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 綜合題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地處中國魯西的臨清,在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前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隨著大運河的貫通,正好位于衛河與會通河的交匯處的臨清,迅速崛起。據記載,當時臨清面對著運河的街道有數十條,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臨清商業“遂勃興而不可遏”,勢力范圍北至塔灣,南至頭閘,綿亙數十里。然而自從海運興起后,漕船往來大為減少,商品交流日漸稀疏。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海運地位的確立,清政府再也沒有花大力氣對運河進行整治,致使運河日淺,河道漸涸,河床漸為居民開墾,商業大受影響,因漕運而興起的商行更是倒閉無數。1855年,黃河又一次決口,將大運河攔腰斬斷。雖然經過治理又勉強維持了幾年,但到了光緒年間,國弱民窮,再也沒有力量治理,于是,大運河荒廢了。而隨著大運河的衰落,臨清也迅速走向沒落,往日名響千里的大都會,淪落為今天經濟并不發達的偏僻小縣城 (1)在山東臨清的發展歷程中,運河扮演著什么角色? (2)古往今來,水運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 (3)你還能舉出其他例子說明一個地區的興衰與水有密切關系嗎?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19年6月,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在日本大阪舉行,G20由中國、阿根廷、澳、巴西、加、法、德、印度、印尼、意、日、韓、墨、俄、沙特、南非、土、英、美以及歐盟二十方組成。材料二:日本略圖(見下)。(1)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 。其中亞洲的 、 、沙特、印尼和土耳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國家:A. ,B.中國,C.朝鮮,D. ;海洋:F. ,G.東海;島嶼:a. ,b.本州,c.四國,d.九州.(3)請你寫出日本漁業發達的因素3.觀察湄公河平原的位置圖,回答問題。(1)湄公河平原位于東南亞的____半島上,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____帶,屬于____氣候。(2)指出該區域的人口分布特點和生產方式。(3)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中,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4)湄公河平原的勞動人民是如何把自然條件的劣勢變為優勢的?4.閱讀圖文,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日本漁港的分布【相關鏈接】北海道漁場位于寒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日本漁業發展十分迅速,也得益于其采取的正確措施,如:簽署《京都漁場利用協定》, 規定休漁期,禁止使用大量魚餌;在發展傳統漁業的同時,嘗試開發潛水體驗、海水浴觀光、賞鯨體驗等新項目;為解決“鰻魚荒”,積極研發鰻魚人工養殖技術。(1)根據圖 1 描述威尼斯的相對位置,結合圖 1 和圖 2 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____(夏季、冬季)并簡述理由。(2)結合材料二與相關鏈接,分析日本漁業發達的自然和人文條件。(3)威尼斯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形成不同特色的生產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5.閱讀南亞相關地圖,回答問題。(1)觀察圖1、圖2,填寫圖2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____高原 B____平原 C____高原(2)觀察圖1,孟買與班加羅爾都處于____帶。(填溫度帶)(3)觀察圖3、圖4,班加羅爾全年平均氣溫要比孟買____(填高或低),全年降水量要比孟買____(填多或少),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因素的影響。(4)班加羅爾信息產業快速發展,除了具有圖中所示的優越自然條件外,還與哪些人文條件有關?6.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讀中南半島圖和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圖,回答問題。(1)由圖1可知,中南半島主要河流的流向是____;據此可以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勢特征是____。(2)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氣候特征:_________。據此判斷湄公河水量的季節變化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從自然條件方面說明湄公河平原種植水稻的良好條件。(4)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既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受其生產方式的影響。試列舉一項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的關系。7.讀“中國部分區域略圖”,完成下列各題。(l)圖中A處 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長江發源于 山;與臺灣島隔海相望的省(區)是 。(2)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我國陸上相鄰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名稱:B ;C ;D 。(3)我國與島國日本和內陸國蒙古相比較,其海陸位置優越性表現在: 。8.下圖是亞洲部分地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數碼①所示國家是__________,該國西臨__________海。(2)數碼②所示省(區)簡稱是__________。(3)數碼③所示平原是河套平原,根據河流流向判斷該平原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4)數碼④所示地區降水量比江南丘陵少,原因是__________。9.讀下圖,回答問題。(1)馬六甲海峽地處__________(填亞洲分區)地區。圖中A表示__________洋,B表示________洋,馬六甲海峽是連接這兩個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2)圖中C是________灣,該海灣及其沿岸地區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這里輸出的石油向東經馬六甲海峽主要運往亞洲發達國家——________。(3)D表示________運河,它是亞洲與________洲的分界線,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地形圖和倫敦氣候圖(1)根據圖一,判斷英國處于 緯度(高中低),并結合所學,英國以 人種為主。(2)根據圖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倫敦氣候類型,并簡述其降水季節分布規律。材料二:英國歷史年表部分(3)材料二中的年表反映了英國的哪兩件歷史事件。并二選一描述其中一件歷史事件對世界的影響。材料三:1914年還沒結束,很多個家庭就陷入了悲痛與哀悼之中,近二百名擁有頭銜的貴族和他們的兒子喪生。到了1915年,大家開始清楚地看到,離這場戰爭的結束還很遙遠,它的規模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英國貴族衰落史》(4)材料三提到的“這場戰爭”指的是哪次大戰?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次戰爭的性質。11.2016年2月28日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島嶼用于無可爭辯的主權,我們將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堅定不移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領土的最南端A是_________(島礁),中國在此投放有主權碑,軍艦和海警執法船不定期到這里巡航.(2)圖中黃巖島是我國無可爭議的領土,附近的鄰國B是_________.(3)C是我國最大的島嶼 島,D是我國內海之一 海峽。12.觀察下邊的日本略圖,回答問題。(1)瀕臨的海洋:A.________海,B.________洋。(2)日本國土主要由四個島嶼組成:C.________島,D.________島,E.________島,F.________島。海岸線________,多____________。(3)G是日本的首都________,其________方向的D島有世界知名的漁場。(4)日本國土位于________(填溫度帶),________(填緯度帶)。(5)據圖判斷,從東、西半球來看,日本位于________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日本位于________半球。(6)日本漁業發達,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發展漁業的有利人文條件。(7)日本的漁業發展面臨著新的困境,請分析產生的原因,并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13.地理位置。(1)意大利:位于歐洲的________部,坐落在________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__________部,瀕臨____________海。(2)根據上圖,完成下列問題。城市:①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之稱;②____________。海域: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14.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尋英雄,上善若水】(1)長江發源于______山脈,曲折東流,浩浩蕩蕩,注入_______海。(2)武漢位于長江與 A__ ___江的交匯處,位于長江的_________游(上、中、下)。(3)讀圖,長江中游B處的主要景觀是_____港。從區位優勢的角度分析它的重要性。(4)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從上、中、下游來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是____游,根據所學知識說明長江上游地區水能豐富的原因。15.2019年3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意大利。意大利是歐洲的一個文明古國。讀下列圖文,回答問題。(1)寫出圖1中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甲:____(半島);A:____(山脈);B:____(城市)(2)讀圖2,結合圖1,描述意大利糧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區,并分析該區域水稻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16.我國遼寧艦航母編隊,在一次跨海區訓練中,沿臺灣東面海域南下,讀此次航行路徑圖,回答下列問題.(1)這次跨海區訓練,依次跨越了渤海、______海、______海、西太平洋和南海.(2)這次訓練,先后經過的海峽有______海峽、______海峽.(3)列舉圖中我國兩個鄰國:______ 、 ______ .(4)目前,①島的主導產業類型是什么?說出其形成原因.(5)概括高新技術在航母建造和航行中的作用.17.讀圖,這幅圖反映了什么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18.下圖是長江黃河的流量過程線圖。讀圖回答問題(1)長江與黃河河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長江與黃河上游共同的資源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3)黃河的含沙量遠遠大于長江,試從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說起水都,人們第一會想到這座城市,依然還記得中學時朱自清的散文中提到,她是“海中的城”。材料二:詩人拜倫在1817年來到這里時,也驚艷于這座水都的脫俗之美,忍不住送給了她“亞得里亞海之后”的封號,因為由海面上眺望她,她就像矗立在亞得里亞海上的海市蜃樓一般。(1)這是哪座城市?她位于哪個國家?(2)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3)根據所學知識,說說該城市面臨著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20.發展:威尼斯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曾發展為東西方商品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心。后來,威尼斯成為__________沿岸著名的____________。這里現在還大力發展________業。參考答案:1.(1)運河運輸興,臨清興;運河運輸衰,臨清衰。(2)古代以內河運輸為主,現在是以海洋運輸為主。因為古代運輸量小,船舶小,航運技術和裝備不完善,著重發展內河航運;而現代運輸量大,運輸的船舶大,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有能力也有必要發展海運。(3)水城威尼斯、中國太湖流域水鄉孕育的城鎮等。【詳解】(1)依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隨著大運河的貫通,臨清迅速崛起。據記載,當時臨清面對著運河的街道有數十條,臨清商業“遂勃興而不可遏”。而隨著大運河的衰落,臨清也迅速走向沒落,往日名響千里的大都會,淪落為今天經濟并不發達的偏僻小縣城。”從而得出在山東臨清的發展歷程中,運河運輸興,臨清興;運河運輸衰,臨清衰。(2)依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水運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發生了的變化是古代以內河運輸為主,現在是以海洋運輸為主。因為古代運輸量小,船舶小,航運技術和裝備不完善,著重發展內河航運;而現代運輸量大,運輸的船舶大,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有能力也有必要發展海運。(3)依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威尼斯因水而興:威尼斯原來是由亞得里亞海的100多個小島組成的島嶼群,后來威尼斯的祖先在此建設家園,使島嶼相連接形成城市,以水為道。地處意大利東北部、地中海的北岸,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東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貿易中心,從此日益興起。因水而美:其美就美在獨特的水城風光。在威尼斯水為道路舟為車,沐浴在海風中的古老建筑以其無窮的魅力讓人懷舊,讓人遐想,此番美景吸引了各國友人。因水而憂:威尼斯美麗難掩哀愁,每年雨季到來,威尼斯的主要公共集會場所——圣馬克廣場,總是洪澤一片,人們只好在平地上架起臨時的木橋以便通行。海水倒灌與水位上漲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侵蝕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結構。或者以中國太湖流域水鄉孕育的城鎮的事例加以說明。2.(1)拉丁美洲 中國、印度(2)俄羅斯,韓國,太平洋,北海道(3)①獨特的地理位置(四周沿海,位于北太平洋漁場);②沿海漁港眾多;③造船業發達(領先全球);④優質的漁網和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東亞的地理位置、范圍及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應根據所學知識及所給材料、地圖來作答。【詳解】(1)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亞洲的中國、印度沙特、印尼和土耳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2)據圖,A是俄羅斯,D是韓國;F是太平洋;a是北海道。(3)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是,①獨特的地理位置(四周沿海,位于北太平洋漁場);②沿海漁港眾多;③造船業發達(領先全球);④優質的漁網和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等。3.(1)中南,熱,熱帶季風。(2)人口密集;主要依靠人工勞動,精耕細作。(3)優勢:地處低緯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沖積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網密布;劣勢:平原地塊較小,容易發生水旱災害。(4)興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澇;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分析】根據湄公河平原地區位于中南半島地區,氣候濕熱,人口密集,盛產水稻等熱帶經濟作物,進行分析解答。【詳解】(1)湄公河平原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炎熱,分旱雨兩季。(2) 該區域人口密集,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主要依靠人工勞動,精耕細作。(3) 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中,優勢:地處低緯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沖積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網密布;劣勢:平原地塊較小,容易發生水旱災害。(4)湄公河平原的勞動人民興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澇;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點睛】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地理概況。4.(1)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夏季 理由: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2)自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地理位置獨特;漁業資源豐富。人文:加強漁業管理;開采與保護結合;開發新項目、新技術。(3)威尼斯城:以旅游業和商業為主;日本:海洋漁業發達。【解析】(1)(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威尼斯東臨亞得里亞海,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部。威尼斯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因此河流的枯水期是在夏季。(2)根據材料二及相關鏈接,可知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寒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 。 簽署《京都漁場利用協定》 ,說明日本政府重視管理; 嘗試開發潛水體驗、海水浴觀光、賞鯨體驗等新項目;為解決“鰻魚荒”,積極研發鰻魚人工養殖技術 ,積極開發新項目和新技術。(3)威尼斯和日本傍水而居,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威尼斯以旅游業和商業為主,日本一漁業為主。5.(1) 青藏 恒河 德干(2) 熱。(3) 低 少,地形。(4)政府的大力扶持;班加羅爾高校云集,培養出眾多高素質的IT人才;印度人編寫程序的能力,得益于古代印度文明在數字和邏輯方面的深厚積淀;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印度人無論是編寫軟件還是與客戶溝通,都沒有語言障礙;軟件園區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分析】根據南亞地區的地理概況,進行分析解答。【詳解】讀圖分析可知,A為青藏高原,B為恒河平原,C為德干高原。(2)觀察圖1,孟買與班加羅爾都處于熱帶。(3)觀察圖3、圖4,班加羅爾全年平均氣溫要比孟買低,全年降水量要比孟買少,其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因素的影響。(4)班加羅爾信息產業快速發展,除了具有圖中所示的優越自然條件外,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班加羅爾高校云集,培養出眾多高素質的IT人才;印度人編寫程序的能力,得益于古代印度文明在數字和邏輯方面的深厚積淀;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印度人無論是編寫軟件還是與客戶溝通,都沒有語言障礙;軟件園區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點睛】考查南亞地區的地理概況。6.(1)自北向南;北高南低。(2)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季節變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至次年4月流量小。(3)地處低緯,熱量充足;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網密布,灌溉便利等。(4)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其他言之有理亦可)【詳解】(1)根據圖一可知中南半島北部高南部低,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2)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季節變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至次年4月流量小。(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低緯,熱量充足;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網密布,灌溉便利,這些條件有利于種植水稻。(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7.(1)曾母暗沙 唐古拉 福建省 (2)緬甸 印度 菲律賓 (3)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或者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詳解】 本題考查我國位置、領土四至、主要省級行政區簡稱及主要鄰國。(l)圖中A處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福建省與臺灣島隔海相望。(2)據圖可知,B 是緬甸;C是印度;D是菲律賓。(3)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或者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方便于世界上海陸各國進行交往。8. 韓國 黃 內蒙古 西高東低 緯度【詳解】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跨緯度最廣的大洲。亞洲可分為東亞、西亞、中亞、南亞、北亞、東南亞六個分區。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讀圖中數字位置可知,①所示國家是韓國,該國西臨黃海海。是亞洲東部的國家,位于朝鮮半島的南部。圖中②所示省(區)是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簡稱是內蒙古。Hi我國跨經度最廣的省區。數碼③所示平原是河套平原,位于黃河沿岸,黃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根據河流流向判斷該平原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讀圖可知數碼④所示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地區,降水量比江南丘陵少,原因是緯度較高,江南地區緯度較低降水多,所以是緯度位置的影響。該題主要考查亞洲東部北北部部分地區圖,重點是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9.(1)東南亞 太平 印度(2)波斯 日本(3)蘇伊士 非【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六甲海峽地處東南亞。圖中A是太平洋,B是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是連接這兩個大洋的海上通道。(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C是波斯灣。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這里輸出的石油經過該馬六甲海峽運往日本。(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D是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10.(1)中;白色(2)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均有降水且分配均勻(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其他言之有理也得分)(4)第一次世界大戰;非正義、侵略性質【詳解】(1)根據地圖所給提示可知英國位于中緯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人以白色人種為主。(2)根據圖二所給提示可知,倫敦的氣候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分布特點是全年均有降水且分配均勻。(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40-1688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革命結束后了,保留了國王,為了限制國王權力,頒布了《權利法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戰交戰國參戰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這決定了一戰的性質是非正義、侵略的性質。11.(1)曾母暗沙 (2)菲律賓 (3)臺灣 瓊州【詳解】中國海域分布有眾多島嶼,我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A是位于我國南海的曾母暗沙,C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我國主要的海峽有臺灣海峽和D附近的瓊州海峽,瓊州海峽也是我國內海之一。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B是位于我國東南方向的海上鄰國菲律賓。12.(1)日本 太平(2)本州 北海道 九州 四國 曲折 優良港灣(3)東京 東北(4)北溫帶 中緯度(5)東 北(6)強大的工業對日本的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造船業發達,所造漁船性能優良,設備先進。先進的紡織工業和電子工業為漁業提供了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廣泛使用優質漁網,裝備冷凍保鮮設備,采用現代化的電子儀器。(7)原因: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使日本捕魚的范圍大大縮小;日本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導致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減少;填海造地和經濟發展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質,破壞了魚類的生活環境。 措施:設定禁漁期,避免過度捕撈;制定海洋環保法規,限制廢水排放,保護沿海水質;大力發展人工養殖,建設“海洋牧場”。【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西面瀕臨的是日本海,東面是太平洋。(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國土主要由四個島嶼組成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日本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它的東北方向的北海道上面有世界知名的漁場-北海道漁場。(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是位于中國大陸之東北偏北、朝鮮半島之東、西伯利亞以南的東亞國家,有效管轄范圍介乎北緯20°25′至45°31′之間,因此處于中緯度地區,書與北溫帶。(5)根據地圖判斷從東西半球來看,東半球是地球上西經 20°以東,東經 160°以西的半球。日本處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赤道以北是北半球。日本處于北半球。(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發展漁業的有利人文條件是強大的工業對日本的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造船業發達,所造漁船性能優良,設備先進。先進的紡織工業和電子工業為漁業提供了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廣泛使用優質漁網,裝備冷凍保鮮設備,采用現代化的電子儀器。(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漁業發展面臨的新的困境的原因是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使日本捕魚的范圍大大縮小;日本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導致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減少;填海造地和經濟發展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質,破壞了魚類的生活環境。為了應對這些困境,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設定禁漁期,避免過度捕撈;制定海洋環保法規,限制廢水排放,保護沿海水質;大力發展人工養殖,建設“海洋牧場”。13.(1)南 亞平寧 東北 亞得里亞 (2)威尼斯 水上都市 羅馬 亞得里亞海 地中海【分析】此題考查意大利地理概況。【詳解】(1)意大利位于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2)①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部,為威尼斯,有“水上都市”之稱。②位于意大利中部,為意大利的首都—羅馬。③位于意大利東部海域,為亞得里亞海。④位于意大利南部,為地中海。14.(1)唐古拉。東(2)漢。中(3)武漢。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是水路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依托長江這一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黃金水道,優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不多見(4)上。流經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河流徑流量大,河流落差大【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長江。旨在考查學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長江的發源地、入海口和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曲折東流,浩浩蕩蕩,注入東海。(2)武漢位于長江與 A漢江的交匯處,位于長江的中游。(3)讀圖,長江中游B處的主要景觀是武漢港,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是水路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依托長江這一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黃金水道,優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不多見。(4)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從上、中、下游來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是上游,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和地勢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徑流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15.(1)甲:亞平寧半島;A:阿爾卑斯山脈;B:威尼斯(2)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波河中下游(流域或沿岸)。自然條件:水稻喜溫好水。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熱量充足;夏季降水少,但位于波河沿岸,灌溉便利;位于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河流沉積,土壤肥沃。(任意三點)【詳解】(1)根據地圖所給提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是亞平寧半島。A山脈是阿爾比斯山脈;B是威尼斯城。(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的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波河中下游流域。這里的自然條件是:水稻喜溫好水。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熱量充足;夏季降水少,但位于波河沿岸,灌溉便利;位于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河流沉積,土壤肥沃。16.(1)黃;東;(2)宮古;巴士;(3)日本;朝鮮;(4)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臺灣教育發達,海港眾多,交通便利等;(5)航母建造中,如特種鋼材的制造、信息化管理的儀器儀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艦載機的起降設備、精確計算建造航母所需的各種材料的用量等等,都需要高新技術;在航母航行中,無線通訊技術可以方便溝通、GPS可以精準定位,使航母不偏離航向.【詳解】整體分析:該題以讀中國部分區域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這次跨海區訓練,依次跨越的海、海峽;我國兩個鄰國、臺灣島的主導產業類型和形成原因、高新技術在航母建造和航行中的作用,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1)讀圖可知,這次跨海區訓練,依次跨越了渤海、黃海、東海西太平洋和南海.(2)讀圖可知,這次訓練,先后經過的海峽有宮古海峽、巴士海峽.(3)讀圖可知,列舉圖中我國兩個鄰國:日本、朝鮮。(4)讀圖可知,目前,①島的主導產業類型是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形成原因臺灣教育發達,海港眾多,交通便利等。(5)概括高新技術在航母建造和航行中的作用:航母建造中,如特種鋼材的制造、信息化管理的儀器儀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艦載機的起降設備、精確計算建造航母所需的各種材料的用量等等,都需要高新技術;在航母航行中,無線通訊技術可以方便溝通、GPS可以精準定位,使航母不偏離航向.17.問題:過度捕撈導致漁業資源枯竭。建議:設定休漁期;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要注意可持續發展。【詳解】第一問:圖中老漢撈起了小魚,魚懇求等長大再捕撈,孩子也質疑如此捕撈,十數年后是否還會有充足的魚資源。由此可知,此幅圖片展現的是“竭澤而漁”的問題,這種捕撈方式導致漁業資源嚴重枯竭。第二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可以設定休漁期;大力開展人工養殖等。保障可持續發展。18. 流量大 長江流經亞熱帶季風區/濕潤區、降水豐沛/大,雨季長,支流多,流域面積廣 水能 處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這里黃土深厚,土質疏松,溝壑縱橫,植被破壞嚴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如過分開墾/采)【詳解】(1)長江對于黃河而言具有流量大、汛期長的特點; 這是因為長江流經亞熱帶濕潤地區,降水豐沛,雨季長,支流多,流域面積廣。(2)黃河和長江流域共有的能源是都有豐富的水能,原因是處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3)黃河的含沙量遠遠大于長江,這是因為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這里黃土深厚,土質疏松,溝壑縱橫,植被破壞嚴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如過分開墾/采)。【點睛】19.(1)威尼斯。 位于意大利。(2)主要交通工具是船。(3)威尼斯面臨著生存危機,如水位上漲、海水倒灌,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侵蝕著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結構。 解決措施:防止過度開采地下水,建立海上防潮堤工程等。【詳解】(1)根據材料“說起水都,人們第一會想到這座城市,依然還記得中學時朱自清的散文中提到,她是‘海中的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被稱為“水上城市”。威尼斯是意大利的城市。(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建在水上,因此它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面臨著生存危機,如水位上漲、海水倒灌,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侵蝕著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結構。 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是防止過度開采地下水,建立海上防潮堤工程等。20. 集散地 貿易 地中海 商業港口 旅游【詳解】尼斯位于地中海東部,是亞、歐、非三洲的主要來往通道;曾發展為東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貿易中心。后來,威尼斯成為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業港口。再加上威尼斯有獨特的水城風光這里現在還大力發展旅游業。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