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思維的含義,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知道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思維方式。2.了解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特征,知道思維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懂得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教學重難點】1.思維的含義2.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特征3.思維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基礎感知】結合提綱提示,認真閱讀課本2-4頁內容,使用雙色筆勾、畫、圈、點、注。第一目:思維的含義1、思維的含義2、人類思維方式的主要類型3、把握思維方式的意義第二目:思維的特征1、思維具有差異性2、思維具有共同性:⑴思維具有間接性⑵思維具有概括性⑶思維具有能動性3、思維與實踐的關系【深入學習】有這樣一道推理能力測試題。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將前來應聘的A、B兩人帶進辦公室,向他們展示了兩頂紅色、三頂黑色的帽子。然后,他關掉燈,在一片漆黑的情況下,要求A和B各摸一頂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頂,并將其余兩頂藏了起來。開燈后,商人要A、B盡快說出各自頭上戴的是什么顏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紅色帽子。過了一會兒,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詢問了A的推理后,決定錄用A。思考:1.A是如何得出他的結論的?2.在相同的條件下,A為什么表現得比B好?【遷移運用】(1)兩個分別以3×105千米/秒和5×10千米/秒的速度運動的物體,人們很難憑感官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別。然而,人們依據科學知識卻能夠理解這樣的問題:假設有星際飛船以5×10千米/秒的速度飛向某一遙遠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思考:人們依據科學知識能理解光速,這反映了思維具有什么特征?(2)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樹木,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細,或闊葉或落葉,或喬木或灌木,或落葉或常綠……具有不同的個體特征?!皹洹边@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木本植物。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維具有什么特征?【練習】1.現在人們生病的時候都會去醫院看病,有些人會選擇去看西醫,西醫一般都是通過患者的癥狀和一些檢查來確定患者患了哪些疾病;有些人會選擇去看中醫,中醫有望聞問切“四診法”,醫生一般都是通過這四種診斷萬法來判斷患者出現了什么問題。這表明思維具有( )①間接性 ②概括性 ③客觀實在性 ④能動性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2.我們平時看到的人,總具有高矮、胖瘦、年長年幼、男人女人等個性特征。“人”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會思維能勞動。這說明思維具有 ()A.間接性 B.概括性 C.形象性 D.能動性3.下列反映思維間接性和概括性特征的是( )①太陽東升西落②晝夜循環③某某同學長得很帥④某某同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⑤“教條主義”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4.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這表明 ()①思維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②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正確反映③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④正確的思維能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目的A.①② B.①④ C. ②③D.③④5.為落實聯合國發起“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聯合國首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樞紐于2020年4月30日中國啟動。該應急樞紐由聯合國委派世界糧食計劃署負責運營,致力于為包括聯合國系統、各國政府及其他人道主義合作伙伴在內的國際社會提供全球抗疫應急響應。這表明()A.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B.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C.理性認識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D.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6.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理性認識 ()A.是對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是認識的初級階段B.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正確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C.可代指“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是感性認識的升華D.要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比感性認識更深刻7.下列關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分類正確的是( )①太陽東升西落②晝夜交替③小李長得很漂亮④小王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⑤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①③⑤是感性認識,②④⑥是理性認識B.①③是感性認識,②④⑤⑥是理性認識C.①②③是感性認識,④⑤⑥是理性認識D.③⑤是感性認識,①②④⑥是理性認識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這是因為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 ( )①是對人類感性認識方式的高度概括②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③是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④能夠把握事物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清早起來,發現院子的地面濕了,房頂也濕了,我們可以據此斷定昨天晚上下過雨。這說明 ()A.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B.思維具有間接性,能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C.思維具有概括性,能抽象出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D.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10.我們平時看到的人,總具有高矮、胖瘦、年長年幼、男人女人等個性特征?!叭恕边@個概念,揭示了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屬性。這說明思維具有()A.間接性B.概括性C.形象性D.能動性11.東漢時期,王戎和幾個小朋友到野外玩耍??吹铰愤呌锌美钭訕?,樹上結滿了李子,小朋友們紛紛跑上前去摘李子,王戎卻站在一邊一動也不動。小朋友就問他為什么不摘李子吃,王戎說:“李子樹長在路邊,結滿了李子,卻沒人吃,說明李子是苦的。"小朋友們一嘗,果然是苦的。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思維的什么特征 這一特征是如何體現的 答案【深入學習】1.A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是:A、B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是紅色的,如果他們兩人之中有一個人戴的帽子是紅色的,則另一個人就可以很快說出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題中說“過了一會兒”(注意:這是一個推理的條件),說明雙方都看到對方戴的帽子不是紅色的。A的推論是:如果我頭上戴的是紅帽子,那么B能立即說出他自己戴的帽子的顏色,而B沒有能夠立即說出,所以,我頭上戴的肯定不是紅帽子。由此,A能夠準確說出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2.由于只有兩頂紅帽子,A、B雙方不僅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的顏色,而且能看到對方戴的帽子的顏色,兩人面對的條件完全相同,因此,誰能更快地說出正確答案,說明誰的思維速度更快,推理能力更強,誰的表現也就更好。【遷移運用】(1)科學工作者是通過抽象思維,包括比較、分析、推理等方式來理解光速的。人們雖然不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直接感知,也不能直接感知到事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但是人們的思維可以憑借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通過抽象思維方式對未知事物進行認識。材料中,人們依靠科學知識,以抽象思維的比較、分析、推理等方式理角解光速,這反映了人的思維具有間接性的特征。(2)上述材料列舉了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樹的多樣化的個體特征,并指出這些個體特征與一切樹的共同屬性不同,揭示了一切樹都具有的共同屬性生是“木本植物”。這反映了在認識一類事物的過程中,思維具有舍去認識對象表面的、非本質的的屬性,抓住其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的概括性特征。參考答案【練習】1-5BBBBD 6-10CCCBB11.解析:本題以“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為背景,考查對思維特征的理解。第一問,根據材料分析,可知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第二問,首先回答思維間接性的含義,然后結合材料用思維間接性的原理分析,注意材料與原理的結合。答案:材料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王戎根據經驗知道李子有甜和苦之分,路邊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別人摘掉吃了,現在卻沒人摘,說明這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沒有直接品嘗卻對事物的屬性作出了正確的判斷,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