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分參芳答案標記的種群在整個調查區城內不一定是均勻分布的,C錯誤:采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用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不能摻入主觀因素,D錯誤。第1節種群的數量特征4.D解析:對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國廣的動物最好采用標記重滿法調查其種群密度,但所得數值為估算值,A項錯誤;為保知識梳理證調登結果的準確性,采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差距大一、1.單位面積單位體積數量2.(1)較小較大(2)①的樣方內數值也應如實記錄,不應舍棄,B項錯誤:若兩次捕捉的隨機選取計數平均值②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問隔時間過長,則可能出現標記個體死亡、標記物脫落等情況,使二、1.(1)新產生的個體(2)死亡的個體2.遷入或遷出計算出的種群密度與實際值相比偏大,C項錯誤。3.大于增大等于基本不變小于減小4.(1)雌雄5,C解析:種群密度能反映種群在一定時期的數量,但不能(2)種群密度(3)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種群密度反映其數量變化趨勢:種群數量的增長不只與出生率有關,還與典例精解死亡率有關;年齡結枸是種群數量的特征之一,根據各年齡段個典例1:D解析:班級不是自然區城,同時它不具有年齡結體所占的比例,可以預測種群密度的變化趨勢:利用性引誘劑來構、出生率、死亡率等種群的致童特征,A錯誤:草坪上的雜草有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可以破壞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使該很多物種,而種群密度強調的是同一種生物,B錯誤:行道樹灌木害蟲的種群密度明顯降低,C項正確。叢為長方形,調查其中蜘妹的種群密度應采取等距取樣法,C錯6.C解析:種群的年齡結構又稱年齡組成,題圖中類型甲的誤: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個體的雌雄比越接近幼年個體數多于老年個體數,年齡結構是增長型,種群數量將會1:1,則出生率越高,D正確。越來越多,A項正確,C項錯誤;年齡結構通過影響出生季和死亡變式1:D解析: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A正率,進而彩響種群增長率,B項正確;類型乙的各年齡段的個體數確:田鼠的繁殖能力強,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數量增長較快,B比例適中,年齡結構是穩定型,D項正確。正確:城市人口遷入率和遷出率較高,故研究城市人口的變化,遷7.C解析:據圖分析,橫坐標為誘捕距離,縱坐標為回收率,入和遷出桑是重要的指標,C正確:年齡結構包括增長型、穩定隨著誘捕距離加大,回收率逐漸下降,且燈高不同,回收率也不型、衰退型三種,D錯誤。同,從而說明殺蟲燈的殺蟲效果與燈的高度有關。用殺蟲燈誘殺典例2:A解析:此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為樣方法,種解密斜紋夜蛾成蟲可減少斜紋夜城成蟲的數量,增加幼蟲比例,從而度值為(3十7十15十2十4十9十8十4):8=6.5(株:m2)。所求值為改變種群年齡結構。平均密度,與實際密度肯定有一定偏差,不可能完全相同。8.BD解析:跳蠣活動范國很小,一般采用樣方法進行調變式2:D解析: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樣方法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都要遵循隨機取樣的查:標記重捕法理論計算公式N=M·”,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1原則,A正確:若圖甲表示一個樣方中某種植物的分布狀況,根據后更難捕捉,即m值減小,N值會偏大;通過兩次滿獲情況,該田“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的原則,圖中計數值應該是8,B正確;鼠種群的性別比例雌:雄約為3:2:該地區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圖乙中,隨著樣方面積的增大,該森林物種數逐漸增多最后保持約為125只hm2穩定,樣方面積達到S,后,該森林物種數不再增加,因此調查該9.(1)144大(2)如圖所示:,02。(3)3株m2森林物種數時樣方面積最好是S1,C正確;單子葉草本植物通常是叢生或蔓生的,從地上部分難以排別是一株還是多株,而雙子葉草本植物則容易排別個體數目,所以樣方法更適用于調查雙子葉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D錯誤解析:(1)設該草地中布氏田鼠總數為V,第一次捕獲數為當堂訓練32,第二次捕獲數為36,其中標記數為4,則根據公式:N(種群總1.B2.C3.C4.C5.ABM(重捕個體數)6.(1)a一f分別表示性別比例,年齡結構、種群密度,遷入率數)=m(重精中標記數)X加(標記數,即第一次滿獲數),即可得和遷出率,出生率、死亡率。(2)圖中的b,即年齡結構。因為不同年齡結構的種群中,老年、成年、幼年的個體數不同,因此可預出N=288只。該樣方面積為2hm,所以種群密度=28=144測其未來的出生率與死亡率,進而可預測種群未來的發展趨勢(只m2)。被捕一次后更難捕捉,則值偏小,所得的種群密度(3)破壞了害蟲的性別比例,從而降低了害蟲的出生率。比實際值偏大。(2)計數時,要統計樣方內部和相鄰兩邊及其頂課后鞏固角的個體,統計邊的原則是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3)取多組1.A解析:開始時,出生率和死亡幸相等,年齡結構為穩定數據的平均值。型;最后出生率遠大于死亡率,故年齡結構變為增長型。10.(1)標記重捕樣方(2)季節年齡結構出生率2.A解析:在外來物種未入侵前,該生物種群幼年個體多,(3)06老年個體少,年齡結構為增長型。外來物種以該種群的幼體為食解析:(1)若該種動物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國大,應采用標記物,那么會造成幼年個體減少,其他年齡期的個體數目基本不變,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若該種動物活動能力藥、活動范國小,應該故A項正確。采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2)由題圖可知,不同月份中未成熱3.A解析:調查不同的植物類型時樣方面積不同,由于喬個體、成熟個體和表老個體的比倒不同,說明該種動物種群的年木體積大,所以樣方面積要比調查灌木植物種群密度時的樣方面齡結構隨季節而變化:由題圖可知,6月份未成熟個體最多,且12積大,A正騎;培養液靜置一段時間會出現酵母菌的分層,所以需月份沒有未成熟個體,又根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要將培東液搖勻后再取樣,使計數更準確,B錯誤;標記重捕法所個月,說明6月份以后沒有新出生的個體。若一種外來生物于6·98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第1節種群的數量特征總數的比值。熱識兢理3.年齡結構圖例三老年個體數種群密度一、種群密度及其調查方法類型一成布個體數出生率與死亡率 幼年個體數變化趨勢1.概念:種群在或中的個體數。它是種群最基本的特征。出生率增長型2.調查方法亡率(1)逐個計數法適用條件:調查分布范圍、個體出生率死穩定型的種群。亡率(2)估算法①樣方法出生率衰退型a.方法步驟:亡率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4.性別比例若干個樣方,通過每個樣方內的個(1)概念:種群中個體數目的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比例。群密度的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2)意義:對有一定的影響。估算值。(3)應用:性引誘劑(信息素)誘殺某種害蟲b.適用生物:的雄性個體→改變了調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農田中某種昆蟲→降低害蟲的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蟲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典捌蓊解②標記重捕法適用范圍:適用于【典例1】下列有關種群的判斷正確的是的動物。(二、種群的其他數量特征A.高三某班教室中全部師生可看成一個1.出生率和死亡率種群(1)出生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B.可用每平方米草坪上雜草的數量來表示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值。種群密度(2)死亡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C.五點取樣法適合調查灌木類行道樹上蜘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值。蛛的種群密度2.遷入率和遷出率:對一個種群來說,單位D.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時間內的個體占該種群個體個體的雌雄比越接近1:1,則出生率越高1…變式1下列關于種群數量特征的敘述,不所做的分析,正確的是正確的是((種樣密度)A.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種群密度取決B.田鼠的繁殖能力強,種群數量增長較快C.研究城市人口的變化,遷入率和遷出率遷出率】、遷入率:是重要的指標D.性別比例有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三種A.利用性引誘劑干擾害蟲的正常交尾會影【典例2】某中學生物科技小組對某一地段響①中的蒲公英進行調查,得到下列一組數據:B.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空間特征樣方XX2 X:XX:XoXX種群密度C.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31529(株·m2)D.春運期間,北京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于圖中的①②A.此種群密度為6.5株m23.下列對種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確的是()B.用此方法求出的種群密度與實際密度應A.五點取樣法適合調查灌木類行道樹上蜘完全相同蛛的種群密度C.再重新選一次樣方,所得的結果與這次B.由于薇甘菊入侵導致松樹種群死亡率較應相同高屬于空間特征D.此方法為標記重捕法C.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變式2如圖表示用樣方法進行相關調查,種群密度時,應隨機取樣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若標記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則會導致估算結果偏低4.某同學在對一塊面積為5000m2的野生2草坪進行調查時,選取了5個樣方,每個樣方0S.5:樣方山積n4m2,發現5個樣方中某種草藥的株數依次為A.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常用的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這塊草坪中這種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草藥株數為()B.若圖甲表示一個樣方中某種植物的分布A.15000B.16250狀況,則計數值應為8C.17500D.70000C.若圖乙表示某森林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5.(多選)如圖表示種群的某些數量特征之關系,則調查該森林物種數時設定樣方面積最好間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為S1D.與雙子葉草本植物相比,樣方法更適用丙于調查單子葉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命+種群經度×·乙當堂訓練A.甲為出生率,乙為死亡率B.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1.我國于2016年1月全面放開“二胎”政接影響種群密度策,其目的是()C.丁為年齡結構,每種類型中包括幼年、青A.提升人口質量B.調整年齡結構年和老年三個年齡期C.改變性別比例D.降低出生率D.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其2.如圖是種群特征的概念圖,下列結合此圖他特征都會決定種群密度的變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參考答案(全冊).pdf 第1章 第1節 種群的數量特征.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