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8.2 公平正義的守護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考試作弊校園欺凌“禮物“區別對待1.生活中,你遇到過不公平的事情嗎?2.你當時有哪些感受?3.你當時又是怎么做的呢?1.學習生活中,你遇到過考試作弊的現象嗎?你當時有哪些感受?你當時又是怎么做的呢?2.“高考入刑”,你認為公平嗎?為什么?3.“高考入刑”啟示我們堅守公平應該怎么做?(可以從個人、社會、國家等方面思考)1、如何堅守公平(1)個人維護公平。面對利益沖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2)制度保障公平。立法,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 “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立法:規定權利義務、分配資源、公平對待、保障應得。司法,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司法: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公平對待、維護合法利益。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案件因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或賠償能力不足,導致受害人及其近親屬不能依法得到有效賠償,生活陷入困境。為有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司法部等在2015年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的對象包括:刑事案件被害人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等等。以下行為是正義的行為嗎?如果遇到非正義的行為,你會怎么做?了解身邊的常用電話當非正義行為在身邊發生時,當看見別人身處險境需要幫助時,當自身遭遇困難時……要記得撥打電話來維護公平正義。類型 號碼 類型 號碼 類型 號碼報警 法律咨詢 環保投訴舉報火警 鐵路客服 城市管理服務急救 市民服務 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交警 質量技術監督 消費者投訴舉報11012348123691191230612319120123451233112212365123152、如何守護正義(1)個人: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如果見義勇為被起訴,法院的審判長恰巧是見義勇為者的哥哥,他可否審判他?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了三種情況可作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是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2)司法: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近平(3)國家:國家保障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1個人2司法3國家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 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 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如何守護正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2公平正義的守護 活動型 課件.pptx 智誘劫匪.mp4 高考作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