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課標導航】1.明確邏輯含義及不同用法,科學看待生活中的問題。2,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要求。3.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形成科學思維。【導圖構建】【記憶達標】第一框 “邏輯”的多種含義“邏輯”的不同含義及多種用法之間的關系 p82.廣義邏輯學和狹義邏輯學的含義 p83.形式邏輯和推理、推理和論證、論辯 p9第二框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1.遵循同一律的原因、同一律的公式、基本內容及要求p102.遵循矛盾律的原因、矛盾律的公式、基本內容及要求p113.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 p124.遵循排中律的原因、排中律的公式、基本內容及要求p13【考點精析】知識點一“邏輯”的多種含義1.邏輯的四種不同含義:現代漢語中的“邏輯”,或者與“規律”同義,或者指“邏輯規律與規則”,或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 或者指邏輯學”這門學問。2.不同用法的關系“規律”意義上的“邏輯”是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オ是邏輯學的研究對象。邏輯學研究試圖將邏輯規律與規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以區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律”服務的。【特別提醒】區分邏輯的不同含義1.作為規律的邏輯:“規律”意義上的“邏輯”是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例如: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屬于價值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屬于社會發展的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屬于遺傳規律。2.作為邏輯規律與規則的邏輯:“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才是邏輯學的研究對象。例如:“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你說法不合邏輯”“說話、辦事要合乎邏輯,不能隨心所欲。”3.作為思維方法的邏輯: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也指某種理論、觀念,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是邏輯學的邏輯的研究對象。例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什么邏輯?你這是強盜思維。4.邏輯這門學問是關于邏輯規律與規則的知識體系。例如:邏輯是一門基礎學科;大學有邏輯學這門課程;我們為什么要學邏輯?知識點二、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1.邏輯學的含義(1)歷史上人們曾把所有研究思維規律與方法的學問都稱為邏輯學。(2)狹義的邏輯學: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3)廣義的邏輯學: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知識拓展】 思維形式結構邏輯學把不同思維形式之間的聯系方式稱為思維形式結構,簡稱形式結構。例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的。所有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這兩個判斷的具體內容不同,但概念在判斷構成中的聯系方式是相同的,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結構。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抽象思維的三種基本的思維形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內容的判斷加以比較,就可以揭示概念在判斷構成中的聯系方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內容的推理加以比較,就可以揭示判斷在推理構成中的聯系方式。2.推理(1)形式邏輯和推理的關系:形式邏輯特別關注推理問題。(2)推理的構成: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3)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4)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3.論證與論辯----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運用推理進行論證和辯論。(1)論證: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2)論辯: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4.學習邏輯學的意義: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知識點三、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1、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1)遵循同一律的原因:要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與規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同一律的公式:A是A(3)同一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假的,就是假的。2、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知識點四、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1、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1)遵循矛盾律的原因:要避免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2)矛盾律的公式:A不是非A(3)矛盾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4)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2、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3、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知識點五、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1、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1)遵循排中律的原因: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2) 排中律的公式:A或者非A(3) 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4)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2、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否認”A”,又否認“非A”,對“是”與“非”各打五十大板。3、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識別與把握“A”和“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4、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是形成科學思維的必要條件: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它們不是邏輯學家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哪個權威規定的。人們通過無數次的社會實踐既認識到了客觀事物的規律,也認識到了思維自身的規律。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思維,而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不可能是科學的思維。【特別提醒】三大邏輯規律的比較邏輯規律 公式 公式解釋 關鍵描述 典例 邏輯錯誤同一律 A是AA不等于A不能偷換概念(論題) 白馬非馬 偷換概念 偷換論題矛盾律 A不是非AA和非A, 必有一假 不可自相矛盾 水是物質, 又不是物質 自相矛盾排中律 A或者非A A和非A, 必有一真 不能騎墻居中 我既同意又不同意 兩不可共同點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的判斷【易錯陷阱】1.狹義的邏輯學是指辯證邏輯。2.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一詩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4.承認辯證矛盾與允許邏輯矛盾是一回事。5.有人問:“有沒有飛碟 ”你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沒有,而是說:“我不清楚。”這種回答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6.“小張去年還是團員,今年已經是黨員了。”這句話符合同一律的要求。7.要避免思維出現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就要回避事物的客觀矛盾《答案提示》1.×提醒:狹義的邏輯學是指形式邏輯,辯證邏輯屬于廣義的邏輯學。2.×提醒: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目的,錯誤的思維則往往導致實踐的失敗。3.×提醒:這一詩句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渲染山林的幽靜,體現了動與靜的辯證統一,屬于辯證矛盾。4.×提醒:承認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不是一回事,他們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包含邏輯矛盾的判斷即自相矛盾的判斷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既斷定事物具有某種屬性,同時又斷定事物不具有該屬性;而辯證矛盾判斷斷定的是事物同時具有兩種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屬性。任何科學的認識都要求排除邏輯矛盾,而任何科學認識又都是在研究對象本身所固有的辯證矛盾,所謂認識事物也就是識事物本身的辯證矛盾。承認辯證矛盾是辯證法的前提和出發點,允許邏輯矛盾則是詭辯論的特征。故該觀點錯誤。5.×提醒:這種回答沒有違反排中律的要求。“有沒有飛碟”是客觀存在的一個認識問題。排中律只是在邏輯上要求對兩個矛盾判斷明確地肯定一個,并不要求必須馬上肯定一個。6.√提醒: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時間變化了,小張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小張去年還是團員,今年已經是黨員了”沒有違反同一律的要求。7.×提醒: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所以我們不能以回避事物的客矛盾避免思維出現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故本題判斷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