( ?。?br/> A. a球的初速度最大 B. a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 C. b球的初速度最大 D. c球落地時的速度最大答案:A.5.(春 朝陽區期末)早在19世紀.匈牙利物理學家厄缶就明確指出:“沿水平地面向東運動的物體,其重量(即:列車的視重或列車對水平軌道的壓力)一定會減輕”.后來,人們常把這類物理現象稱之為“厄缶效應”.已知地球的半徑R,考慮地球的自轉,赤道處相對于地面靜止的列車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為v0,列車的質量為m,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0.若列車相對地面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軌道勻速向東行駛,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那么,由于該火車向東行駛而引起列車對軌道的壓力減輕的數量(N0一N)為是( ?。?br/> A. m B. m C. m D. m答案:D.6. 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下列運動中機械能守恒的是A. 物體從空中自由下落 B. 跳傘運動員勻速下降C. 物體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滑行 D. 重物被起重機懸吊著勻加速上升答案:AC7. 關于功和能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B. 路徑不同,重力所做的功一定不同C. 彈力做正功,彈性勢能一定增加D. 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一定增加答案:AD8.(春 朝陽區期末)如圖所示是“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裝置示意圖.(1)在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斜槽軌道末端切線必須水平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C.小球每次應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2)在該實驗中,某同學正確地確定了坐標原點入坐標軸后,描繪出小球在不同時刻所通過的三個位置A、B、C相鄰的兩個位置間的水平距離均為x,測得x=10.00cm,A、B間的豎直距離y1=4.78cm,A、C間的豎直距離y2=19.36cm.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根據以上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導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的表達式為v0= ?。ㄓ妙}中所給字母表示).代入數據得到小球的初速度值為 m/s.答案:(1)AC;(2);1.009.(北京)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個物塊,彈簧質量不計。物塊(可視為質點)的質量為 m,在水平桌面上沿 x 軸運動,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以彈簧原長時物塊的位置為坐標原點 O,當彈簧的伸長量為 x 時,物塊所受彈簧 彈力大小為 F=kx,k 為常量。(1)請畫出 F 隨 x 變化的示意圖;并根據 F-x 的圖像求物塊沿 x 軸從 O 點運動到位置 x 的 過程中彈力所做的功。a. 求彈力所做的功.并據此求彈性勢能的變化量;b. 求滑動摩擦力所做的功;并與彈力做功比較,說明為什么不存在與摩擦力對應的“摩擦力勢能”的概念。答案:(1)(2)10.(春 朝陽區期末)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求:(1)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達式;(2)若地球自轉周期為T,計算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面的高度h.(1)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達式是;(2)答案:若地球自轉周期為T,計算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面的高度是﹣R.1.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足球在水平地面的位置1被踢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3,在空中達到的最高點位置2的高度為h,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足球由1運動到2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mghB.足球由1運動到3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2mghC.足球由2運動到3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了mghD.如果沒有選定參考平面,就無法確定重力勢能變化了多少答案:C2.下列所述的情景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A.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加速行駛B.小球在空中做自由落體運動C.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落D.木塊沿斜面勻速下滑答案:B3. 如圖所示,雜技演員從地面上的A點開始騎摩托車沿豎直圓形軌道做特技表演。已知人與車的總質量不變,車的速率恒定,若選定地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摩托車通過C點時A. 機械能與A點相等B. 動能與A點相等C. 重力勢能與A點相等D. 重力勢能比在A點大答案:BD4. 如圖所示,質量m=1.0×103kg的汽車駛過半徑R=50m的圓形拱橋,當它到達橋頂時,速度v=5.0m/s。汽車到達橋頂時對橋面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__N。答案:95005. 如圖所示為水平放置的皮帶傳動裝置的俯視圖,皮帶與圓盤O、O'之間不打滑。將三個相同的小物塊分別固定在圓盤O、O'邊緣的A、B兩點和圓盤O上的C點,三個小物塊隨圓盤做勻速圓周運動。A、B、C三物塊做圓周運動的半徑rA =2rB,rC=rB。小物塊A、B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_______;小物塊B、C運動的周期之比為___________。答案:1:1 (2分)1:26. 當今科技水平迅猛發展,新型汽車不斷下線。某客車在水平直線公路上行駛,如圖所示。該客車額定功率為105kW,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為3.5×103N,客車質量為7.5×103kg,在不超過額定功率的前提下,該客車所能達到的最大速率為___________ m/s。在某次測試中,客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m/s2,客車達到額定功率后,保持額定功率不變繼續行駛。在此次測試中,客車速率為8m/s時的瞬時功率為___________kW。答案:30 887. (順義一模)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水平面上,物塊上連接一根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某時刻(t=0)施加一外力在彈簧上端A點,讓A點以速度v勻速上升,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經過時間物塊脫離地面B.物塊脫離地面后以速度v向上做勻速運動C.物塊脫離地面后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守恒D.整個過程中彈簧、物塊、地球所組成系統的機械能守恒答案: A8.(昌平二模)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在豎直方向的勻強電場中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測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向下,其中g為重力加速度。則在小球下落h高度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的動能增加mgh B.小球的電勢能減小mghC.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mgh D.小球的機械能減少mgh答案:D1.如圖所示,高h=2m的曲面固定不動。一個質量為1kg的物體,由靜止開始從曲面的頂點滑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4m/s。g取10m/s2。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動能減少了8JB.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加了20JC.物體的機械能保持不變D.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12 J答案:D2.我國發射的風云一號氣象衛星是極地衛星,周期為12h。我國發射的風云二號氣象衛星是地球同步衛星,周期是24h。與風云二號相比較,風云一號( )A.距地面較近B.角速度較小C.線速度較小D.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較小答案:A3.如圖所示為火車在轉彎處的截面示意圖,軌道的外軌高于內軌。某轉彎處規定行駛的速度為v,當火車通過此彎道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速度大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內軌B.若速度大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外軌C.若速度小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內軌D.若速度小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外軌答案:BC4.如圖所示,長為L的輕繩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個小球。現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P是圓周軌道最高點,Q是軌道最低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若小球剛好能夠通過最高點P,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小球在最高點P時繩的拉力為零B.小球通過最高點P時的速度為零C.小球在最低點Q時繩的拉力大小等于重力D.小球通過最低點Q時的速度大小為答案:AD5.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步驟有:A. 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并用導線將打點計時器接在低壓交流電源上B. 將連有重物的紙帶穿過限位孔,用手提著紙帶,讓手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C. 松開紙帶、接通電源D. 更換紙帶,重復幾次,選用點跡清晰且第1、2兩點間距為2mm的紙帶E. 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利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在上述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多余的是_________。(2)下列物理量中,需要通過計算得到的有_________。A. 重錘的質量 B. 重錘下落時間C. 重錘下落的高度 D. 與重錘下落高度對應的重錘的瞬時速度(3)某同學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不慎將一條選擇好的紙帶的前面一部分破壞了,剩下了一段紙帶上的各個點間的距離,他測出的結果如圖乙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試利用這段紙帶說明重錘通過2、5兩點時機械能守恒。①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2、5兩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_______m/s,=_____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②重錘通過2、5兩點的過程中,設重錘的質量為m,重錘重力勢能減小量 =____________J,重錘動能增加量 =____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數字)。③造成此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此套實驗裝置,還可以完成哪些實驗或者說還可以測出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BC、E; (2)BD; (3)①1.50,2.08②1.08m,1.04m,③摩擦力、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重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等6.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0.20kg的小球在繩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徑為r=1.0m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小球運動的線速度大小為v=2.0m/s,求:(1)小球運動的角速度;(2)繩給小球拉力的大小。答案:(1) (2)=0.8N7.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l)推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達式;(2)若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離地面高度為h,求衛星的運行周期T。答案:(1)(2)8.某滑板愛好者在離地h=1.8m高的平臺上滑行,水平離開A點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點,如圖所示。著地時由于存在能量損失,著地后速度變為v=4m/s,并以此為初速沿水平地面滑行x=8m后停止。已知人與滑板的總質量m=60kg,在A點的速度是5 m/s。求:(1)人與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時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2)著地時的能量損失是多少?(空氣阻力忽略不計)答案:(1)(2)=1080-480+750=1350J9.在一次國際城市運動會中,要求運動員從高為H的平臺上A點由靜止出發,沿著動摩擦因數為μ的滑道向下運動到B點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如圖所示。設滑道的水平距離為L,B點的高度h可由運動員自由調節。求:(l)運動員到達B點的速度與高度h的關系;(2)運動員要達到最大水平運動距離,B點的高度h應調為多大?對應的最大水平距離xmax為多少?答案:(1)(2)15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復習1.理解動曲線運動的條件 平拋 圓周運動機械能。2.學會靈活運用知識并且可以解決綜合問題。類型一: 向心力例1.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圓盤繞中心軸勾OO′勻速轉動,一物塊P放在圓盤上并與圓盤相對靜止,對物塊受力分析正確的是,物塊只受到( ?。?br/>A. 重力、彈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 重力、彈力、摩擦力C. 彈力、摩擦力 D. 重力、彈力類型二: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例2.(3分)(朝陽區期末)公元1543.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一書問世,該書預示了地心宇宙論的終結.哥白尼提出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其運動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假設行星只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按照哥白尼上述的現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 太陽對各行星的引力大小相同B. 土星繞太陽運動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C. 木星繞太陽運動的線速度比地球的大D. 火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大于地球的周期類型三: 圓周和平拋綜合問題例3.(朝陽區期末)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繩的另一端系有質量為m的小球,甩動手腕,使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當球某次運動到最低點時,繩突然斷掉,球飛行水平距離d后落地,如圖所示.已知握繩的手離地面高度為d,手與球之間的繩長為d,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手的運動半徑和空氣阻力.(1)求繩斷開時球的速度大小v1(2)問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3)改變繩長,使球重復上述運動,若繩仍在球運動到最低點時斷掉,要使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最大,繩長應為多少?最大水平距離為多少?類型四: 勻速圓周運動例4.(朝陽區期末)早在19世紀.匈牙利物理學家厄缶就明確指出:“沿水平地面向東運動的物體,其重量(即:列車的視重或列車對水平軌道的壓力)一定會減輕”.后來,人們常把這類物理現象稱之為“厄缶效應”.已知地球的半徑R,考慮地球的自轉,赤道處相對于地面靜止的列車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為v0,列車的質量為m,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0.若列車相對地面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軌道勻速向東行駛,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那么,由于該火車向東行駛而引起列車對軌道的壓力減輕的數量(N0一N)為是( ?。?br/> A. m B. m C. m D. m基礎演練1.(朝陽區期末)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幾代科學家長期探索、研究的結果,其中﹣位科學家是集大成者,他最終紿出了科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這位科學家是( ?。?br/>A. 笛卡爾 B. 牛頓 C. 卡文迪許 D. 開普勒2.(朝陽區期末)物體在下列運動過程中.加速度不斷變化的是( )A. 勻速直線運動 B. 自由落體運動 C. 平拋運動 D. 勻速圓周運動3.(朝陽區期末)降落傘在勻速下降過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來的風,若風速越大,則降落傘( )A. 落地時速度越小 B. 落地時速度越大C. 下落的時間越短 D. 下落的時間越長4. 如圖所示,小物塊A與水平圓盤之間保持相對靜止。若小物塊A跟隨圓盤做勻速圓周運動,則A受到的力有A. 重力、支持力、沿切線的摩擦力B. 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指向圓心的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5. 如圖所示,物體從高度為h的光滑固定斜面頂端A點開始下滑,在滑行到斜面底端B點時,速度的大小為(不計空氣阻力)A. B.C. D.6. 已知某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周期為T,太陽的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太陽的質量為A. B. C. D.7. 從h高處以v0豎直向上拋出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若取拋出處物體的重力勢能為零,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落地時的機械能為A. B. C. D.8. 在研究彈簧彈性勢能時,欲研究彈簧彈力F與彈簧型變量x之間的關系,下列哪個圖像符合9. 200711月9日下午17點29分開始,嫦娥一號衛星迎來了一項全新的挑戰——那就是“日凌”現象?!叭樟琛笔侵柑?、探測衛星和地面站的數據接收天線恰巧在一條直線上,太陽產生的強大的電磁波將干擾地面站的天線接收衛星信號,從而造成通訊中斷。假設嫦娥一號衛星受到的電磁輻射強度(單位時間內垂直通過單位面積的電磁輻射能量)為某一臨界值W0。若太陽的平均電磁輻射功率為P,則可以估算出太陽到月球的距離為A. B. C. D.10.(朝陽區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小球從h=20m高處水平拋出,小球落到地面的位置與拋出點的水平距離x=30m.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2)小球拋出時速度的大?。?br/>(3)小球落地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鞏固提高1. 質量為2kg的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前2s內重力所做的功及前2s內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別為A. 400J; 200W B. 200J; 200W C. 200J; 400W D. 400J; 400W2. 在奧運比賽項目中,高臺跳水是我國運動員的強項。質量為m的跳水運動員進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減速運動,設水對他的阻力大小恒為f,那么他在水中減速下降深度為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A. 他的動能減少了fh B. 他的重力勢能增加了mghC. 他的機械能減少了(mg-f)h D. 他的機械能減少了fh3.(江蘇)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質量為m、套在粗糙豎直固定桿A處的圓環相連,彈簧水平且處于原長。圓環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B處的速度最大,到達C處的速度為零,AC=h。圓環在C處獲得一豎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之內,重力加速度為g,則圓環A.下滑過程中,加速度一直減小B.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為C.在C處,彈簧的彈性勢能為D.上滑經過B的速度大于下滑經過B的速度4.(朝陽區期末)如圖所示,沿水平地面建立x軸,沿豎直方向建立y軸,圖中畫出了從y軸上沿x軸正方向拋出的三個小球a、b和c的運動軌跡,其中b和c是從同一點拋出的,不計空氣阻力,則( ?。?br/> A. a球的初速度最大 B. a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 C. b球的初速度最大 D. c球落地時的速度最大5.(朝陽區期末)早在19世紀.匈牙利物理學家厄缶就明確指出:“沿水平地面向東運動的物體,其重量(即:列車的視重或列車對水平軌道的壓力)一定會減輕”.后來,人們常把這類物理現象稱之為“厄缶效應”.已知地球的半徑R,考慮地球的自轉,赤道處相對于地面靜止的列車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為v0,列車的質量為m,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0.若列車相對地面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軌道勻速向東行駛,此時列車對軌道的壓力為N,那么,由于該火車向東行駛而引起列車對軌道的壓力減輕的數量(N0一N)為是( ?。?br/> A. m B. m C. m D. m6. 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下列運動中機械能守恒的是A. 物體從空中自由下落 B. 跳傘運動員勻速下降C. 物體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滑行 D. 重物被起重機懸吊著勻加速上升7. 關于功和能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B. 路徑不同,重力所做的功一定不同C. 彈力做正功,彈性勢能一定增加D. 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一定增加8.(朝陽區期末)如圖所示是“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裝置示意圖.(1)在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斜槽軌道末端切線必須水平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C.小球每次應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2)在該實驗中,某同學正確地確定了坐標原點入坐標軸后,描繪出小球在不同時刻所通過的三個位置A、B、C相鄰的兩個位置間的水平距離均為x,測得x=10.00cm,A、B間的豎直距離y1=4.78cm,A、C間的豎直距離y2=19.36cm.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根據以上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導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的表達式為v0= ?。ㄓ妙}中所給字母表示).代入數據得到小球的初速度值為 m/s.9.(北京)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個物塊,彈簧質量不計。物塊(可視為質點)的質量為 m,在水平桌面上沿 x 軸運動,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以彈簧原長時物塊的位置為坐標原點 O,當彈簧的伸長量為 x 時,物塊所受彈簧 彈力大小為 F=kx,k 為常量。(1)請畫出 F 隨 x 變化的示意圖;并根據 F-x 的圖像求物塊沿 x 軸從 O 點運動到位置 x 的 過程中彈力所做的功。a. 求彈力所做的功.并據此求彈性勢能的變化量;b. 求滑動摩擦力所做的功;并與彈力做功比較,說明為什么不存在與摩擦力對應的“摩擦力勢能”的概念。10.(朝陽區期末)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求:(1)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達式;(2)若地球自轉周期為T,計算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面的高度h.1.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足球在水平地面的位置1被踢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3,在空中達到的最高點位置2的高度為h,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足球由1運動到2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mghB.足球由1運動到3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2mghC.足球由2運動到3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了mghD.如果沒有選定參考平面,就無法確定重力勢能變化了多少2.下列所述的情景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A.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加速行駛B.小球在空中做自由落體運動C.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落D.木塊沿斜面勻速下滑3. 如圖所示,雜技演員從地面上的A點開始騎摩托車沿豎直圓形軌道做特技表演。已知人與車的總質量不變,車的速率恒定,若選定地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則摩托車通過C點時A. 機械能與A點相等B. 動能與A點相等C. 重力勢能與A點相等D. 重力勢能比在A點大4. 如圖所示,質量m=1.0×103kg的汽車駛過半徑R=50m的圓形拱橋,當它到達橋頂時,速度v=5.0m/s。汽車到達橋頂時對橋面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__N。5. 如圖所示為水平放置的皮帶傳動裝置的俯視圖,皮帶與圓盤O、O'之間不打滑。將三個相同的小物塊分別固定在圓盤O、O'邊緣的A、B兩點和圓盤O上的C點,三個小物塊隨圓盤做勻速圓周運動。A、B、C三物塊做圓周運動的半徑rA =2rB,rC=rB。小物塊A、B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_______;小物塊B、C運動的周期之比為___________。6. 當今科技水平迅猛發展,新型汽車不斷下線。某客車在水平直線公路上行駛,如圖所示。該客車額定功率為105kW,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為3.5×103N,客車質量為7.5×103kg,在不超過額定功率的前提下,該客車所能達到的最大速率為___________ m/s。在某次測試中,客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m/s2,客車達到額定功率后,保持額定功率不變繼續行駛。在此次測試中,客車速率為8m/s時的瞬時功率為___________kW。7. (順義一模)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水平面上,物塊上連接一根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某時刻(t=0)施加一外力在彈簧上端A點,讓A點以速度v勻速上升,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經過時間物塊脫離地面B.物塊脫離地面后以速度v向上做勻速運動C.物塊脫離地面后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守恒D.整個過程中彈簧、物塊、地球所組成系統的機械能守恒8.(昌平二模)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在豎直方向的勻強電場中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測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向下,其中g為重力加速度。則在小球下落h高度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的動能增加mgh B.小球的電勢能減小mghC.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mgh D.小球的機械能減少mgh1.如圖所示,高h=2m的曲面固定不動。一個質量為1kg的物體,由靜止開始從曲面的頂點滑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4m/s。g取10m/s2。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動能減少了8JB.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加了20JC.物體的機械能保持不變D.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12 J2.我國發射的風云一號氣象衛星是極地衛星,周期為12h。我國發射的風云二號氣象衛星是地球同步衛星,周期是24h。與風云二號相比較,風云一號( )A.距地面較近B.角速度較小C.線速度較小D.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較小3.如圖所示為火車在轉彎處的截面示意圖,軌道的外軌高于內軌。某轉彎處規定行駛的速度為v,當火車通過此彎道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速度大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內軌B.若速度大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外軌C.若速度小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內軌D.若速度小于v,則火車輪緣擠壓外軌4.如圖所示,長為L的輕繩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個小球?,F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P是圓周軌道最高點,Q是軌道最低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若小球剛好能夠通過最高點P,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小球在最高點P時繩的拉力為零B.小球通過最高點P時的速度為零C.小球在最低點Q時繩的拉力大小等于重力D.小球通過最低點Q時的速度大小為5.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步驟有:A. 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并用導線將打點計時器接在低壓交流電源上B. 將連有重物的紙帶穿過限位孔,用手提著紙帶,讓手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C. 松開紙帶、接通電源D. 更換紙帶,重復幾次,選用點跡清晰且第1、2兩點間距為2mm的紙帶E. 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利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在上述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多余的是_________。(2)下列物理量中,需要通過計算得到的有_________。A. 重錘的質量 B. 重錘下落時間C. 重錘下落的高度 D. 與重錘下落高度對應的重錘的瞬時速度(3)某同學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不慎將一條選擇好的紙帶的前面一部分破壞了,剩下了一段紙帶上的各個點間的距離,他測出的結果如圖乙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試利用這段紙帶說明重錘通過2、5兩點時機械能守恒。①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2、5兩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_______m/s,=_____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②重錘通過2、5兩點的過程中,設重錘的質量為m,重錘重力勢能減小量 =____________J,重錘動能增加量 =____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數字)。③造成此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此套實驗裝置,還可以完成哪些實驗或者說還可以測出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0.20kg的小球在繩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徑為r=1.0m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小球運動的線速度大小為v=2.0m/s,求:(1)小球運動的角速度;(2)繩給小球拉力的大小。7.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l)推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達式;(2)若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離地面高度為h,求衛星的運行周期T。8.某滑板愛好者在離地h=1.8m高的平臺上滑行,水平離開A點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點,如圖所示。著地時由于存在能量損失,著地后速度變為v=4m/s,并以此為初速沿水平地面滑行x=8m后停止。已知人與滑板的總質量m=60kg,在A點的速度是5 m/s。求:(1)人與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時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2)著地時的能量損失是多少?(空氣阻力忽略不計)9.在一次國際城市運動會中,要求運動員從高為H的平臺上A點由靜止出發,沿著動摩擦因數為μ的滑道向下運動到B點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如圖所示。設滑道的水平距離為L,B點的高度h可由運動員自由調節。求:(l)運動員到達B點的速度與高度h的關系;(2)運動員要達到最大水平運動距離,B點的高度h應調為多大?對應的最大水平距離xmax為多少?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18講:期末復習 (學生版).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18講:期末復習 (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