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電勢能和電勢電勢能和電勢一、靜電力做功的特點1.特點:靜電力做的功與電荷的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有關(guān),與電荷經(jīng)過的路徑無關(guān)。2.在勻強電場中靜電力做功:WAB=qE·LABcosθ,其中θ為靜電力與位移間的夾角。二、電勢能1.概念: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勢能。用Ep表示。2.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guān)系靜電力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WAB=EpA-EpB。3.電勢能的大小: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等于把它從這點移到零勢能位置時靜電力所做的功。(電勢能具有相對性)4.零勢能點:電場中規(guī)定的電勢能為零的位置,通常把電荷在離場源電荷無限遠處或大地表面的電勢能規(guī)定為零。5.系統(tǒng)性:電勢能是相互作用的電荷所共有的,或者說是電荷及對它作用的電場所共有的。(類比重力做功、重力勢能、零勢能面)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等于各個點電荷單獨在該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的矢量和。這種關(guān)系叫作電場強度的疊加。三、電勢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能與它的電荷量之比。2.定義式:φ=。3.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電勢的單位是伏特,符號是V,1 V=1 J/C。4.特點(1)相對性:電場中各點電勢的大小,與所選取的零電勢的位置有關(guān),一般情況下取離場源電荷無限遠或大地為零電勢位置。(2)標矢性:電勢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負。5.與電場線關(guān)系: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練習一、單選題1.正點電荷電場分布如圖,該正點電荷電量為Q。A、B、C是電場線上的三個點。另一正點電荷在靜電力作用下,沿電場線由A點移至B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做功為W1,將該正點電荷從A點移至C點再移至B點過程中靜電力做功為W2,則( )A. B. C. D.2.如圖,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放置兩檢驗電荷a、b。取無窮遠處為零勢能點,以下描述a、b電荷的電勢能Ep與其所帶電量q的關(guān)系,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3.兩個可看成點電荷的物體,所帶的電荷量分別為2q和,兩者在空間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以為圓心作圓,a、b兩點為圓和兩電荷連線的交點,過的中心作兩電荷連線的垂線,c、d兩點為垂線和圓的交點,以無窮遠為電勢零點,點電荷在空間某點與電荷距離為r處產(chǎn)生的電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chǎn)點的場強小于b點的場強B.a(chǎn)點的場強大于d點的場強C.電子沿圓弧從a點經(jīng)c點到b點,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D.電子沿圓弧從a點經(jīng)c點到b點,電勢能一直減小4.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有A、B、C三點,構(gòu)成一個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O點是正三角形的中心,D、E、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在A、B、C三點分別固定有電荷量均為+q的點電荷,k為靜電力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E、F三點的電場強度相同B.A點的點電荷所受的庫侖力大小為C.若將另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輕放于O點,它將向C點運動D.若將另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從D點移到E點,再從E點移到F點此電荷的電勢能將增加5.如圖表示某電場等勢面的分布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試探電荷放在電場中的A點,試探電荷受的靜電力的方向沿該處曲線的切線方向B.在電場中的A、B兩點放置相同試探電荷,試探電荷受到時的靜電力大小相等C.在電場中的A、B兩點放置相同試探電荷,試探電荷電勢能的大小相等D.把電子從b等勢面移動到e等勢面,電子的電勢能增加了15eV6.如圖所示,真空中一正方體空間ABCD—A′B′C′D′,帶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固定于A點,則( )A.B點位置與C點位置的電場強度大小之比為B.正方體所有頂點中,C′點位置的電勢最低C.C、D′、B′三點所在位置的電勢相等、場強相同D.電子從D′點沿直線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7.A、B是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若將一個帶負電的點電荷由A點靜止釋放,它在沿電場線從A向B運動過程中的圖像如圖所示,A、B兩點的電勢和場強E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 B.,C., D.,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場中電場強度為零的地方電勢一定為零B.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試探電荷在該點所受的電場力成正比C.電場線的方向即為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D.英國物理學(xué)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9.靜電除塵是一種高效除塵方式。如圖所示是某除塵器模型的簡易結(jié)構(gòu),直線MN為該收塵板的橫截面,其右側(cè)的電場線分布如圖。工作時收塵板帶正電,粉塵帶負電,在電場力作用下粉塵向收塵板運動,最后落在收塵板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電勢和B點電勢大小關(guān)系:B.A點電場強度和B點電場強度大小關(guān)系:C.同一粉塵在A點和B點電勢能大小關(guān)系:D.同一粉塵在A點和B點受電場力大小關(guān)系:10.有N個電荷均為q的點電荷,以兩種方式分布在相同半徑的圓周上:一種是無規(guī)則地分布,另一種是均勻分布。比較這兩種情況下在過圓心O并垂直于圓平面的z軸上任一點P(如圖所示)的場強與電勢,則有( )A.場強相等,電勢相等B.場強不等,電勢不等C.場強分量Ez相等,電勢相等D.場強分量Ez相等,電勢不等11.如圖所示,A、B為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上的兩點(其中B為連線中點),C為連線中垂線上的一點.今將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自A沿直線移到B再沿直線移到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點的場強比C點的場強大B.A點的電勢比C點的電勢低C.從A點移到B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對該試探電荷做負功D.從B點移到C點的過程中,該試探電荷的電勢能減小12.如圖所示,兩點分別放置兩個等量異種電荷,點為,點為。A為它們連線的中點,為連線上靠近的一點,為連線中垂線上處于A點上方的一點,在三點中( )A.場強最小的點是A點 B.場強最小的點是點C.A點電勢高于點電勢 D.電勢最高的點是A點13.如圖所示,粗細均勻的圓形絕緣環(huán)位于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xOy平面內(nèi),其幾何中心與坐標原點O重合。處于每個象限的圓環(huán)都均勻帶有電荷量大小相同的電荷,電性如圖所示。點1、2、3、4、5、6分別位于x軸、y軸上,點3、4、5、6與原點間距相同,點1、2關(guān)于原點對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點1、點2處的場強一定相同B.點3、點4處的場強一定相同C.將正試探點電荷從點5移動到點6,電勢能變大D.將正試探點電荷從點1移動到點2,電勢能不變14.如圖所示,x軸上固定兩個點電荷A和B,電荷A固定在原點,電荷B固定在處,通過電勢傳感器測出x軸上各點電勢φ隨坐標x的變化規(guī)律并描繪出圖像。已知圖線與x軸的交點橫坐標為和,處的切線與x軸平行。已知點電荷的電勢公式,其中k為靜電力常量,Q為場源點電荷的電荷量,r為某點距場源點電荷的距離,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電荷A帶負電,電荷B帶正電B.兩點電荷的電荷量之比為C.橫坐標和的差D.在x軸上的任意位置無初速度釋放一正電荷,該正電荷一定能到達無窮遠處15.如圖所示,某靜電場的電場線如圖中帶箭頭的實線所示,虛線AB、CD為等勢面,帶電粒子甲從A點以大小為v0的初速度射入電場,到達C點,軌跡如圖中1所示,帶電粒子乙從B點以大小為v0的初速度射人電場,到達D點,軌跡如圖中2所示,不計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間作用力,兩粒子的電荷量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粒子甲帶正電,粒子乙?guī)ж撾?br/>B.粒子乙從B點到D點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C.粒子甲從A點到C點過程中,速度一直減小D.粒子甲在C點的電勢能大于粒子乙在D點的電勢能16.靜電透鏡是電子透鏡的一種,它被廣泛應(yīng)用于電子器件(如陰極射線示波管)中。如圖所示,虛線是某電子透鏡中電場的等差等勢線,一電子在該電場中的運動軌跡如圖中實線所示,A、B、C分別是軌跡與等勢線的交點。已知A點的電勢為零,電子在A點的動能為32eV,在B點的電勢能為-15eV,不計電子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一定是從A點運動到C點B.電子在經(jīng)過C點時的動能為62eVC.B點的電勢低于A點電勢D.電子在關(guān)于等勢線d對稱的兩點所受電場力相同17.如圖所示為一孤立的負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一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以某一速度進入該電場,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其中A、C兩點與點電荷的距離相等,B點是軌跡上距離點電荷最近的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在B點時的加速度最大B.A、C兩點的電場強度相同C.粒子在B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點的電勢能D.粒子帶正電18.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實線為一帶負電的質(zhì)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jù)此可知( )A.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 B.帶電質(zhì)點在P點時的加速度小于在Q點時的加速度C.帶電質(zhì)點一定是從P點運動到Q點 D.帶電質(zhì)點在P點時的速度小于在Q點時的速度二、多選題19.如圖所示,AB是某電場的一條電場線,若有一質(zhì)子以某一初速度并且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AB由點A運動到點B,其速度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點的場強大 B.B點的場強大C.A點的電勢高 D.B點的電勢高20.如圖所示,M、N兩點分別固定兩個等量正點電荷,A為它們連線的中點,B為連線上靠近N的一點,C、D為連線中垂線上分別處于A點上下方的兩點,若取無窮遠的電勢為0,不計試探電荷的重力,關(guān)于ABCD這四個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一正試探電荷在B點由靜止釋放,它將在A點兩側(cè)往復(fù)運動B.若,則一正試探電荷在C點與在D點電勢能相同C.若,則C點場強一定小于D點場強D.A點場強為0,電勢也為零,電勢最高的點是B點21.如圖有一在真空中的立方體,其中心有一帶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角C、E各放一個帶電量為的負點電荷,關(guān)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點和F點的電勢相等B.D點和F點的場強相同C.一電荷從H點移到G點,兩個負電荷對它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D.圖中A、B、D、H、F、G這6個點的電勢不可能都為零22.如圖所示,在正四面體ABCD的ABD面內(nèi),有一內(nèi)切圓,圓心為O,M、N、P分別為BD、AB和AD邊與圓的切點。正四面體的頂點A、B、D分別固定有電荷量為、、的點電荷,則( )A.M、P兩點的電場強度相同B.M、O、N、P四點的電勢C.將正試探電荷由C移動到M,電勢能增加D.將正試探電荷由P移動到N,電場力做負功23.一帶電粒子只受靜電力作用,從電場中A點靜止釋放后,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它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A、B兩點所在區(qū)域的電場線分布情況可能是圖中的( )A. B.C. D.24.一根固定的、絕緣的、光滑的水平桿上套著一個帶電小球,和的長度相同,空間存在靜電場,小球在A點獲得初動能,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小球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先做變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B.小球在段運動的加速度一直小于在段運動的加速度C.小球在段的運動時間小于段的運動時間D.A到C和C到B兩個過程中電場力對小球做功相同25.某電場中的坐標軸上,一個帶電粒子從坐標原點出發(fā),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沿軸正向運動到處,此過程帶電粒子的電勢能隨位置的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粒子在坐標原點的動能可能為B.從坐標原點運動到處過程中,粒子做的是加速度不斷減小的減速運動C.從運動到的過程中,粒子做的是加速度越來越小的減速運動D.粒子從運動到電場力做功絕對值等于從運動到的電場力做功絕對值三、填空題26.如圖,半徑為R的半球面上均勻分布一定量的正電荷,經(jīng)過半球頂點與球心建立坐標軸Ox。圖中A、B、C三點距離球心均為0.5R,則A點電勢________________B點電勢(選填“高于”、“低于”、“等于”)。已知均勻帶電球殼內(nèi)部的電場強度處處為零,則C點電場強度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A【詳解】靜電力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只與初末位置有關(guān),兩次過程的初末位置相同,故兩次做功的情況相同,即,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A【詳解】依題意,取無窮遠處為零勢能點,則有根據(jù)可知,當q>0時,有故選A。3.B【詳解】A.兩點電荷在a點產(chǎn)生的場強方向相同,在b點產(chǎn)生的場強方向相反,在圓上產(chǎn)生的場強大小相同,2q在a點產(chǎn)生的場強大于在b點產(chǎn)生的場強,根據(jù)矢量疊加,a點的場強大于b點的場強,A錯誤;B.同時2q在a點產(chǎn)生的場強大于在d點產(chǎn)生的場強,且兩點電荷在d點產(chǎn)生的夾角大于零,a點的場強大于d點的場強,B正確;CD.電勢是標量,根據(jù)公式,在圓上產(chǎn)生的電勢相等,且為負值,從a點經(jīng)c點到b點,2q產(chǎn)生的電勢越來越小,且為正值,則電子帶負電,根據(jù)可知電子沿圓弧從a點經(jīng)c點到b點,電勢能一直增大,CD錯誤。故選B。4.B【詳解】A.由圖根據(jù)電場的疊加原理可知,D、E、F三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錯誤;B.由庫侖定律可知,B、C兩點對A點的點電荷的庫侖力大小均為,兩庫侖力的夾角為60°,所以A點的點電荷受到的合力大小為故B正確;C.三個點電荷在O點激發(fā)的電場強度的矢量和為0,所以將另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輕放于O點,它將靜止不動,故C錯誤;D.根據(jù)對稱關(guān)系,D、E、F三點的電勢相等,所以將另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從D點移到E點,再從E點移到F點,此電荷的電勢能不變,故D錯誤。故選B。5.C【詳解】A.電場線方向和等勢線垂直,將試探電荷放在電場中的A點,試探電荷受的靜電力的方向沿該處曲線切線的垂線方向,故A錯誤;B.根據(jù)等勢線的分布情況可知A、B兩點的電場線疏密程度不同,電場強度大小不同,則在電場中的A、B兩點放置相同試探電荷時,根據(jù)可知試探電荷受到時的靜電力大小不相等,故B錯誤;C.同一等勢面電勢相同,則在電場中的A、B兩點放置相同試探電荷,根據(jù)可知試探電荷電勢能的大小相等,故C正確;D.把電子從b等勢面移動到e等勢面,電場力做功為電場力做正功,電子的電勢能減少了15eV,故D錯誤。故選C。6.B【詳解】A.根據(jù)E=,B點位置與C點位置的電場強度大小之比為2:1,故A錯誤;B.正方體所有頂點中,C′點距離正電荷的距離最遠,則電勢最低,故B正確;C.C、D′、B′三點所距離正電荷的距離相等,則三點的電勢相等、場強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故C錯誤;D.電子從D′點沿直線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距離正電荷的距離先減小后增加,則電勢先升高后降低,電子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錯誤。故選B。7.B【詳解】由圖像可知負電荷從A向B運動的過程中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由可知,電場強度逐漸減小,則從A向B負電荷做加速運動,負電荷受到的電場力方向水平向右,電場強度方向水平向左,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故故選B。8.D【詳解】A.電場中某點電勢是否為零,取決于零電勢的選擇,與該點電場強度是否為零無關(guān),故A錯誤;B.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電場本身有關(guān),與試探電荷在該點所受的電場力無關(guān),故B錯誤;C.電場線的方向與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不一定重合,故C錯誤;D.英國物理學(xué)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故D正確。故選D。9.B【詳解】A.根據(jù)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A錯誤;B.由圖可知,A點的電場線更密集,則,B正確;C.根據(jù)由于粉塵帶負電,則C錯誤;D.根據(jù)可知D錯誤。故選B。10.C【詳解】均勻分布和不均與每個點電荷與z軸所成夾角一樣,且大小一樣,所以z軸場強分量Ez相等,電勢大小與電荷的分布情況無關(guān),都相等。故選C。11.A【詳解】等量異種電荷的電場線和等勢面分布如圖所示A.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連線上B點電場強度最小,中垂線上B點電場強度最大,所以A點場強大于C點場強,A正確;B.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是等勢面,C點電勢等于B點電勢,所以A點的電勢比C點的電勢高,B錯誤;C.正電荷受到的電場力與電場線方向相同,所以將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正功,C錯誤;D.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是等勢面,將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B點移到C點的過程中,該試探電荷的電勢能不變,D錯誤。故選A。12.B【詳解】AB.等量異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分布圖如下,在兩點電荷連線之間,中點處電場強度最小;在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中點處的電場強度最大,即A錯誤,B正確;CD.電場線沿著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從正電荷指向負電荷,而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又因為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是一條等勢線,因此A、C兩點的電勢相等,綜合可知B點的電勢最高,CD錯誤。故選B。13.D【詳解】A.根據(jù)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點1和點2的場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場強一定不同,故A錯誤;B.根據(jù)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點3和點4的場強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場強一定不同,故B錯誤;C.根據(jù)微元法和等效法,點5和點6可看作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的點,電勢相同,將正試探點電荷從點5移動到點6,電勢能不變,故C錯誤;D.根據(jù)微元法和等效法,點1和點2可看作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的點,電勢相同,將正試探點電荷從點1移動到點2,電勢能不變,故D正確。故選D。14.C【詳解】A.根據(jù)題圖中各點電勢φ隨坐標x變化規(guī)律的曲線可知,在x軸上各點的電勢有正有負,根據(jù)點電荷的電勢公式可知兩點電荷帶異種電荷,由于時電勢為正,時電勢為負,所以點電荷A帶正電,點電荷B帶負電,故A錯誤。BC.圖像中圖線的斜率絕對值表示電場強度大小,則處的電場強度為零,有由題圖可知x1、x2處的電勢為零,根據(jù)電勢公式有解得,則故B錯誤,C正確;D.在x軸上的區(qū)域內(nèi),電勢逐漸升高,電場強度沿x軸負方向,若在x軸上的區(qū)域內(nèi)無初速度釋放一正電荷,正電荷受到向左的電場力,將向左做加速運動,在x軸上的區(qū)域內(nèi),電勢逐漸降低,電場強度沿x軸正方向,若在x軸上的區(qū)域內(nèi)無初速度釋放一正電荷,正電荷受到向右的電場力,將向右加速到無窮遠處,故D錯誤。故選C。15.B【詳解】A.根據(jù)粒子做曲線運動受到的電場力處于軌跡的凹側(cè),可知粒子甲受到的電場力方向與電場方向相反,粒子甲帶負電;粒子乙受到的電場力方向與電場方向相同,粒子乙?guī)д姡还蔄錯誤;B.粒子乙從B點到D點過程中,電場力與速度方向的夾角小于,電場力做正功,故B正確;C.粒子甲從A點到C點過程中,電場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粒子甲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故C錯誤;D.C點與D點在同一等勢線上,可知兩點電勢相等,根據(jù)雖然知道粒子甲帶負電,粒子乙?guī)д姡捎诓磺宄﨏點與D點的電勢是大于零還是小于零,故無法判斷粒子甲在C點的電勢能與粒子乙在D點的電勢能的大小關(guān)系,故D錯誤。故選B。16.B【詳解】A.粒子可能是從A點運動到C點,也可能是從C點運動到A點,故A錯誤;BC.電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則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不變,為32eV,又由于圖中為等差等勢線,B點的電勢為15V,A點的電勢為零,則等勢線c的電勢為30V,電子在經(jīng)過等勢線c時的電勢能為-30eV,因此動能為62eV,B點電勢大于A點電勢,故B正確,C錯誤;D.電子在關(guān)于等勢線d對稱的兩點所受電場力大小一定相同,但方向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B。17.A【詳解】A.在B點時電場線最密集,則場強最大,粒子所受的電場力最大,則加速度最大,選項A正確;B.A、C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選項B錯誤;CD.由軌跡可知,粒子受到斥力作用,則粒子帶負電,因B點電勢最低,可知粒子在B點的電勢能最大,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選項CD錯誤。故選A。18.B【詳解】A. 電荷所受電場力指向軌跡內(nèi)側(cè),由于電荷帶負電,因此電場線指向左上方,沿電場線電勢降低,故c等勢線的電勢最高,a的電勢最低,A錯誤;B. 等勢線密的地方場強大,電荷的加速度大,帶電質(zhì)點在P點時的加速度小于在Q點時的加速度,B正確;C. 無法判斷帶電質(zhì)點是從P點運動到Q點,還是從Q點運動到P點,C錯誤;D. 從P到Q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動能減小,P點的動能大于Q點的動能,帶電質(zhì)點在P點時的速度大于在Q點時的速度, D錯誤;故選B。19.AD【詳解】AB.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質(zhì)子在A點加速度較大,根據(jù)則可以知道A點場強要大于B點場強,故A正確,B錯誤;CD.質(zhì)子帶正電,從A到B的過程中,速度減小,動能減小,則可以知道電場力做負功,故電勢能增加,即由可以知道A點的電勢要小于B點電勢。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20.AB【詳解】A.設(shè)B點關(guān)于中垂線的對稱點為,將一正試探電荷從B點由靜止釋放,向點運動過程中,根據(jù)等量同種電荷電場線的特點,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根據(jù)對稱性,這兩點的電勢相等,電場力的總功等于零,電荷在點的速度也等于零,所以電荷將在B、間做往復(fù)運動,即在A點兩側(cè)往復(fù)運動,故A正確;B.根據(jù)題意可知,C點與D點在中垂線上,且關(guān)于兩正電荷的連線對稱,則C點與D點處的電勢相等,則一正試探電荷在C點與在D點電勢能相同,故B正確;C.等量同種正電荷的中點處場強為零,同時從中點開始,場強沿著中垂線向無限遠處先增大后減小,所以C點場強不一定小于D點場強,故C錯誤;D.等量同種正電荷的中點處場強為零,電勢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AB。21.AC【詳解】A.D點和F點的連線恰好是三個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且D點和F點關(guān)于正點電荷對稱,根據(jù)電荷的分布及電勢滿足代數(shù)運算可知,D點和F點的電勢相等,故A正確;B.根據(jù)矢量運算法則及對稱性可知,D點和F點的場強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B錯誤;C.在不考慮正電荷的情況下,根據(jù)對成性可知,兩個負電荷在H點和G點產(chǎn)生的電勢相等,故將一電荷從H點移到G點,兩個負電荷對它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故C正確;D.A、B、D、H、F、G這6個點都是正方體的頂點,每個點分別與兩個負電荷和正電荷的距離都相等,即這6個點的電勢相等,則這6個點的電勢有可能都為零,故D錯誤。故選AC。22.CD【詳解】A.空間任一點的電場是三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的疊加,根據(jù)對稱性和電場的疊加原理可知,M點和P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錯誤;B.根據(jù)等量同種正點電荷空間等勢面的分布特點可知,在A、B兩處的正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中,M、P兩點的電勢相等,且N點電勢高于O點的電勢,O點的電勢高于和M、P點的電勢;在D點的負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中,N點的電勢高于O點的電勢,O點的電勢高于M、P兩點的電勢,所以,可知故B錯誤;C.僅考慮B處和D處點電荷時,C點和M點的電勢相等,正試探電荷由C到M,靠近A處的正點電荷,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故C正確;D.由于,則將正試探電荷由P移動到N,電場力所做的功電場力做負功,故D正確。故選CD。23.CD【詳解】由v-t圖像可知,電荷從A到B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由“加速”可知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向和運動方向相同;由“加速度增大”可知場強變大,即電場線變密,所以由A到B電場線變密。若運動電荷為負,則電場方向由B到A;若運動電荷為正,則電場方向由A到B,故選項AB錯誤,CD正確。故選CD。24.AC【詳解】A.小球運動過程受重力、彈力和電場力,由圖像切線的斜率表示合力有:小球在段運動過程中合力即電場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先增大后減小,方向由A指向C;段合力即電場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為恒力,方向由C指向B,故A正確;B.和的長度相同,若段勻加則圖像中連接如圖,則虛線的斜率表示合力的大小與段合力大小相等,故小球在段運動的加速度先大于后小于在段運動的加速度,故B錯誤;C.畫出運動過程中的圖像如圖所示,圖線與t軸圍面積表示位移大小,兩段位移大小相等,故小球在段的運動時間小于段的運動時間,C正確;D.根據(jù)動能定理兩段電場力做功分別為正功和負功,故D錯誤。故選AC。25.BD【詳解】A.根據(jù)圖像可知,粒子從坐標原點出發(fā)后電勢能先增大,動能先減小,因此電場力先做負功,由于粒子能到達,因此粒子到達x2時的動能大于等于零,設(shè)粒子在坐標原點的動能為,則即故A錯誤;B.圖像的切線斜率表示電場力,由圖可知,從坐標原點運動到處過程中,粒子受到的電場力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小,電勢能越來越大,動能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小,故B正確;C.同理分析,從運動到的過程中,粒子做的是加速度越來越小的加速運動,故C錯誤;D.從運動到和從運動到電勢能變化的絕對值相等,因此電場力做功的絕對值相等,故D正確。故選BD。26. 高于 平行于Ox軸向右【詳解】[1]電場線方向由A指向B,則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2]將半球面補成一個完整的球面根據(jù)電荷分布對稱性及均勻帶電球殼內(nèi)部的電場強度處處為零,可知左側(cè)弧MP所帶電荷與右側(cè)弧MP所帶電荷在C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對稱性可知則C點電場強度的方向平行于Ox軸向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